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家战略(全球战略)的历史演变
李元明主编《国际政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111—132 页)谈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及内容:
战后美国历届总统所奉行的都是称霸世界的战略。这一战略的特点是, 以全世界为目标,以世界上重要战略地区为重点,以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等一切可能的手段,保证美国全球战略的实现。为了实现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美国采用种种手法,干涉、控制民族国家,制造矛盾,引起争端, 从中渔利,并在后来同苏联霸权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激烈的角逐。美国是当今国际局势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战后美国为实现其全球战略所推行的对外政策的特点,我们把美国战后对外关系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 60 年代末。这一阶段美国处于鼎盛时期,其对外政策的特点是全面进
攻性的;第二阶段是 70 年代初到 70 年代末。这一阶段美国全球战略受到严重的挑战,因此美国对外政策也作出了重大调整,其特点是确保战略重点; 第三阶段是从 80 年代初开始的。这一阶段美国不甘心让苏联在争霸世界的斗争中占优势,提出要重振国威,加强了在国际范围内同苏联的角逐,其特点是针锋相对,以攻为主。
⋯⋯
1945 至 1968 年是战后美国力量最强盛的时期。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美国都居世界第一位。因此,这一时期美国历届总统总的战略目标都是要独霸全世界。
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 1945 年 4 月继任总统,是战后美国第一任总统。⋯⋯杜鲁门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方针。杜鲁门曾毫不掩饰地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的“强大国家”,“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为此,社鲁门政府在制定对外政策时,着重于解决对美国的威胁和努力建立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这两项任务。
杜鲁门政府首先认为,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和强大是美国独霸世界的主要障碍。因此,杜鲁门政府很快摆开了反苏的阵势,不断发出反苏的叫嚣。这佯战时形成的苏、美联盟关系很快就瓦解了。⋯⋯美国的目的是, 通过“援助”控制希、土,形成对苏联的包围,进而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杜鲁门自己就曾经不加掩饰地宣称:“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是“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杜鲁门的讲话很快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标志着战后美国正式把“冷战”作为美国的国策,开始了为时二十多年的对苏“冷战”时期。
马歇尔计划
对苏联实行“冷战”和控制西欧盟国,是战后美国对外扩张和称霸世界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战后美国对西欧及其盟国有两个潜在的打算:一是要把西欧盟国集合于美国的旗帜下,联合它们共同对付苏联,使它们成为美国称霸的工具;二是确保西欧盟国强大到足以与苏联抗衡的地步,而又不致损害美国称霸世界的目标。为此,战后杜鲁门政府对西欧盟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重大行动。“马歇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分裂德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单独占领日本,这些都是美国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具体政策。
⋯⋯
美国和北约组织
美国在政治、经济上逐步利用和控制西欧盟国的同时,还力图在军事上逐步利用和控制西欧,把西欧及其盟国的军事力量纳入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轨道。美国利用战后西欧国家的恐战心理,支持英国出面于 1948 年 3 月 17 日签订了由英、法、比、荷、卢五国参加的“布鲁塞尔条约”。
1949 年 4 月,美国将该条约加进许多对美国有利的内容,变成由美、英、法、加、意、荷、比、卢、葡、丹、挪、冰岛十二国参加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从此美国从它的主观意图上完成了全面控制西欧,把西欧作为美国称霸世界,对抗苏联的工具的计划。
