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八大家的金陵画派

那是在1619年的时候。正逢明王朝社会动乱频繁,内外交困的时期。龚贤,出生于昆山一个家道中落的官宦之家,幼年随家迁居南京。10岁前母亲去世,13岁开始习画,与明末清初画家杨文骢同师董其昌。

21岁左右在奉淮河畔参加了复社的活动,其时正值明代崇祯末年,复社成员在这里结社赋诗,讲学论艺,挽救民族的危机。由于他正直不阿的人品,以及在诗,书,画上的成就,龚贤在南京士大夫中显露头角。

龚贤最擅长的是山水画,他师法于宋元,并且能脱离出古人的窠臼,他提倡写生,多游历见闻,所以他的作品有着清新的生气,并一改自董其昌以来的陈腐之气,山水又重归描绘真实的山川秀润的道路。

龚贤的作品内容也多取材于南京当地的风光或是游历所见,大多描述的都是真实景致。他的山水技法在吸收古人长处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龚贤更是用墨色的变化来表现远近、明暗之分,充分体现了事物的自然神态。他的这种技法主要来自于宋人的“积墨法”,并将其发挥到极致,第一遍以细点铺垫,第二遍再补点,细密繁厚而不失灵动,墨色浑厚而不呆滞;然后第三遍开始皴擦,也是以细点和短皴为主。

直至晚年,社会趋于稳定,龚贤开始在南京的清凉山隐居,专心于绘事,并开始卖画为生。

在这个时候南京聚集了一大批有才华的画家。龚贤曾说:“今日画家以江南为盛,江南十四郡以首都南京为盛,郡中著名者且数十辈,但能吮笔者奚啻千人!”他们中有樊圻、高岑、邹喆、蔡泽、李又李、武丹、高岑。

这群画家都住在南京,隐居不仕,以书画为生,有时聚在一起,以诗酒自娱,且以“师造物”为主张,多取材于南京、江淮一带的实景,因而形成画派。后来被誉为“金陵八家”,他们的画自成一派,也被称为“金陵画派”。

金陵画派中的8个人画风相距甚远,彼此除偶有笔会以外并无深交。他们相聚在南京,用各自手中的画笔,去描绘出自己的一片艺术天地。他们的艺术成就各不相同,而声名最高、成就最大的当推龚贤。

除了龚贤之外,负有盛名的是樊圻,他也以山水创作为主,间作花卉、人物。他的山水作品一般也有两路风格,一是带有青绿山水意思的细路,还有就是水墨山水粗简的一路。

樊圻的作品到处洋溢着自然的气息,若认为龚贤的山水能得自然的神韵的话,那么樊圻的作品则是写尽自然之“风韵”。他的作品更具自然气息。

“金陵八家”中还有一位为大家所熟知的是吴宏,他原本是江后来客居金陵。他也是以山水创作为主,并且也有宋元时期诸家入手,二且画风与樊圻较近,但是他的用笔较之樊圻更显尖峭,凌厉。

吴宏多是以碎乱的直线造型山石,也正是这样的方法与晕染结合正好把山石凸凹、阴阳很好地描绘出来。其书法也如同山石皴法一样不拘一格,锋芒显露,飘逸自如。

邹喆画学其父,擅山水和花卉,他是“八家”中较粗简的一路,作品传世的也不太多,但是有一些还是可以见到的。他的作品首先从布局上打破了樊圻和吴宏的平远、深远的方式,多是高远、深远的方式,其山水画工稳而有古气,作零星山水小册,则有简淡清逸之趣。

邹喆的笔墨接近明人的气格,可能是受其父亲传派的影响,笔意刚劲凝练,色彩淡雅秀丽也是很为人们所称道的。他对真实景物的描绘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也是金陵画派在清代初期画坛上非常典型的风格。

