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甲天下大盛魁

大盛魁是清代晋商开办的最大的对蒙贸易的商号。大盛魁到底有多大呢?据史书记载,他们所经营的铺面,遍布蒙古、哈萨克、俄罗斯。他们所经营的商品,“上至绸缎,下至葱蒜”。

在鼎盛时期,大盛魁的雇员达7000多人,商队养有20000峰骆驼,其资本十分雄厚,号称其资产可用50两重的银元宝,铺一条从库伦至北京的道路。

大盛魁创办于清代康熙时期,当时清朝朝廷在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中,由于军队深入漠北不毛之地,后勤供应困难,于是准许商人随军贸易。

在随军贸易的商人中,有3个肩挑小贩,就是山西太谷县的王相卿和祁县的史大学、张杰。当时环境十分恶劣,史大学、张杰两人就打了退堂鼓返回祁县,而王相卿奋力拼搏,最后稳定下来。王相卿便将史大学、张杰请回来,结为兄弟,决心齐心协力共创事业。

清军击败葛尔丹后,主力部队移住大青山,部队供给经由山西右玉县杀虎口运送,王相卿三人便在杀虎口开了个商号,称“吉盛堂”,康熙末年改成“大盛魁”。清朝朝廷征服葛尔丹后,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驻守重兵,王相卿又将业务扩展至这些地区。

王相卿初到乌里雅苏台时,有一个王公的女儿身患重病久治不愈,他就将自己携带的家乡太谷北汪村吴家“延龄堂”的中成药“龟龄集”让她服用,逐渐痊愈。王公为了报恩,将王相卿的三儿子王德深招为贤婿,还给予“武德骑尉”的官职。由于有了这种姻亲关系,大盛魁的生意日渐兴隆起来。

清朝朝廷在乌里雅苏台驻有大量军政人员,他们的军需供应,均由大盛魁经办。大盛魁初期,总号就设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等地则设分庄。

外蒙古王公向北京纳贡、值班和引荐,也由大盛魁予以协助、联系,并以高利贷的办法,贷给所需一切费用。乾末嘉初,大盛魁有了很大的发展。经营范围更加扩展,清朝朝廷把外蒙的税收也包给了大盛魁。

在清朝朝廷会同外蒙王公检查旅蒙经商者的票照时,很多人因为没有经商票照而停业。大盛魁由于和当地军政大员及王公贵族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受到丝毫损失,反而以极低的价格接收了那些被驱逐出境商号的铺底和货物,以此开设了分庄。

这样一来,不仅使大盛魁意外得到大笔财富,而且接收了许多旅蒙商号多少年来在外蒙的贸易关系。此外,清朝朝廷没收下的货物,官员不会处理,就以廉价赊给大盛魁,这也使大盛魁拾了大元宝。

道光年间,大盛魁一方面扩大销售地区和增加经营货物品种的数量;另一方面加大放印票的数量。这时清朝朝廷又把征收驿站的费用也包给大盛魁。大盛魁的经营业务进一步发展起来。

大盛魁对购货、订货有一套办法。凡买大宗货,合价300银两以下的,现银交易,不驳价,表示厚待,这叫“相与”商号。但如果价高货次,则永不再与其共事。大盛魁的这种做法名声在外,也就无人敢来骗它。

对于手工业品订货,凡选中的手工业户,世代相传,也不随便更换加工户。当手工业户资金短缺、周转困难时,便借垫银两,予以扶持。这样,大盛魁就取得对这些加工户的手工业产品的优先购买权。

大盛魁对“相与”商号每逢账期予以宴请,表示厚待“相与”商号。但宴请时有厚有薄:凡共事年久或大量供货的商号,则请该号全体人员,并请经理到最好的馆子吃酒席;一般的“相与”,只请一位客人在较次的馆子吃普通酒席。吃好酒席的,觉着与大盛魁交情厚,引以为荣。而大盛魁则通过这一做法,扩大自身的影响。

大盛魁购销的商品种类很多,自称是“集二十二省之奇货”。如驼头酒、砖茶、生烟、绸缎、蒙古靴子、木碗、药材、牲畜、冻羊肉、皮毛等。其中的驼头酒、绸缎、木碗、牲畜、冻羊肉、皮毛几项的经营颇具大盛魁特色。

大盛魁辉煌的商业传奇主要是依靠驼人及数万峰骆驼组成的庞大集成式物流来完成的。远隔千里的蒙古,俄罗斯不仅路途遥远而且曲折难行,驼队必须由训练有素的驼人率领,这就是颇具传奇色彩的“驼头”。

每次商队安全达到终点时,分号掌柜或总号大掌柜总会备好窖藏8年以上的好年份酒奖励给坨头,以示敬重。这种贮藏8年以上的大盛魁酒就被称作“驼头酒”并流传至今。

大盛魁每年运销蒙古绸缎4000匹,洋布和斜纹布共6000匹。绸缎中以曲绸为大宗,曲绸以河南曲绸质最优,布匹中斜纹布约占4/5,因斜纹布耐用,很受蒙古族人民的欢迎。

