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小风趣形象的歇后语

那是在我国商朝末年,在陕西渭水边上,有个叫姜子牙的人隐居在那里。他原先在商纣王手下当官,后来不满商纣王的胡作非为,就到商朝的诸侯国周国来了。他早已听说周文王贤明,是个胸怀大志的人,就想来投奔他。但他又不愿意主动送上门去,于是就在渭水边隐居下来。

姜子牙每天都到渭水河边去,坐在岸边钓鱼。但他的目的并不是要钓到河水中的鱼,而是想引起周文王的注意,希望周文王主动来找他。于是,他钓鱼用的鱼钩不是弯的,而是一根直钩。鱼钩上也不安放鱼饵。他常常是一边高高地举着鱼竿,一边自言自语地说:“不想活的鱼儿啊。你自己上钩来吧!”

当然,姜子牙这样钓鱼是永远也钓不到河里的鱼的,但是他的古怪行为终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且传到了周文王的耳朵里。周文王对姜子牙的古怪行为产生了兴趣,他派人打听姜子牙到底是何许人也,为什么有此古怪的行为。

派去的人很快就从四面八方返回来,他们将打探来的消息告诉了周文王。周文王了解到姜子牙是个军事奇才,而且胸怀大志,正是他所需要,而且一直寻觅不到的人物。

周文王匆忙带着随从来到渭水河边,见到姜子牙后,诚心诚意地请姜子牙去辅佐自己,成就大业。姜子牙渭水河边钓鱼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他很高兴地答应了。

后来,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灭了商朝,建立了周王朝,完成了自己成就一番大业的心愿。姜子牙就是姜尚,人们又叫他姜太公。

姜子牙在渭河边钓鱼吸引周文王关注自己的事被人们挂在嘴边,并流传开来,后来人们在述说这件事时,都将这件事概括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样一种语言形式,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这种由前半截和后半截组成的语言形式渐渐为人们所喜欢,所传颂,久而久之,成为了一种固定的语言形式。

这种语言形式短小、风趣、形象。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即前半截,起“引子”作用,后一部分,即后半截,起“后衬”的作用,两者结合起来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

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在《战国策》就有所体现,如《战国策·楚策四》载:“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提到的“郑五歇后体”。“郑五歇后体”是一种“歇后”体诗,即以歇后形式写的诗文。从这以后,歇后语这一名称正式诞生。

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却是很多的,如清代史学家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反映出这个歇后语在宋代就有了。这类歇后语言简意赅,含义丰富,流传广泛而久远。

歇后语的前一部分用来对某一事物,或某一行为动作,或某一情况状态加以比喻、形容或描绘,后一部分用来对前一部分所说的意思加以解说和点明,所以一个歇后语所要表示的一般含义在后一部分,后一部分是主要意思所在的地方。

如“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前一部分“擀面杖吹火”说的是一种具体的行为动作。擀面杖是用来擀面的木棍,中间密实无孔,不能通气,当然是不能用来吹火的。用擀面杖吹火,这种行为是违背客观规律的。

后一部分“一窍不通”就是用来对这种行为动作的解说。“一窍不通”的“窍”,是指通气的窟窿,古人把两眼、两个鼻孔、两个耳朵和嘴称为七窍,所以“一窍不通”就是说七窍中没有一个是通气的,因此用来形容不明事理或见闻狭隘的人。

有些歇后语前一部分一般也是说出一件具体的事情,后一部分也是对这件具体的事情加以解说,但是所要表示的意思却不是这个解说的意思。这个解说的意思只是表面上的意思,而暗中却隐藏着另一个意思,那隐藏着的另一个意思,才是这个歇后语所表示的意思。

如“外甥打灯笼——照舅”,后一部分“照舅”是对前一部分“外甥打灯笼”加以解说而得来的意思,但是这只是表面上的意思,实际上所要表示的意思是“照旧”,是说某种情况和原来一样,没有改变。

“照旧,就是“照舅”暗中隐藏的意思。因为“舅”跟“旧”同音字,表面上说“舅”,实际上是指“旧”,拐了一个弯。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方法称为双关语。因为是借同音词来示义的,即借谐音来表示双关语,所以这种双关语被称为谐音双关语,这种歇后语就叫做谐音双关歇后语。

有些歇后语,在具体使用的时候,只说出前一部分,没有把后一部分说出来。如“哑子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说“哑子吃黄连”,把“有苦说不出”隐去不说。

