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英国的战略

英国自 16 世纪起,即推行以海上实力为基础的殖民主义和对外扩张战

略,至 19 世纪掠夺了比其本上大 150 倍的殖民地,夺取了资本主义世界霸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开始衰落,殖民主义体系动摇。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帝国进一步衰落,殖民体系土崩互解。第二次大战后,英国推行既独立、又依靠美国和“北约”集团的战略路线,企图在国际竞争的战略环境中保安全,求发展,保持欧洲大国地位,在国际事务中起大国作用。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和推行“大战略”的国家。英条令赋予“大战略”的定义是,“最积极地运用国家全部力量的艺术。它包括运用外交、经济压力、与盟国缔结有利的条约,动员国家工业和分配现有的人力资源以及使用陆海空三军使之协调行动”。英国的大战略与某些国家说的国家战略雷同。英国现行的大战略,目标是维护英国的大国地位和海外利益,确保本上不受侵犯。他们以苏联和“华约”集团为主要作战对象,依赖美国,参加“北约”集团,遏制对英国的攻击。主张在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上实行欧洲联合与合作,参加“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共同体”。他们竭力维护其海外利益,为此进行了马岛战争。他们重视发展同英联邦国家的关系。他们支持美国的“超越遏制”战略,遏制社会主义,并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战略。在海湾危机中,积极与美合作,派遣陆海空军部队参加了海湾战争。

英国从 16 至 19 世纪,在一系列掠夺殖民地的战争中,长期推行一条以

海上实力为基础的帝国主义军事战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 50 年代后期推行在全球部署松散的军事力量、企图保住其世界大国地位、充当全球角色的军事战略,曾单独和与美,法等国共同进行局部侵略战争近 30 次。

60 年代以后,英国以海上实力为基础的军事战略有了改变,放弃了以往避免在大陆作战的方针,把西欧大陆的安全视为英国安全的前提和保障,积极参加“北约”集团,与“北约”实施共同防御:发展自己的战略核力量和“星战系统”,提高威慑和实战能力,增强英国的安全系数;收缩海外兵力, 将战略重心和战略力量使用的重点,均放在欧洲。当前英国视苏联为主要威胁,以苏联为主要作战对象。其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威慑与实战相统一的战略力量,依靠“北约”共同防御遏制苏联对英国的攻击,确保英国本土不受侵犯,并努力保卫英国的大国地位,维护海外利益。英国全面战争的方针, 一方面依赖美国和“北约”集团,以欧洲为重点,打全面战争,同时又力主“北约”以核威慑遏制这种战争的爆发。一旦发生战争,主张“北约”集团在一开始就对苏联实施大规模的核报复,制止战争升级。主张今后一般不再参加对英国无直接关系的局部战争,但对英国利益相关的局部战争,则坚决进行。

英国的核战略是英国大战略一个组成部分,是其军事战略的核心部分。英国于 1952 年爆炸了第一个核装置,1959 年爆炸了氢弹,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氢弹的国家。英国的核战略是既独立,又与美国合作,其内容是发展自己的核威慑和攻击力量,保持“最低限度的核威慑”,实施有限能力的核打击;遭受敌人第一次核打击后,即进行有效的核报复。

英国的太空战略,一方面积极支持、参加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星球大战计划”)和法国提出的“尤里卡”计划,另一方面又发展自己的“星

球大战”体系。计划以现有的“海浪”式防空反导体系和新式的“星条”式导弹为基础,发展反弹道导弹体系。

英国国防大臣汤姆·金谈英国 90 代年代的防务政策(见《外军资料》1990 年第 6 期):

10 年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东西方关系和东欧会发生现在这种史无前例的大变化。

这些变化给我们带来了希望:90 年代的欧洲安全环境与 80 年代相比将有根本的不同。我们正在采取深思熟虑、目的明确的步骤,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同 80 年代不断加强军力的作法相反,在 90 年代我们将致力于削减军备。但是,我们将通过达成军备控制协议有条不紊地进行,以确保满足双方正当的安全要求。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盖然性的时代,我们必须将这种盖然性和不稳定性减少到最低限度。

英国将同盟国密切合作,为在欧洲建立一个军备水平较低的新安全体系而努力。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和意志坚定,我们就很有可能进入一个所有欧洲国家都由真正的民主政府领导的和平与自由的新时代。

美国道格拉斯·默里和保罗·维奥蒂(《各国防务政策之比较研究》军事学院出版社 1985 年版, 第 134—156、192 页)谈英国的防务政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和其间,英国人声称拥有独立的强国地位是无可争议的。而且,好象是在 40 年代稍晚的一段时间里,英国虽然已显然不能希冀得到超级大国地位,但它仍可在全球的国家强弱次序上为自己取得一席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特殊地位。国际社会实际上已这样承认,当时英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即是例子。英国决策者们当时对于他们希望国家处于何等地位肯定是没有怀疑的。他们制订了非殖民化计划,但同时又决定充当一个积极的失去帝国地位之后的全球性角色。它在近东、中东和远东又重新肩负起了责任。在对战后欧州安全进行安排中起了领导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就己开始的原子武器研制工作在继续进行。所有这些都显示出一个独特的自我形象。

然而,稍事思索就可看出:英国能永久保持这种地位的希望实在渺茫。回顾一下历史就很清楚,战后英国外交的决定性行动是组建了一个彼此负有过高义务的,以 1948 年的布鲁塞尔公约为标志的欧州联盟:1949 年 4 月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嗣后又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从而取得了美国对保卫西欧的承诺。这些都表明相互依赖的必要性胜过了独立自主采取行动的愿望。诚然加入欧州和大西洋联盟与要履行世界范围的义务这两者的要求之间的冲突,决定了英国在整个 50 年代和 60 年代的政策制定,这种情况的痕迹至今尚可察见一二。然而,在履行较广泛的全球性义务的雄心不断减退,而关系西欧和北大西洋的事务具有越来越大的重要性的情况下,英国人对于这种冲突如何得以解决从来就没有多大怀疑。

这就是战后头几年以来的战略环境和英国相应的经济地位所发生的变化。它不仅使英国在北约“俱乐部成员”中(自 1972 年起,也在欧州经济共同体中)失去了强国地位,而且英国还不得不完全把自己仅仅当作这些伙伴中的一名“普通成员”。这种情形在表一的概略统计中是显而易见的。

