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丰富的汉字范畴

野兽留下的脚印启发了仓颉,使他发明了最早的“文字”,仓颉发明的文字形似图画,如“马”字、“驴”字都像动物马和驴的形象。这种像物体原本样子的文字被形象地称为“象形文字”。

象形字最早就是先描绘物体的样子,后来逐渐演化变成一种线条符号,《说文解字·叙》:载“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日、月、山、水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水的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字”的造型。

象形字有独体象形与合体象形之分。合体象形所合之二体,有一体不能单独成字,有一体可以单独成字。

甲骨文也属于一种象形文字,如甲骨文“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

不但甲骨文属于象形文字,石刻文和金文也算是象形文字,也都来自于图画。

象形文字直接明了,使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但是,象形文字局限性很大,并不是什么东西都能用线条简洁地画出来,一些事物根本无“形”可“象”,而且,还有其他种种不方便之处。

于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指事字和会意字。指事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上简单的指示性符号而创造新字的方法。一般是用一两个抽象符号,或用一个象形符号再加上一个抽象符号来表示一个新的字义。

指事只是一种辅助性的造字法。因为只有极少数的意义才能用指事的方法表示出来,所以指事字很少。

指事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指事字,全部用指事性的符号来表示,如一、二、三、四等。这类指示字可能是来自原始的刻画符号。

另一类是在象形字的某一部位加上点画性符号,以表明造字的意图所在,如“刃”是在刀口处加一点,指明刀刃。“本”是在“木”字下方加上一短画,指明是树木的下端。

会意也叫“象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符号拼合起来表示一个新字的造字法。会意字一般都是合体字,较普遍的是用不同的字组成的“异文会意”。

会意字以象形字为基础,满足不了生活、生产的需要,于是就出现了形声字。形声造字法是一种用两个现成的符号,一个表示意义,一个表示声音,合起来表示一个新字的造字法。

形声字主要类型有:左形右声字,如:城、松、情、帽;右形左声字,如:领、功、战、鸭;上形下声字,如:宇、花、篱、雾;下形上声字,如:想、梨、盒;内形外声字,如:问、辩、闻、闷;外形内声字,如:裹、围、府、固。

上面六种方式可以概括为左右,上下、内外三种相互关系而形成的形声字,其中以左形右声为最普遍。形声有表音成分,因而不同于象形、指事和会意。形声的结构相当简单清楚,因此应用最广。

此外,还有假借和转注造字法。假借是借用已有的字来代替要造的字,也就是赋予旧字以新义,成为一个新字的造字方法,如“西”字本是一个会意字,表示鸟在巢上之意,后来有了“栖”,就把“西”字借为表示方向的字了。

转注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具有同样的形旁,它们的意义可以互相注释,如“老”、和“考”;“会”和“合”。古时“考”可作“长寿”讲,“老”、“考”相通,意义一致,即所谓老者考也,考者老也。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总称为“六书”。绝大多数汉字都是借助这六种造字法产生的。

汉字是音、形、意的统一体,汉字的字形就是汉字的形体。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材料,也是汉字的最小构成单位。书写汉字时,笔画的走向和出现的先后次序,叫“笔顺”。

汉字的笔顺是比较固定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内,先外后内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

汉字包括独体字和合体字,独体字不能分割。合体字由基础部件组合构成,如:“日”“月”为“明”;“禾”“火”为“秋”。这种合体字数量最大,占了汉字的90%以上。汉字的基础部件包括独体字、偏旁部首和其他不成字部件。

字义就是字表示的意义,如“马”是表示一种动物;“日”表示太阳,等等。通常一个字有几种相近或不同的意思。字义是不断变化的,通常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表示的意义有所变化。

汉字的音就是汉字的读音,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通常声母在前,韵母在后,声母加上韵母组成声韵结构,声韵结构加上声调就是字音。不同的字可能有不同的字音,也可能有相同的字音。一个字也可能有多个字音。

汉字最早的注音方法是读若法和直注法。读若法就是用音近的字来注音,东汉许慎的字典《说文解字》就采用这种注音方法。直注法就是用另一个汉字来表明这个汉字的读音。

以上两种方法都有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字没有同音字或是同音字过于冷僻,这就难以起到注音的作用。