歇后语多数来自口语,被引用的都是人们所常见和熟知的日常事务,如“画上的苹果——好看不能吃”、“热锅上的蚂蚁——走投无路”等等,这些歇后语的前一部分说的都是很平常的事物或事情,但感性很强,具体形象,通俗易懂。

歇后语的分类有多种,常见的主要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谐音类。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更有兴味,如: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第二类是喻事类。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象的事物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如: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

第三类是喻物类。这类歇后语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了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如: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第四类是故事类。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如: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如“铁公鸡——一毛不拔”这个歇后语。“这个歇后语出自清代袁枚的《子不语·铁公鸡》。故事是这样的:

古时候有个人十分小气,他的衣服总是破了补,补了穿,从来舍不得做一件新的。他吃完饭之后,总要把碗舔一遍,舍不得扔掉一颗饭粒。村上人家结婚,家家都要送些礼物去祝贺,他送的礼物总是最寒酸的。不要以为他家很穷,其实他家并不穷。

有一次,村上的一个人得了急病,请了大夫来看病,大夫开完药方后说,这味药在煎时要两根七寸长的公鸡羽毛做药引子。病人的家属找遍了全村都没有找到大公鸡。忽然有人想起他家每天都有一只公鸡打鸣,叫声很大,想必他家有一只大公鸡。

病人的家属来到他家,果然见一只大公鸡在院中啄食。但他一听要拔他家公鸡的毛便十分不乐意。在病人家属的再三请求下,他才说,这样吧,病人需要吃鸡补养身体,我这只鸡也正想卖。你们就出五钱银子把这只鸡买去吧。那家人因急着要用鸡毛做药引子,只好花五钱银子买走了那只大公鸡。其实。在市场上买这样的鸡连二钱银子都用不了。

后来,村上的人都说他家的鸡都像“铁公鸡”一样,一根毛都拔不下来。这个故事慢慢流传开来,并演化成了“铁公鸡——一毛不拔”的歇后语。

歇后语属于民间流传得最广的语言文化之一,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人们的聪明和才智。歇后语用字通俗、口语化,富有鲜明、生动、活泼的特点,有时语带相关,更添几分幽默。

随着语言的丰富,歇后语也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起来,不但流传在口头上,同时也为其他语言形式所借鉴和引用。

【旁注】

周文王 姬姓,名昌,西周奠基者。其父季历死后,继承伯爵之位,故又称西伯昌,共在位50年。在位期间,收附虞、芮两国,攻灭黎、邗、崇等国,建都丰邑,为武王灭商奠基,据说《周易》为其所撰。

周武王 姬姓,名发,是周文王与太姒的次子,他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1世纪消灭商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战争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位时又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死后谥号“武”,史称周武王。

《旧唐书》 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五代后晋时刘昫、张昭远等人所撰。记载了唐朝自高祖武德元年,即618年至哀帝天佑四年,即907年,共二百九十年的历史。原名《唐书》,北宋文学家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

《恒言录》 清史学家钱大昕考证俗语常言的书,共6卷,收词语800余条,分为吉语、人身、交际、毁誉、常语、单字、叠字、亲属称谓、仕宦、选举、法禁、货财、俗仪、居处器用、饮食衣饰、文翰、方术、成语、俗谚等共19类,不但收录了不少双声叠韵词,同时还注意收集等义和近义词。编写体例接近于现代词典。

谐音 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谐音广泛用于谜语、成语、谚语、歇后语等熟语之中。谐音容易引起听讲者之间的误会,因此,需要注意理解本意。

刘备(公元161年~223年)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刘备早年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之战中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浙江省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后告归。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合称“性灵派三大家”。代表作品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

【阅读链接】

歇后语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不是固定不变的,多少有所变化,《中国语言文字大百科全书》中对歇后语的定位富有代表性,它将歇后语定义为“说话的时候把一段常用词语故意少说一个字或半句而构成的带有幽默性的话语。”

歇后语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原始意义的歇后语,也叫“缩脚语”,指把一句成语的末一个字省去不说,如《金瓶梅》里来旺媳妇说“你家第五的‘秋胡戏’”,就是用来影射“妻”,因为“秋胡戏妻”是有名的故事、剧目。也有利用同音字的,如称“岳父”为“龙头拐”,影射“杖”字,这里代替“丈”。;另外一种是扩大意义的歇后语,在北京叫俏皮话,是指可以把一句话的后面一半省去不说。如“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了”。有时候也利用同音字,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