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言到白话文的演绎

春秋战国时期,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但是用竹简和丝绸记载文字有很大的弊端,竹简过于笨重,而且记录的字数有限。用丝绸记录,价格又过于昂贵。为了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或节省下一块丝绸,书写时常将不重要的字删掉。久而久之,这种习惯固定了下来。

这种书写习惯的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在历朝历代来往的公文中,这种习惯一直延续不断。

唐朝时,汉语中的口语有了较大的变化,书面上的语言分为两种:一种书面语是模仿上古汉语书面文献的书面语,比如六朝作家和唐宋八大家的散文,称为“文言”。另一种是在当时口语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称为“古白话。

唐代文学家韩愈提倡散文,反对骈体。骈体起源于汉魏,成熟于南北朝,讲究对仗和声律,四字六字相间,称“四六文”。韩愈反对这种注重形式、束缚思想的文体,提倡接近口语、表意自由的文言散文,使文体恢复到未受骈体束缚以前的时代。

唐代时,寺庙宣传佛教,用讲故事的方法吸引群众。通常情形是讲故事的人一边展示图画,一边说唱故事。图画称为“变相”,说唱底本称为“变文”。有散文韵文相间的,有全部散文的。这是早期的古白话写就的。

宋代的“语录”也是一种早期的白话文学。起初,禅宗佛徒辑录师傅言谈,用口语体。后来,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的门人,也用口语体记录老师的言论。“语录体”是一种古白话文。

宋元间的说书人讲说故事的底本称为“话本”。“话”是故事,“本”是底本,分为小说和讲史两类。前者多为白话短篇,后者是浅近文言的长篇。

唐宋时期,文言与古白话有了一定的差别,而与口语差别就更大了,文言只作为书面上的语言来使用,与普通百姓的距离是越来越远。

在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却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这里,“饭”名词作动词用,意思为吃饭。

人们把用文言写成的文章,称为文言文,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唐宋古文、明清八股等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

“文言文”中,第一个“文”字,是美好的意思。“言”字,是写、表述、记载的意思。最后一个“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与“文言文”相对的是“白话文”。“白话文”的意思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进入元、明、清时期,文言和古白话并行存在,既有模仿上古的书面语,如桐城派的散文;又有在当时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比如章回小说《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古白话虽然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但是,文学的主流和正宗还是文言文。

清朝晚期,开始有意识地提倡白话,兴起称为“新文体”的“通俗文言文”,学者黄遵宪引俗话入诗,反对崇古,他在1868年写的新诗,是文体解放的开路先锋: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烂斑!

光绪时的举人裘廷梁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文章中提出“崇白话、废文言”。他说:白话有“八益”,其中“省日力、免枉读、便幼学、炼心力、便贫民”等项是先进思想。

1898年,裘廷梁创办《无锡白话报》,极力提倡白话文,进行文体改革,同年他在《苏报》上发表著名论文《论白话为维新之本》。

在这之后,革新思潮澎湃,学界掀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运动高潮。旧文学不是指旧时期的文学,而是指旧性质的文学,它的特点是文体是文言的,内容是陈腐的,思想是封建的。

新文学不是指新时期的文学,而是指新性质的文学,它的特点是文体是白话的,内容是新颖的,思想是革命的。

在“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口号下,文言文最终为白话文所取代。从此,白话文不但只用于通俗文学作品,而在全社会上普遍应用起来。

白话文浅显通俗,语言生动、泼辣、粗犷、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表现力。白话文与大众口语有紧密关系,白话文“大众化”,就是将白话说得大多数都能懂的程度。

白话文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官话白话文,又叫京白;吴语白话文,又叫苏白;粤语白话文,又叫广白;韵白,也叫中州韵白话文。在明代,韵白是明政府定的官话。除了这四种,还有很多白话。统称为“土白”。生活中所常说的白话文,指的是官话白话文。

文言文形式规范,并且用词用字较为统一。而由于方言的差异,白话文在各地差别较大,因此交流呈现出地域差异的特性。

白话文是发展的需要,它简练,通俗易懂,对传播新思想,繁荣文学创作,推广普通教育,起了非常的重要作用。

【旁注】

竹简 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现在一般说竹简。均用毛笔墨书。由于其材料的局限,难以广泛的传播,这极大地限制了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这一切直至竹简的出现才得改变。

唐宋八大家 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唐宋文坛以他们的文学成就最高,流传最广,故称唐宋八大家。

说唱 我国民间表演艺术的一种形式,是用来讲唱历史、传说叙事及文学作品的一种艺术体裁。这种艺术形式集音乐、表演和戏剧情节为一身,深受百姓喜欢,具有良好的娱乐功能。说唱艺术包括变文、评话、快书、大鼓、弹词、道情、宝卷等。

辞赋 我国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汉朝人集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等人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辞赋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桐城派 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因其早期的重要作家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均是清代安徽桐城人,故名桐城派。桐城文派理论体系完整,创作特色鲜明,作家众多,作品丰富,播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影响深远。

举人 原意是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也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

【阅读链接】

在汉语历史上,各个不同时期,都有所谓的“白话”。白话是比较于文言而言的,没有文言,也就无所谓白话。最早的文言,跟当时的白话基本一致。甲骨文、金文、《尚书》就是当时的口头语,被记录下来,即白话。但在后人看来,它们同时又是“文言”的始祖。

白话里有大量的词,以及很多说法,是文言里不用的。与文言有牵连的人大多是上层的,与白话有牵连的人大多是下层的。在过去人的眼里,文言和白话有雅俗之分,居于社会上层的人用雅的,即用文言,而居于社会下次的人则用俗的,即白话。文言和白话并存,且相互影响,可是影响力量的大小不同,文言影响大,白话影响小。另外,文言大致是超方言的;白话则不然,虽然大多用所谓官话,却常常不能离开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