魏晋时期发展出了反切法,汉字的发音可以通过反切法进行标注,即用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合拼来注音,这使得所有汉字发音都有可能组合出来。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了汉字形式的注音符号以及很多拉丁字母注音方法。

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字体逐步变为以线条符号为主,字形逐渐固定,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字体简化了,而到了隶书和楷书时期,简化的字体更多。虽然字体得到了简化,但还是相对繁缛,因此还属于繁体字。

繁体字笔画多、结构复杂,为了便利书写和认记,人们将汉字进行了简化。自南北朝以来,在民间出现了笔画较少的字,这种字被称为“俗体字”。俗体字是相对于正体字而言的,合乎书写规范的字就是正体字或正字,不合书写规范的字就是俗体字。

和正体字比较起来,俗体字的特点是改变笔画或更换偏旁,也有少数是另造的。由于很多俗体字比正体字笔画少,应用方便,所以流传不断。实质上,俗体字就是一种流传在民间的简化字。

将繁体字简化的方法通常有六种,一是更换偏旁,二是删除局部,三是同音替代,四是全部改造,五是简化类推,六是草书楷化。

殷商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甲骨文内容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有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它们被契刻在大约15万片甲骨上,共有4500多个单字。

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汉字的数量不断发生变化,有的字消失了,而又有新的字被创造出来。汉代许慎著的《说文解字》共收录了9353字。其后,南朝时顾野王所撰的《玉篇》共收录16917字,在此基础上修订的《大广益会玉篇》则收录了22726字。

此后收字较多的是宋朝官修的《类篇》,收字31319个;另一部宋朝官修的《集韵》中收字53525个,曾经是收字最多的一部书。

总体上看,汉字的数量并没有准确数字,总数约有近十万个,其中有少数异体字和罕用字。绝大多数异体字和罕用字已被规范掉了,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尔出现,人们日常所使用的汉字大约只有几千字。

汉字历经几千年的演变、流转,期间又经历了无数次的增减、删改,凝结着先人们的无上智慧,蕴含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华夏文明得以延续千年不断的重要载体。

【旁注】

《说文解字》 简称《说文》,我国第一部字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即公元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即公元121年。

石刻文 东周时期刻石文字。石刻文产生于周代,兴盛于秦代。秦代石刻在10块花岗岩质的鼓形石上,各刻四言诗一首,内容歌咏秦国君狩猎情况,又称猎碣。传说中的最早的石刻是夏朝时的《嵝碑》,历来对其书法评价甚高。

合体字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合体字有两种,一种是从组合的两个成分上来显示字义。另外一种是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一个字表示义类,一个字表示字音。形声字和象形字都有合体字,其中,形声字最多。

独体字 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独体字是一个囫囵的整体,切分不开。独体字大都是一些简单的象形字和表意字。因为这类字是从图画演变而成的,所以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整体。独体的象形字和表意字是构成合体字的基础。

声调 这里的声调指拼音声调,汉语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第一声为阴平,或叫平调。第二声为阳平,或叫升调。第三声为上声,或叫上音。第四声为去声,或叫去音。每个汉字由韵母和声母配合构成一个音节构成。在韵母上部应该标出声调,有时,为了方便也可省略。

《玉篇》 我国古代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是南朝梁黄门侍郎兼太学博士顾野王于公元543年所撰。,《玉篇》共16917字。《玉篇》与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价值不同,各当其用。

【阅读链接】

由于我国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只好用汉字来注音。用汉字注音叫做“直音”。直音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时候,这个字没有同音字;有时候,这个字虽有同音字,但是那些同音字都是生僻的字,注了直音等于不注,以生僻字注常用字,可以说越注越糊涂。

最终古人发明了用反切法注音。反切法比起直音法来有很大的进步。这个方法大约兴于汉末,开始的时候叫做“反”,又叫做“翻”,唐人忌讳“反”字,所以改为“切”字。可以说,反切方法的发明,是汉语音韵学的开始。反切的方法是:对前一个字(反切上字)只取它的声母;对后一个字(反切下字)只取它的韵母和声调,合起来相拼得出的字音,便是这个生字(被切字)的读音。再用消去法,消去括号中反切取音时不用的反切上字的韵母和反切下字的声母,用反切下字的声调,得出被切字的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