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威慑战略

在苏联的军事群书和军事著作中,不见“威慑战略”的术语,但实际上苏联是存在“威慑”思想和“威慑战略”的。赫鲁晓夫说的“核战争毁灭一切”、“能把整个整个的国家从地球上抹掉”、苏联能够“打赢核战争”; 勃列日涅夫说的“确保报复能力”,给侵略者以“毁灭性的报复”,以至当前的关于“足够实力”、“合理够用”的理论,都说明苏联“威慑”理论和“威慑战略”的存在。

苏联的“威慑”观,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它推行威慑战略的力量基础,是核力量和常规力量的综合体,以战略核力量为核心。苏对另一个超级大国讲“威慑”,虽有防止对手进攻的内容,更主要的还在于保持和争夺霸权。它对其它国家实行“威慑”,则完全是进攻的性质,无“遏止”战争可言,苏联的“威慑战略”,仅是为其总政策服务的一种手段,它们的威慑

与实战是相结合的、统一的,当着威慑能达到一定战略目的时,则施以武力恐吓;当着“威慑”碰壁、失灵时,则要动用武力,通过实战以追求其政策目标的实现。

美国德里克·利贝尔特《苏联军事思想》(《解放军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68—69、105—114 页)论苏联的威慑战略:

威慑的概念早就成为美苏战略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双方来说,这个概念已扩大到地区性,因而有了很多的政治内容。简言之,美苏双方的威慑思想在作用上有某种类似:以严惩相威胁来慑止各种敌对的暴力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总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生的变化,美苏思想上潜在的分歧变得愈加明显。⋯⋯对苏联人来说,威慑——或者说预先防止战争——是首要的、但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后的战略目标。威慑还要为有攻防两种目的的外交政策提供军事基础。它决不会与进行核战争的最终目标相对立。苏联的威慑概念是随着战略力量对比向有利于苏联方面变化而发展的,从最初强调预防战争和保护最重要的政治成果的防御性主题,转到更加强调包括保护有利于苏联国际利益的过程在内的主题上来。反复宣扬和平、缓和与“健康力量” 的成长,是表明这一发展过程的苏联战略力量的产物之一。

⋯⋯

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从 60 年代末开始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以来,苏联的政治与军事领导人都认识到,在现代条件下,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存在着战略“平衡”,因此,也就存在着相互威慑;核战略平衡并非暂时的,但也不一定会持久,要在军事上继续努力才能确保其稳定与继续;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很可能大大有助于减少双方在军事上的努力;最后一点是,近年来,美国是否愿意承认均势井同意限制战略武器,越来越靠不住了。

总的来说,苏联领导人确信,和平共处——同时又在继续进行政治思想上的角逐——确实是代替无止境的军备竞赛和反复出现的极其危险的军政对抗的理想选择;他们认识到国际关系与紧张局势的缓和对苏联有利,而打核战争则不利。这倒不是说苏联的外交政策是消极的或满足于现状,但是苏联领导人确信,在苏美之间保持相互战略威慑的格局中,慎重行事是避免核战争的最好办法。

⋯⋯

苏联军事路线是:一方面承认,核战争作为苏联的一种政治选择没有任何意义;同时又坚持认为,这样一种战争有发生的危险,这就要求苏联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来制止这场战争。因此,一些军方发言人把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观点与战争不再被看成是政治的有用工具的观点予以区别。许多人则强调,如果战争无法避免,则要有能力打一场战争,并且要打赢。

⋯⋯

在苏联的著作中,“相互威慑”通常用能置侵略者于死地的“确保报复能力”这个词来表示。因为这种说法(而不用“相互确保摧毁”能力、不易使人误认为苏联是一个潜在的侵略者,因而要予以制止(苏联人对此思想上很敏感)。(只有他们的对手——美国,从广义来讲,帝国主义者还有中国共产党人——才被说成是潜在的侵略者。)此外,这种说法避免了与美国“确保相互摧毁”的概念等同起来。美国的这种概念通常用一种表示摧毁与杀伤

