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主席的四首词——《黄鹤楼》《六盘山》《昆仑》《北戴河》

毛主席在《诗刊》创刊号上发表了 18 首旧体诗词,这真是文坛上的一件盛事。其中除了两首七律,全都是词。毛主席认为“词”这种形式,分上下两截(当然不是全都如此),自由活泼,运用起来方便一些,所以他喜欢填词。

文艺欣赏,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但同时也是一件冒险的事情。欣赏的人可能完全进入作者所创造的那个艺术境界,好像深山探宝,满载而归, 自然是心旷神怡,快感无限。可是,由于欣赏者经验、体会的不足,艺术修养的不高,个人兴趣的差异,就会造成一种障碍,使他不能全部地毫无遗憾地领略作品的精神和它整个的内涵。毛主席凭他长期领导革命斗争的丰富经验和高强的表现能力,创作了这些作品,读过之后,人人感觉它好,但是, 设若不仅是“意会”而还要“言传”出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来,那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了。我写这篇小文的意思,也就是想对爱好文艺的青年同志们说一说自己对这几首词的感受。

黄鹤楼是我国的名胜古迹,在京剧里,在历史故事书里,在历代名诗人的诗篇里,唱着它,说着它,吟诵着它。你如果有一点历史知识,你如果读过崔颢、李太白⋯⋯的诗篇,你如果亲自登上高处,远眺近望过,那该有多少兴会、多少感慨、多少意象一齐涌上心头呵。置身在这样境地里,你想把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是十分困难的。历代的那些动人的故事在逗你的心, 眼前缤纷的景色来扑你的笔,千头万绪,从何说起呀!毛主席在咏黄鹤楼的这首词里,他只抓住了几点——他认为最重要的几点,来表现他的情感。他没有袭用晴川阁、鹦鹉洲这些已被前人用滥了的景色,而是站在高处,引吭高歌。“茫茫九派流中国”,开头第一句就惊涛骇浪似的奔腾而来。从茫茫奔腾的大江开始,接下去写了贯串南北的京汉铁路。前者自西向东,一泻千里,后者从南到北,一线贯彻。开头这两句,已经在读者心中造成了雄伟的气象。龟山蛇山封锁着大江,景色极为壮丽。而第三句“烟雨莽苍苍”,又给眼前的景色布上了一层朦胧的诗意,因此,景色更幽深了,更有味了。作为象征的话,也许是作者当时对于革命前景的看法,还不是像红日在天。

上半阕,全是写景的句子,可以说得上诗中有画。下边的四句却是对景生情,里边有怀古的情调,而以高昂的情调收束。古人登上黄鹤楼,不免发一番“思古之幽情”,这种情调往往是低沉的,伤感的。毛主席虽然也用了“黄鹤一去不复返”的古意,这却只是正面意思的陪衬。酒奠大江,心潮与浪潮共高。这是这首词的意义所在。如果用散文把这些含义加以申说,那需要长篇大论。毛主席却只用几句话就形象地表露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来。过去的东西,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了。而今天呢,站在黄鹤楼头,对着眼前的景色,在这大革命失败前夕,想到蒋介石正在发动反共大浪,环境是险恶的, 作为革命的领导人,情怀激荡:“心潮逐浪高。”目前虽含有苍凉意味、但确信革命前途是乐观的。

《六盘山》写的是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的豪迈情感。头两句是写景的, 它们标志出季节和特征性的事物。写景以后,接着就是抒情:“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使人如闻战鼓,如闻前进号,如闻千军万马勇往直前的脚步声!毛主席的某些词,往往是上半阕描写眼前的风景,下半阕抒发心里的感慨。这一首却不然,前两句写景,紧接着就是抒情。更重要的是,

这种写景,不是随便把片断风景捉进词句,而是和后边的抒情有关。看呵, 候鸟大雁不耐北方的寒冷,成群结队驾起翅膀向南方寻求温暖去了,大雁呵, 请把我们胜利长征的消息带给关怀我们的人们吧。我们这些革命的健儿,踏破万水千山正向长城那边行进!二万里算得什么,困苦艰难不能把我们阻拦, 不到目的地算不得英雄好汉!这是多么有力的号召,这是雄壮的战斗前进的胜利鼓吹曲!

六盘山的高峰上,旗子在西风里飘扬。这又是一幅动人的图画。结尾那句,画龙点睛,道出了整首词的意义和思想。为什么作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呢? 为什么忍饥受苦、深入不毛?为什么?就是为了北上抗日!“今日长缨在手”,表示了革命力量的强大,这里边包括着共产党当时发动群众、团结抗战的政策思想,和一定能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远大预见和坚强自信。所谓“苍龙”, 就是指的蒋介石。

关于这首词,我曾经在一个会议上听到新华社一位同志转述的、一个真实故事,这是故事里的主人公因为读了《诗刊》上这一首词,感慨系之地对他说的,那正是解放战争时期,某个小部队和敌人战斗,因力量悬殊,多数同志都力战而死,剩下了通讯人员和二三同志,他们决心为党为人民牺牲, 准备把身边所有的东西都毁掉。忽然心中一转念,把设备弄好,想最后听一听党中央的声音。收音机响起来了,毛主席的《六盘山》词从遥远的陕北传到了他们的耳中,这是怎样的一种声音呵!力量立刻涌上了他们全身。他们决定冲出包围圈!他们终于冲出来了!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这首词振奋人心的力量有多强!

