读《十六字令》三首《和柳亚子先生》二首

《十六字令》从写作的时间看来,是长征途中行军在贵州一带丛山之中而作。字句短少,气魄和形象却雄伟壮大。“山”,崎岖艰险,突兀而起, 骑在快马上的人不但不下马,反而频频加鞭,使人感觉到一种勇往直前,任何困难也阻挡不住的伟大气魄。人骑在马上,向前疾驰,翻过一个高峰又一个高峰,猛然一回头,这才大吃一惊,自己奔驰在这样的高处,距离青天只有三尺三!当然,不能真是“离天三尺三”,这像杜甫形容泰山的“齐鲁青未了”、岑参形容慈恩寺塔的“四角碍白日”一样,是文艺表现上的一种夸大手法。这夸大的描写,能使印象突出,具有艺术的魔力。

第二首,用“倒海翻江卷巨澜”形容波涛似的起伏山势,这使得稳重的山有了生动浩大的气势,把没有生命的东西写得生气勃勃。人骑在马上疾驰, 山势起伏,好似上万匹酣战中的马在急剧奔腾。“走月逆行云”,因为”云行”,好似月在走。因为人在马上奔驰,山也“奔腾急”了。这写的是山, 但它显示了红军的势不可挡的伟大气势和革命领袖的壮阔胸怀。

第三首,纯粹描写山的崇高雄伟,没有人物在内,和第一首的表现方法不同。高山的尖顶把青天刺破,这是状山的高峻;“锷未残”,写出了山峰的峭锐和坚强。头两句,是从下而上地去形容山的高和山峰的锋锐,后两句反过来,是从上而下地去形容这擎天柱似的山的雄壮。

这三首十六字令,是在长征途中写的,里面充满了战斗精神和革命的蓬勃气势。从对崇高、雄伟、坚强的山的描写中,可以感觉到毛主席领导革命的伟大力量和乐观必胜的信心,可以感觉到红军克服困难的高昂情绪。读了之后,令人起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兴奋鼓舞,热情澎湃。

《和柳亚子先生》的七律,从往事追忆起头,先后写到了广东饮茶,重庆吟诗,充满了友情的温暖。第三、四句写了 31 年后大家又在北京聚首,落花时节吟诵着老朋友的佳句,情意是多么美好。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我觉得这两句在全篇里最关紧要。这不但表现了友好的规劝情谊,同时也表现出了两个人的心胸气度和对人生问题的看法。“牢骚”的具体内容, 我们不得而知,由此可以推测柳亚子先生对有些问题的看法可能不免从个人的立脚点出发,心胸显得狭窄些。而毛主席呢,这位伟大的中国人民的领袖却不同,他心胸宽宏,事事往大处看,也就是从整个人民的利益出发,凡事不要暂顾眼前,不要拘泥沾滞。“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个革命意义很强的句子,充分地表现了毛主席高瞻远瞩的气度。这个句子,虽是毛主席赠给柳亚子先生的,它对我们不同样有着深切的教育意义吗?

结尾两句,可以看作第三句的注脚,也是一个比喻。这正可作为“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实例。置身北京,为了个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因而牢骚不平,要回到富春江去观鱼。这样的牢骚,当时在某些旧知识分子中是存在着的。那就该抛开个人的小圈子,胸怀宽阔地放眼来看风物,那末颐和园昆明湖的鱼跃不觉得更好吗?何必一定怅怅然地要到分湖去归隐呢?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头三句,是近百年来中国命运的一幅悲惨写照。自鸦片战争以来,老大衰败的中国,有帝国主义伸入的魔爪,封建帝王的统治,反动军阀的混战,魔怪猖獗无忌,人民一盘散沙,整个环境像漆黑难明的长夜。这三句包括了一部近百年史,毛主席抓住主要的东西,用了浩

瀚的气魄、比喻的手法表现了出来。这里边,有苦难,有血泪,有希望,有奋斗。“难明”两字,就意味深长地表达出人民所作的革命斗争,表现出盼望天明的那种急切的心情。下半阕第一句和上半阕第一句的“长夜”遥应, 不说革命成功,而说“天下白”。第二句是说各族人民团结在一个革命大家庭里。在庆祝国庆的时候,感到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团结,一片光明欢乐的气象,使得敏感的诗人即席赋诗,这种勃发的兴会多么宝贵呵。

这样的题材,很容易写得标语口号化,但毛主席从大处落笔,并不感觉空洞;写历史,写革命成功,看不到那些用滥了的词汇。读了这首词,使人乐观奋发。解放的快乐,是长期艰苦斗争的结果,得来是多么不容易呵。最末一句,见出对诗人柳亚子的关怀,洋溢着深厚的友情。

1957 年 3 月 3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