为了扩大美国的实力和势力范围,美国早在日本投降前就决定要独占日
本。日本投降不久,美军以“盟军”的名义占领了日本全国。⋯⋯使日本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更加从属于美国,成为美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前进基地。
杜鲁门的“第四点计划”
为了称霸世界,美国除了极力控制西欧及其它盟国外,同时对广大亚、非、拉地区的民族国家采用拉拢和镇压的反革命两手,妄想把这些国家和地区也置于美国的势力范围之内。⋯⋯美国实行这一政策的真意,从经济上讲, 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商品和资本市场,从受援国得到经济好处;从政治上讲, 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便于它向这些国家施加影响,使其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服务;从军事上讲,美国这些援款在必要时就可变为镇压人民的枪炮。事实上,从 1950 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和 1951 年通过“共同安全法” 后,美援的重点就转向了军事,美国的各种对外援助都统一在“共同安全计划”之内。美援成了美国迫使受援国参加军事集团,实行扩军备战,向美国提供军事基地的工具。
武装干涉中国内战和发动侵朝战争
除了用美援这种比较和平的方式扩大美国的势力范围以外,美国对那些有可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国家则施以军事压力,避免这些国家成为美国称霸的潜在威胁。1945 年中国抗战胜利后,美国先是大力帮助国民党抢占各个战略要地,继而派马歇尔以“调停”为名,帮助蒋介石积极进行战争准备,并通过美蒋之间的秘密军事协定,大规模出钱出枪帮助国民党政权打内战。⋯⋯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社会主义中国采取敌视、封锁的政策,一直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顽固地阻挠中国取得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还借口保护台湾海峡的安全,派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武装占领中国领土台湾,把台湾作为它称霸亚洲的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1950 年,美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朝战争。⋯⋯
简而言之,杜鲁门政府执政时期,正值战后初期。在这一阶段中,美国通过加强对盟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控制,重建同西欧和日本的联盟;对苏联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遏制”“冷战”政策;对第三世界国家实行渗透、控制和干涉的政策,从而建立了美国在国际范围内的霸主地位。
艾森豪威尔主义
随着战后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美国统治者就更加狂热地推行其称霸世界的计划。艾森豪威尔 1953 年 1 月 20 日一上台就阐述了美国的全球战略。他说,美国的全球政策“必须是一种首尾一贯的全球政策——不是一种把亚洲放在首位,或把欧洲放在首位;也不因为有些国家小或者被人征服而对它们弃置不顾”。为了实现这一全球政策,艾森豪威尔政府把对付苏联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政策”改为“解放政策”。其核心就是要用“政治战、心理战和宣传战”等一切除战争以外的手段,促使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使它们摆脱苏联的控制。在军事上,美国把破坏社会主义阵营、
扼杀民族解放运动的“军事遏制战略”改为“大规模报复战略”,并辅之以“战争边缘政策”,以保持和扩大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势力范围,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总战略服务。
⋯⋯美国以军事和经济援助相结合,干涉、渗透它国的原则,不仅仅用于中东地区,而且也应用到亚、非、拉其它国家和地区,成为美国扩张和称霸的重要原则。
尽管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受到了挫折,但美国仍不肯放弃霸占亚洲的野心。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中国采取了政治上孤立、军事上包围、经济上封锁为主要内容的敌视政策,同时采取了一系列严重步骤,妄图使美国侵占我国领土台湾合法化、长期化。为了包围中国、干涉亚洲国家内政,美国于 1954