这些统计显示了英国防务努力与其盟国和伙伴的防务努力相关的若干指数。用其中一项数据——防务支出占国内总产值的百分比——来衡量,英国确实高于别的西欧国家。

前面已经说过,过去三十年左右,英国政府和人民对英国无力保持世界大国地位已习以为常。同时,肯尼思·沃尔兹称之为“民族习性的顽固残余和对国际事务根深蒂固的态度”,在对待防务的抉择问题上仍可察觉到它的痕迹。英国的决策者们认为,在国际生活中,与英国相称而且他们也希望英国能够占据的地位,是一个地区性主要大国的地位。这个国家流行的自我认识是把英国置于至少与西欧最有实力的中等国家——法国和联邦德国——同等地位上,尽管这两个国家都有更加强大和繁荣的经济基础而且把更多的资源投入防务。英国这种“等级意识”影响的迹象从武装部队的编成和部署, 从关于未来抉择的争论的本质和要旨中,都可以明显地看出。

回顾一下自 1945 年以来英国在防务上的经历,可以看到这个国家调整自我认识是分四个阶段进行的。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直接结果,看来(已经提到过)一个比超级大国稍逊一筹的特殊地位,可能很自然地落到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身上,落到一个决心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即或不能扮演“大西洋中部”的角色至少也要扮演“欧洲近海岸”的角色的国家身上,落到一个决心摆脱在失去英帝国地位后的各种全球性责任的国家身上。在 50 年代的前半期,尽管英国要保持这种态势显然有困难,但事实上这种态势还是形成了:1954—1955 年期间,联合王国加入了东南亚条约组织,并鉴署了巴格达条约,从而导致了中央条约组织的成立;在西欧联盟的操办下,就和平时期在欧洲驻扎军队作出了前所未有的承诺,政府还着手研制和生产新型热核武器以及一种弹道导弹的投掷系统。在紧接着的十年,即 1956—1964 年期间, 英国的决策者们缺乏一种坚定的方向感(正值此时,迪安·文奇逊对英国作了著名的评论:英国“已失去了一个帝国,但还未找到它的角色。”),而且有关对这个时期中的一些关键性决策的评价被比作是:把一连串的航向、帆向和航程的修正,包括一些非常粗劣的修正,都记入航海日志”。一直到了第四个阶段——自 1965 年至 1974 年——英国通过对防务工作的一系列审查,才逐渐消除了英国卷人世界性事务的最后一些痕迹,它才果断地重订了防务努力的方针并对优先项目作了重新安排,使英国加强对西欧防务的承诺。

但是,考察一下英国目前对 80 年代所作的安排和计划,很容易看出这个国家的自我认识仍然是独特的。一国要在北约内部保持其影响和威望,看来有赖于其拥有一种特别的军事编制,有赖于对“俱乐部会费”的支付情况, 即使不在支付的规模上,也要在支付的广泛性上不亚于联盟中的任何一名欧洲成员。因此,即使在对 1974~1975 年的防务进行了“广泛而彻底”的审查之后,英国还是对北约的海、陆、空战斗序列,对三位一体的所有三个组成部分(常规部队、战区核武器和战略核能力),对联盟各主要辖区(大西洋、英吉利海峡和欧洲)的待机部队等都做出了意义重大的高质量的贡献——并且还计划继续这样做。

再者,英国作为一个具有重要世界性利益的国家的原有地位仍存在着一些痕迹。例如:偶尔派遣海军去印度洋;在伯利兹和香港驻扎陆军和空军的分遣部队。也许,更为重要的是,对未来计划的可能性的讨论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这就是继续强调英国在防务努力中要保留那些独特的要素,即:战

略核力量;全面和均衡的常规能力(配备有高质量的舰船和最先进的陆空武器系统);在欧洲和北大西洋“扩大”投资。因此,如果可以完全根据倾向和企图推测未来的话,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做出这样的预测:整个 80 年代,

英国的防务计划将反映出它在 70 年代后期决策时相同的自我认识。英国在国际安全事务中所要谋求扮演的仍将是“第二等强国”的角色。

⋯⋯

在这个国家现实的政策目标中,核心的目标是帮助遏制不论是对英国本国还是对其欧洲盟国的侵略。国家的安全和区域的安全被认为是休戚相关的。英国还认识到:可靠的威慑有赖于与美国持续的联合——这里是指美国的战略核力量。但是,在这方面完全依赖美国会使英国承担着某种风险。正因为如此,英国历届政府都认为慎重的做法是保持一支半独立的战略报复力量。不过,他们也承认,就许多(即或不是大多数)偶发事件来说,采用惩罚性报复的威吓手段加以制止是靠不住的。如果需要制止住常规力量的进攻,则北约须有进行一场常规防御战的能力,这种能力起码得是以使华约军队不能轻而易举地获胜。的确,据认为,常规战战略对确保遏制来说是至关紧要的,更不必说万一威慑失灵时这种战略的妙处了,——因此英国对联盟常规作战力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尽管事实上已几平完全摆脱大英帝国的地位,但保持超区域的影响仍是英国一个重要的政策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出于英国想当一个不仅仅是“普通的”欧洲强国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以往到处插手造成的容易理解的结果,摆脱之后遗留下了一点小小的责任,使决策者们感到不能—

—或不应该——完全忽视。

⋯⋯

英国(和北约)政策的重点应该坚定地放在维持对苏联和华约国家进行遏制和防御的联盟组织上。据此,提出北约如何看待抗击已察党的来自东方的政治和军事威胁这个任务,是恰当的。⋯⋯

对于三位一体中不同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北约正式的观点是:坚实的常规能力是灵活反应的必要条件。英国赞同此种观点,这从其官方政策声明中便可一目了然。

“强有力的常规防御⋯⋯能提高该门槛,至少可以推迟北约可能需要使用核武器的时间,从而为尝试用外交手段结束冲突赢得时间。在最好的情况下,它可以向敌人显示他低估了北约的决心,并促使他撤退。”

⋯⋯

英国给北约的作战序列提供的部队是如何适应于这种态势下的格局呢? 海军的任务与保护“海上前沿地区”有关。陆军和空军——主要是(英国) 第 1 军和驻西德的皇家空军——被指定受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的调遣,在西北欧本地同其它盟国并肩贯彻“前沿防御”的作战原则。赋予海军的主要任务是:和平时期负责进行监视并保持常备不懈,一旦发生战事则负责反潜作战和采取扫雷措施。分配给(英国)第 1 军的任务是: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战术阻击战来抗击苏联和华约部队的优势力量,以便尽可能向东保卫北约部队“层糕状”部署中属于它的一部分地域(中间可能偶尔进行有限规模的反击作战, 以减弱苏联和华约部队攻势的压力)。英国战术空中力量的首要任务是对诸如华约的机场,供给线等目标实施中、长距离的攻击,以部分作战飞机承担近距离支援任务,其它飞机则留作预备队以便提供实施核攻击的能力。

