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而流行的定型俗语

那是南北朝时期,北周大将军元胄深得丞相杨坚的器重,两人相处得非常好。北周的赵王招预谋杀害杨坚,篡夺帝位。一次,他设宴请杨坚吃饭,吃饭期间不准侍从进入。

元胄料到赵王招心怀叵测,便强行跟随杨坚入内。酒过三巡,赵王招用佩刀刺瓜递给杨坚吃,想乘机刺杀杨坚。元胄已看出他的用心,便对杨坚说:“相府有事,请丞相回府!”

赵王招气愤地斥责他说:“我正在与丞相谈论朝政大事,你这是干什么!给我滚开!”

元胄瞪圆了眼睛,手扶着刀柄,一脸怒气。赵王招马上换了一副面孔,满脸堆笑地对他说:“你不必多心,别瞎猜疑,来来,请入席饮酒……”

元胄没有听赵王招的话,手扶刀柄,站立不动。赵王招又想出一个办法,他装模作样地央求元胄说:“我嗓子干得厉害,请你去厨房给我弄些水来!”

元胄乘机对杨坚耳语:“赶快离开这里,赵王招要行刺!”

杨坚惊道:“不会吧,他没有兵马呀,怎么能反叛呢?”

元胄说:“他是先下手为强啊!”说罢扶着杨坚便走。赵王招从屋内追出,元胄用身子挡住门口让杨坚顺利地逃回了相府。

后来杨坚诛杀了赵王招,并建立隋朝,做了开国皇帝,称为隋文帝。元胄因护卫杨坚有功,被升为右卫大将军。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概括出了“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这句俗语,久而久之,这句话在人们当中流传了开来,常用来比喻先下手可以取得优势,后动手常常吃亏。

像“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这样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简练而形象化,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被称为俗语,也叫常言、俗话等。

“俗语”一词,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中褚少孙补写的《西门豹治邺》一文:

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

大意是:老百姓中间流传的俗语有‘假如不给河伯娶媳妇,就会大水泛滥,把那些老百姓都淹死’的说法。”这里的“俗语”一词,是指民间流传的说法。

后来,西汉经学家刘向的《说苑·贵德》和班固的《汉书·路温舒传》引述路温舒写给汉宣帝信中的话语,正式用“俗语”来指通俗、形象、广泛流行在人们当中的定型语句:

故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可入;刻木为吏,期不可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

俗语历史久,使用广泛,名目繁多,说法不一,有:里言、俚言、乡言、俗言、传言、常言、迩言、恒言;里谚、野谚、古谚、乡谚、俗谚;里语、俚语、民语、常语、古语、鄙语、俗话、古话、炼话、常谈、俗谈等。从这些繁杂的名称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俗语的理解并不一致。

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方言词、俗语词、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从狭义来看,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语类之一,不同于谚语、歇后语,但一些俗语介乎几者之间。

俗语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们生活经验和愿望,因此,通常具有很强的通俗性。另外,俗语通常是人们对事理的总结和概括,因此,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精炼性。

俗语字数不定,少则五、六字,多则十几个字,甚至有的有二十多个字,言简意赅,概括性强。

俗语十分讲究修辞,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顶真、映衬、层递等。其中比喻是俗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这类俗语往往用人们非常熟悉的事物,如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农田作物、生活用品等,来说明抽象、陌生的事物,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借助这些通俗、富有哲理而又精炼的俗语,可以更好地、更形象地说明问题,表达感情,可以把晦涩难懂的问题阐释清楚明白,把感情抒发得更加淋漓尽致。如“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句俗语形容人心不足,贪得无厌。

人们根据传说,改编了一则“蛇吞象”的故事:古代有个穷苦猎人叫阿象,他怜悯一条饿昏的小蛇,精心把它饲养大。此后,阿象一再向青蛇索取,使自己变成了富翁。但由于他贪得无厌,终于被青蛇一口吞掉了。这个故事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俗语的提炼过程。

俗语的形成、来源很广,既来自人们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系。“清官难断家务事”是一句流传了几百年的俗语,在明代作家冯梦龙在《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中,以及清代作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都用“常言道”、“俗语说”引用过此语。

这句俗语来源于一个故事。北宋年间,有一位叫赵秉公的县令。他勤政廉洁,断案公平,颇有声望,百姓称颂他为“清官”。

一次赵秉公的一位同窗好友来访,对他说:“你断刑律命案很有一套,对民事家务是否能断?”秉公说:“这有何难,不妨一试。”

同窗向他介绍说:“我乡有一张姓老汉,家有两个儿子,生活过得还算富裕。后来两个儿子都娶妻生子,成为多口之家。时间一长,因家务事儿两个儿子都想分家另过。开始张老汉不同意,可总闹别扭。后来老汉想通了,分就分吧。张家有宅院两处,田地二十亩,你来断断这家怎么分?”

