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简意赅的民间谚语

在很久以前,某地有“六十花甲子”的习俗,意思就是人活到六十岁如果还没死的话,就要被自己的子女送到野外的“活坟”里去住。所谓“活坟”是一个用土砌成的地窨子,只留一个送饭的小口。孝顺的儿女还给送饭,老人还可苟延残喘,遇到不孝的儿女,老人只能被活活饿死,非常悲惨。

当地有个大臣是一个有名的孝子。他的父亲活到六十岁,按照习俗也被送进了“活坟”。他每次上朝回来,就亲自为父亲送茶送饭,顿顿不缺。他父亲带了一只小猫和几本古书住在“活坟”里,每天看书养猫,倒也安然自在。

一天,这个大臣又给他父亲送饭。临走时,不觉悲由心生,用颤抖的声音对他父亲说:“这是儿子最后一次给您送饭了,回去后就不知死活了。儿子死不要紧,父亲您如何是好呢?”

老父亲听了非常诧异,他急忙问儿子发生了什么事。那个大臣把朝廷上发生的一件奇事告诉了父亲。原来金殿上不知从哪里来了五个怪物,灰色的皮毛,小小的眼睛,尖尖的嘴巴,长长的尾巴。每天在金殿上乱咬乱闹,抓又抓不到,闹得无法上朝。皇帝叫大臣们想办法消除这一灾患,想不出办法就要杀头。

老父亲听了后想了想说:“我儿不必过分忧虑,这不过是五只大老鼠罢了,你把这只猫带到金殿上去,就可以把它们除掉。”

大臣听后,十分高兴,他把猫带上了金殿。等五个灰色的东西正在上蹿下跳十分嚣张时,大臣立即把猫放出去了。猫儿两眼圆睁,“咪呜”一声,然后猛扑过去。那五个东西吓得四散而逃,但很快都被这只猫咬死了。

皇帝见祸害已除,非常高兴。就问大臣是怎么想出的办法。大臣把情况如实地讲述了一遍。皇帝听后恍然大悟,老人经历多,见识广,有丰富的经验,是社会之宝啊。怎能如此虐待他们呢?于是下令取消“六十花甲子”的习俗,命令把老人一律接回家好好赡养。

后来,人们从这个故事中,总结出了“家有一老,犹如一宝;有了疑难,问问便晓”的经验教训。再后来,“家有一老,犹如一宝”成为固定的语句,在人们中间流传开来。

后来人们将像“家有一老,犹如一宝”这样在口头上广泛流传的具有深刻道理的简练语句称为谚语。

谚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对谚语性质的界定,历来就有许多说法,诸如:《礼记·大学》曰:“谚,俗语也。”;《左传·隐公十一年》曰:“谚,俗言也。”;《汉书·五行志》曰:“谚,俗所传言也”;《文心雕龙·书记》中曰:“谚,直言也。”

这些都是从广义上解释的,指出谚语是一种流传于民间并世代口耳相传的通俗而简练的语言形式。

谚语起源极早,早在远古时期谚语便已经产生,并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清代学者杜文澜在《古谣谚·凡例》中说:

谣谚之兴,其始止发乎语言,未著于文字。

这句话说明最初的谚语是伴随着语言的产生而出现的,只是当时没有文字记录而已。即使在文字出现以后,被录入典籍的谚语也不多。因为古代所谓文人雅士认为谚语多数出自民间,鄙俗难解,所以故意忽略。

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文化出现“百家争鸣”繁荣局面,接近社会底层的士阶层才有了著书立说的机会,他们大量引用民谚民谣,少部分谚语才得以保存,如《左传·宫子奇谏假道》中记载有“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谚语。

随着汉语言文化的不断的发展,唐宋以后,特别是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俗话”、“俗谚”更是多姿多彩。这些谚语流传了千百年,至今仍然充满着生命力,特别是那些被吸收到书面语言里的各种谚语,后人一直沿用不绝。

谚语根植于口语,口语性较强。因为是口头流传的句子,所以谚语具有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特点,如“姜还是老的辣”、“羊毛出在羊身上”、“人怕出名猪怕壮”等。

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书记篇》说:“文辞鄙俚,莫过于谚。”意思就是说谚语的语句是很通俗的。

谚语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来分,大体分为几种:

气象谚语。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

农业谚语。它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枣芽发,种棉花”;“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等等。

