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玻尔原子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光谱的规律。
氢光谱的规律 人们很早就发现每种元素都发出自己独特的光谱,各种元素的每条光谱线的频率都是固定不变的。在所有的光谱中,人们对氢光谱研究得最清楚。氢光谱在可见光区内有四条谱线,这四条谱线叫做 H
α、Hβ、Hγ、Hδ,它们的波长分别是
Hα0.6562 微米, Hβ0.4861 微米, Hγ0.4340 微米, Hδ0.4101 微米。
1885 年瑞士的中学教师巴耳末(1825~1898)研究了这些波长之间的关系,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如果利用波长的
1
倒数 λ ,巴耳末的公式可写作
1 =R 1 − 1 ,n = 3,4,5
λ 22
n2
式中的 R 是一个常数,叫做里德伯常量,实验测得 R 的值为 1.096776
×107 米-1。
上面的公式叫做巴耳末公式。当 n=3,4,5,6 时,用这个公式计算出的四条光谱线的波长跟上面从实验测得的 Hα、Hβ、Hγ、Hδ四条谱线的波长符合得非常好。于是人们把氢光谱的这一系列谱线叫做巴耳末系。巴耳末公式反映了氢光谱这一系列谱线的规律性。
玻尔原子理论对氢光谱规律的解释 按照玻尔原子理论,氢原子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 n 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 2 时,辐射出的光子能
E
量应为hv = E - E 。利用第二节中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可得E = 1 ,
n 2 n n2
E = E1 ,由此可得
2 22
1 1
hv = -E
2
由于v = c ,所以上式可写作
λ
− ,
2
1 = - E1 1 1
λ hc 2 − 。
历史上巴耳末公式对玻尔氢原子理论的提出起了很大的作用,玻尔正是在看到了公式中的 n 才产生了轨道量子化的想法。善于从表面现象发现其内在本质,要靠平时多学习,勤思考,逐步培养。
把这个式子与前面的巴耳末公式相比较,可以看出它们的形式是完全
一样的,并且R = - E1 。计算出- E1 的值为1.097373×107 米−1,与前面
hc hc
给出的 R 的实验值符合得很好。这就是说,根据玻尔理论,不但可以推导出表示氢光谱的规律性的公式,而且还可以从理论上来计算里德伯常量的值。
由此可知,氢光谱的巴耳末系是电子从 n=3,4,5,6 等能级跃迁到n=2 的能级时辐射出来的。
玻尔理论不但成功地解释了氢光谱的巴耳末系,而且对当时已发现的氢光谱的另一线系——帕邢系(在红外区)也能很好地解释。它是电子从n=4,5,6 等能级向 n=3 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来的。此外,玻尔理论还预言了当时尚未发现的氢原子的其他光谱线系,这些线系后来相继被发现, 也都跟玻尔理论的预言相符。其中莱曼系在紫外区,是电子从 n=2,3,4 等能级向 n=1 的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布拉开系在远红外区,是电子从 n=5, 6,7 等能级向 n=4 的能级跃迁时发出的。
玻尔理论的局限性 玻尔的原子模型在解释氢原子光谱上获得了成功,但用来解释比较复杂的原子,例如有两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光谱时却碰到很大的困难,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跟实验事实出入很大。玻尔和其他物理学家研究了这些问题,终于明白这个理论成功之处在于它引入了量子观念,失败之处在于它保留了过多的经典物理理论。到本世纪 20 年代,大约在玻尔理论建立十年之后,建立了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一种彻底的量子理论。量子力学不但成功地解释了玻尔理论所能解释的现象,而且能够解释大量的玻尔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