年 9 月 8 日同英、法、奥等国签订了军事同盟性质的《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
美国于同年 12 月 2 日同台湾当局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该条约为中国的统一设置了重大障碍。
杜勒斯的“多米诺”理论和侵越战争
美国统治者提出了“多米诺骨牌理论”,以对付如火如荼的民族解放运动。⋯⋯根据这一理论,美国采用了包括军事入侵在内的一切手段扼杀人民革命。
1954 年,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已无法维持,被迫要从那里撤退时,美国采取了取法国而代之的政策。⋯⋯1955 年 10 月,美国策动越南吴庭艳集团废黜了亲法的保大皇帝,建立了亲美的南越政府。从此,南越逐渐变成了美国的新殖民地。但是,事与愿违,随着越南人民革命和反美斗争的步步深入,美国在越南越陷越深,后来发展到了难以自拔的地步。
为了对抗苏联在欧洲和国际上的力量和影响的不断加强,美国进一步加强了西方盟国的力量,更加露骨地从事扶植德国的活动。⋯⋯
艾森豪威尔政府执政后期,国际形势起了变化。⋯⋯1959 年 9 月美苏首脑在戴维营举行了两天会谈。会谈中美国要苏联压中国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服从苏美两家合作的利益,不要试制核武器,以期达到美苏两家垄断核武器的目的。美国这一目的虽未达到,但苏、美争霸世界的斗争却自此拉开了序幕。
总之,艾森豪威尔政府与前届政府的称霸世界战略是一脉相承的。这一时期美国对外扩张活动的特点是区域更为广泛,态势也更加咄咄逼人。
肯尼迪的“和平战略”外交
肯尼迪 1961 年 1 月 20 日继任美国总统。肯尼迪上台时国际形势有几点引人注目的变化。⋯⋯
面对国际局势的变化,美国的对外政策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尽管肯尼迪总统一开始就宣称,“为保卫自由,美国将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同任何敌人作战。”但美国已开始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为确保美国在同苏联争夺中的优势,肯尼迪不得不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和策略作些修改。肯尼迪上台后不久就提出了“一手抓橄榄枝,一手抓箭的和平战略”。⋯⋯为适应两手战略的需要,肯尼迪政府对其军事战略也作出了调整,把“大规模报复战略”改
为“灵活反应战略”,并要求美国的军队准备打四种战争,即:使用常规武器打常规战争和特种战争;使用战术核武器打有限战争和使用战略核武器打核大战。肯尼迪要求美国的军队有同时能打两个半战争的能力,即:要准备在欧洲和亚洲各打一场大战,在亚、非、拉地区打一场小战。这些都充分反应在肯尼迪时期的几次重大对外决策上。
⋯⋯
1961 年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又一次重大较量。⋯⋯
肯尼迪政府“和平战略”的另一个侧面是对第三世界人民革命的策略变化。肯尼迪提出建立“和平队”,“把粮食用于和平”,主张在拉丁美洲搞“争取进步联盟”,在非洲搞“攀亲戚”活动,即用“援助”手法笼络亚、非、拉地区的人民,阻止他们起来革命,以便于他们通过带有附加条件的援助计划去控制这些地区和国家。
约翰逊和越南战争的升级
⋯⋯约翰逊政府时期主要是继续推行肯尼迪政府所奉行的方针。在对外政策上他主要做了两件事:第一,武装干涉多米尼加 革命;第二,按肯尼迪的方针扩大越南战争。
⋯⋯
总之,肯尼迪——约翰逊政府虽然仍继续奉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但鉴于国际形势发生较大变化,为确保美国的实力地位,美国政府不得不采取更加灵活的战略。⋯⋯
60 年代末,70 年代初美国霸权地位的削弱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 1968 年这二十余年间,美国已把势力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但是,正是在美国不可一世之际,就已经蕴藏着对美国的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主要是:
首先,美欧、美日关系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的明显变化。⋯⋯ 其次,广大第三世界人民的斗争向纵深发展。⋯⋯
第三,美国的主要对手苏联的力量有很大的增长,大大缩小了它同美国的差距。⋯⋯
第四,美国的实力相对减弱。⋯⋯
尼克松主义
面对国际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和美国面临的严重困难和挑战,尼克松政府一上台就决意对其全球战略作重大调整。⋯⋯尼克松这一战略调整被称为“尼克松主义”,其实质是要使其战略适应变化了的国际环境,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为推行“尼克松主义”,美国在对外政策上也作出了相应调整,迈出了三大步:结束越南战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善关系;同苏联进行对话,缓和相互关系。
