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短语——熟 语

熟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其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在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恰当地运用熟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使文章的表现力增强。

熟语内容丰富,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生产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流传下来的,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具有结构上的稳定性和意义上的整体性。通常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格言及歇后语等。

汉民族语言瑰宝的成语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出了个大学问家孔子,他知识渊博,学富五车,懂得方方面面的知识,当时,有很多人拜他为师,跟随他学习知识,据说弟子最多时有三千余人。一天,一个叫子贡的弟子问孔子:“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意思是“孔文子为什么能得到‘文’这个谥号呢?”

孔文子指的是卫国大夫孔圉,孔圉十分谦虚好学,卫国的国君为了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在他离世后,赐给他“文”的谥号。

孔子见子贡提出这个问题,很高兴,就回答道:““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意思就是“因为他聪明又爱好学习,并且不把放下身份向人请教看成是可耻的事,所以死后才得到‘文’的谥号。”

孔子的回答中有一个四字短语,就是“不耻下问”,这个四字短语意思是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问题为羞耻。这个四字短语言简意赅,含义丰富,而且不能拆分开来,像这样的四字短语就被称为成语。

成语是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含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成语有三大特性:习用性、完整性、定型性。习用性是指成语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是千百年间长期沿袭下来的,有着深远的使用历史,如“欣欣向荣”,这一成语在东晋陶潜的《归去来辞》中已见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这里,“欣欣向荣”是说草木繁荣茂盛。后来,这一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种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繁荣昌盛。

再如,“迎刃而解”这一成语见于《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己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着手处也。”

“迎刃而解”本来是说破竹子,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就随着刀口裂开了。后常用来形容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主要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问题就能顺利地得到解决了。

成语的完整性是说成语是作为完整的意义单位来运用的,也就是说一个成语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虽然成语是由词构成的词组,但是词和词之间不能孤立地分割开来,它们的联系是很紧密的。

许多成语的意义不能逐个词从字面上加以解释,如“入木三分”这个成语。这个成语本是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朝书法家王羲之写字很有笔力,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木工用刀刻字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就是来源于此。

这个成语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来使用的,不能将之拆分加以解释。“入木三分”后来形容有力的议论和深刻的描写,就是从它本来的一个完整的意义转用过来的。

成语的定型性是指成语的结构形式是固定的,字词的位置不能任意变换,字眼不能随便改动。如“星罗棋布”,不能说成“棋布星罗”,虽然后者和前者的意思没有很大不同,但是相沿成习,习惯上说的是前者,不是后者。

又如“车水马龙”这个成语是从《后汉书·马后纪》“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紧缩而来的,“水”是对“车”加以喻说,“龙”是对“马”加以喻说,是说车马很多,来往不绝,形容繁华热闹的景象。

这个成语不能说成“车龙马水”和“车马水龙”。如果说成前者,就错把“龙”来喻说“车”和错把“水”来喻说“马”了,如果说成后者,意思就不明晰了。

另外,成语的字眼一般也不能随便改动,如“相形见绌”,是指与同类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的意思,不能把其中的“绌”改动为“拙”。绌是不足、不够的意思;拙是笨、不灵巧的意思,因此不能将“绌”改为“拙”。

成语很丰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精练、形象、深刻的表现力。成语通常以简短的形式表示丰富的内容。一个成语一般浓缩为四个字,成语一共有5万多条,其中96%为四字格式。

四字格式的成语斩钉截铁,简明有力,如“实事求是”,四个字就包含了从实际对象出发,科学地研究客观事物的规律,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的意思,一般上也用来指如实反映情况,按照实际情况办事,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处理。

通常,成语又是很形象的。一个成语往往用形容、比喻、描写的方法表现出事物的图景、形状、声貌和特征,构成具体可感的形象。

许多成语都含有一个生动的故事,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使人受到教育,如“刻舟求剑”,这个成语含有一个生动的完整故事,这个故事见于《吕氏春秋·察今》。

故事说,有一个楚国人出门远行。他在乘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随身带着的剑落入江中的急流里去了。船上的人都大叫:“剑掉进水里了!”

