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内在神韵的散文

殷商的时候,人们的生产能力还十分落后,对世界的认识还处于萌芽阶段,风、雨、雷、电这些自然现象通常令他们畏惧,所以,他们认为风雨雷电是天上的神仙在大发脾气。为了事先能知道天上的神仙的旨意,他们学会了占卜。

在占卜之前,殷人先把龟甲和牛肩胛骨锯削整齐,然后在甲骨的背面钻出圆形的深窝和浅槽,占卜时,先把要问的事情祷告并述说清楚,接着用燃烧着的木枝,对深窝或槽侧烧灼,烧灼到一定程度,在甲骨的相应部位便显示出裂纹来。

甲骨卜辞长短不一,短的只有几个字,长的可有百余字,记事简略,真实朴素,但叙述完整周到,能够表达出一个完整的意思。

商周时期帝王、贵族将文字镂刻在青铜器上,内容多是记述奴隶主贵族的祭典训诰、征伐功绩、赏赐策命、盟誓契约等,这就是铜器铭文。由于镂刻在青铜器上,因此,铜器铭文也称金文、钟鼎文。

铜器铭文要比甲骨卜辞记载的事情要繁杂,但字句简短,早期一般仅用一至五六个字记载制作者之名、所纪念的先人庙号等。商代晚期出现了较长的铭文,但最长的铭文也只是四五十字,内容多数是因接受赏赐而作纪念以示荣宠的记录。

进入周代,铜器铭文有了进一步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周代铭文在殷商铭文的基础上,篇幅逐渐加长,两三百字的铭文颇为多见。

周代铭文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能够用比较完整的语言叙述内容,许多铭文善用韵语,且喜欢用整齐的四字句;有些铭文还具有比较浓厚的文学气息。

铜器铭文的风格多庄重典雅、朴素简约,多为散体,少有韵文。人们把这些朴素简约与韵文相对的论说文和记叙文称为“散文”。

先秦散文大致可分为两种,分别是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以记述历史事件的演化过程为主,讲求史料价值,包括《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这类散文也叫记叙散文或叙事散文。

《尚书》即“上古之书”,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真正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鲁国二百二十四年的历史。

《春秋》记事严谨,语言精练,具有很高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其用词遣句“字字针砭”的特点成为后来一种独特散文文风,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它最大特点就是每用一个字,都是入木三分,有褒贬含义,用字用言,字字珠玑。

《春秋》有明确的时间顺序的特点,这对后世编年体史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北宋时由司马光主编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就是按年、月、日顺序写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用历史事实来解释《春秋》的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传》擅长战争描写,它不仅把纷繁复杂的战争有条理地叙述出来,并且从大处着眼,通过人物对话,写出战争的性质,决定胜败的因素等内容。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和文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散文、戏剧等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国语》是战国时代出现的一种国别史,它记载了周王朝和诸侯各国的大事,叙事语言鲜明生动,具有较高的阅读趣味和美的享受。较为明显的艺术之美,就是它语言朴实,长于记言,并且可以用一些虚构的故事情节,来衬托它的艺术魅力。因此,从散文学的发展角度来看,《国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国语》开创了以国分类的国别史体例,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西晋文学家陈寿的《三国志》、北魏史官崔鸿的《十六国春秋》、清代文学家吴任臣的《十国春秋》,都是《国语》体例的发展。另外,其缜密、生动、精炼、真切的笔法,对后世进行文学创作亦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相传是西汉末年人刘向在前人的基础上汇编而成。《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

从文学的角度看,《战国策》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它文辞优美,语言生动,论事透辟,写人传神,还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对我国两汉以来史传文政论文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诸子散文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比如《论语》、《孟子》、《荀子》、《墨子》、《老子》等。诸子散文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因此称为说理散文,也叫论说文。

论说文是直接说明事理、阐发见解、宣示主张的文章。它的中心在于“事理”“见解”“主张”,它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议论,这些都是和记叙文相区别的。

先秦时的论说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语录体,如《论语》、《孟子》;一是论文集,如《老子》、《墨子》、《庄子》、《荀子》等。其中《墨子》一书在论说文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墨子》开始,论说文开始有尾、结构、层次都很讲究,论证的方法也比较严密。此外《庄子》一书长于用寓言说明深刻的哲理;《荀子》谨严洁,善于立论,这些对后世的论说文都有很大的影响。

《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儒家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孟子》由《论语》的语录体发展而来,详细地记录了儒学大师孟子谈话的场合和所涉及的人和事,记录了孟子和谈话对象意见的分歧、双方展开辩论的过程和各自的情态,增加了形象描写成分,再现了孟子的性格、情感、心理活动和人格精神。

《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赵国思想家荀况的著作,记录了荀况的自然观、认识论以及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荀子》涉及面较广,内容主要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历史、军事、文学等方面。《荀子》很多文章每篇专论一个理论问题,标志着专题论文的出现。每篇有一个揭示主旨的标题,而且围绕中心观点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这种以论为题的文章,成为后世“论”文体的鼻祖。

《老子》是记录老子哲学思想的著作,是一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哲学著作,它所阐述的“道”“德”“有”“无”“太极”“无极”“自然”“无为”等概念,十分有影响,表现出古代哲学博大精深的一面,对后世的哲学发展起到了引导和推进作用。

《老子》采用语录体韵文的形式,析理精微,文辞简练,语言富有理趣,既有哲理的特征,也有诗歌的色彩。它开创了一种与《论语》不同的思维表达方式。《论语》是用概括性的语言对经验性的结论作陈述,而《老子》则是用思辨性的语言对抽象性的哲理体验作表素。

