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械技术
从 16 世纪末至 19 世纪中叶,在将近 250 年时间中,欧洲各国军队装备
的都是前装滑膛枪。自 19 世纪初叶开始,在新冶金学、弹道学和金属加工技术的基础上,枪械技术有了重大发展,击针后装线膛枪逐步取代了前装滑膛枪,世界进入了近代枪械时期。
这一时期枪械的进步,首先表现在来复枪的改进上。1776 年,英国的弗格森在后膛枪的基础上发明了来复枪。由于重新设计了枪栓,在枪膛内刻上螺旋形的纹路即来复线,并装上了标尺,因而使子弹飞行的稳定性、射程、穿透力和命中率都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这种枪造价比较高,发射时每颗子弹都必须用木槌敲到枪管里去,使得装弹很费时间,发射速度慢,结果直到19 世纪,在欧洲国家的部队中还只是有选择地配备给少数人。19 世纪初,英国步兵最先对来复枪进行了改进,采用次口径子弹,子弹不嵌进膛线,使原来发射速率慢的缺点得到克服,于是来复枪被更多地用来装备部队。到 1823 年,英国军队来复枪的订货量已达到 1 万枝。1835 年,普鲁士人道赖泽发明了击针后装枪。同前装枪相比,这种枪增设了闭锁机(亦称枪机或枪闩)。闭锁机的机头与枪筒尾部密接,在射击时使火药气体不能向后面泄漏,这样就可以增大弹丸的活力和初速,提高命中精度和侵彻力。
19 世纪在枪械技术方面带有革命性的改进,是火帽和圆锥形子弹的发明与应用。1807 年,苏格兰牧师亚历山大·福赛思在研究雷酸汞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明了雷汞。这种雷汞用锤一击即可爆炸,爆炸时火星通过火门引燃枪管中的发射药。1814 年出现了用这种雷汞制造的火帽,起初是以铁、锡为材料, 后来改用铜。1840 至 1842 年,这种火帽被装于枪、炮中,从此便成为点燃发射药的基本装置。火帽的发明,使步枪成为在任何气候下都可以使用的武器,而且大大减少了不发火的情况。在此之前,燧发枪大约每射击 7 发子弹
便瞎火一发;火帽应用后,则降低为约 200 发才出现一发。
火帽的发明,推动了子弹的革新。开始,火帽是与子弹分开的,使用时将火帽安装在武器击锤下面的火门上。1823 年,英国的诺顿上尉设计了一种圆锥形子弹。这种子弹有一个中空的弹底,发射时它可以自动膨胀,封住枪膛,但英国政府没有采用。1849 年,法国人米尼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米尼式子弹,随即,法国、美国也几乎同时造出了第一批完整的子弹。这种子弹将火帽与弹壳、弹头合为一体,弹壳为特制铜等软硬适度的金属制成,且有爆炸复合装置加以保护,通过枪闩上的撞针撞击发火。圆锥形子弹发明前, 来复枪由于装药困难,射击速度比滑膛枪慢。新发明的子弹形体较小,不仅便于射手用各种姿势迅速装填,每分钟可发射 6 至 7 发;而且由于射击后弹头体积膨胀,紧嵌入枪管的来复线中,获得很大的旋转速度,加上空气阻力
小,从而大大提高了来复枪的射击精度,增大了射程。有人曾经对当时的滑膛枪与来复枪的射击效果做过试验,结果表明:在 200 步距离处射击,前者
所费子弹相当于后者的 2 倍,300 步处为 5 倍,400 步处至少 10 倍。超过 400
步射击距离,滑膛枪已完全失效,而来复枪在 800 码处还可射击较大的目标;
在 1000 码处,弹丸还有足够的末端能量,可穿透 4 英寸厚的软质松木板。因此,有人说,与当时的其它轻武器或冷兵器相比,每个握有来复枪的士兵等于拥有一门可达同样有效射程和最大威力的火炮。正因为如此,精度高、射程远的来复枪也就最终替代了精度差、射程近的滑膛枪,成为步兵的基本武器。有的军事评论家认为,在 1850 年至 1860 年间发明的来复枪和圆锥形子弹,与这前后出现的任何新武器技术相比,都具有最深刻的直接革命性影响。
19 世纪在枪械技术方面的另一项重大发明,就是连发炮也即机枪的问世。击针后装线膛单发枪虽然较之前装滑膛枪优越,但发射时仍需将子弹逐发装入枪膛依次射击,于是一些人便尝试创造连发枪。其实,早在 1718 年,
英国的帕克尔就发明了一种单管手摇机枪,在一次试验中曾创造了只用 7 分
钟便打出 63 发子弹的可观射速。但因这种机枪过于笨重,装弹困难,因而未
被引起重视。1862 年,美国的加特林发明了一种 6 管手摇机枪,用 6 支口径
为 14.7 毫米的枪管安放在枪架上,射手转动曲柄,枪管依次发射。由于这种机枪射速快、火力强,所以一经发明便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1867 年,英国军队也装备了斯宾塞 9 连发枪。机枪的出现,标志着枪械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