⋯⋯

关于分配给防务资源问题,从当前计划和已拟定的未来计划中反映出来的一个主要的方针是:英国从国民生产总值中分配给防务的份额,不应该比它的欧洲盟国拨出的份额大许多。⋯⋯

关于各军种之间的经费分配问题,前面已经说过,重点是放在维持一支陆、海、空三军力量均衡多少具有各种各样作战能力的部队。拥有全面的军事能力,这是基国声称自己在大西洋联盟的欧洲成员中居于特殊地位的主要根据之一。因此,它现在很少或根本没有考虑——如果它过去的确曾经考虑过的话——北约建立之初提出的共同的、力量均衡的部队的主张(要求而且允许各个国家在提供兵力上有所侧重)。

⋯⋯

绘制相应的“战略地图”(不论是以这种形式还是用文字)能够加深我们对任何国家防务政策的理解。英国当前的目标,战略和军事理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直接推断出来,这样说并不牵强,两个方面是:(1)为人们所熟知的制图员的描绘,它显示不列颠诸岛是大陆欧洲的“沿海岛屿”;

  1. 杰弗里·凯姆普新近提出的国家地理战略环境的那类观点。同样真实的是,到 40 年代末期为止,只要查看一下世界的政治地图——它显示出了英联邦(通常用引人注目的红色来描绘)的自治领、殖民地和其它附属国—

—就能正确地全面地了解为什么英国当时要在全球范围内明确它的安全重点,并相应地部署了它的海军和陆军。

国家的目标,国家的战略和军事理论正是应当放在这种背景上加以评价。形成国家的抱负、它的实际政策,它确定采取的态势和对防务的保障等的基本判断和设想,都明显地产生于北约的目标、战略和作战原则。然而, 英国却希望在联盟——特别是在欧洲——的圈子里有一个好的形象;这种情况也是明显的,这在英国军队对北约三位一体的三个组成部分(战略核武器, 战区核武器和常规武器,三支部队(海、陆、空军),和三个联盟防御区(大西洋、英吉利海峡和欧洲)所承担的义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国家的目标和设想对于防务决策程序乃是输入数据。在英国,这还包括制度上的结构,其核心是统一的国防部下面的中央参谋机构和各军种部,以及一套以安排“周而复始”的防务计划和预算为中心工作的官僚程序。因此, 考虑防务政策结果的明显依据范围是国防部的当前计划与预算:它的实际内容,它所预示的变化,以及尚未确定的问题等。正如已发生的情况那样,沿着这些线索进行分析可以使争论充分展开,因为现在的和列入计划的防务努力的构成表明重点是放在北约上,然而却也留下了英国希望对联盟作出与众不同的贡献的印象。主张相互依赖和主张独立这两者之间的紧张态势,在对尚示解决的问题的辩论中也同样能看得出来。总之,英国的防务战略计划现在是——而且将继续是——根据它的流行的自我认识,即一个境况欠佳的大国形象而制定的。即使如此,也未必能证明“支撑门面”是一项长期可行的政策。英国迟早必须摈弃其无所不能的外表,也就是说,最后总归还得承认, 对这个一度是实力雄厚的全球性帝国来说,情况已经今非昔比了。

苏联索科洛夫斯基《军事战略》(战士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166—167 页)谈英国的军事战略:

英国的军事战略与英国的军事理论一样,已失去了过去的独立自方性,

而是被迫追随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事思想。这种状况的形成是由于英国丧失了殖民地和军事基地,减少了人力物力资源,削弱了经济地位,从而也就使英国在现代化武器装备的价值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军事力量也降低了。整个对英国军事政策产生影响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一方面它无力承担它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央条约组织、东南亚条约组织中以及对某些殖民地国家所担负的日益扩大的军事义务,另一方面英国的经济资源十分有限。这种局面迫使英国或者退居次等强国的行列,或者作为美国军事集团的主要盟国追随美国的军事政治方针。英国政治领导当局遵循的正是这条方针。

英国的战略建立在既使用核突击力量上,也使用散在欧洲、远东、近东、东南亚和非洲的不大的非核常规部队上。

英国认为本国的战略核力量具有重大的意义,但不打算独立使用它,而只能与美国的战略核力量共同使用。所以,英国轰炸航空部队在目标的区分上、通信和物质技术保障的组织上完全与美国战略空军协调一致。

英国军政当局原则上承认有限战争思想,但是无力建设和保持一支进行这种战争所必需的相应的武装力量。所以英国不只一次地提出要减少它在西德的驻军,提出必须在英国“责任地带”——苏伊士以东地区——内建立一支包括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参加的联合武装部队。

英国军事战略的最重要原则是武装力量的机动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考虑到它的有限的兵力与辽阔的“责任地带”时,更是这样。为了保证武装力量的机动性,英国军事当局不得不把战略预备队、现代化的空运海运器材保留在本国,设置一个对本土以外进行物质技术保障的组织系统以及分散在海外领土上的联合司令部系统。

所以说,英国当局要想把它所采用的现代军事战略的各项原则付诸实现,是有很大困难的。

潘嘉玢《英国军事思想》(见《当代外国军事思想》解放军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220—226 页) 谈英国军事政策的演变和各个时期的基本内容:

英国的军事政策是针对其主要敌人苏联的,制定政策的基础是对国际环境的估量,尤其是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对西欧构成直接威胁的严重程度,同时考虑本国的实力和切身利益所在等因素随着英国地位的逐步下降和稳定, 英国战后军事政策有一个演变过程,即从战后初期的“三强之一”的大国政策发展到 60 年代明确采取“中等国家”的军事政策。

一、1945—1949 年面临变革时期总的态势是,英国的军事政策适应帝国的逐步解体和原子武器问世所带来的变化。为实现武装部队结构的现代化采取了三项步骤,即集中管理、武器装备现代化和发展海外局部战争所需的部队。

1948 年被认为是“决定性的一年”,是英国“军事思想革命的开端”。该年度的国防白皮书特别强调,原子武器的问世势必深刻影响战争的准备和战争指导。建立原子部队是英军当时的一大动向。在军事政策方面,英国有两个变化,一是强调威慑胜过强调防御,二是主张联盟作战代替单独作战。