《墨子》一书是战国初期思想家墨翟及墨家学派的言论汇集,相传为墨子的弟子所记。《墨子》多数文章还保留了语录体对话形式,但有些篇章已基本上初具论说文的规模。《墨子》思想自成体系,其文章也颇富逻辑性,它讲究论证方法,善用具体事例说理,并善于从具体问题的论争中明辨是非,表现了论说文的发展。《墨子》注重论辩,而不大讲究文采,故其文风质朴。

先秦说理散文是中国散文创作的典范,它以成熟的说理文体制,形象化的说理方式,丰富多彩的创作风格和语言艺术,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另外,先秦说理散文不仅标志着说量议论文体的成熟,而且也包孕了寓言、小说等因素。

在汉代,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这便是汉赋。赋是一种用于诵读的散文体裁,大多采用主客问答形式,其句式非常灵活,韵散相间,以描写为主,也有一些说理性作品。在段落开头常用一些标志性词语,显示出它散文化特点。

在散文史上,赋有着一定地位,特别在汉代,它几乎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汉代散文体裁,它在丰富散文语言和提高散文表达技巧方面,都对以后散文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在汉代辞赋的基础上,魏晋南北朝的辞赋出现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其突出的标志是抒情、咏物小赋的大量涌现,咏物抒情小赋随着骈文的成熟而逐渐发展为骈赋。

抒情小赋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或针砭现实。在艺术上继承着大赋的铺排手法,但语言较汉大赋朴素得多,手法精巧灵活、风格多样,有的清丽自然,有的感情激切。汉末的抒情小赋有诗意化的倾向。

抒情小赋发展到汉魏时期,进一步成熟,其中以曹植的赋作成就最高。曹植的《洛神赋》全赋采取浓厚的浪漫主义手法,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通过一个梦幻境界,借以抒发个人政治上的压抑和理想的破灭。全赋充满了悲剧性的抒情气氛,感情真挚浓烈,文辞绚烂轻灵,尤其对洛神容貌、身材、服饰、言语、举止、风度之美的描写,极为绚丽多彩。《洛神赋》标志着汉赋的发展与创新。

此外,两晋时的潘岳、陆机和南北朝的谢惠连、鲍照、谢庄的抒情散文也十分出色,其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唐代,文学家韩愈、柳宗元等人掀起“古文运动”,大力提倡作散文,为唐代散文树立了一种自由抒写的新文风,这大大提高了散文的抒情、叙事、议论、讽刺的艺术功能。

韩愈勇于创新,文章不落俗套,新奇活现。他用生动形象、优美自然、富于表现力的散文取代了雕饰过重的骈文,并将各种新的表现手法灵活地运用于各种文章体裁之中,使不少文体发生了创变。他的墓志铭、祭文、序文、书信都体现了这种特色。

墓志铭一般包括志和铭两部分。志用散文,多叙述死者的家世和生平事迹,类似传记;铭用韵文,多表示对死者的赞扬、悼念之情。韩愈却打破了这种墓志铭死气沉沉的局面,他写的墓志铭无定式,因人而异,随事而别,新意迭出,创造性地发展了墓志铭文体,开创了墓志铭新风。

韩愈很好地继承先秦两汉以来的优良散文传统,以自己的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完成了一种新型的散文。它既不同于骈文,也不同于先秦两汉的古文,而是更接近当时的语言实际,更自然活泼、明晓流畅,其语言的表现力和生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应用的范围也达到了无限广泛的程度,不论用它来说理、叙事、抒情,或者日常应用,都抒写自如,且言辞达意。

唐中期的柳宗元诗文成就非常杰出,他的各种体裁的文章都很出色,散文中山水游记文体在他手中真正成熟起来。

在柳宗元之前,已有大量的游记文学出现,但都不是很出色,直到柳宗元才把山水游记写得成熟起来,成为一种独立体裁。柳宗元山水游记在我国散文史上有着独立地位,影响非常大。

到了明代,散文创作获得了巨大成就,其散文创作领域非常广泛,高手如林,风格多样,流派纷呈。明代散文直接影响到清代的文学发展。因此,明代散文无论是在思想内容的表现上,或是艺术形式的创造上,都有其不容忽视的地位。

清代晚期,康有为、梁启超是当时散文改良运动代表人物,也是散文学术上改良派代表作家,他们的散文不拘传统古文程式,直抒己见,畅所欲言。

梁启超的新体散文更是对一切传统古文的猛烈冲击,为清代晚期的文体解放和白话文运动开辟了道路,他的《少年中国说》就是这样一篇典型的散文作品。

【旁注】

庙号 古代皇帝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在隋朝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朝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编年体 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也是一种最早最简便的记述方法,是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编排史实。编年体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国别史 史书的一种体裁,国别体史书的简称,是分国记载史事的史书,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也称国别体。我国第一部国别史为《国语》,此外,《战国策》、《三国志》都是比较著名的国别史。

语录体 我国的一种文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彩,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

韵文 古时诗文的一种,指作诗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作诗。韵文是讲究格律的,通常大多数韵文要使用同韵母的字作句子结尾,要求押韵的文体或文章有赋、诗歌、词曲等。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诗人,建安文学的代表之一,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文体 指文章、文学作品的体裁,即通常所说的文体指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广义的文体泛指包括时代、作家、文学体裁、语言风格等在内的综合体。

【阅读链接】

在我国散文史中,先秦散文占据着非常崇高的地位。先秦时期是散文的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当时的散文,基本上是哲学、政治、伦理、历史方面的论说文和记叙文。其中,以儒、道为代表的先秦论说散文,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确定了作家的人格理想,作品的审美风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石之一。

从总体上看,先秦散文是我国古代散文的发轫,在先秦时期,我国古代散文开创了一个极好的开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先秦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先秦散文在史学和文学方面,树立了榜样,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创作和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