这个楚国人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然后回头对大家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众人疑惑不解地望着那个刀刻的印记。有人催促他说:“快下水去找剑呀!”楚国人说:“慌什么,我有记号呢。”

船继续前行,又有人催促他说:“再不下去找剑,这船越走越远,当心找不回来了。”可楚国人依旧自信地说:“不用急,不用急,记号刻在那儿呢。”

直至船行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可是,他怎么能找得到呢。

这样故事很有启发性,它教育人们做事情要知通变,不能形而上学地孤立而静止地处理问题,不能拘泥固执。

成语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有的源自寓言,有的源自诗文、戏曲、小说,有的源自轶闻遗事,有的源自神话、传说,还有的源自谚语。

来源于寓言的成语有很多,如“自相矛盾”源自《韩非子·难势》的一个寓言故事;“画蛇添足”源自《战国策·齐策二》的一个寓言故事;“叶公好龙”源自汉代刘向所著《新序·杂事》的一个寓言故事。

源自诗文、戏曲、小说的成语也有很多,如“尺短寸长”源自《楚辞·卜居》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句。“一叶知秋”源自《淮南子·说山》:“以小明大,见一落叶,而知岁之将暮。”“顺水推舟”源于元代康进之的《李逵负荆》:“你休得顺水推舟,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源自轶闻遗事的成语,如“负荆请罪”源自《史记·廉颇茼相如列传》所记的一个故事。“名落孙山”源于宋朝范公傅《过庭录》的一个轶闻遗事。

源自神话传说的成语,如“精卫填海”这个成语源于《山海经·北山经》所载的一个神话故事。“与虎谋皮”这个成语是从“与狐谋皮”演化来的,而“与狐谋皮”源自《太平御览的一个传说故事。

源自谚语的成语,如“辅车相依”和“唇亡齿寒”这两个成语源自《左传·僖公五年》所引的一个谚语。这个谚语是这样说的:“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铁树开花”这个成语源自明朝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所引的一个谚语。

成语一般为四个格式,但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等以上成语,如“五十步笑百步”、“闭门羹”、“莫须有”、“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人们口里常说的一些四字习用语有的也归入成语里来,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阳奉阴违”、“不三不四”、“心直口快”等等。另外,在成语中也有些是接受外来文化而出现的,如“天花乱坠”、“当头棒喝”、“不可思议”、“不二法门”等。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

成语历经千年的发展演变,已经成为汉语言中的一朵奇葩,其结构匀整、含义丰富、风格高雅,富有节奏感和表现力的特点为其他语言形式所不具备。

【旁注】

大夫 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者有谏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之官。隋唐以后,大夫为高级官阶的称号。

陶潜(365年~427年)即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号五柳先生,江西九江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晋书》 二十四史之一,唐朝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即420年。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后汉书》 一部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记载了从光武帝刘秀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

《吕氏春秋》 亦称《吕览》,是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们共同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氏春秋》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儒、道思想为主,并融合进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组织者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韩非子》 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二十卷,战国时期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所撰。全书由五十五篇独立的论文集辑而成。其学说的核心是以君主专制为基础的法、术、势结合思想,秉持进化论的历史观,主张极端的功利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只有利害而没有仁爱,强调以法治国,以利用人,对秦汉以后封建社会制度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

《战国策》 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也称《短长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约12万字。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

【阅读链接】

由于成语以四字居多,因此有些人往往把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也当作成语。凡是一个词组里的词可以抽换的,就应该当作普通词组,如“根本改变”这个词组,在某种场合,可以改成“彻底改变”、“基本改变”或者“大大改变”。再如,“密切合作”这个四字词组,可以改为“紧密合作”,词组改变了以后,并没有改变它所要表达的内容,也使人感到很适合,这样的词组就是普通词组。

而成语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般来讲,是不能用意思相同或者相近的词来替换成语中的词,如“虎口余生”这个成语,就不能用“虎嘴余生”来替换,更不能改为“狼口余生”,或“狮口余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