叶欣的山水画素以“工细幽淡”著称,所作野岭荒烟,孤城古渡,大有令人动秦月汉关之思。此画描绘春游之景,在桃花三月,荡舟于青湖绿山之中,徜徉于烟雾弥漫的秀丽中,陶陶然如醉如痴。此画用笔轻灵,墨色清淡,景致悠远,意境秀雅,真所谓“淡远又淡远,淡远以至于无”的情趣。

此外,还有超然尘外的胡慥和风格多样的高岑。他们俩和叶欣、谢荪一样,用笔也是粗简一路,较之樊圻有过,较之吴宏不及,其皴法也多细直线,但不如吴宏之硬挺,峻峭,多一些温和。

用笔工细的谢荪,谢荪也很擅长画山水、花卉,与龚贤、樊圻齐名,为“金陵八家”之一。

清代初期“金陵八家”主要活动于明代灭亡清代兴起的百余年间。这个时期开始从明代末期因战乱带来的萧条中好转过来,社会秩序趋于稳定,人们的生活也开始逐渐地进入正常化。

但是,一部分人依然对于清代的统治依然心怀不满,渴望于恢复明王朝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不愿与朝廷合作,隐居山林之中的明代遗民士人。

金陵八家也在此时应运而生,他们身上或者说骨子里都多多少少的带有遗民色彩。他们多没有在仕途上谋求生机,而只是醉心于绘画,遁迹于山林,以诗画像酬唱,以此来缅怀逝去的“故国”,来描绘秀丽的山川,来排解心中亡国后的悲伤情怀。

所以“金陵八家”的作品大多都有一种清新静谧的气质,不染世尘,有着很强的艺术欣赏价值。所以他们的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那个时候画绘画市场的觉醒,“金陵八家”的作品也开始受到瞩目,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宠儿。

总之,在清代初期金陵地区的画家群里这些画家代表了当时的创作最高水平,也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创作思想和方式。他们的画面中所呈现出的静美之韵和自然生气正是作为“遗民”的思想感情的集中体现。

他们对故国山河的眷恋全部变成了画面上的具体形态展现在后人的面前,一改自明代末期以来的陈腐习气,又展现了生气勃勃的生命力,对后世的创作影响很深,丰富了我国的绘画史。

[旁注]

积墨法 积墨,即层层加墨。这种墨法一般由淡开始,待第一次墨迹稍干,再画第二次,第三次,可以反复皴擦点染许多次,甚至上了颜色后还可再皴、再勾、画足为止,使物象具有苍辣厚重的立体感与质感。

邹喆 清代画家。擅长水墨花卉,勾勒敷彩渲染有元人王渊的体格。“金陵八家”之一。出身绘画世家,山水工稳而有古气,也作很少的山水小册,有简淡清逸之趣。勾勒傅染,有元代王渊风格。画大松奇秀,特别令人珍惜。

谢荪 清代画家。擅长画山水、花卉,与龚贤、樊圻齐名,为“金陵八家”之一。作品有《青绿山水图轴》等。山势嵯峨,垒石嶙峋,景致奇险,用笔细秀,工中带拙,短披麻、点子皴而轻,苔点疏而淡;设色青绿间以浅绛,绚丽中见清雅,风格接近“吴派”陆治影响,工细秀丽。

[阅读链接]

“金陵八家”是清代康乾期活跃在南京地区,颇有影响的一大画派。8位画家虽被纳入一个流派,各自的画风却相去甚远,师法也各有所宗。

他们的共同之处,是淡泊功名,为人清高,只与诗酒结缘、书画为伴,视庙堂为粪池泥塘,喜江湖而优哉游哉。“八家”偶有际遇雅集,话语无多,只是以翰墨丹青怡情遣兴,喻世抒怀。高岑在“八家”中的成就,仅次于龚贤,他不仅善画山水,还精于水墨花卉。高岑初以平实工稳为本,及至中年以后,崇尚写意,追求性灵与境界,其画渐至神采飞扬,晚年则越发天马行空,一意孤行,其实这正是从必然步入自由的进程与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