对方一定比例的工业与人口的打击财富的能力来表示。美国的这种理解要比苏联对相互威慑的认识狭隘些。苏联的理解是基于双方都有摧毁性报复力量,以致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不敢发动战争;而不是根据变化无常的工业与人口的损失多少,因为这种损失在理论上是可以接受的。

有些观察家曾推测苏联采取的可能是一种“以制止相威慑”的理论,而美国采取的是“以惩罚相威慑”的理论。(当然,这两种说法都不是苏美的官方说法)。“以制止相威慑”指的是通过保持一种阻挠与击败潜在进攻的能力来达到威慑;“以惩罚相威慑”则是靠一种能实施毁灭性惩罚报复的能力来达到威慑。苏联的军事态势与“能进行实战”的军事主张,的确表明他们可能运用了这种理论,但苏联关于威慑的言论却往往用报复性惩罚这个提法来表达,很难讲这种区别是否反映苏联的思想方法。

苏联的政治领导人在他们的纲领性讲话中,对于威慑需要强大的、作好战备的战斗力的看法表示赞同,但并没有进一步研究如何满足进行一场战争并取得胜利的要求,比如,勃列日涅夫就曾直率地表示,“任何潜在的侵略者都完全了解,任何对我国发动核导弹进攻的企图都会遭到毁灭性的报复”。值得注意的是,要制止的行动仅限于对苏联本身(有时会扩大到包括社

会主义联邦,即华约条约成员国,但不包括像越南和占巴这样的国家)的核导弹进攻(有时也泛指一切进攻)。

梁晓秋《关于威慑和威慑战略的几个问题》(军事科学院《2000 年中国的国防》研究组编印 1987

年 2 月版,第 9—18 页)谈苏联的威慑战略:

同美国的情况相反,苏联始终不曾公开宣布威慑战略方面的政策,对威慑一词始终避而不谈。实际上,苏联奉行的也是威慑的战略。曾三次出版的苏联军事理论著作《军事战略》一书表明,苏联军方承认苏美相互威慑的事实(但又不愿公开接受)。三个版本都强调了一场世界核战争的惨重而无法接受的后果。苏联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在苏共 27 大上说:“在过去的 40 年, 世界不止一次面临新的世界大战威胁。美国不止一次酝酿过对我国发动核进攻的计划。如果说帝国主义至今还不敢实施这种进攻,那么,这首先是因为我国的军事经济实力以及对侵略者的不可避免的回击遏制着它。”这也表明苏联默认了威慑战略的事实。当然,在苏联的著作中,“相互威慑”通常用能置侵略者于死地的“确保报复能力”一词来表示。因为这种说法不易使人误认为苏联是一个潜在的侵略者。此外,这种说法避免了与美国“确保相互摧毁”的概念等同起来。勃列日涅夫曾直率地表示,“任何潜在的侵略者都完全了解,任何对我国发动核导弹进攻的企图都会遭到毁灭性的报复”。这无疑是相互威慑的一个有力证明。勃列日涅夫在 1970 年的一次讲话中还说: “我们已经建立起一支战略力量。它是遏制任何侵略者的可靠手段。我们将适当加强军事实力,确保我们的防御坚不可摧,以此来回答来自世界任何地方的任何人想取得压倒苏联的军事优势的企图。我们不能不这样做。”这就表明,苏联领导人和他们的美国同行一样,始终把他们自己单方面的军事实力看成是威慑另一方的保证,也就是相互威慑的保证。⋯⋯1971 年苏共 24 大后,苏联军政领导人不再把战略优势作为一项目标,相反却大讲相互平衡、均势与安全。勃列日涅夫于 1975 年阐述了苏联的观点:“由于在世界舞台上已经建立起一种新的力量关系,国际关系的缓和已经有了可能。⋯⋯在双方

