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义的革命豪情

1927 年 8 月 7 日,毛泽东同志在汉口出席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议决定在湘、鄂、粤、赣四省发动秋收暴动。毛泽东回到长沙。8 月 30 日,在湖南省委常委会议上,被任命为中央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9 月初,毛泽东来到江西安源,部署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分三个团:一团是以卢德铭原国民党革命军警卫团为骨干,二团以安源工人为主力,三团以浏阳农民为主力。旗为红色,中央为五星,饰有镰刀、锤子。三个团都向湖南进军。9 月 10 日,毛泽东率领第三团前进。9 月 12 日,第一团行至金坪,一团的邱国轩部突然反水, 部队伤亡很大。14 日,三团在浏阳东门失利。16 日,二团在浏阳陷入重围。10 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民革命根据地。

这首词分上下两片。上片说:“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当时的起义军称工农革命军。旗子上有镰刀、锤子,锤子被称为斧头,词里就称为斧头,从人民的称呼。锤子代表工人,镰刀代表农民。起义军在江西成立。成立以后,就向湖南发展,故称“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说明起义军先要占领山头或水边,在江西起义,不占领庐山,所以说“匡庐一带不停留”。匡庐即指庐山。相传商、周间有匡俗在庐山结庐,因称匡庐。见东晋慧远《庐山记》。滞湘,潇水和湘江,指湖南。

下片:“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即农民个个以地主为敌人。

《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即共同打击敌人。工农革命军在组成时,有三部分,一部分是国民党的警卫团,它的军官是靠不住的,所以要反水,国民党军也是农民。二是工人,为什么这里专讲农民呢? 因为当时工人的力量是小的,所以专讲农民,农民是起义军的主要部分。专讲农民,正是讲起义军的主要部分。”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这里把起义军的挫折说成“暮云愁”,把起义军的成功说成霹雳,振起起义军的声威。

按照词律,《西江月》的上片,第二第三句用平声叶韵,这首词的“头” “留”是平声叶韵、是对的。第四句用仄声叶韵,这首词的“进”不是仄声叶韵,好像不合。下片和上片一样,如第二第三句的“仇”“愁”,是平声叶韵,是对的。第四句的“动”,不是仄声叶韵,好像也不合。其实这里的“进”“动”两字,在湖南方言是属于仄声叶韵,这样用湖南方言叶韵,可能便于湖南起义战士歌唱,所以这两个字还是用仄声叶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