美国退出越南战争
在尼克松总统上台前,美国在越南战场上就已经打不下去了。⋯⋯于是决定收缩战线,从越南撤军,保证美国在世界上的重点地区同苏联争霸。
美国摆脱了这场打不赢的战争,从而为美国把力量集中于重点地区,为进一步同苏联争夺和推行其全球战略提供了可能。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尼克松政府调整对外关系的另一重大步骤是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众所周知,战后历届美国政府奉行的对华政策都是扶植台湾,干涉、孤立、封锁颠覆中华人民共和国。尼克松也是这一政策的支持者。但是尼克松在他当选总统后,看到他一贯支持的反华政府已不利于推行美国的全球战略,便开始着手改善对华关系。尼克松政府把同中国改善关系同美苏关系联系起来,称之为“三角战略”,认为在美、苏、中三角关系中,“对中国采取主动的最大好处,也许就是对苏联的影响”,这样就会使中苏“竞相与我们搞好关系”, 美国“对双方都有大量选择的余地”。正因为美国抱着这样的目的改善对华关系,就决定了在美中关系正常化的道路上不可能不布满荆棘。
尼克松上任不久,就开始做同中国和解的试探。经过多方努力,尼克松于 1972 年 2 月 21 日至 28 日访问中国,并发表了著名的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苏美“联合公报”
尼克松政府调整对外关系的第三大步骤是同苏联搞缓和。尼克松认为, 同苏联“缓和”必须使美国的实力重新集中,必须“玩中国牌”压苏联。⋯⋯ 1972 年 5 月 22 日至 30 日,尼克松访问了莫斯科,双方签署了“苏美联合公报”、“苏美相互关系原则”等九个文件。在文件中,双方保证将尽一切努力避免军事冲突,防止核战争,双方保证要尽量克制,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并使双方的战略核力量大体保持均衡。从此美苏关系从“冷战时期”进入“缓和时期”。美国统治者自认为这些条约就可以束缚住苏联,大肆吹嘘建立了“一代人的和平”,并开始连年削减美国的军费和战略核力量。
尼克松把发展同西欧盟国的新型“伙伴关系”视为实现“尼克松主义” 的核心。⋯⋯尼克松一再向西欧盟国保证,美国对北约组织承担的义务是美国“整个安全政策的基石”。美国是想通过这种“新的伙伴关系”,一方面稳住西方盟国,限制它们对美国的不信任和它们独立自主倾向的发展;另一方面以美国和西方盟国是“平等的伙伴关系”为借口,要求西方盟国多承担经济和军事责任,以减轻美国的负担,加强美国的争霸地位。实质上仍然是要借助西方盟国的力量作为美国争霸世界的工具。⋯⋯
尼克松政府改善了同中国的关系和从越南战争脱身后,加强了在中东等重要战略地区同苏联的争夺。⋯⋯
总之,尼克松政府时期是战后美国对外关系的一个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美国对其全球战略作了重大调整。这一调整对以后国际局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福特和“欧安会”
福特执政后期,由于他承袭的对苏“缓和”政策一再碰壁,国内批评的呼声越来越高,加上福特想竞选总统,所以对“缓和”政策作了一些修改, 提出今后不再用“缓和”这个词了。福特还在军事上采取一些对苏强硬的作法,提出增加军费,研制 B1 轰炸机和中子弹、MX 机动导弹等新式武器系统, 以求对抗苏联的进攻。但这一切努力并未改变美国所处的不利地位。
卡特的“世界新秩序”
吉米·卡特于 1977 年 1 月 20 日任总统后,他在总结了前届政府对外政策利弊的基础上,提出了美国对外政策的三条方针,即:第一要搞好同盟国的关系,形成北美、西欧、日本的共同体;第二要同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同在第三世界有影响的地区性大国建立所谓建设性的关系;第三在上述两点的基础上再同苏联、中国打交道,最终建立一个所谓公正的、多元化的“世界新秩序”。卡特的所谓“世界新秩序”,实际上是维护同西方盟国的关系, 加强美国的实力地位;改善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以取得政治和经济好处; 在此基础上,继续“打中国牌”,使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都居于优势的情况下同苏联继续搞“缓和”,既使美国避免卷入大规模冲突,又能维护其世界霸权。⋯⋯
卡特的“新遏制政策”
⋯⋯1978 年下半年,美国迫于苏联的南下攻势,开始修订其战略,宣布除了原有的西欧和远东地区是美国的两大战略地区外,中东、波斯湾地区是美国的第三大战略地区,而且特别强调这三大战略地区是彼此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
从 1978 年底起卡特政府对苏联的扩张也采取了强硬态度。1979 年 3 月, 当苏联策动南也门进犯北也门时,卡特政府一反越南战争后美国避免大规模直接卷入海外冲突的方针,援引“紧急援助法案”,坚决支持北也门打退南也门的进攻。