赵秉公说:“这还不好分?二一添作五。两个儿子一人一处宅院,一人十亩田地。”

同窗又说道:“可是这样分不尽合理。因为大儿子下有三子,已经成人,二儿子下有一子,尚未成人。大儿子人多,二儿子人少,这样分岂不偏向二儿子?”

赵秉公听了后说:“是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都是老汉的孙子,那就按儿子分宅院。按孙子人数分地,一人五亩,老大得十五亩,老二得五亩。”

然而,同窗又道:“这样仍不尽合理。地都分了,宅院也分了,老汉却没地方住了。要知道百善孝为先啊!老汉什么都没有,这不是不孝吗?”

“照此说来,国人一向讲究四世同堂,五世其昌,团团圆圆,干脆还是不分为好啊!”赵秉公答道。

同窗说:“刚才我问了三问,你断了三个结果,哪个算断得公正呢?这还没完。一年后,二儿子得病死了,二儿媳守着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过活十分艰难,有了再嫁之意。可张老汉不同意,你说该不该嫁?”

“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亡从子。按‘三从’来说,不应改嫁。”赵秉公又答道。

“可是,前朝和当朝的公主,寡后尚可改嫁。为什么农妇就不可呢?这样断公正吗?”

赵秉公一时回答不上来了,这位同窗说:“都说你是个清官,可见清官也难断家务事啊!”

“清官难断家务事”这句俗语就是这么来的。人们常用这句俗语来比喻家庭纠纷,外人很难搞清楚,无从断言谁是谁非的家务事。

再看一个来源于传说的俗语。传说在靠近山西五台山不太远的地方有座马头山,山上有座小寺院,叫马王寺。寺里住着一个叫净空的主持和十几个和尚。马王寺的前身是一座福神庙,但香火不旺。

净空和尚原是峨眉山的云游僧,来到福神庙落脚以后,把福神换成了菩萨。一些善男信女前来参拜后,感觉特别灵验,于是来寺里祈福消灾许愿的人越来越多,寺里的香火也越来越盛。

一次,当地一位大财主因其妻久病不愈,便来求菩萨消灾保佑。后来妻子果然好了,他于是便捐银万两,黄金千两,扩建寺院,重塑菩萨金身。

经过半年施工,新寺落成,全寺上下一片欢腾。和尚们忙着诵经,准备开光典礼。可净空认为本寺原有的和尚智慧低,造诣肤浅,不让他们在开光大典上念经,只是让他们做些扫地、倒茶之类的活计。而念经之事,却让从千里之外的峨眉山请来的二十名和尚来做。

整个开光仪式虽然搞得不错,可原有的和尚们却怨气十足。他们说:“净空做主持,对我们这些念了十几年经的和尚不相信,不认可,只有远来的和尚才会念经。真是太不公平了。”后来这些和尚陆续离开了马王寺,离开了净空。

人们从这个传说中,总结出“远来和尚会念经”这句俗语,用来形容瞧不起当地人才,认为只有外来的人才有本事。有时也用来比喻外来的人都有本事,因而容易受当地人尊敬。

生活中,俗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白披一张人皮、半斤对八两、半路上出家、饱汉不知饿汉饥、说曹操曹操到、家和万事兴、县官不如现管、新官上任三把火、身正不怕影子斜等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俗语。

【旁注】

丞相 也称宰相,是古代中国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丞相制度起源于商战国。秦国自秦武王开始,设左丞相、右丞相,但有时也设相邦、秦统一以后只设左、右丞相。汉初各王国在其封国中各设丞相。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

隋文帝(541年~604年)隋朝开国皇帝。陕西华阴人。隋文帝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开科取士,开创了先进的选官制度,并努力发展文化经济,使得我国成为盛世之国。隋文帝是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之一,被尊为“圣人可汗”。

《说苑》 又名《新苑》,西汉学者刘向的一本著作,共二十卷,以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

方言词 是指流行在方言地区而没有在普通话里普遍通行的词。方言的地区有大有小,有很狭小的地区所使用的方言词也叫土语词。我国幅员辽阔,方言词十分丰富,如温州方言词、内蒙古方言词、新疆方言词、重庆方言词等。

冯梦龙(1574年~1646年)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顾曲散人、姑苏词奴等。出身士大夫家庭。冯梦龙的作品比较强调感情和行为,最有名的作品为白话小说《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

《红楼梦》 原名《石头记》,又名《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长篇章回体小说,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

福神 我国民间传说中的神仙,民间传说福神原为岁星,即木星,后逐渐人格化,一说源于太平道所祀三官中的天官,演化为天官赐福之说。一说福神为唐道州刺史阳城,因其有抵制进贡侏儒的善政,遂被尊为福神。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散文,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链接】

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注重形象,成语讲究精练。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们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

就外延来说,俗语和成语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和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