二、50 年代——发展核力量的时期。50 年代初期,英国参加侵朝战争, 军费和兵员一度膨胀。军事政策曾有逆转趋势,即强调实战防御和充分重视大规模的地面作战。

1954 年,英国制成原子武器并装备部队。英国防部反复强调核武器的重要性,认为实施核威慑同用常规武器防卫欧洲大陆一样具有头等重要意义。1955 年 3 月 1 日,丘吉尔首相在下院发表核“恐怖平衡”的演说,主张通过

威慑力量实施防御;英国自己必须拥有最新的核武器和运载工具。在整个 50 年代,英国军事政策强调:①为联盟的威慑力量作出贡献,其规模应与英国作为一个世界强国的地位相称;②参加发动“冷战”;③妥善处理有限战争;

④在任何全球战争中起有效的作用。

三、60 年代——明确采取“中等国家”的军事政策。60 年代初,重视加强“大威慑力量”,强调建立一支强大的、持久的和独立的战略核力量。但由于经济困难和技术原因,英国撤消了研究“蓝光”导弹的计划,并把战略核力量限于采用机动的方式。1963 年,英国计划组建二十五艘水面战舰和八艘“北极星”导弹潜艇部队。1964 年至 1969 年,工党执政,但未坚持其在野时的主张,而宣布要实现其军事政策的三大目标,即支持一支战略核部队, 对北约作出重大贡献和维持海外其他地区的和平。

1965 年决定不再建造第五艘“北极星”导弹潜艇。

1968 年 1 月,威尔逊首相宣布,英国的安全从根本上讲是在欧洲,必须

以北约组织为依托。同时宣布要在 1971 年底以前加快从远东和波斯湾撤军, 三军人数要削减 20%,把英国的防御力量集中到欧洲来。显然,工党政府明确地执行了一个中等国家的军事政策,保持独立的核力量,“撤回欧洲”和积极贯彻北约于 1967 年提出的“灵活反应”战略。

四、70 年代——两党更迭执政,但基本军事政策未变。1970 至 1974 年, 保守党重新执政,但对前届政府的军事政策并未作实质性的变更。开始曾试图延长英国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的驻军期限,并暂停从苏伊士以东撤出,以及增加军费和兵员,然而好景不常。海外的兵力一再收缩。例如,1965—1966 年英国陆、海军有 1/4 以上是在欧洲以外的地区服役的,到 1973—1974 年则降为 1/10。1965—1966 年驻西欧的部队占总兵力的 1/7,1973—1974 年则增至 1/5。

1974 年春工党上台,取消了前四年企图进行的改革,再次对军事政策作

广泛的审议,并于 1975 年 3 月提出下十年的新计划和预算。实际上,依然执

行工党在 60 年代后期所推行的政策。决定根据低预算方针继续延长核威慑力量的服役期,即不对“北极星”导弹潜艇予以更新替换。工党政府决定把马来西来、新加坡以及印度洋和马尔他的所余驻军全部撤回,并削减香港守卫部队和直布罗陀以东海军兵力。在欧洲,大量削减北约翼侧作战的专业后援部队的数量,提高英国第一军的作战能力,把力量集中到欧洲心脏地带。但1974—1975 年的大量削减军费造成了不良后果。如兵员奇缺(数千名军官离队,空军驾驶员缺额越来越多等),训练设施不足,零部件和弹药短缺,这些因素都削弱了作战能力,因此遭到军方的强烈的反对。

综上所述,对英国军事政策的演变和实质归纳如下:英国在二次大战中实力遭到很大削弱。战后殖民地人民的独立运动风起云涌。英国在 50、60 年代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殖民统治曾作过多次军事干涉,连遭失败。国内经济困难和国际地位下降使英国经历了一个由世界大国沦为中等强国的过程。英国的军事思想、战略和政策的变化都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

60 年代是英国军事政策的转折时期。初期,因经济困难和技术原因取消生产“蓝光”地地导弹计划和停止研制英国投射系统,使“大威慑力量”方

针只剩下潜射弹道导弹这一项战略核力量。尽管英国在核战略领域里作用在减少,但其军事政策始终强调要发展独立的核力量,加强核威慑作用。中后期,英国撤出苏伊士以东,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英国既无力向印度提供核保护伞,对印巴战争也丧失了影响力,甚至连澳、新这样的自治领因无法得到英国的支援,转向与美国结盟。英国只能依赖美国的核保护伞在北约组织中发挥一个中等国家的作用,这已成为历史的既定的格局。简言之,英国在军事上采取了“以核一北约为主的政策”。

五、1979 年 5 月保守党再度执政,1987 年 6 月连任第三届。这样,英国的军事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贯性更为突出。迄今,其主要特点如下:

  1. 强调发展独立的核力量,突出核威慑的作用:1980 年 7 月 15 日当

时的国防大臣弗朗西斯·皮姆宣布,从 1992 年起,英国将开始以“三叉戟” 潜射弹道导弹取代“北极星”潜射弹道导弹作为英国战略核力量的基础。订购四到五艘“三叉戟”导弹潜艇耗资约五十至六十亿英镑。⋯⋯但政府对发展独立核力量的方针是坚定不移的。英国坚持发展独立核力量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也是保持一个中等国家核威慑力量的有效途径。英国首相撤切尔夫人在 1987 年 3 月访莫斯科时,曾声称,对英国这样的小国而言,核武器是与华约六国对抗的唯一手段。并反复强调,核武器是最好的防止战争的遏制手段。⋯⋯

  1. 继续发展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加强与美国的战略合作:英美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联系,在二次大战中又结下了特殊的盟国关系。战后,尽管两国之间也曾出现过矛盾,但是两国的战略合作关系不断得到发展。美国是北约组织的“盟主”,英国则是欧洲的一个主要成员国。通过北约组织的战略合作是十分明确的。加之,两国的特殊联系使这种合作关系几乎达到了“亲密无间”的程度。就