大盛魁每年运销蒙古价值银10000余两的木碗,木碗产自山西五台山和岚县。蒙民喜欢木制餐具,因为便于携带,且喝热奶、喝热茶不烫嘴。

大盛魁从蒙古贩运到内地的牲畜主要是羊和马,据说每年贩运羊最少10万只,最多可达20万只,每年贩运马最少有5000匹,最多20000匹。像大盛魁这样长期长途贩运羊马的商号,在我国历史上是少有的。

大盛魁因冬季沿路草少,赶运活羊往内地比较困难,便贩运冻羊肉到北京等地。

其运销冻羊肉的办法是将羊宰杀后,剥皮,去头蹄五脏,仅剩两张肉板,剔去骨头,卷成肉卷,夜间把肉放在席子上,一夜冻好后,将肉放在冰房里。运销时将肉从冰房取出包好,不让透风,以保持肉的鲜美。然后用车辆、骆驼等运往销售地。

乌里雅苏台所属唐努乌梁海盛产兽皮,大盛魁用赊货、放贷等办法与猎户进行交换。另外,在官员每年挑选贡皮时,大盛魁派人参与其事,并借此获得上等兽皮,因此大盛魁在经营兽皮方面颇有优势,利润也高。

大盛魁商号是股份制,但它的股本很特殊,除了银股、身股外,还专门另设财神股和狗股。

据说,财神股的来历是:该商号在初创时,营业很不顺利。在过大年的时候,王相卿、史大学、张杰3个人已经揭不开锅,只能喝些米汤过年。

就在这个时候,来了一位身穿蒙古袍、背着一个包裹的壮汉,要吃饭充饥。他三人见是过路人,便热情接待,把自己仅有的米汤让给壮汉喝。

这个一壮汉喝完米汤后说是出去办点事,便留下包裹走了。此后,这个壮汉再未返回。于是他三人打开包裹一看,原来是一包白银。以后,多次查访壮汉,也无下落。

他三人商量后,决定暂时挪用壮汉留下的银子作为商号资本,扩大经营。此后,商号生意十分顺利,赚了不少银两。

他三人觉得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是财神变化成壮汉给他们送来了资本。便把原来那位壮汉包裹里的银数留过,作为财神股,把此股所分红利记入“万金账”,作为护本。同时,为了纪念他们创业时过大年喝米汤的日子,规定每年正月初一商号要喝一顿米汤。

关于狗股,也有一个故事:据说一次库伦发生灾情,粮价腾涨,库伦分号为了把这一情报报告总号,便让一只狗带信到归化,当总号收到狗带来的信后,立即大购粮食,囤积居奇,获得了巨额利润。为了纪念这次生意的成功,特别给狗也顶了股份。

还有一说是:一次,大盛魁商号某经理在过草原的途中病倒,便让一只狗返回总号报信,结果救了这位经理的性命,所以给狗也顶了股份。

鸦片战争后,外蒙古变成俄国势力范围,大盛魁等旅蒙商号的黄金时代不复存在。在新形势下,大盛魁也曾采取新的经营方针,改变经营方式,买卖洋货搞出口贸易。但这些经营规划在当时政治和经济双重因素的制约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旁注]

外蒙古 是清代后期对漠北蒙古喀尔喀四部的称呼。其地大致相当于今蒙古国除苏赫巴托尔省、科布多省、巴彦乌列盖省、乌布苏省、库苏古尔省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后来成为独立的蒙古人民共和国。

优先购买权 又称先买权,是指某一方在出卖人出卖标的物于第三人时,享有的在同等条件优先于第三人购买的权利。优先购买权已经成为民商法上较为重要的一项制度,古今中外立法对此都有相应规定。

唐努乌梁海 位于现在的蒙古人民共和国西北,北至萨彦岭,南至唐努山,是一个群山环抱的盆地。唐努乌梁海是清代乌梁海的一部。乾隆年间归附清朝朝廷,被编为五旗,由乌里雅苏台将军直接管辖。

[阅读链接]

段履庄是大盛魁末代大掌柜。1937年,日军占领绥远。得知段履庄在商界的威望,日本特务机关亲自登门拜访,请他出面组织维持会,遭到段履庄的严词拒绝。

1940年,段履庄被日军秘密逮捕,遭受酷刑折磨,但始终不肯妥协。97天后,被营救出来时,已经是遍体鳞伤口不能言。弥留三日后,瞪着眼睛去世。

在晋商的群体中,段履庄算不上是一个出色的商人。他浩然的气节,并没有淹没在商场习惯性的熙熙往来的利益之中。由此,段履庄值得我们追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