1979 年 12 月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卡特立即宣布:“任何外部势力企图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尝试,都将被看作是对美国切身利益的侵犯。美国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包括使用武力加以驱逐。”卡特政府还利用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手段来抵制苏联的扩张。在政治上,美国利用国际讲坛谴责苏联的扩张行为;在经济上,美国发动西方盟国一起对苏联实行制裁和禁运,甚至对莫斯科夏季奥运会进行抵制;在军事上,美国一方面要求大规模增加军费和加速武器现代化,另一方面,在中东、波斯湾地区加速建立美国“快速反应部队”,以抵抗苏联的南下攻势。
美国对苏联政策趋向强硬,主要表现在军事上。美国要求自己和盟国大规模增加军费和增强军事应急能力,以便以实力对苏联实行“新遏制政策”。⋯⋯
中美建交
⋯⋯1978 年 12 月 16 日,双方同时发表公报,宣布从 1979 年 1 月 1 日起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在公报中,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美国还专门为回答断交、废约、撤军问题发表了公报,宣布同中国建交之日起同台湾断交;
1980 年 6 月 1 日起终止“美蒋共同防御条约”;并在四个月内撤出在台湾的所有美国军队。这样卡待政府的对华政策在尼克松政府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
但是,美国并没有完全放弃一中一台的政策。1979 年 3 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4 月 10 日卡特总统签署该法,使之正式成为美国的法律。该法实际上把台湾当成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还宣称如果台湾的安全受到危及,也就危及了美国的安全,美国就要采取措施;为了防止台湾的安全受到威胁,美国要向台湾提供必需的防务设备和武器零部件。这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与台湾关系法”的通过,是台湾早日回归中国的重大障碍,阻碍了美中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里根政府的对外政策
里根政府对美国的对外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调整后的里根政府对外政策的总方针是:从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出发,把遏制苏联的扩张作为它对外政策的中心环节,力图改变美国在同苏联进行全球争夺中的被动局面;努力恢复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把盟国纳入自己同苏联争霸的轨道;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强调以“符合美国自身利益为前提”,谋求建立抗苏的“战略一致”。根据这一总方针,里根总统提出了“扩军抗苏、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的口号。⋯⋯
里根政府认为,美国“只有在实力的基础上建立和平⋯⋯如果美国强大, 和平就会是持久的”。因此,里根上台后非常注重增强美国的军事实力。1981 年和 1982 年两个财政年度军费预算分别增加 68 亿美元和 258 亿美元。虽然
由于国内经济困难,里根后来将 1982 年度军费预算削减 20 亿美元,但总数仍在 1,996 亿美元的高水平上。
1982 年 8 月里根下令生产和储备中子弹,并要求在六年内耗资 1,803 亿美元,全面加强和更新美国战略核力量。此外,在常规力量方面,里根政府还将重点放在加速建设海军力量和“快速部署部队”上。
⋯⋯美国只要以实力为后盾,就有可能利用苏联的弱点,改变美国在争霸斗争中的被动局面。因此里根政府在其新的对外方针指导下,开始在国际上同苏联进行新的角逐。同历史上一样,美苏两霸的争霸斗争并不表现在两霸的直接对抗上,而是表现在对世界上一些重要战略地区的控制和争夺上。
首先美苏在其战略重点欧洲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美苏在欧洲的另一重大较量是在欧洲战区核力量谈判问题上。⋯⋯
⋯⋯
为改善同非洲国家的关系,改变美国在非洲的形象,里根政府上台之初就提出“要在 1982 年向非洲提供 10.47 亿美元的援助,集中用于在战略上和
政治上对美国都至关重要的地区”。⋯⋯1981 年 4 月 30 日,美、英、法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投票否决非洲国家提出的关于对南非实行全面的强制性制裁的四项决议案。以后美国又多次投票否决制裁南非的提案。不仅如此,仅 1982
年一年,美国就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南非提供 10.7 亿美元的巨额贷款。里根政府还对南非阻挠纳米比亚独立和入侵安哥拉等一系列行为百般纵容和包庇。⋯⋯
⋯⋯
拉丁美洲历来是美国的“战略后方”。里根上台之际,由于中美洲一些国家内部的民主运动,由于一些国家的民族矛盾和国家间的矛盾,以及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在这一地区争霸所产生的影响,中美洲地区出现动乱局势。对此里根政府十分关注。里根政府在 1982 年至 1983 年度的“国防报告”中宣布中美洲、加勒比地区是仅次于中东的敏感地区。为了使中美洲局势有利于美国,里根政府对萨尔瓦多反政府游击队和尼加应瓜政府采取政治、经济和军事镇压相结合的政策。⋯⋯
