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画派的明代四家

1427年,沈周出生于江苏苏州吴县的一个书画世家。他的曾祖父是元代画家王蒙的好友,而他的父亲又是杜琼的学生,由此可见,书画乃是沈家的家学渊源。

沈周自幼聪明,受家庭熏陶,经名师教授,加上自己勤奋好学,因此学识过人,天才溢发。11岁时,他随父去南京,即景生情,挥笔立就,一首《凤凰台赋》举惊四座。

沈周的父亲、伯父都以诗文书画闻名乡里。沈周一生不愿做官,喜欢交结朋友。在他的家里藏了很多的书,但他还是觉得不够看,经常向朋友借书,看书成了沈周的习惯。

还在家乡的时候,沈周的朋友们为了能和他探讨技艺,经常从四面八方乘船来访,观赏书画。这样一来,沈周便经常让叫妻子到门口河边上去张望,看看有没有船来。有时候朋友不来,他就会感到有些许冷清,但足以见得沈周的名气已经在这个时候初现端倪了。

后来沈周遇有当时的宰相王鏊,他也是吴县人,便和沈周成为了好朋友,有一次对他说:“沈先生,你有这样好的才学,为啥不弄个官做做?”

沈周笑笑说;“我号叫石田,是块石头裡的田,无啥出息的!”

这话听起来讲得委婉,其实他看穿了当时官场中追名逐利、钩心斗角的丑态,专心致力于自己的绘画艺术。

有一年,苏州新来了一个抚台大人,要在抚台衙门的墙上画“贪”,就是要画像麒麟那样的野兽。于是,就开始在民间招募能工画匠来完成心愿,但始终无人问津。

在这时,有一个姓徐的进士和沈周是同乡,他平时特别忌恨沈周,便想要给沈周难堪,就故意在抚台面前说:“这个容易,只要传下火签,叫沈石田来画好了。”

抚台新上任,不晓得沈周是苏州赫赫有名的大画家,轻信了徐进士的话,便火速派差人用火签传沈周来画“贪”。

沈周画“贪”的事情沸沸扬扬地传开了,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用火签传沈周来画“贪”,沈周不知脱了多少倍的身价,他的画很不值钱!”

不少人说:“沈周犯啥罪?为啥要用火签传他!分明是有人从中作祟,想让他难堪罢了!”更多的人愤愤不平地说:“嘿,把大画师当泥水匠,真是有眼无珠啊!”

就这样传来传去,大家便知道了是徐进士在背后捣的鬼。就这样,由于沈周的光明磊落,这件事不但没有让他身败名裂,反而使他的威信从此更高了。

可是抚台却不了解这件事的实情,一直被矇在鼓裡。后来,这个抚台进京,遇到宰相王鏊,王鏊问他:“你在苏州可曾见到我的老朋友?”

抚台忙问:“不知大人说的是谁?”

王鏊说;“大画师沈周啊!”

抚台这才想起是画“贪”的老人,心里怦怦地跳:“我闯了祸,侮辱了大画师!可是他马上眼珠一转,装出一副笑脸说:“啊!认得,认得,他还叫我带画给您了!”

抚台无意说出这么一句奉承的话,原是撒了一个谎!哪晓得王鏊听了送画来,立刻满脸堆笑,喜出望外,马上向抚台要画,真是如饥如渴,一睹为快,说:“好啊,拿来饱饱眼福。”

抚台牛皮吹出不好落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哪裡拿得出来!眼看事情要露马脚,只得推说:“画在客店裡,我马上拿来。”

抚台一出宰相府,心里就像15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要知道沈周的画在那个时候并不是随处可见的,于是抚台连忙派手下人到各处去觅。

