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三喜的商业帝国
曹三喜是使曹家由一个农民走向一代巨商的关键转折性人物。他不满现状,独闯关东,以种菜、养猪磨豆腐起家,发展酿酒业,然后扩大经营杂货业和典当业,创建了雄厚的商业基础。后来回到山西太谷设号,向中原各大城市辐射,雄踞了大半个中国,并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曹三喜的商业帝国横跨欧亚两个大陆,纵横几万里,不仅仅在山西人的经商史上,就是我国经商史上都创下了不朽的辉煌。
曹氏家族发迹,始于明末清初的曹三喜。曹家始祖曹邦彦是太原晋祠花塔村人,以卖砂锅为生,明太祖年间举家迁移到太谷北恍村,兼以耕作。至第十四代“三”字辈中,有个叫曹三喜的独闯关东做买卖,获利甚丰。
当年,曹三喜因生计所迫,随人到东北三座塔经商。三座塔就是现在的辽宁省辽阳市。他先是租地种菜、种豆,后与人合伙磨豆腐,用豆腐渣养猪。
待生意兴盛后,因曹三喜是外乡人,合伙者想多占利润,只好各自经营。曹三喜认为,自己的名字有“三”字,自己在三座塔干一定能成功。
他勤劳踏实,以诚待人,生意越做越好,增添了酿酒业、杂货业、典当业。之后,又在沈阳、四平、锦州等地设立商号,逐步成为一个大商人。
清代初,曹家的商号又向关内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至道光、咸丰时期,曹家的商号已遍及半个中国,国外发展至莫斯科。
这时的经营项目有银钱业、绸缎、布匹、呢绒、颜料、药材、皮毛、杂货、洋货、酿酒、粮店等,雇员达三万余人,总资本达1000余万两。
在当时,曹三喜创造出总号辖分号、大小分号连锁的管理办法。据说,全国各地究竟有多少曹家的商号,连管家的也说不清楚。
曹三喜之所以成大富,是因为他诚信至上、善抓商机、知人善任,以及制订了严格的商号规矩。
山西商人是最讲信义的一个商帮。清代光绪年间,各大钱业都发行一种叫“平贴”,但发行这种平贴的商家,必须是在用户中有高度信誉的。平贴经行会批准后可在商家流通。
有一年,有两家晋商的帖子发行过多,人们怕以后不能兑现,于是都纷纷前去挤兑。这两家在危急时刻,求曹三喜帮忙。有人建议曹三喜不要帮忙,因为此时正是挤垮对手的好时机。
但历来以信义为重的曹三喜不听众言,他宣布曹家所有票号均可代这两家帖子兑付现银。
曹三喜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可帮助这两家化解危机;二是显示曹氏实力,可提高曹氏声誉。果然,挤兑风波过后,这两家对曹氏感恩不尽,遇事都处处让着曹家,曹三喜在晋商中的声誉越来越高。
经商发财要靠天时、地利、人和,这其中就有许多商机,商人能否抓住商机是能否成功的关键。曹三喜就最善于抓商机的人。
清军入关与明王朝作战,曹三喜立即随清军入关,为清兵提供军事物资。明王朝被灭后,曹三喜不仅成了清朝朝廷的功臣,还从中发了一大笔财。
于是,曹三喜又在沈阳、锦州、四平开了许多杂货、酿酒和钱庄分号等。他自己坐镇总号,指挥调度分号,还经常派员到各分号巡视,以保证曹氏集团经营生意兴隆。
有一年,曹氏驻沈阳的富生峻分号掌柜回关内探亲,在路过高粱地时,突然发现高粱茎内有害虫,立即把消息报告曹三喜。
曹三喜预感到虫害会使高粱减产,于是立即决定大量收购高粱和其他粮食。果然,当年由于虫害,秋收大减,粮价暴涨,曹三喜不仅为自己的酒业储备了大量原料,还抛出了大量高价粮,因而大发其财。
曹氏商号用人,初以曹氏本族为多,后来商业发展,用人范围有所扩大,但也只在本省之内选用。用人途径大致有:一是各大号掌柜荐举;二是从伙友中提升。
被荐举者必须具备相当业务经验;被提升者必须已有一定劳绩。曹氏商号还聘用过一些能文善写的秀才,如高介臣、杨济溥等人。
曹三喜用人规矩非常严明,他不仅奖罚分明,而且铁面无私,例如,丰治通钱庄的两个掌柜发生矛盾,使钱庄生意受到很大影响,被曹三喜发现,立即将两人撤职。尽管他们两人均是有来头的人,一个是分号经理的儿子,一个是曹氏家族的亲戚,而且有后台说情,曹三喜仍不徇私情。
曹三喜用人不疑。沈阳分号有个掌柜,有一次亏了70000两白银,向曹三喜报告后,曹三喜觉得有客观原因,因而不但不责怪他,反而再给了他一批资本,结果掌柜又亏掉了。
曹三喜问他还敢不敢干?