1983 年 10 月 20 日格林纳达发生政变。里根政府认为,格林纳达政变有苏联和古巴的背景。因此政变发生仅五天美国就打着“恢复民主制度”的旗号,以“应东加勒比国家的一致要求”为名义,侵占了格林纳达,并且一直到重新建立了亲美政权后才撤军。⋯⋯
⋯⋯
在中东地区,里根政府支持和纵容以色列,声称“以色列是我们在一个可能发生大决战的地方能够依靠的唯一稳定的民主国家”。在美国支持和策动下,以色列于 1982 年 6 月大举入侵黎巴嫩南部,打击和削弱巴勒斯坦和叙
利亚的力量。同时美国又借机以调解人的身份提出中东和平方案。并于 1982
年 8 月 20 日参加多国和平部队进驻黎巴嫩。美国还派出特使哈比卜来往穿梭于中东国家之间,提出种种解决中东问题的建议,以控制中东局势向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在美国的两手政策下,美国同苏联在中东地区的争夺中一度处于优势地位。
⋯⋯
在亚洲美国也采取了主动行动。美国除了加强同它旧有盟国南朝鲜、日本的关系外,还加强了同东盟五国的关系。对南朝鲜,里根政府采取支持的政策。里根总统和其政府重要官员都先后访问了南朝鲜,并加强了对南朝鲜军事力量的援助。
1982 年 2 月美国宣布向南朝鲜出售 170 枚价值 6,800 万美元的隼式先
进导弹。1983 年 3 月里根向国会提出在 1983 至 1984 财政年度向南朝鲜提供
军事贷款 2.3 亿美元。美国政府向南朝鲜保证不再从南朝鲜撤走美国军队,
并于 1983 年 2 月至 4 月美国同南朝鲜进行了为期 70 多天的历史上最大的美韩军事演习。
为了加强美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力量,美国利用日本想成为政治大国的想法,拉拢日本抗衡苏联在这一地区的扩张,因而提出“没有别的双边关系比美日关系更重要了”。美国要求日本政府大量增加防务开支,加强对太平洋海上运输线的防务,加强共同抗苏的战略联系。同时美国还加强了同东盟五国的联系。⋯⋯1982 年美国向东盟国家提供的军事援助贷款比上年度增加了 29%。美国还为东盟国家培养军事人员,积极帮助它们发展军事工业,加速它们武器装备的现代化。近年来美国同东盟国家间军事演习的次数明显增加,目的是为了警告受苏联支持的越南不要在这一地区轻举妄动。
⋯⋯
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也是美国对外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中
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由于发展同中国的正常关系对中美双方都有利;因此里根政府也同前两届政府一样,寻求同中国关系进一步正常化。⋯⋯但是,美国毕竟是帝国主义国家,总是按其霸权主义逻辑处理国家关系。它发展同中国的关系,是为其称霸全球的战略服务,是为了打“中国牌”。因此它在发展同中国关系的同时又不肯放弃台湾。⋯⋯此外里根政府制造的“胡娜事件”、“湖广铁路债券案”等一系列事件,也都在美中关系的发展上投下了阴影。
综上所述,里根政府同前几任政府一样,也是推行了一条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所不同的是里根所推行的是一条更积极、更主动、更富有进攻性的全球战略。⋯⋯
⋯⋯
美国凭借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军事上、经济上占有的绝对优势,利用它对原子武器和一系列尖端军事科学技术的垄断,通过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性货币体系和它一手控制的包括北美、中南美、欧洲、亚洲、大洋洲的各种军事集团,成为超级大国,企图独霸全球。它当时的全球战略大体说来是:侵略和控制处于美国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中间地带,扑灭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运动,并进而消灭社会主义国家。战后,美国实行两面作战,一面是在欧洲,一面是在亚太地区,即所谓东西两洋战略。⋯⋯
⋯⋯
陈忠经《关于美国发表的两份战略报告》(见《人民日报》1988 年 5 月 19 日,第 7 版)谈美国的战略调整:
美国在不久前先后发表了两份关于美国今后国际战略的报告。一份是“总体长期战略委员会”所写的题为《区别威慑》的报告,已于 1 月 12 日提交里根总统(以下简称为“报告Ⅰ”)。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国防部副部长(已退休)伊克尔和基辛格(共和党)、布热津斯基(民主党)等知名之士。报告提出一周之后,苏联外交部发言人就作出了官方的反应,认为这份报告完全是和苏联的“新思维”唱反调的“旧思维的典型”;“企图用过时的解决安全问题的方法来对待新的现实。⋯⋯依靠纯粹实力态度并且从继续进行军备竞赛、保持苏美关系的对抗局面和使地区性冲突长期化的⋯⋯荒唐说法来确立自己的理论设想。⋯⋯报告的腔调和内容与世界上和苏美关系中新的积极趋势大相径庭”。另一份报告是里根于 1 月 20 日向美国国会提交的长达