    80 年代而言,美国在 1982 年的马岛

战争中曾积极支持英国;英国则在 1986 年 4 月美国对利比亚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时为美空军提供基地使用权。战略合作还集中表现在英国对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的支持上。1984 年 12 月,撒切尔夫人在戴维营率先表示支持里根总统的“战略防御计划(SDI)”。认为“SDI 的全部目的是为了加强威慑而不是损害威慑力量”,“是要在武器技术和新发展方面与苏联的发明创造保持均势而不是谋求优势”。三年后,她又赞扬 SDI 所体现的军事思想, 认为“战略防御计划是对核武器的非核防御。核武器的非核防御比核防御好”。前此,英国已在 1985 年 12 月 6 日就参加 SDI 研究计划与美国签订了谅解备忘录。

  1. 重视发展高技术带动军事技术的发展:英国积极参加法国在 1985

年 4 月提出的“尤里卡”计划,其主要目的是加强欧洲国家之间的科技和工业合作,促进技术的发展并强调把技术转化为产品,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使西欧国家(包括英国)在高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能立于不败之地。⋯⋯ 1986 年 12 月 9 日,英国政府宣布,拨款二亿一千万英镑(约三亿三千万美元)供五年内对某些合作项目进行研究的经费,重点是加速利用科研成员。在军事领域里,英国国防工业与国外联合研制新式武器装备的项目不乏其例。例如,英国与联邦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联合研制“欧洲战斗机(EFA)”, 英国的航空航天公司起了重要的作用,占总份额的 33%。英国的军工生产基础雄厚。目前航空航天工业的一半和电子、造船工业的 1/3 的产品都用于国防。共有一万多家英国公司为国防合同工作,从业人员达七十多万人。英国

防部对军事科研工作历来是重视的。每年的国防预算中平均约有 4%用于“研究与发展”项目,这里不包括各军种采购新装备时的科研经费。⋯⋯

  1. 强调维护欧洲地区的安全:英国国防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维护欧洲的安全。英国烙守北约组织的基本原则:对任何一个成员国的攻击就是对全体成员国的攻击。英国已将

    95%的国防预算直接地或间接地用于它所承担的北约任务,并成为向北约提供战略核力量、战区核力量和常规力量的唯一的欧洲国家,“以北约为主”

已成了英国军事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随着 1987 年美苏在欧洲中导裁军谈判方面的进展,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感到不安。西欧联盟的“集体自卫”的思想开始抬头。实际上,“尤里卡”计划的提出和实施已在并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西欧的联合。

总之,英国保守党政府在军事上继承和发展了“以核一北约为主的政策”。但除了继续加强独立核力量和依靠北约外,强调高技术研究开发,加强西欧联合、确保欧洲安全则是 80 年代初期以来值得重视的政策动向。

潘嘉玢《英国军事思想》(见《当代外国军事思想)解放军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209—218 页) 谈英国的全面战争和有限常规战争战略方针:

全面战争的战略方针。英国设想的全面战争主要是指北约部队和华约部队之间在欧洲所可能爆发的一场战争。因此,英国对全面战争的战略方针既体现了英国军事政策的重要方面,又反映了英国的核战略。不言而喻,英国在战后经历了朝鲜战争特别是 1956 年的苏伊士战争以后,对全面战争的准备重点只限于欧洲地区。由于英美在历史上的“特殊关系”,英国的核战略从根本上看是紧密依靠美国的,如采用或购买美国的战略核武器、租让基地给美国使用以及依靠美国的核保护伞等。当前,英国的核战略主要是贯彻北约的“灵活反应”战略。英国坚持核武器对全面战争的威慑作用。英国的核力量已成为北约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1)50 年代,英国的战略从常规防御转向纯核威慑战略。1952 年英国参谋长委员会制定的《全球战略文件》对发展英国军事思想作出重大贡献, 其基本观点为随后的英国国防白皮书一再引用,并为蒙哥马利元帅、战略家利德尔·哈特所赞同。当时,英国全球战略的主要观点如下:①认为核武器威力巨大,西方国家应集中力量建立强大的核战略力量。西方各国的战略依据不仅要在冲突地点对付苏联入侵,而且要对苏联“心脏地带”实施核报复作为惩戒;②初期核交火后将有一个较不激烈但极艰难的苦战阶段称之为“断脊梁背的作战”,双方力图恢复实力再决胜负;③英国的核力量提高了英国在冷战中的影响力和发动一次大的有限战争的能力;④英陆军应配备战术核武器以弥补兵力的不足。这个文件被英国学者认为“具有很大的创造性”, “对英国武装部队的发展具有历史意义和巨大影响”。最重要的是,英国着手发展本国的独立的核力量,使“威慑成为唯一的切实和有效的防御”。其核威慑理论既有与美国的“大规模报复”相呼应之处,又有英国的独特的见解。即所谓“分级战争”的理论,认为未来全面战争将由“分级行动”构成, 也就是军事行动的逐步升级所致。防止这种战争的相应的战略称之为“分级威慑”战略。但“分级威慑”必须区分:战略和战术目标;世界要害和非要害地区;大的和小的原子弹(氢弹)。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核威慑的可靠性。

随着人们对核武器杀伤力的认识的不断提高和运载投射工具的发展,英国在50 年代设想的核交火之后的“断脊梁背作战”理论不夏存在。因为在核打击之后毁坏之大不可能再发生低强度的持续的“断脊梁背”的常规斗争阶段。蒙哥马利元帅所曾设想的发生在 1966 年的全面战争的模型——核交火的破坏阶段和以常规为主的扩张战果阶段以及随后的重建阶段,当然也就注成为历史的陈迹。

(2)60 年代后期,贯彻北约的“灵活反应”战略。正是由于“大规模报复”和“分级战争”的理论难以实行,北约的作战理论才应运而生。为保卫欧洲的最初的战略方针有三种设想:①空军战略或称周边战略;即用空军对周边地域实施轰炸:②大陆战略,即着重使用地面部队保卫欧洲;③半大陆战略,即在欧洲大陆后撤之后从比利牛斯山一线实施攻击。英军将成为保卫欧洲的“盾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有三:其一,陆军参加地面作战; 其二,海军参加必要的海军作战行动,包括保持海上航道畅通无阻,同时维护自己的海湾和近海防御;其三,空军实施大部分的近程攻击轰炸和防空作战,并以战术飞机支援地面部队。当然,英军的作用全仗美国的核力量作为后盾,英军也是贯彻美国提出的北约联合防御的理论。⋯⋯北约组织反复声称,当苏联发起常规攻击,危及北约国家的切身利益时,不排除“首先使用核武器”。这是一条基本原则。不少英国的学者认为,“灵活反应”战略既可遏止在欧洲扫大规模常规战争的可能性,也可遏止打一场有限核战争的可能性。⋯⋯

