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雅温柔的南方山水派

唐代末年,由于朝廷内部的斗争激化以及外族的入侵,使当时的政治对绘画产生了很多影响。五代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北方画家为避战纷纷隐居山林。而南方则相对稳定,经济也比较繁荣,这就给南方画家们一个良好的作画环境。在这种环境下,董源以其独特的表达意境手法和艺术程式技巧开创了南方山水画派。

董源生于唐代末年。在南唐中主李璟迁都南昌时,董源受到朝廷的赏识,随着政治地位的升迁,使他的绘画艺术有了一个施展于朝的良机。他的山水画艺术得到李璟的垂青。

李璟是南唐的第二位皇帝,后来他因受到后周的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

李璟好读书,多才艺。常与宠臣韩熙载、冯延巳等饮宴赋诗。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流芳千古的名句。

李璟在位期间,在宫中设立了翰林图画院,简称“画院”,直接为完成朝廷的命意而作画,董源常奉旨与画院画家们合作。当时享有盛名的画院画家有王齐翰、卫贤、周文矩、顾闳中、赵幹等,他们都长于或兼擅山水画。

李璟对董源的山水画情有独钟,并册封他为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后来,李璟在庐山修建别墅,将山泉林园胜景融为一体。他为了能时时看到庐山景致,便特地派董源画了一幅《庐山图》。

董源将五老奇峰、云烟苍松、泉流怪石和庭院别墅巧妙地绘入一图。李璟观后,称赞不绝,爱不释手,命人挂在卧室里,朝夕对画观赏,犹如长居庐山中。

947年,这年冬天,忽然下了一场大雪,铺天盖地,京都呈现出一片银白的世界。李璟见此雅兴大发,召集群臣登楼摆宴、赏雪赋诗。

李璟一并招来的还有当时的画坛高手董源、高太冲、周文矩、朱澄、徐崇嗣等人。他们各有所长,分工合作,由高太冲画中主像,周文矩画侍臣和及乐工侍从,朱澄画楼阁宫殿,董源画雪竹寒林,徐崇嗣画池塘鱼禽。

不久一幅栩栩如生的《赏雪图》完成了。董源画的雪竹寒林是这幅画中直接描绘雪冬之景的。他胸有成竹,临阵不慌,放手对景勾画,将积雪压竹、丛林寒瑟的景象传神地描绘出来。

董源活动的地区正是六朝萌发山水画的故地。在东晋时期顾恺之,山水仅仅是依附于人物画的配景,而且缺乏与人物正确的比例关系和远近层次。至南朝宋时期的宗炳,山水画开始具备了独特的审美内容和美感享受,脱离了人物画,自成一科。

当水墨山水尚处于探索阶段时,李唐政权消亡,中国再度陷入分裂状态,这在客观上使得唐人未尽的水墨山水画事业,在五代时期发生了戏剧性变化。统治政权的武装割据强化了水墨山水画的地区性特点,并带有地质构造上的不同特性。

董源继承唐代的五代水墨山水画,按北、南两路分道扬镳,形成了山水画史上的两大画派。在北方,有荆浩开辟的北方山水画派,在南方,董源的画工得到认可,以善山水人物、云龙、牛虎,尤其以山水画得到南唐中主李璟的垂青名声大振,并由此开创了与荆浩对峙的南方山水画派,也称“江南水墨山水画派”。

这是以地域划分的画派,也是画史上最早的山水画流派,标志着山水画在艺术上的进一步成熟。董源的山水画,平远幽深,一片南方情调,这种布景手法,对其先辈李思训、荆浩等唐代山水画来说是一大变革,它使画家有更大的自由去表现展示在画家眼前的千里江山。

董源的《夏山图》卷就是代表这种构图、布景方法和风格特色的典型杰作。该图画的是一片冈峦重叠、烟树沙碛景致,在其间点缀了一两个人物,桥、亭,及牛羊牧放的生活场面。一眼望去画面给人以气势辽阔、平远的感觉。

在该图中,董源还大胆采用了平行构图法。然而平行使用过多极易引起平均,使画面显得单调,但作者用了一些处理手法避免了这一后果。

首先,作者以蜿蜒起伏的线形勾画山峦形状,在参差错落间使山与山显出相违之处;其次,作者在对画面的皴染中把墨色分出浓淡,点线分出疏密。

《夏山图》以中央山峦为主体,有步骤、有层次地以两点皴法和披麻皴摹画点染,浓、淡、干、湿的笔墨交替循环使用,南方山峰润湿苍翠的特征尽现眼前了。而且,董源对不同的峰峦皴染程度也不同,近处的墨色较深,远处的则以淡湿的墨色勾染,从而造成距离上的差异感。此外,作者把景物穿插其间,打破了平行的规整格局。

