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贾谊的胸罗兵百万,胆照树千台

贾谊(前 201—前 169),汉洛阳人。18 岁,以能诵读《诗》、《书》和作文著称。河南长官吴公很看重他。汉文帝时,吴公治理河南为天下第一, 文帝用他做廷尉。吴公向文帝推荐贾谊,文帝用贾谊做博士。贾谊年 20 余, 最年轻。每次文帝有问题提出,诸位老先生不能对答,贾谊替他们代对,对答得像他们各人所要对答的那样,诸位老先生都推重他。文帝喜欢他,一年中升做太中大夫。贾谊认为从汉高祖到文帝,建国 20 多年,天下和洽,应当改变历法,改变服色,改变制度,定官名,兴礼乐。把这些改革写成建议。文帝初即位,表示谦让,来不及改。改变法令,令封侯的各自回到封国里去, 都是贾谊说的。因此,文帝要把贾谊升做公卿大臣。大臣周勃、灌婴、张相如、冯敬等都不满意他,说:洛阳人年轻,初学,专要擅权,纷乱众事。于是文帝不用他的议论,调贾谊作长沙王太傅。贾谊到长沙去,渡过湘江,作

《吊屈原赋》:“共(敬)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 哀悼屈原,忠而遇谗,投汨罗江自杀。

《汉书·贾谊传》称贾谊向汉文帝上疏陈政事。当时汉封同姓诸王,封地过大,淮南、济北王皆因叛逆被诛。贾谊陈政事说:“臣窃惟事势可为病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他这样说,主要是讲封王国。他说:“夫树国固必相疑之势。”指汉朝封刘姓诸王国,封国太大,朝廷疑心王国要叛逆,王国疑心朝廷要处理他们,互相猜疑,天下就不安定。他说: “今或亲弟谋为东帝。”文帝的亲弟弟要做东方皇帝,指淮南王刘长;“亲兄之子西向而击”,文帝亲兄之子要攻击朝廷,指济北王刘兴展。说明封王国太大就要反叛,因此他主张:“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无邪心。”主张使王国的诸侯王,把国家的封地分给众子。当时诸侯王只有嗣子一人可以继承王位,别的儿子不能继承。现在改为众子都可以封侯,把王国的土地分封许多诸侯。王国的土地分得小了就不可能叛乱了。

又汉中央有三台,汉应劭《汉官仪》,称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合称三台。这个三台,尚书主政事,御史主监察,谒者主外交。按汉朝封同姓诸王,《百官公卿表》上称:“诸侯王,高帝初置。”有“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那末汉朝有三台,汉封同姓王国应该也有三台。贾谊主张诸侯王分封诸子为诸侯,这样一封,一个王国一分为几个诸侯国,有几个诸侯国,就有几个三台。总的说来,可称为“树千台”,建立上千个台了。

《咏贾谊》说:“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贾谊在年轻时, 可以替老先生回答文帝提出的问题,可以回答得像老先生各人的意思,当时他还在少年,说明他是豪爽洒脱的。他向汉文帝提出各种改革方案,汉文帝要用他做汉朝的公卿大臣,也说明他是豪爽洒脱的,有做汉朝朝廷大臣的才干。但由于受到当时朝廷大臣的排挤,他的建议不能实行,所以他的壮志末酬,实在是可哀的。次联说:“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他的胸中罗列的文章有如雄兵百万,他写的文章像《过秦论》指出秦朝的过失, 替汉朝的建国制定策略,认为秦朝专任刑法,所以灭亡,汉朝应该兼用仁义, 来安抚百姓,使人民安定。这就胜过秦朝的雄兵百万了。他的胆识可以照见

汉朝,要汉朝许多同姓王国分封众子为诸侯,建立上千个台,使同姓王的大国分成许多小的诸侯国,使汉朝的天下得到安定。

三联:“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具有雄才的英杰贾谊无法使文帝对他倾心,贾谊的高尚节操终于竟受到汉朝大臣的猜疑。末联称: “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泪罗步尘埃。”由于汉朝大臣的猜疑,汉文帝贬贾谊做长沙王傅,后来又调他做梁怀王傅。梁怀王从马上摔下来而死,贾谊自伤为傅无状,忧伤死去。“步尘埃”,即步后尘,即继屈原的自杀,自己忧伤死去,跟屈原的自杀相似。按屈原的投汨罗江自杀、看到祖国的危亡、无法挽救,所以自杀。贾谊时,汉朝比较稳定,并不危亡,梁怀王堕马死去, 不是贾谊的责任,所以贾谊步屈原的后尘,忧伤死去是不值得的,更为可惜, 这里表达对贾谊的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