抚台差的人从早上到傍晚,走了几十里路,穿了上百条大街小巷,最后总算在一家字画店里觅到了一幅。于是不惜一切代价买了回来,总算应付过了王鏊。

抚台从京城回转到苏州,命令手下把徐进士叫来教训了一顿,将他逐出了画院,而且还特地从苏州乘船到吴县,专程去拜访了沈周。

其实这个故事发生在1426年至1435年。从此以后沈周就更加有名气了,他的画风自成一派,吸引了众多的弟子。

沈周作画,花鸟、竹石等无所不能,而尤善山水。他得法于家传,兼学杜琼、赵同鲁,晚年醉心吴镇。40岁以前,他作画多为盈尺小景,之后拓为大幅,粗枝大叶,而意已足,形成沉着酣肆的风格。他所作的《庐山高图》、《寻梅图》等既浑沦大气,又具柔润雅秀。

《庐山高图》作于沈周41岁,纵1.938米,横0.981米,堪称沈周的经典之作,也是他转型时期的代表作。画中山石林木笔法全仿王蒙,益以本身功力,更觉浑朴雄健。几无空处,山石融合了王蒙的解索皴与董源、巨然的披麻皴法,先以淡墨层层皴染,再施以浓墨逐层醒破。

笔法稳健细谨,不恣意逞任,用墨浓淡相间,於满幅布局中有疏朗之感,故觉实中有虚。而画悬泉百丈直泻冲下,涧水轻柔,云光山色极为精彩。

沈周弟子之一的文征明是苏州地区文坛画界继沈周而起的领袖人物。他出身官宦之家,富有文学才能和书法才能,在明末的文人绘画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早年文征明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被录取,不再求仕进,致力诗文书画艺术创作。54岁时他被荐进京,后辞官专力于诗文书画。文征明一生过着平静优裕的风雅名士生活,主要精力从事艺术活动,作品表现文雅幽静的审美情趣。

文征明晚年名望极高,家人子弟、门生私淑众多,大多也以诗画得名。文征明绘画师承沈周,但对他的绘画艺术影响最深却是元代画家,尤其是赵孟頫的艺术。

文征明的小青绿山水、室宇人物和墨笔古木竹石,便是从赵孟頫画法变化发展而来,萧疏幽淡的情调,层层叠叠而不重纵深关系的布局,山顶平台,浓密的叶苔小点,棱角清楚的矾头等具有特色的画法,与黄公望、王蒙、倪瓒的绘画有着一定的继承关系。

文征明的绘画创作以山水为主,画法有工细与粗率两种,工细的作品为多,其中又有着色与不着色之分,题材内容大体可分为临仿前人或描绘具体环境景物等。传世作品有《绝壑鸣琴图》轴。

与文征明同为沈周学生的唐寅,而且也从学于周臣,不仅如此,他的山水画还主要师承李唐、刘松年,并适当融汇文人画技法,形成笔法挺健细秀,墨色淋漓融和、风格谨严而清逸的艺术特色。

在早些时候,沈周和周臣都是苏州名画家,沈周以元人画为宗,周则以南宋院画为师,这是明代两大画派,唐寅虽师从于两人,却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誉。

后来,唐寅兼沈周、周臣所长,在南宋时期风格中融元代人笔法,一时突飞猛进,以至超越老师周臣,名声大振,唐寅画得最多也最有成就的是山水画。

唐寅足迹遍布名川大山,胸中充满千山万壑,这使其诗画具有吴地诗画家所无的雄浑之气,并化浑厚为潇洒。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台、水榭、园林等文人逸士悠闲的生活。

唐寅的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

唐寅的诗画映发,将对象的神态和画家的情趣融为一体,寄寓了超凡脱俗的思想。在探讨写意技法和开拓花鸟画新境界方面的也同样有着卓越建树。

仇英出身工匠,初学周臣,后悉心临摹历代名迹,尤着力于刘松年、赵伯驹,善作精细鲜丽的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唐寅和仇英两个人均从南宋院体绘画入手,并远追北宋时期名家,重视主题、结构,讲究真景实感,造型准确,笔墨谨严,风格柔韵雅秀,其艺术行利兼备,雅俗共赏。

