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明特色——词 汇

汉语是汉族的语言,由汉朝而得名,但汉语的使用却要远远早于汉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所使用的语言的一个发展。可以说,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是至今仍通用的、使用语言时间最长的语言之一。

汉语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有着极其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其在对古文明的记载和传承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汉语的形和义,不仅积淀了悠久的文化传统,还凝聚着丰富的民族心理、民俗风情。汉语讲究严格的词序、句序,稍有颠倒,表意则变,然而方块之间却也自由灵动、意味无穷!汉语言简意赅,又有突出的逻辑性、隽永的含蓄性。

变化多端的词语嬗变

我国古代先民使用的汉语也比较单纯。后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居民逐渐向四周扩展,或者集体向适于生存的地方迁移,形成相对独立的语言环境。或者和其他民族融合,汉语就逐渐地发生分化,产生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语言变体。

这些语言变体是语言分化的结果,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各有其特点。后来这种语言变体被称为地方语言,简称为方言。

汉语方言有很多,归结起来有北方方言、吴方言、闽方言、湘方言、赣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等。

宋元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汉人来到华北、东北、西北、湖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北部等地区,他们长久居留在这些地区,有的甚至在这些地方永久居住下去,由于受当地语言的影响,久而久之,具有各地特色的北方方言开始形成。

北方方言流行于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湖北大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北部、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等地区。

北方方言流行地区十分广泛,遍及了全国大部分地区,而且使用人数也是最多的,在众多方言中有着突出的地位,由此被称为官话方言。

宋元时期官话方言在形成之后,在南北方分别发展,分化成了北方官话和南方官话。北方官方分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南方官话分为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华北官话主要分布在北方东部,通行于北京、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区,以北京话为代表。

西北官话主要分布在北方西部,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等地以及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以西安话为代表。

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官话。山西及其毗邻陕北部分地区、河南黄河以北地区保留古入声字,自成入声调,不同于一般西北官话,但也不同于华北官话,西南官话主要分布在南方西部,通行于湖北大部分地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汉族地区以及湖南、广西两地区北缘地带。西南官话地域辽阔,但内部比较一致,以成都话为代表。

江淮官话俗称下江官话,主要分布在南方东部,通行于安徽长江两岸地区,江苏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长江南岸镇江、南京,以及江西沿江地带。

江淮官话是官话方言中内部分歧较大、语言现象较为复杂的一支。其中南通泰州一带的江淮官话和主流官话差异很大,有六至七个音调。

周朝先祖周太王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泰伯,一个叫仲雍。周太王的另一个儿子姬季历承袭王位后,泰伯、仲雍二人带领自己的族人南迁到江苏一带,并在太湖流域建立了诸侯国吴国。

泰伯及其族人的语言和当地土著的语言古越语渐渐融合,逐渐形成古吴语。秦汉时期,古吴语流传到东南地区,形成闽语。六朝初,诞生了吴语这一名称,指吴地的方言。西晋末,大批北方人南迁,吴语又受到了北方话的影响。

隋唐时,国家安定兴盛,吴语得到巩固、分化。宋代时,吴语不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已形成南北各片的基本状况。

明代,随着苏州的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吴语的影响遽然加大。吴语口语大量出现在文献记载当中,冯梦龙的《山歌》10卷中,前9卷成篇使用吴语。当时的吴语词汇、语法已经基本固定。

明朝末年,吴语人口占全中国的20%,当时白话小说《豆棚闲话》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吴语口语。

吴语通行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以及安徽南部、江西东部等地区。典型的吴语以苏州话为代表。其中安徽西南部受赣语影响,浙江南部保留了较多古代百越语言特征,以至不能与作为典型吴语的太湖片吴语通话。

吴语保留了中古汉语的模糊入声,也保留了较多古汉语用字用语。吴语具有八个声调: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

秦汉时期,上古吴语分化出一支,流传到东南地区,称为闽语,也叫闽方言。闽语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海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广东、广西、浙江的部分地区。

闽语保存了许多上古汉语的特色,同时也有不少古闽越语的遗留,内部分化最显著。最先分闽北、闽南两种,后又分闽中、闽东、闽南、闽北、莆仙五种。

唐代时期,在洞庭湖以南,包括湘姿二水流域,设湖南节度使,才出现了湖南这一称呼。宋朝时,置荆湖南路,简称湖南路。元明两代设湖南道。湖南渐渐成为一个人口密集的地区。与此同时,湘语也开始形成。