(3)强调核威慑是英国对全面战争的一贯方针。从 50 年代起,英国防部就有建立“独立的英国核战略力量”的长期计划。其间历经工党和保守党的轮流执政,这一战略始终未变。以撤切尔夫人为首的政府更是坚决贯彻加强核威慑的理论。

1987 年 3 月 31 日,英首相撒切尔夫人访苏时宣称,核武器是最好的防止战争的遏制手段。两次世界大战表明,常规武器无法制止战争。由于核武器的威慑作用,欧洲享受了四十年的和平。她的结论是,对英国这样的小国而言,核武器是与华约六国对抗的唯一手段。英国首相的观点充分反映了英国对付全面战争的战略。与此同时,英国积极参与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

(SDI),大力开发高技术领域,重视对核武器的非核防御的研究工作。这也是英国加强威慑力量的值得注意的一个动向。

⋯⋯

有限常规战争的战略方针。由于英国实力地位的下降和国防开支的拮据,英国作为北约欧洲主要成员国之一,它对海外有限常规战争的战略方针是:①坚定地承担北约的任务,重点是在西德的前沿防务,在东大西洋的海上活动以及英国的对空防御。②坚决不能再打朝鲜式的战争,决不参与同英国无直接关系的任何局部战争。⋯⋯英军再也不能劳师远战,特别是到与英国无直接利益关系的地区作战。1965 年英国撤出苏伊士以东以来,这一方针贯彻得更加彻底。例如,对 1979 年底苏军入侵阿富汗,英国最多作道义上的谴责,并没有对抗击苏联入侵者的阿游击队给予任何实质性的援助。对于两伊战争之类的局部战争基本上保持沉默。③坚决维护英国海外殖民地的利益。凡与英休戚相关的利益,英国过去一贯的做法是出兵干涉、驻军和设立基地。后来采取加强英国本岛的战略后备队,组成以突击舰为中心的海上特遣队。最近,则是组建空降第 5 旅以应付北约地区以外的不测事件。英军认

为,在兵力不足、交通工具少的情况下,实施军事行动的成功之途在于高速度,“一个迅速的军事行动取决于迅速的政治决定。”英军总统战后二十五年来参加局部战争和干涉行动的经验有三:其一,认为任何局部战争都是一场多方面的战争,即包括政治、心理、经济、军事和其它方面。就战术原则而言,局部战争还涉及到反游击战的战术运用;其二,加强部队训练使之具有适应能力和机动能力。为适应减少海外驻军的趋势,必须在本国建立战略后备队;其三,保留必不可少的海外基地。对于局部战争,英国的战略方针中重要内容是,政治上的迅速决策和军事上的快速反应,其中海空军起先导作用。这在 1982 年的英阿马岛之战中表现得很明显。④“低强度作战”理论或所谓“反叛乱”理论英国把殖民地和附属领土的民族解放运动视为“叛乱”。⋯⋯

英国对局部战争的基本战略方针如下:①政治战略和军事战略协调一致。在英国的战略研究中军事战略从属于政治战略,二者必须密切配合。英国对马岛战争的政治战略是后发制人,争取美国和西欧各国的支援,在国内力求得到议会和公众的赞同。英内阁对这场局部战争确定的基本方针是:尽量减少人员的伤亡;不轰炸阿根延本土;登陆时机视政治需要而定。军方在制订军事计划和采取行动时,积极贯彻这一方针。果断行事,坚决夺取最后的胜利。②建立战时指挥体制。⋯⋯英国在 1982 年 4 月 2 日阿军出兵的当天就成立了以首相为首的八人战时内阁,负责战争的大政方针,协调处理有关外交、经济、军事方面的重大问题;并组建临时的联合作战司令部,制定作战计划,指挥和协调三军行动,监视战区战局动态。其下属的特混舰队司令部和登陆部队司令部则分别负责海战和陆战,职责分明。⋯⋯③强调快速反应,迅速动员和作好后勤保障。对于突发性的马岛战争,英国的方针是在政治决策的同时,军事上作出快速反应。为在短时间内打赢一场局部战争,必须做到“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派出足够数量的兵力”。英军第一批特遣部队在三天内即集结完毕,开赴战区。⋯⋯④重视人员的训练素质,强调提高对局部战争的适应能力。马岛战争结束后,英国防部发的白皮书指出,英军取胜的“最重要因素是单兵表现出来的技能、耐力和决心”。⋯⋯

叶章蓉等《大国军事战略》(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80—190 页)谈英国战略的目标、任务和手段:

英国在二次大战时靠与美国结盟和美国的援助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后, 英国也一直坚持与美国结盟的政策。英国的统治者主要是希图依靠美国的支撑来维持摇摇欲坠的帝国地位,依靠与美国结盟来确保欧洲的防御和自身的安全。可是事与愿违,实际上这却导致了英帝国的地位遭到严重破坏,英国的军事战略和安全政策也不得不逐步屈从美国的战略需要了。

几百年来,英国对欧洲安全的考虑是支持并推行大陆的力量平衡政策, 即所谓“匀势”政策。英国自身却避免卷入欧洲的纷争之中。英国武装力量在正常情况下的优先任务是在海外常驻和警卫帝国的利益。战后,欧洲大陆的强国都一个个削弱了,失去了英国所赖以推行其传统“均势”政策的基础。欧洲出现了唯一强国——苏联。这就直接威胁到英国的切身利益。在西方内部出现了代替过去英国地位的唯一强国一美国。英国自己却由世界强国逐步下降为欧洲强国之一了。它想再次玩弄过去的政策,不仅没有客观基础,而

且它自己也没有应有的力量和地位了。

⋯⋯所以战后不久,英国就同法国积极活动,谋求西欧防御上的联合和美国的支持。时至今日,更进一步要求西欧大陆与美国本土的安全建立紧密的“挂钧”关系。

事实上,早在 1948 年柏林危机后,英国就带头为美国提供基地,允许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 B—29 轰炸机进驻英国。这时,英国本土就已成了美国对苏的前沿军事基地。英国强调大西洋两岸国家利益的协调和一致性,强调核战略要建立在“相互依赖”的信任上。当时美国也需要有英国这样一个“特殊伙伴”来为美国提供核攻击力量的前沿基地,用以“遏制”苏联。而英国正好在欧洲带了个头。