掌柜果断地回答,只要东家信任,伙计一定再干。
结果,曹三喜又给了他第三批资本。这次,掌柜果然成功了,不仅把前两次亏损赚回,还再赚了一笔。
曹三喜为了调动伙计的积极性,还实施了股份制,伙计可投资入股,如果业绩突出,还可入“顶身股”,就是以自己的技能和贡献入股。当年,曹氏商号,每一“顶身股”,年终可分得红利银子1000两。
曹三喜用股份制,把伙计与东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成了利益共同体,所以伙计们都对东家忠心耿耿。
曹氏商号订有严格号规,员工必须遵守。如规定商号员工不得抽大烟、打牌等。宴请来客时,有指定的专管应酬的掌柜负责,宴请中一般不谈交易,待饭后才看货、议价、交易。
掌柜及伙友,平日在号内必须穿大褂,外出或与来客洽谈生意必须加穿马褂,以示恭敬。伙友有坐柜、站柜之分。站柜者为初进号之学徒,往往需站柜七八年后才能升为坐柜;就是已成为坐柜者见到掌柜时也必须站起。
住号伙友平日所穿衣服,都不准有口袋。清代使用铜钱,每位伙友有一个小钱串袋,按名次挂在柜房内,可作剃头、洗澡等零用开支。
如遇例假批准回家时,必须把携带的包袱收拾好,放在柜台上,表示请大家检查,内中绝无夹带柜内财物。平日号内吃饭,各伙友均按工钱多少依次而坐,不得乱位。
曹氏商业系封建的资本经营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内外政局的变化,曹氏商业在清朝末期衰落。
[旁注]
明太祖(1328年~1398年),朱元璋。明王朝建立者,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他推结束了元朝民族等级制度,努力恢复生产,整治贪官,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
关内 地域名。与“关外”相对。明清时期称山海关以西地区为“关内”,今指山海关以西、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另外,古代在陕西建都的王朝,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的地方为“关内”。
清军入关 是指1644年我国东北以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清代的军队在明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京师,开始成为朝廷的历史事件。广义上是指1644年清军入关后的一系列由北至南的统一全国的战争。它标志着清王朝在全国确立政权的开始。
顶身股 晋商独特的制度,即在企业的股份构成中,除出资人的银股外,还有掌柜阶层和资深职员持有的人身股。顶身股实际上并不出一文资金,而是凭自己的劳动,因此,有的地方也称其为劳力股。银股是事实上的资本股份,身股则纯粹是收益股份。
[阅读链接]
创业发达的曹三喜回到太谷后,修建了一座曹家大院。
大院里有一个神祖阁,阁楼里供奉着祖先画像,还整整齐齐地陈列着6件物品:推车、沙锅、打狗棍、扁担、石磨和豆腐筐。祖先画像两边有对联一副,上联是“推车扁担开创三泰商号”,下联是“三泰商号经营推车扁担”,横联是“饮水思源”。
据说,每年春秋两季,曹家的长辈都会率领儿孙开阁祭奠,叩头烧香,长辈会给儿孙讲述家族的创业历史,以纪念祖先创业的艰辛,教育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