湘语也叫湘方言或湖南话,是生活在湘江流域及其支系一带湖湘民间使用的主要语言,临近湖南的重庆和广西部分地区也通行湘语。

湘语又可以分为老湘语和新湘语。老湘语主要分布在衡阳、湘乡一带,受外部方言影响较小。新湘语主要流行于长沙和湘北,受官话方言和赣方言的影响比较大。

在西南官话形成过程中,受到了湘方言的极大影响了,但同时,湘方言中的长益片湘语也受到了西南官话的较大影响,所以西南官话与湘语有一定的相似。

秦国统一六国之后,由于经济政治上的需求,秦始皇组织了一系列、强制性的人口迁移。很多人被强迫到赣江一带生活。汉朝初年,汉高祖刘邦派颖侯灌婴修筑南昌城。两晋南北朝时,又有很多人南下移民到此,逐渐这里形成了一种新的汉语方言,即为古赣语。

隋唐时期,随着不断地外来文化影响,赣语也增加了不少新的词汇,如新传入的中亚文化中的伊斯兰词汇、佛教文化的梵语词等。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赣语的基本形态最终得以确定。此外,隋唐之后江西地区成为全国十道之一的“江南道”,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人口剧增,江西地区的人口向外迁移。赣语随之也“迁移”到的新地区。

赣语以南昌话为代表,又称老表话、江右语等,通用于江西大部、湖南东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的西北部等地。

历史上江西时常与周边地区划分为同一行政区域,例如曾与湖广同为楚国、与浙江同为吴国、与福建同为百越、与广东同为“江西行省”,中原不断有移民徙居江西,因此赣语同周边汉语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其中与湘语的关系最为密切。

秦汉时期,汉语传播到岭南地区,与当地古越语相融合逐渐产生一种新的语言,称为“越语”,在古代“越”和“粤”是相互通用的,所以“越语”也叫“粤语”。明清以后,“越语”和“粤语”有了区别,前者多用于江浙吴语地区的,后者多用于岭南地区。

在宋代,两广别称“两粤”,广东为“粤东”,广西为“粤西”。后来“粤”才逐渐收缩范围被用作广东地区的简称。

粤语通行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西部、广西中南部及东南部地区、海南西部地区、香港、澳门等地区,以广州、香港为中心。

秦朝时,一部分中原汉族人南迁到广东东部地区,以后不断有汉人来此定居,这些汉人被当地人称为客家人。

这些汉人的南迁也带来了他们当时所在地语言的特色,这些语言与当地的语言渐渐融合,最终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南宋时,这种新的语言形式初步定型。其语音在继承古汉语的基础上,发生了有规律的音变。

从宋代开始,广东梅州和汀州地区的语言引起当时人们的注意。明代《永乐大典》引宋代某氏《漫游集》《过汀州》诗一首:“地势西连广、方音北异闽”。说明了当时汀州地区语言与福建其他地区的语言不同。

20世纪初,这种语言形式被定名为客家语。客家语简称客语,在广东东部、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广西东南部等地通行客家语,其中福建、广东、江西三地区交界处,是客家语最为集中的区域,惯称客家大本营。

客家话是在北方移民南下影响中形成的,因而保留了一些中古中原话的特点。一般认为,客语和中古汉语之间的承袭关系较为明显。用客语朗诵中古汉语的作品,如唐诗、宋词,韵律方面比官话、普通话要吻合得多。

客家语按其口音的不同,主要分成三大类:岭北类、岭南类、槎语类。客家各方言地方特色很强,环绕梅县的有平远、大埔、蕉岭、兴宁、五华、丰顺等县,几乎每个县的客家语都有其各自特色,可以看成一种独立的方言。

在不同的客语方言里,声调也有所不同。绝大多数的客语都具有入声,共有5~7个声调。在长汀城关话里,入声消失了;东江本地话等方言则保留了早期客语去声分阴阳的声调特点,而共有七个声调。

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建立大隋朝的前后期间,北方地区长期在北方游牧民族统治之下,汉族习俗文化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隋文帝一心想恢复汉族礼乐制度。为此,隋文帝做了很多恢复汉族文化的举措,其中包括命陆法言等编著《切韵》,审定比较经典、纯正的汉语。