⋯⋯

战后初期,英国的安全政策主要有三个任务:创建一支独立的核力量; 维持苏伊士运河以东的军事安全;对欧洲大陆的防御作出应有的贡献。当时英国政府认为,前两项任务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对欧洲大陆的安全防御必须拉住美国,认为这比西欧自身的联合更为重要。因此,英国威了大西洋联盟的积极倡议者和组织者。尽管美国提供了核威慑的保证,也在欧洲驻有大量军队,但并未减轻英国的负担,英国的主要部队还得长期驻在西德境内。有了美国的核保证,英国仍要搞自己“独立”的核力量,但英国并不像法国那样完全独立的发展和对美国公开地表示不信任。英国要致力于联盟的团结和与美国的相互依赖。现在需要“北极星”核潜艇导弹,90 年代仍然要靠美国继续提供导弹发射系统。这就是在依赖中寻求“独立”。入侵苏伊士运河失败后,英国被迫迫采取了海外收缩政策,减少了苏伊士运河以东的军事任务。但为保护残存的殖民利益,还得在海外派驻少数军队。任务虽有减轻,但面仍铺得很大。特别在 1982 年入侵马尔维纳斯群岛之后,又要在那里长期驻守部队。

时至今日,英国虽然国际地位削弱,资源和经济力量下降,但安全防御上的任务并没有减轻多少。英国要继续承担对北约组织“作出贡献”的四项重要任务:一是英国本上作为战略基地的防御问题,这是保卫英国本土的需要,又是增援欧洲大陆作战的战略保障。“成千上万的支援力量和飞机的飞行”要经过英国领空,成百万吨的舰船运输要经过英国海域。二是对欧洲“中央战线”要继续提供并加强地面和空中的部队,“足以证明英国对欧洲防务的决心”。三是在东大西洋和海峡要加强海上作战力量,提供新的舰只,更新武器装备系统。四是要继续保持一支“独立”的英国战略核力量。此外, 在北约防区外,英国还要防御其“最大利益”的所在地以及海外的通航安全。从上述任务可以看出,作为完成任务的工具,英国的武装力量既要有核力量也要有非核力量。在常规力量上,既要有战略机动部队,也要有长期驻守海外的警卫部队。

确保本上不受侵犯,不受战争灾难,同时竭力维护海外残存利益,保持国际地位和欧洲大国地位,这是英国在政治和军事战略上的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英国在战略上认为,英国的安全与大陆的安全是联系一起的:在有关欧洲的防御问题上,英国与美国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这就是:主要是依靠以美国为盟主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欧洲大陆安全的保障作用;支持美国的安全与欧洲战略挂钩,继续维持自己拥有的核力量并使之发挥“独立” 作用;支持西欧发展常规力量,认为欧洲的战争必然会有常规作战阶段;自

己的核力量只是在国家利益遭到严重威胁时作为最后使用的一个手段。

英国在参加北约组织后,驻在德国的占领军即改作北约军队的一部分。在 1964 年签订的“巴黎协定”上,英国保证了在欧洲大陆维持一支地面部队的义务,只有盟国同意才可撤走。过去英国一直力图避免卷入大陆作战,这次反而用条约形式固定下来了。这标志着英国战略上的历史性变革。当然, 西欧也是英国的防御前沿,对西欧的防御也是对英国安全的保障,特别是在当时西德尚未重新武装,法国又兴建军队不久,欧洲的形势也需要英国驻防。其次,为了保持美国对欧洲的核保证,使美国在欧洲保持强大的军事存在合理化,也需要英国给大陆国家以更多的信任。英国的战略思想不同于美国与西欧大陆国家的战争构想。比起西德和法国来,英国认为要更多地准备在欧洲进行常规作战;比起美国来,却更少考虑这样的战争会是长期的。英国认为,如果构想中的战争是长期的,那就必然要削弱核威慑的地位与效果;如果没有必要的可靠的常规反应,那么只有两种抉择:要么迅即投降,要么准备欧洲的核毁灭。

英国要依靠英国和北约组织,但又不能完全依靠。因为英国还有自身的海外利益。这主要靠英国自己的力量,同时还得防范美国的排挤。在欧洲地区外,英国占领军的形式也结束了。英国更多的是依靠非军事的工具,诸如外交、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努力。在大西洋区域外,利用军事存在与苏联竞争则主要靠盟国美国,而英国只能是一个“参与”和辅助角色。但在关系到最大的“国家利益”时,只要不与苏联直接对抗,争取到美国的声援或中立, 英国还是有力量利用军事一手解决政治外交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对苏联,英国主张保持核优势的遏制作用,或至少维持均衡态势。但英国不像美国那样过分强调军事威慑的一面。英国赞成与苏联求得某种程度的缓和,但又不同意像西德那样过分追求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和解。总的来讲, 比起法国和西德来,英国比较支持美国的对苏政策,但也疑虑重重。它既担心美苏关系的过分紧张,也唯恐过分缓和。前者势必将把英国卷入旋涡之中, 后者将有损英国在欧洲的地位和作用。

⋯⋯

英国在经过苏伊士运河事件的打击之后,即集中力量加速发展核威慑部队,力争维持世界大国地位。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大力压缩常规军队,收缩海外部署。由于技术和财力的限制,1962 年,英国即转而谋求美国支援,使自己“独立”的核力量跟上现代化的发展。1968 年英军从亚了撤军,并宣布全部撤出苏伊士以东的兵力,将集中力量防御欧洲。

⋯⋯

从英国的防御任务和兵力部署来看,英国仍然担负着一个世界大国所担负的职责。虽然是小规模的,但在力量的结构上是一样的,门类齐全,遍布全球。即令英国今后的经济发展有较快的速度,甚至恢复到历史上的最高增长率,也很难维持当前那样的各种防御任务。撤退、收缩、削减仍然是不可避免的。由于英国在战略上着重欧洲的防务,认为这是它安全政策的基础, 是它本土的安危所系,所以为北约组织承担防御的莱茵英军和在东大西洋的英国海军决不能撤退。这是无法免除的任务,丢掉其中任何一项都会给政治上带来严重的影响,英国在欧洲的地位以及英美关系都要发生重大变化。但是,为了减轻负担,在欧洲局势继续和缓时,英国有可能作些调整。如再次适当缩小莱茵英军的规模,减少对北约北翼的支援力量等。

