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兴起和军队武器装备的更新

中国是世界上发明火药的国家,也是最早在战争中使用火器的国家。但是,自 16 世纪末叶以后,由于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和封建制度的束缚,由于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的火器制造业便开始走下坡路。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当西欧陆军已全部使用火器时,中国仍是枪箭并重,冷热兵器并用, 同当时英军的武器装备水平相比,差距竟达一二百年。清军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失败,使林则徐、魏源等一批志士仁人看到了中外火器的严重反差。魏源在其所著的《海国图志》中,不仅介绍了当时世界各国的地理、社会政治制度、先进的科学技术,还特别讲述了军队建设和武器的生产情况,指出: “西洋之长技有三:一曰战舰,二曰火器,三曰养兵之法。”据此,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观点,竭力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尤其是军事技术和养兵、练兵之法。从闭关锁国到睁眼看世界,再到“师夷制夷”,标志着先进的中国人思想的重大转变,随着西学东渐,在魏源等人的影响和推动下,中国的军事技术开始打开尘封的窗户,进行“师夷长技” 的尝试,火器研制事业出现了回升的趋势。特别是 19 世纪 60 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把中国军事工业推进到了机械化阶段,使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进入了近代化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