41 页的《国防安全战略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Ⅱ”)。这份报告,从头
到尾,以苏联为主要对手的基调,较之前一个报告有过之而无不及。2 月 18 日,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全会讲话的有关部分,对此也颇有些旁敲侧击的反应。这两份报告发表在里根、戈尔巴乔夫第三次会晤一个多月之后、第四次会晤(5 月下旬)的四个月之前,这多少和美苏近期来的缓和势头相悖, 当然它并不意味着这种势头有什么挫跌,毋宁说是美国统治集团对美苏关系长期趋势的一种看法,在这些人心目中,美苏两家还是以对抗为主。然而, 两份报告的基调虽然大体上是相同的,但是在某些重要内容和提法上又不尽相同。因此也还有必要做点深入地比较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Ⅰ在开宗明义的这一部分,一上来就突出地提出了中国和日本。它认为到了 2010 年,中国和日本的经济力量将使中国和日本成
为世界强国;中国将成为在全世界名列第二位(略超过日本)或第三位(仅次于日本)的经济大国(苏联在国民生产总值上将名列第四);日本和中国都将成为军事大国。报告认为,一个世界上出现了三个到四个全球军事大国, 就将使美国的战略策划者们面对着一个较之过去所熟悉的与苏联的两极竞争远为复杂的战略环境。在这样一个多极的世界上,美国必须恰当地处理同几个不同的全球大国之间的关系。美国过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战略,包括许多不变的成分,并不是都要加以改变或调整,如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将要尽力遏制苏联在世界任何地区的扩张”。但报告的作者们建议,美国的军事战略要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美国和它的西方盟国长期以来在军事政策和军力部署计划上过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两个“极端威胁”上,就是①华约对中欧发动大规模进攻;②苏联全力以赴的核进攻。而实际上这两个极端情况产生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今后应该以更大的注意力“强调更广泛的意外事故”;在全球的从西到东各个重要关键地区,“从最低强度和最可能发生的冲突起,直至最具有毁灭性的和最不可能发生的冲突”,从“越来越多的装备精良的小国到新兴的军事大国”,从苏联人到“其他潜在的敌人”,都要加以注意。总之,要根据今后 20 年不断变化的环境和不同情况、不同地区国家,有选择地利用不同的武力和武器(从不断改进的、精确的、起战略作用的各种常规武器、非核武器到战略核武器),实行“有区别的威慑”。报告Ⅰ的作者们正是根据上述未来 20 年(几十年)美国战略环境的不断演变、剧烈变化、越来越趋于复杂这样一个根本战略估计,认为美国的国际战略必须具有长远打算,加以总体规划,作出必要的调整。
里根的报告Ⅱ,则认为美国所处的时代是“国际安全事务中的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具有四个特点或主要趋势:①始于 70 年代末,美国对西欧和东亚已不再拥有经济上占压倒优势的地位。这种经济实力的调整很可能持续到 90 年代,东亚工业国家的经济,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将进一步发展。② 苏联大规模加强军事力量——每年把占国民生产总值 15%—17%的部分用于发展军事力量。这一点在今后几年内将继续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③方兴未艾的军事技术革命;美国及其对手双方的军事领导人员都在重新考虑现行军事理论和军事力量的结构,以及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④ 经济力量和先进技术(包括军事技术、核技术)向第三世界的扩散。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在世界许多地区发生中烈度和高烈度冲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至于低烈度冲突早已此伏彼起,打之不已。报告Ⅱ就战略问题所论列的范围比报告Ⅰ要远为宽广;外交政策、经济政策和防务政策合成美国的总体战略。在谈到防务政策时,里根同样强调“威慑力量是我们对付常规及核侵略的军事战略的基础”。目前着重点还是对着苏联,而没有明确提到所谓“区别威慑”。
从两份报告来看,在美苏关系上、在美国当前和长期的对苏战略思想上, 概括起来提出了三个概念。第一,美国的主要对手还是苏联,而在里根的报告Ⅱ中则较为更明确、更强调。第二,苏联并不是对美国的唯一威胁,两份报告都提到美国要对付今后 20 年可能出现的各种剧变中的所谓“新崛起的军事大国”。第三,“对话是补充”——主要是指同苏联。两份报告都认为, 苏联的对外政策随着苏联的改革有可能变。因此要“欢迎(苏联的)真正的变化”,“我们的战略继续强调实力、对话和现实主义诸原则”。这最后一段话似乎与苏联的“新思维”有了某种吻合。