《夏山图》是江南山水画作品的典范,是董源的代表作之一,代表了五代南唐时期山水画的最高成就。

董源作为“南派”山水的开山鼻祖,其存世作品《潇湘图》、《夏山图》、《溪岸图》等,集中体现了他的披麻皴、点苔法以及人物刻画等艺术成就,代表了“南派”山水的最高成就。

《潇湘图》绘一片湖光山色,山势平缓连绵,大片的水面中沙洲苇渚映带无尽。此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

画面中以水墨间杂淡色,山峦多运用点子皴法,几乎不见线条,以墨点表现远山的植被,塑造出模糊而富有质感的山型轮廓。墨点的疏密浓淡,表现了山石的起伏凹凸。

画家在作水墨渲染时留出些许空白,营造云雾迷蒙之感,山林深蔚,烟水微茫。山水之中又有人物渔舟点缀其间,赋色鲜明,刻画入微,为寂静幽深的山林增添了无限生机。

至南唐后主李煜的年代,南唐画院的学生赵干得到了董源的嫡传,继承了南派画风,将南方景致描绘得淋漓尽致。他的《江行初雪图》卷,布置既具有平远的特色,但又不同于董源画作的整体构图,上天下地,层层舒展。

《江行初雪》这幅是卷画江边渔人劳作的情景。江天寒雪纷飞,渔家之艰辛,描述殆尽。岸上旅客攒行长林雪堤,人驴面目各具苦寒难行之色。

通幅淡墨渍染绢地,再洒白粉为雪。寒林枯木皆中锋圆笔,遒劲有如屈铁。树干以干笔皴染,大似后人的皴山,自具阴阳向背。所画芦花,以赭墨裹粉,一笔点成,极富创意。小丘及坡脚,亦以淡墨成块涂抹而无皴纹,皆与后人异趣。

全卷描绘长江沿岸渔村初雪情景。画面上天色清寒,树木笼雾,江岸小桥,一片初白,寒风萧瑟,江水微泛,一派天寒寂静之景。江上渔夫不顾天寒地冻捕鱼,而岸上骑驴者却畏缩不前,人物神情描绘逼真生动,渔人和旅人恰成绝妙对比。

另外,画中树石笔法老硬,水纹用笔尖劲流利,天空用白粉弹作小雪,表现出雪花的轻盈飞舞。此画一片天籁,意境高雅幽远。

赵干的取景不求于平远浩瀚的江流水色,而是选取江中近、中之景,表现江景的曲折变化和人物、舟楫的活动。这种布景方式别具特色,景物范围虽然局限于一条狭窄的江面、坡岸,但人物以活动、地貌变化、江流港汊的前后交错伸展皆协调、自然,宛如从阔大的自然画图上截取了一角,而观者所领略的诗情画意则溢于卷外。

董源所创造的水墨山水画新格法,当时得到巨然和尚的追随,后世遂以“董巨”并称。他们是南方山水的主要流派,巨然所作的《秋山问道图》传于后世。

《秋山问道图》在画法上,山用淡墨长披麻皴,画出土多石少的浑厚的质感。山头转折处重叠了块块卵石,不加皴笔,只用水墨烘染。然后,以破笔蘸墨点苔,点得非常沉着利落,使整个大山气势更加空灵。

山水画中点苔的作用,它可以表现远处丛树、杂叶,可能表示石上青苔;也可以用它来打破一下皴法的单调,使画面更有精神,增加—种形式美。在这幅画上点苔相当成功,而且显示出巨然皴、染、点技法非常成熟。

另外山顶中夹着矶头,使皴笔密中“透气”,有以虚映实的效果。当然矶头如果用得太多,则会造成景碎,破坏山的整体效果。

董源始创的南方山水画派也称“江南山水画派”。以江南自然山水为描写对象,江南山峦平缓,连绵不绝,草木丰茂,烟岚清润,江水浩渺,境界辽阔。布景平远,平淡天真,秀雅温柔是南方派山水画的三大艺术特征。