仇英年轻时以善画结识了许多当代名家,为文征明、唐寅所器重,仇英的好友彭年记载:

十洲少既见赏于横翁,又拜周臣门下学画,并曾在著名鉴藏家项元汴、周六观家中见识了大量古代名作,临摹创作了大量精品。他的创作态度十分认真,一丝不苟,每幅画都是严谨周密、刻画入微。

文中“十洲”便是指仇英,而“横翁”指的是文征明。沈周和他的随从弟子文征明、唐寅和仇英等一大批优秀画家相继涌现,而且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独特风格,开创了新一代画风,并取代了院体和浙派而占据画坛主位。

因为他们都是苏州府人,苏州别名“吴门”,因此,他们的画派称为“吴门画派”,简称吴派,沈周因此也成了吴派的开创者。后来,在明代末期的画坛上,吴派画家争相斗艳,持续了150多年之久。

[旁注]

杜琼(1396年~1474年),人称东原先生,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经博学,旁及翰墨书画皆精。山水宗董源,层峦秀拔,亦工人物。好为诗,其诗于评画尤深。著《东原集》、《耕馀杂录》。卒后私谥“渊孝”。

宰相 也叫“丞相”,是古代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丞相有权任用官吏,或是向皇帝荐举人才。除此之外,丞相主管律、令及有关刑狱事务,还要负责国家军事或边防方面。全国的计籍和各种图籍等档案也都归丞相府保存。

麒麟 雄性称麒,雌性称麟,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古人把麒麟当做仁兽、瑞兽,常用来比喻杰出的人。传说麒麟是神的坐骑,是吉祥神兽,代表着太平、长寿、聪慧和祥瑞。

进士 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朝廷考试的人,就叫做“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唐代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元明清时期,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

抚台 古代官名,是明清时期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

王鏊(1450年~1524年),明代名臣、文学家。学者称“震泽先生”。16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1475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留世。

赵同鲁(1423年~1502年),明代画家。曾修永乐大典。同鲁克承家学,善诗文,著仙华集。善画山水,用笔工妙。沈周尝师事之。每见周仿倪瓒辄谓落笔太过。其精于品鉴如此。著有《明画录·无声诗史》

文徵明(1470年~1559年),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矶头 山水画技法名。指山顶上的石块,因形如矾石顶部的结晶,故名。《图画见闻志》中也称:“画山石者,多作矾\头,众为凌面,落笔便见坚重之性”。元代黄公望写山水诀,则谓:“董源小山石,谓之矶头。

唐寅(1470年~1524年),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唐寅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

水榭 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临水园林建筑。我国园林中水榭的典型形式是在水边架起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平台靠岸部分建有长方形的单体建筑,建筑的面水一侧是主要观景方向,常用落地门窗,开敞通透。既可在室内观景,也可到平台上游憩眺望。建筑立面多为水平线条,以与水平面景色相协调。

[阅读链接]

沈周与齐名的另一位画家唐寅,都曾以庐山作为审美载体,却表现出不同的意味。沈周用庐山的崇高来比喻老师的学问与道德,同时庐山上有著名的五老峰,沈周就借万古长青的五老峰来祝贺老师的寿诞。所以他选《庐山高》这个画题是含有特殊意义的。因取庐山的崇高博大赞誉其师,故画面上所画崇山峻岭,层层高叠,近似王蒙的笔法、布局,作危峰列岫,长松巨木,起伏轩昂,雄伟瑰丽。

近处一人迎飞瀑远眺,比例虽小,却起着点题的作用。由于作者极善于虚、实和黑、白的均衡处理,故画面虽饱满却不觉得挤迫窒息。整幅画笔墨显得坚实浑厚,景物郁茂,气势宏大,虽笔法师王蒙,但更显清新空灵,融“崇高”的人格理想与壮丽的大自然为一体,也揭示了画家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