在过去 40 年里差不多所有的军事冲突都发生在第三世界,在同一个时期里,美国直接间接卷入的战争也都是在第三世界。由于美国过去主要是为了应付苏联发动世界性大规模进攻的紧急事件,这就使我们对第三世界的冲突准备不足。美国要投入更大的力量在辽阔的第三世界(首先是几个要害地区) 来对付主要对手苏联、以及可能的“潜在的敌人”或其他明显的较小的对手, 以“保护美国的利益”。这当然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战略调整的设想或动向。
两份报告都提到中国的未来影响,作出了对中国的战略估计。值得注意的是报告Ⅰ突出地提到中国到了 2010 年将成为世界第二或第三经济大国,而且将成为一个军事大国。我个人认为,对于这种对中国经济力量的评估,很自然地会激励我们特别是遇到前程还有不少困难的时候不要“妄自菲薄”, 但是主要还是持稳重戒慎、实事求是的态度为妥。不忙于去搞一番“模糊数学”的测算,还是根据中央的改革开放的路线、决策和一系列重要政策,艰苦创业、奋发努力、精益求精、埋头实干为佳。值得注意的是,在报告Ⅰ发表的前后,美国已经有一些人在考虑一个长远的根本问题就是中国经济地位如此提高,究竟对“世界”是否更安全?提一下这个情况有好处。即我们在考虑国际经济环境的时候必须密切联系我们的国际政治环境,即人们在怎样看待我们,心里要有个数。
现在的确有些国家(当然包括美国在内)、有那么一部分人把中国当作“潜在的敌人”。这显然是错误的,或者说是一种误解,是缺乏正确的战略思想、远见卓识或真知灼见。我基本上欣赏、赞同上面曾部分引述的里根总统在报告Ⅱ中所讲的有关中美关系的一段后。“一个强大的、安全的和现代化的中国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我相信或者说我希望这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他作为美国总统、总结 8 年的实践经验、深思熟虑之后提出来的一个结论。
柯逖祖《高技术与国家战略》(《中国军事科学》1989 年第 1 期)谈美国的高边疆战略:
美国从 1984 年起开始实施的“高边疆”战略,是里根政府确立的国家战略⋯⋯
美国推行“高边疆”战略的意图是:利用其在新技术革命中的有利地位和空间技术方面的相对优势,通过在军事、经济和空间科学诸方面对宇宙空间的综合开拓与利用,以期在重振美国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基础上,于 21 世纪确保美国在世界政治上的主导地位,事实上,自其推行该战略以来,美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增强。
美国的“高边疆”战略主要由军用和民用等有关战略计划和措施组成。其中“星球大战”计划在该战略中居于首要地位,随着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在一些技术领域,其中主要是在动能武器系统领域取得了突破,美国的诸如“高边疆”派等,主张提前部署“星球大战”体系。在这种背景下,一个得到原五角大楼支持的“马歇尔计划”便于 1986 年 12 月出笼。”马歇尔计
划”这一方案的特点是:第一,在部署时间上想提前。原方案计划从 2000
年起开始部署,拟议中的方案则打算从 1992—1993 年起开始部署,即比原方案提前。第二,在部署方式上打算分阶段。原方案计划准备对有关各组成部分进行工程设计和试验之后,进行全面部署,该方案则打算分阶段进行部署, 即第一阶段部署动能武器系统,尔后部署激光和粒子束武器系统。第三,在效益发挥上分步骤。拟议中的方案为点防御,尔后由点到面;原方案则一开
始就是全面防御。⋯⋯美国新任总统布什近日在谈如何保持美高技术领先地位时说,“今后的 4 至 8 年是至关重要的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美国究竟是通过开放和创新继续保持世界的领先地位,还是落后于世界的发展,退缩到闭关自守⋯⋯和一系列保护特殊利益的毁灭性政策的境地。”他为确保美国在高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而将采取的措施是:对研究开发的优惠政策长期不变;促进技术成果商品化;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建立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重视科学和数学教育等。
《苏联军事百科全书》(第 1 卷,战士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460 页)谈美国的全球战略:
全球战略最反动的帝国主义集团为了实现侵略目的、加强帝国主义的政治和战略地位、削弱社会主义、镇压民族解放运动、争夺世界霸权而提出的一种政治军事战略。全球战略设想联合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进行一场反对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全球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帝国主义集团认为自己是核武器的唯一拥有者,提出了由“美国领导世界”的主张,并推行“实力地位”政策(见杜鲁门主义、大规模报复战略),这一时期,“全球战略” 这一术语得到了广泛使用。美帝带头主张拼凑资本主义国家军事集团,建立矛头指向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星罗棋布的海、空军基地网,开展军备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