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 干涉现象是波的主要特征之一。光如果是一种波,就必然会观察到光波的干涉现象。1801 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1773~1829) 在实验室里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让一束单色光(例如红光)投射到一个有孔的屏上(图 8-1),这个小孔就成了一个“点光源”。光从小孔射出后,射到第二个屏的两个小孔上, 这两个小孔离得很近(例如 0.1 毫米),而且与前一个小孔的距离相等。如果光是一种波,那么,任何时刻从前一个小孔发出的光的球面波都会同时传到后两个小孔,这两个小孔就成了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它们发出的球面波在屏上叠加,会出现干涉现象(图 8-2):在波峰跟波峰叠加、波谷跟波谷叠加的地方,光波互相加强;在波峰跟波谷叠加的地方, 光波互相抵消或削弱。实验果然得到了预期的结果,在光屏上发生了亮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这就证明了光的确是一种波。
后来杨氏又发现,用狭缝来代替小孔,可以得到同样清晰但是明亮得多的干涉图样。这就是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参看封 2 图 3)。
在双缝干涉现象中,屏上出现亮暗条纹的位置跟两缝间的距离、缝到屏的距离以及光波的波长有关。在图 8-3 甲中,两个狭缝 S1、S2 到屏上 P 点的距离相等,从两个狭缝到达 P 点的波经过的路程也相等。因此在 P 点总是波峰跟波峰叠加、波谷跟波谷叠加,出现亮条纹。
如果在 P 的上方取一点 P1(图 8-3 乙),两个狭缝跟 P1 点的距离就不相等:S2P1>S1P1。两个狭缝到 P1 点的路程差 d1=S2P1-S1P1=S2D1。从图中可以看出,P1 点离 P 点越远,d1 就越大。如果 d1 等于一个波长,即 d1
=λ,两个狭缝发出的波在 P1 点也是波峰跟波峰叠加、波谷跟波谷叠加, 出现亮条纹。同理,在 P1 点的上方可以找到 P2、P3⋯⋯各点,使两个狭缝到这些点的路程差 d2、d3⋯⋯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即分别等于 2λ、3λ⋯⋯ (图 8-3 丙),在 P2、P3⋯⋯各点也会出现亮条纹。在两个亮条纹之间还可以找到 Q1、Q2⋯⋯各点(图 8-4),使两个狭缝到这些点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即分别等于λ/2,3λ/2⋯⋯在这些点则是波峰跟波谷叠加,出现暗条纹。
波长和频率 由封 2 图 3 可以看出,在双缝干涉现象里,明条纹或暗条纹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在狭缝间的距离、狭缝与屏的距离都不变的条件下,用不同颜色的光做实验,条纹间的距离是不同的。红光的条纹间距最大,紫光的条纹间距最小。定量的研究告诉我们,条纹的间距跟光波的波长成正比,波长越长,条纹的间距越大。不同色光的条纹间距不同,表明不同色光的波长不同:红光的波长最长,紫光的波长最短。
如果换用白光来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就会出现不同颜色的彩色条纹。这是因为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单色光复合而成的,而不同色光的波长不同,产生的明暗条纹的间距也不同,所以在屏上出现了彩色条纹(封 2 图 3)。
我们知道,波长与频率的乘积等于波速,这个关系对于一切波都是适用的。不同色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所以波长不同的色光,它们的频率也不同,波长越长频率越小,波长越短频率越大。各色光在真空中的
波长和频率的范围见下表:
各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和频率
光的颜色 | 波长(微米) |
频率( 1014 赫) |
光的颜色 |
波长(微米) | 频率( 1014 赫) |
---|---|---|---|---|---|
红 | 0.77 ~ 0.62 |
3.9 ~ 4.8 |
绿 |
0.58 ~ 0.49 | 5.2 ~ 6.1 |
橙 | 0.62 ~ 0.60 |
4.8 ~ 5.0 |
蓝-靛 |
0.49 ~ 0.45 | 6.1 ~ 6.7 |
黄 | 0.60 ~ 0.58 |
5.0 ~ 5.2 |
紫 |
0.45 ~ 0.40 | 6.7 ~ 7.5 |
波长也可以用纳米( nm )作单位, 1 纳米= 10-9 米。在过去出版的书里,常用埃( A )作波长的单位, 1 埃= 10-10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