生活常识谚语。它是人们在生活各方面的常识概括,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等。

事理谚语。它是人们为人行事的经验总结,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

谚语在结构形式上是短小精悍、简明凝练的。常见的谚语一般是五、六,七个字,有一部分是八、九个字,十个字以上的很少。

五字谚语的节奏和五言诗句的节奏类似,即以两个音节为一个音步,一句有三个音步或两个音步。六字谚语的节奏一般也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音步,即有三个音步。

七字谚语的节奏和七言诗句的节奏类似,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音步,一句有四个音步或三个音步。这样的节奏,声律和谐,音响铿锵,形式匀称均衡,念起来朗朗上口,也易于记忆。

有些谚语是复句的结构形式,一般是由两个分句组成,这两个分句的字数一般是对等的,很整齐均衡的,即两个三言分句,或两个四言分句,或两个五言分句,或两个六言分句,或两个七言分句。

很多古代谚语都是从故事中提炼而来的,是人们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如“得饶人处且饶人”,《增广贤文》和《吴下谚联》中都收有此句谚语。常见搭配是“遇饮酒时须饮酒,得饶人处且饶人”。宋代俞文豹的《常谈出处》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蔡州褒信县有个道士善于下围棋,开始他只在本县下棋,日久竟无敌手,于是便离开本县向京城走去。走一城赢一城,走一县赢一县。走到京城,和当时的著名国手对弈,竟又赢了。逐年下来,下棋所赢的银子,使他成了富翁。

他的年纪也逐渐大了,深悔过去下棋过于认真,损伤了很多人的面子。因此,他写了首诗,最后两句是:“自出门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此后下棋便心存容让,有意给人家留点儿面子,不让别人输得太厉害,最后他也得了个“国手”的称号。

后人便用“得饶人处且饶人”,比喻凡是能原谅别人时,就宽宏大量一些,别把事情做绝了。

还有一部分古代谚语来自于诗句,如“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谚语是讥讽那些费尽心思、不择手段地钻营取巧,结果事与愿违,反而害了自己。它来源于北宋文学家、词人、诗人苏轼的一首《洗儿》诗。诗云: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因为诗中有“我被聪明误一生”句,后人便把它当做“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来源。

还有一些古谚语来自于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等,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谚语源自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

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谚语的内容也不断更新,一些鼓老的、不合时宜的谚语逐渐淡出人们生活,同时,又不断产生一些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谚语,一些旧的谚语,也不断被赋予新意。总体来看,谚语不断丰富,内涵逐渐厚重,艺术色彩也更加绚烂多彩。

【旁注】

六十花甲子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相互搭配构成了下表所示的60个干支,俗称“六十花甲子”。一般用于年、月、日、时的纪序。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金殿 在我国古代,金殿指皇帝召见群臣和处理政事的地方,后泛指宫殿。现多指湖北武当山金殿,该金殿在湖北省十堰市市境内的武当山天柱峰巅,俗称“金顶”。亦指云南昆明鸣凤山金殿,又名铜瓦寺,坐落在昆明城东北郊鸣凤山。

《文心雕龙》 我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全书共10卷,50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思想,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白话 接近日常生活语言的文字表达方式。白话是相对于文言文而说的,从词汇、句法、韵味等方面看,白话与文言有着明显的区别,白话是人们日常会话所用的语言。相比之下,文言比白话要更加严谨、规范和有逻辑。

清明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也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也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五言 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有仄起、平起二格。五言诗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五言绝句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画图,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增广贤文》 明代时期编写的儒家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此书集结了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西域 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地区等。西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典故 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的官名。后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短小精悍的、内容完整的和寓意鲜明的故事或传说。典故这个名称见于《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

【阅读链接】

谚语带有地方的特点。广州方言有句谚语说:“奸奸狡狡,朝煲晚炒;忠忠直直,终须乞食”,这是对社会中一些不合理现象的讽刺。其中的“朝”、“煲”、“乞食”都是广州方言词语。

不同地区因气候和耕作特点不同,一些农谚反映的经验也不同,如江苏常熟一带有“冬青花开,梅雨残”的农谚,是说冬青花开,梅雨就结束了。而浙江义乌一带却有农谚说“冬青花开,梅雨来,是说冬青花开,梅雨就开始了。一个是说梅雨结束,一个是说梅雨开始,反映了两个地方不同的气候情况。又如苏北有“清明两旁泡稻种,端阳两边秧”的农谚,是说在清明的时候才浸稻种。但是广东却有农谚说:“清明秧,谷雨谷”,是说在清明的时候已有秧苗了,比苏北早了一个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