均握有巨大破坏威力武器的情况下,紧张局势的加剧日渐明显地失去了意义和异常危险。”卡特就职前夕,勃列日涅夫在演说中正式放弃寻求以首次打击为目标的军事优势,并重申要争取威慑。他说:“关于苏联正在超过防御的需要、为了进行‘首次打击’正在力求取得军备优势等等说法,都是荒谬的、完全没有根据的。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是:阻止首次打击;也要阻止第二次打击,根本不使核战争爆发⋯⋯。苏联的防御潜力必须足以制上任何人破坏我们的和平生活。不是力争军备优势,而是要削减军备、缓和军事对抗

——这就是我们的方针。”在十月革命 60 周年之际,他再次重申:“苏联正在有效地建立自己的防御,但它现在不是而且将来也不会谋求压倒对方的军事优势。我们并不希望打破苏美之间⋯⋯现有军事实力的大体平衡。但是, 反过来,我们坚持认为,任何别的人也不应该破坏这种平衡,使其有利于自己一方。”以上说明,尽管苏联坚持把威慑战略作为西方的伎俩而大加抨击, 实际上苏联同美国一样,早已把核威慑、相互摧毁的概念作为自己战略思想的主体内容,两国在强调的程度上有所不同,并无实质上的差别,只不过一个是公开鼓吹,一个是讳莫如深而已。

为了建立有效的战略成慑力量,近 40 年来,美苏两国不借巨额军费,竞相大力发展和充实自己的核武库,相继研制并部署了几代战略核武器系统, 建立了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威慑力量, 作为各自军事实力的支柱。⋯⋯苏联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在苏共 27 大上说:“苏维埃国家武装力量的战斗实力基础是战略核力量——战略导弹部队、战略海军力量和战略空军力量。”总之,美苏两国无论是政府更替还是战略政策的转变,都始终坚持以“三位一体”的战略威慑作为军事实力的中坚,目的是取长补短,防止其中一种力量的失效,以建立可靠的威慑战略基础。

⋯⋯

苏联一方面发动和平攻势,利用限制战略武器谈判,企图拖住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进程,另一方面积极研制和部署打“星球大战”的武器。除了改进完善现有的反导和反卫星系统外,加紧研制新型大空武器。包括:可以破坏、干扰美国大空武器的太空雷;能摧毁洲际导弹和卫星的定向能武器(强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微波武器);能保卫卫星和航天站的近程太空动能武器和攻击洲际导弹的远程动能武器;大型组合式航天站;能遂行多种任务的航天飞机以及新型运载火箭等等。同时,加紧研制和部署新一代进攻性战略核武器。力图同美国争夺太空军事优势,保持战略威慑力量的平衡。

⋯⋯

目前,美苏军事力量对比,尽管已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面转化,但苏联也决非等闲之辈。苏联一方面展开“和平功势”,力图保持美苏大体的战略均势,遏制美扩军竞争势头,尔后再伺机夺取军事优势。另一方面不惜巨额投资发展高技术,并企图以代价仅为 sDl 百分之凡的反措施,使美国的亿万投资付诸东流。

可以预见,在今后一个时期,由于美国率先提出旨在打破均势威慑的竞争战略,美苏间争夺军事优势谋求建立优势威慑力量的斗争有可能愈加激烈。

闵振范《苏联目前的军事政策》(《外国军事学术》1987 年第 9 期)谈苏联的“足够实力”威慑战略:

⋯⋯

苏共中央国际部第一副部长瓦季姆·扎格拉金 1987 年 3 月在接见英国一个代表团时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苏共中央委员会正在修改它的“同等安全” 概念。扎格拉金认为,“足够实力”理论是符合苏联要求的,苏联“不需要很高水平的核军备”,只保持一支足以遏制美国发动对苏核攻击的威慑力量就足够了。三是 1987 年 5 月底召开的华约首脑会议通过的《关于华沙条约国军事理论》的文件也对均势问题提出了新看法。该文件认为:“目前存在的军事战略均势仍然是不让战争发生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