咏昆仑这样一个题目,实在是不容易下笔,一座昆仑山怎样去写它?它有自己的风貌,它有自己的环境,也有许多说不完的关于它的神话故事。要写这样一座巍然立在大地上同时也巍然立在历史上的名山,你不觉得有点难以着笔吗?毛主席从许多可写的东西里抓住了一点,而这一点对于这座高山来说特征性是很强大的。这特点是什么?就是“高寒”。因为高寒积雪,一旦消融,为患人民。这首词,一开头就大气磅礴,雄健中带有秀气。“莽昆仑”,一个“莽”字,透出了它那郁郁苍苍、高与天接的气势。昆仑山,像一个“横空出世”的巨人,“阅尽人间春色”。它对人民来说,有好处,也有害处,有功也有罪。积雪消融,可以成为水利,但泛滥成灾,为害也很大。这是昆仑山的自然状态,这位巨人的老脾气,千万年来都是如此,人们无可如何,只有听任着它,有谁想到过征服它、改造它,叫它把性子改变一下呢?

下半阕,想象奇突新颖。一个崇高的人物对巍峨的昆仑讲起话来了。用了断然的口气说:不要它这么高,不要它这么多的雪。凭着革命的伟大气魄, 想要倚天抽出宝剑把昆仑裁为三截。这宝剑是想象的,但它闪耀着革命领袖征服自然、关心世界人民的思想光芒。遗欧、赠美、还东国,目光四射,胸怀广阔。结尾二句,才揭示了这篇词的本意。“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这说的岂止是气候!这不是世界大同、世界人民大团结思想的一种最优美最含蓄的表露吗?从昆仑说到它的高寒,从高寒想到要把它裁成三截,最后以“环球同此凉热”作结。题目是写一座大山,实际上呢,把一个伟大的理想和抱负也写出来了。他希望全世界人民都得到幸福生活,这里边含有反对帝国主义、全世界人民大团结的重要意义。这样的一些话,只能出自一位伟大的革命领袖之口,而这位伟大的革命领袖同时也是伟大的革命诗人。瑰丽的高山形象,伟大的革命思想,独特的艺术表现,三者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成

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北戴河》这首词的表现方法和《黄鹤楼》有点相似,上半阕写眼前的景色,下半阕追怀往古,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的高昂情调。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大雨”唤起的是浑茫豪壮的情感,而“幽燕”是壮阔的,里边夹杂一点追忆往昔的慷慨情调,加上“滔天”的“白浪”, 更增强了这雄伟豪迈的气氛。写了天气,写了地理,接下去是“秦皇岛外打鱼船”。当我读完头两句以后接着读了这一句的时候,觉得轻轻地舒散了一下,心中十分愉快。头两句和第三句参差互映,像山峰高低错落。毛主席在景物描写里,选了打鱼船,放弃了其他许多东西,其中一定有道理。这首词, 主要是写在大雨后或大雨中所见的景色,古今对比,歌颂了解放后的新中国, 抒发了一个伟大领袖的革命情感。写了大雨,写了大雨后的白浪,从自然性的联系上看,当然,可以写雨后的秋山,落叶的古木,雨中的楼阁,但这些却没有打鱼船和雨水的关系更为密切。写汪洋大水里的打鱼船,实际上是令人去意会渔人们冲破惊涛骇浪的气魄、与风雨战斗的意志。雨是大的,白浪是汹涌的,在船上打鱼的人却勇往直前,这种不畏艰险的精神,是令人鼓舞的。

下半阕头三句是怀古。站在当年魏武帝游踪所到的地方,怎能不想到他的业绩和他那脍炙人口的有名的诗篇呢。“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多么美丽、多么雄壮的诗句呵。今天,千多年后的今天,毛主席来到了千多年前那位“英雄、诗人”的游览地,望着同样滔滔的大水,迎着同样萧瑟的秋风,自然环境差不多,而人间呢,人间却迥然不同了!毛主席并没有把不同的实况写出来,叫读者自己去寻味。

这首词是写“北戴河”的,请问,你读过以后,是觉得它仅仅是写了“北戴河”吗?

总括以上四首词,连上我们在这里没有谈到的毛主席的其他诗词,我觉得有几点值得提出来研究,以便好好地学习。

大凡读过毛主席作品的人,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气势雄壮,真切动人。作品的气势是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关联着的。毛主席的作品很生动,每一篇作品都有一个美丽的意境。我们学习毛主席的诗词,首先要学习他的革命理论著作和长期领导革命斗争的生活经验。这是作品的

骨干。

毛主席作品的概括能力是很强的。我们读了毛主席的诗词,觉得它很精练,言简意赅。这种概括能力,不仅仅是表现技术的问题,学习它,必须深入斗争生活、对生活有深刻的体会才能获得,这两者是息息相关的。

毛主席的文艺修养很高,他读过许多古典文艺作品,从中吸取了许多精美的东西,他的作品,都是经过千锤百炼,苦心推敲出来的。他学习古人, 但能在成规中大胆创造。对于旧诗词的形式,他能运用自如,使形式听从驱使,把旧形式和新内容统一起来,自自然然。虽然我们读的是旧诗词,而感觉充满了强烈的时代精神。我们学习必须有很深的修养,下很大的功力,当然,首先要有革命的思想情感作底子。设若没有毛主席那样的胸怀,许多诗词的句子,决不会凭空而出。长期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经验,是毛主席诗词的生命力的源泉,这经验得来是多么不容易呵!即使单从旧形式的运用上着眼,也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对于一般青年。毛主席说“这种体裁束缚思想”, 的确,学不好或学得不到家,勉强去运用它,不会有什么成就,认真地学起

来,实在不容易!所以毛主席又说,旧诗“不宜在青年中提倡”,这真是甘苦之言,同时也是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