唐代时,在《切韵》的基础上,制定《唐韵》作为唐朝标准音,规定官员和科举考试必须使用唐韵。

宋代又在《唐韵》的基础上,制定《广韵》。后来由于《广韵》和当时的语音差别很大,南宋时代的刘渊又编写了《平水韵》。

元代时,汉人的礼乐风俗、语言文化发生巨大变化。其语言以首都大都话为基础,制定《中原音韵》,作为标准音。这样,《广韵》标准音地位丧失了。并且,北方的方言有朝着大都话靠拢的趋势。

进入明代,明太祖朱元璋误以为宋代的《广韵》是出于江浙一带,于是即位第八年,朱元璋命乐韶凤、宋濂参考典籍中的中原音韵和当时的南京话,编著《洪武正韵》作为官方韵书。

清政府建立后,虽然定满语为国语,但全国通行的实为汉语。满族人进入北京后学说北京官话汉语,又把自己的满语音韵和发音习惯、特色文化词汇带入自己的满式汉语,形成满汉语言成分融合的京腔旗人话。

清中期,随着对汉臣的倚重,且为提高办公效率,清宫上朝一律改用北京话,满语仍是国语,但不再充当官话。1728年,雍正皇帝确定北京官话为官方用语。到清中后期,北方的大多数地区都和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新官话靠拢,北京话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流通最广的语言。

1909年清政府把官话称为国语。1911年清朝学部通过《统一国语办法案》,以京音为准的官话为国语,取代原来满语的地位,并且加大力度推广。

后来,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又以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语言形成了,这就是普通话。

普通话对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从各方言中吸收营养,从而使其本身更丰富,更好地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频繁,方言的交际作用逐渐缩小,使用普通话进行交往的人越来越多,普通话的交际作用日益突显,逐渐成为人们交往的最主要的语言工具。

【旁注】

江淮 广义上指江南、淮南地区,狭义上指长江、淮河之间的地区,后特指江苏、安徽的中部地区。在古代,江淮指江南、淮南地区。唐朝时设江南道、淮南道,统称江淮。江淮是当时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的代名词。

周太王 姬姓,名亶,又称古公亶父。“亶”后加一个“父”字,表示尊敬,并不是名叫“亶父”,“古公”也是尊称。相传,他是轩辕黄帝的第十五世孙、周祖后稷的第十二世孙,他是周朝先公,其后裔武王建立周朝时,追谥他为“周太王”。

白话小说 发源于唐代的一种文学形式。白话是指相对于文言文而言,是接近日常生活语言的文字表达方式。白话小说的前身是民间故事和“街谈巷语”。在我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小说经过不断丰富和拓展,到宋代的话本阶段基本成熟定型,直到明代才迎来了真正的繁荣,成为与抒情文学分庭抗礼的一大文学体系。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我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秦始皇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又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行省 原为中央派出的高级机构,以后成为地方行政区域名称。南宋、金时已有行省之称。元朝的中央政府称为中书省,在进入中原之初将它的派出机构——行中书省进驻各地,统管军民事物,以后成为最高一级行政区划。明初加强中央集权,撤销行中书省,改设承宣布政使司,而习惯上仍称行省,简称省。清初增为18个行省,后又增为22个行省。

《永乐大典》 我国最大的一部类书,初名《文献大成》,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全书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永乐大典》屡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存不到800卷。

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起源于西周时期,相传为周公所创建。它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一起,构成整个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对后世的政治、文化、艺术和思想影响巨大。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

满族 我国的少数民族,旧称满洲族,是通古斯民族中最大的一个支系。满族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其中居住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人口最多,占满族总人口的80%以上。

【阅读链接】

在古代,我国没有统一的发音标准,汉语口语在各地发音有所变化,而且有些变化很大。有人认为汉语语族只有汉语一种语言,只是口语发音有所不同;有人认为汉语族包含闽语、粤语、客语、吴语、赣语、官话、湘语等七大语言。闽语内部也有很多分支,在语言学上都归属于闽语语群,其下的闽南语、闽东语、闽北语、闽中语和莆仙语则为单一语言。

前一个观点将闽语、粤语、客语、吴语、官话、晋语、赣语、湘语等列为汉语的方言;而后一种观点认为汉语是一簇互相关联的亲属语言。但即便按照后一种观点,汉语依然是一门语言,即既是由一簇亲属语言组成的语族,综合来看又是一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