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技术
近代海军首先产生于西方,而近代海军的变革则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产生并完成的。这一变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由风帆驱动变为以蒸汽为动力,由木质战舰变为钢铁战舰,由威力较小的舷炮变为威力较大的套筒炮和可以旋转的装甲炮塔。
蒸汽机出现后,很快被用于推进船舶。1807 年,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制造了一艘名为“克拉蒙特号”、可供长距离航行的实用蒸汽船。这一事实说明,蒸汽机应用于军舰已经为期不远了。有趣的是,在此之前,当富尔顿于 1803 年向拿破仑建议用蒸汽机作动力建造无帆战舰时,竟被拿破仑当作天方夜谭而轻率地否定了。尽管如此,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军事家们还是很快便敏锐地发现了蒸汽船的潜在的军事价值。1813 年,富尔顿采用双船体间夹单明轮的方法,在美国建造了第一艘叫做“狄莫罗哥斯号”的蒸汽舰(后改名为“富尔顿号”)。英国也于 1827 年将蒸汽机运用到军舰上。蒸汽机的应用,使舰船摆脱了风向和水流的影响,提高了航速,增加了机动性。
但是,新的蒸汽舰也带了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暴露在外的机器和大型划水蹼轮易遭敌炮火攻击,而且在船舷两侧的明轮占据了本来可以用于安装火炮的宝贵空间;木质结构的船体防护力很弱。1837 年,瑞士出生的工程师约翰·埃里克森发明了螺旋桨式推进器,并把机器置于舰船吃水线以下的舱室。这一舰船建造史上的创举,解决了明轮和机器暴露在外的问题。在埃里克森的帮助下,美国海军设计并制造了第一艘螺旋桨战舰“普林斯顿号”, 向世人宣告了舰船动力革命的成功。1849 年,法国也建造了一艘螺旋桨式战斗舰,并将其命名为“拿破仑号”。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运用性能良好的钢材制造装甲军舰成为可能,并且因为大马力蒸汽机的运用,可以不必担心舰船重量的增加。由于客观上具备了这两个条件,特别是在克里米亚战争中, 在装备有新型火炮的俄国海军的攻击下,木质舰船不堪一击的事实,使得法国和英国在战争结束不久即开始建造第一艘装甲蒸汽军舰“光荣号”和“勇士号”。在美国内战中,埃里克森于 1862 年又设计、制造出了船形较小、具有装甲和装甲甲板、装有威力强大的达格尔伦滑膛炮的全新舰艇“班长号”, 并在 3 月份同南方盟军舰队的战争中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美国内战的经验,打破了一些人对以铁代木建造舰船的怀疑,最终敲响了木质战舰的丧钟。到 19 世纪 60 年代,装甲蒸气舰已开始全面取代在海战史上雄踞几百年的木质战舰。许多国家的军舰逐步披上铁甲,并随着火炮威力的增大而将铁甲不断加厚。据 1864 年 6 月英国《海陆军报》记载,当时作好战斗准备的 22 艘英国军舰中,已有一半是装甲舰。
这一时期海军军舰的另一个重大进步,就是舰炮的改进和炮塔的发明。1843 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特雷德雷尔运用法国海军军官阿·蒂埃里用铁箍紧套铸铁炮管的发明,为美国造了几门套筒炮。采取这一措施后, 炮管的应压强度大大增强。但是,美国海军在一个长时间里却没有采用这种炮,而是用一种改进型的达格尔伦铸铁炮。这种重型铸铁炮口径达 15 英寸, 攻击力很强,可以击穿美国南方联邦装甲舰的钢板。1859 年,英国军舰装备了一大批阿姆斯特朗套筒炮;就在这一时期,克虏伯钢炮也开始装备海军。由于这类炮具有后装、套筒和有膛线三个特点,炮弹的命中精度和末速有了很大提高,因而成为当时对付装甲舰的一种具有较大威力的火炮。这一时期在海军发展上还有一项重要成果,就是炮塔的发明。直到美国内战之前,舰
船上的火炮都是固定的,在战斗中成为制约火力发挥的一个重要原因。内战爆发后,才华横溢的设计家埃里克森于 1861 年发明了旋转炮塔,将其应用于新建的“班长号”军舰,从而使舰炮可以灵活自如地向不伺方向射击,大大提高了军舰的攻击力。此外,在美国南北战争中,还出现了潜艇和水雷,并在实战中获得成功。
近代后期舰船技术在以上这些方面的重大发展,使海军建设产生了质的飞跃,实现了机动力、打击力和防护力的高度统一。到 19 世纪 70 年代,蒸
汽装甲军舰已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从动力来看,一些大型蒸汽舰已有 6 千至
8 千马力,排水量达 8 千至 9 千吨;从火力来看,舰上装备有 25 吨至 100 吨
重的线镗炮,有旋转的炮塔,能将 300 至 2000 磅重的炮弹发射到前所未有的
距离,而舰艇的装甲厚度则达 200 至 300 毫米。这些都标志着海军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