“平淡天真”是南方山水画派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巨然山水布景除具有平远一面外,还具有高远的特点。他的画不像董源以南方平远幽深为特色,而是善画山间真景,颇具奇绝之势。其布景讲究结构,善于细处经营,精密而不零散,纷披而又统一。

等到了北宋末年,米氏父子在布景上深得董源的平远、平淡之真谛。

到了南宋时期,僧人画家法常的《渔村夕照图》和同为僧人的画家若芬的《远浦帆归图》中,都用极简的笔墨,特别是运用大面积的渲染手法,将山、树、人、舟、云等无多的景物笼罩在一片淡淡的迷茫雾气之中,产生一种不可捉摸的幽远、朦胧之景境,这与董源平远的布景手法,可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布景平远是南方山水画派的一大艺术特色,也是南方派山水画的风格体现。

至元代,取法“董巨”的风气渐开。元代著名的美术鉴赏家汤垕认为“唐画山水至宋始备,如源又在诸公之上”,对董源有了新的认识。

元代末期四家和明代的吴门派,更奉董源为典范,明代末期“南北宗”论者也在祖述董源。元代画家黄公望说:“作山水者必以董为师法,如吟诗之学杜也。”清代画家王鉴说:“画之有董巨,如书之有锺王,舍此则为外道。”

董源在后世能够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山水画史上是罕见的。

[旁注]

词 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宋代进入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赋诗 即吟诗、写诗。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上来作比喻或暗示。

李思训(651年~716年,或648年~713年),唐代杰出画家。唐宗室李孝斌之子。以战功闻名于时。曾任过武卫大将军,世称“大李将军”。明代董其昌推其为“北宗”之祖。

《夏山图》为董源后期变体之作,画面气势辽阔,用笔浓淡相间,与《潇湘图》、《夏景山口待渡图》同为其传世三大名迹。本卷为全景式构图,描绘夏季山野景物。墨色明润,景物多变,从中可明显看到燕文贵山水的影响。

皴染 中国画的一种的画法。皴是画中用以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脉络纹理。染是用墨水或淡彩润刷画面,不露笔痕或少露笔痕,以分阴阳向背,加强物象的立体感。

《潇湘图》为五代时期董源作,是古代山水画史上代表性作品,描绘的是湘湖地区的风景。画中那份江南秀美圆润的神韵中,传达着清幽朦胧,平淡天真的意境,令人从中体味出画家那种静观、深思和内省的精神境界。

披麻皴 山水画皴法之一,也称“麻皮皴”,由五代时期董源创始,如元·汤垕《画鉴》所述:董源“山水有二种:一种水墨矶头,疏林野树,平远幽深,山石作麻皮皴。”其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故曰“披麻皴”。

阴阳 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人们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连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

《秋山问道图》即宋代巨然秋山问道图。本图无款,以立幅构图画重重叠起的山峦,下部清澈的溪水,曲折的小路通向山中,山坳处茅舍数间,屋中有两人对坐,境界清幽,前人谓巨然之山水,善为烟岚气象。

点苔 中国画的技法名。用毛笔作出直、横、圆、尖或破笔,或如“介”、“个”等字的点子,表现山石、地坡、枝干上和树根旁的苔藓杂草,以及峰峦上的远树等,在山水画构图经营中广为应用。

若芬 南宋时期画僧。俗姓曹。芙蓉峰主。出家后,历游讲肆,多得师说。后为杭州上天竺寺书记,除赞扬佛事外,以书画寓意,声誉颇高。其画作以西湘、潇湘、北山等最为有名;书法以古怪见称,与诗作共称三绝。

汤垕 天历元年在京师与鉴画博士柯九思论画,遂著画监,上自三国曹不兴,下至元龚开、陈琳,专论鉴藏名画之方法与得失,又多从画法立论,尤得要领。

[阅读链接]

巨然与刘道士对董源温润柔和的风格又有所发展。

巨然的《秋山问道图》,山用淡墨长披麻皴,层层深厚,不为奇峭,仍是董源本色。山头折塔转换处,叠以卵石,皆用水墨烘晕,不施皴,多空白,而苔点飞落,遂使整座大山气势空灵,生机流荡。

特别是综合皴、点、染以组织山石,强调明暗,取得气势以及对于笔与墨的有机融合上,似比董源更为成熟。巨然、刘道士作画气势奇绝,而笔墨匀停、柔和。米芾说:“苏沁家有巨然山水,平淡奇绝。”巨然能将北方派的山势与南方派的笔墨融为一体,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