在新技术越来越向前发展,美苏核竞赛越来越升级的情况下,英国的核力量表现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作用也越来越缩小。当前英国仍然力图继续保持这支力量,完全是出于保持大国地位这一政治上的需要。它认为,至少也要保持着具有与法国等同的核力量,使西欧国家不把法国看作是欧洲唯一的核国家。这是英国要竭力维持的一根精神支柱。如工党上台,放弃这一支柱, 甚至要求撤退美国的核潜艇基地,这将不仅是对北约战略的重大打击,也将使英国沦为一般国家,英国的战略前景不容乐观。

沈克惠、汤道深《英法的核战略》(《外国军事学术》1987 年第 8 期)诙英国的核战略:

英国作为美国的主要盟国,要不要拥有自己的核力量?⋯⋯执政的保守党人则认为,美国的核力量虽然是欧洲安全的重要屏障,但在美苏核均势下, 美国能否冒本土被摧毁的风险来保卫欧洲,仍将是不可捉摸的因素。美国对欧的核保护伞一旦不起作用,英国将陷于十分被动的境地。因此,保持一支核力量并不断使之更新,是英国安全的根本保障。此外,在核时代、核力量在政治上的作用超过了军事上的作用。要保持和提高英国在欧洲,乃至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必须发展自己的核力量。辩论的结果,保守党的意见占了主导地位。

在发展什么样的核力量的问题上,保守党政府认为,“只要具有最低限度的核威慑,任何国家都会因害怕报复而永远不敢进攻英国”。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英国建立并保持着一支小规模但有效的核攻击力量。它包括:4 艘核潜艇,每艘携载 16 枚“北极星”A3 型弹道导弹,每枚导弹装有 3 个集束式弹头,每个弹头的当量为 20 万吨;140 架携战术核武器的

攻击机;12 枚“长矛”核导弹和 12 门核大炮;还有 56 架“火神式”轰炸机构成的后备战略核力量。英战略研究人员认为,英现有的潜射导弹可以摧毁包括莫斯科在内的苏联 10 个最大城市,毁伤苏 25%的工业能力和 10%的城市人口。

为了保持核力量的有效性,英正在执行一项核力量的现代化计划。计划的第一步,改进现有“北极星”导弹的弹头系统,使之具有突破苏反导弹防御的能力。同时拟建立一支新的潜基战略核力量,购买美国的“三叉戟”导弹以代替现有的“北极星”导弹。还将向美购买 500 枚空射巡航导弹。据英

国报纸透露,到 90 年代,新的潜基战略核力量威力将提高 5 倍,可以毁伤苏联城市人口的 40%。

⋯⋯

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英国的核力量是美英合作的产物。它的“北极星” 导弹和陆军战术核弹头都是美国提供的。因此,英国需根据 1962 年 12 月的“拿骚协议”,向北约提供核力量。

⋯⋯

英国从 60 年代末以来一直奉行“最低限度核威慑”战略,其核心思想是以威慑求安全。英认为核武器是赢得未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武器,核威慑是防止战争的最好办法。

目前,由于英核力量规模小,命中精度差,不能指望摧毁敌坚固的军事目标,也不具备从根本上瘫痪对方军事工业设施的能力。因此,英核力量的主要任务是打击敌少数工业、人口集中的大城市。但到了 90 年代,英国的核

力量将具有打击敌主要军事基地、指挥机关、通信系统和工业区的能力、可以在英遭到第一次打击后,迅速进行有效报复。

⋯⋯

《参考消息》1989 年 1 月 12 日报道,英国也在发展自己的星战系统:

英国可以利用现有武器发展自己的“星球大战”体系,来保护英国基地免遭苏联核攻击。

这是英国国防部所属五个研究中心的一批专家们用了 18 个月制订的一份报告中说的,伦敦《泰晤士报》今天得到了这份报告。

报告指出,发展反弹道导弹体系,可以以海军的“海狼”式防空反导弹导弹体系和新式的“星条”式导弹为基础。

“星条”式导弹是肖特兄弟公司研制的用于防空的激光遥控导弹。

报告又说,这一防御体系可以延伸到整个欧洲,作为美国和欧洲大陆联合的总体战略的组成部分。

英国国防部人士说,除了“海狼”式和“星条”式导弹的防御能 4 力外, 国防部正在研究是否修改其它导弹防御体系。

据这些人士说,至于较高的高空防御体系,欧洲将不得不购买美国导弹。“海狼”式和“星条”式导弹均是高速导弹,前者已装备到海军的大多

数护卫舰上,后者还未服役,是战场上使用的新一代防空武器。

一旦这些体系在欧洲作为“星球大战”的一部分而被采用,就必须把它们同负责寻找和跟踪敌方导弹的卫星联系起来。

王方仁等《苏、美、日等国的军事战理论和实践》(《外军学术专题资料 88—1》第 48—49 页) 谈英国军事战略的调整: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国内经济困难,国际地位下降,已由一个世界大国沦为中等强国,在军事战略上也相应地由采取“大威慑力量”方针转而采取“以核一北约为主的政策”,即依赖美国的核保护伞在北组织中发挥一个中等强国的作用。中导条约签订前后,英国对其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作了如下调整:①更加强调发展独立的核力量,突出核威慑的作用。1987 年 3

月 31 日,英首相撒切尔夫人访苏时宣称,核武器是最好的防止战争的遏制手段。两次世界大战表明,常规武器无法制止战争。由于核武器威慑作用,欧洲享受了 40 年的和平,其结论是,对英国这样的小国而言,核武器是与华约

六国对抗的唯一手段。1987 年 5 月 6 日,英政府发表国防白皮书支持撒切尔夫人的防务路线,保证进一步加强核力量,己许诺再花 20 亿英镑(34 亿美元)购买“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整个计划估计达 95 亿英镑(161 亿美元)。

②继续发展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加强与美国的战略合作,并支持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③重视发展高技术带动军事技术的发展。④强调维护欧洲地区的安全,已将英 95%的国防预算直接或间接地用于它所承担的北约任务, 并成为向北欧提供战略核力量、战区核力量和常规力量的唯一的欧洲国家, “以北约为主”已成了英国军事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导条约签订之后, 英国更加重视发展西欧防务联合,以加强北约前沿防御能力。⑤适当提高应付北约以外地区突发事件的能力,包括提高紧急海外作战能力,将驻本土机

动部队由 8,000 人增到 10,000 余人,停止执行削减海军水面舰艇的计划, 从国家应急经费中拨出款项购买新舰艇,加强远距离输送部队的能力,改进舰艇的防空和电子战设备,提高舰队远洋独立作战能力;⑥加强后备役部队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