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故事情节的戏剧

原始歌舞一路发展,到了汉代,产生了百戏,百戏是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汉文帝篡要》载:“百戏起于秦汉曼延之戏,技后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寻橦等也。”可见百戏是对民间诸技的称呼,尤以杂技为主。

汉代百戏中比较有名的《曼延之戏》,其中的“曼延”有两种解释,古籍中“巨兽百寻,是为曼延”中的“曼延”两字是形容巨兽的长而大的。

“鱼龙曼延”则是鱼龙变化的意思。这两种“曼延”都属于“曼延之戏”。这种舞蹈具有古代图腾舞蹈的痕迹,在表演时还保留一些神秘的气氛。古籍中描绘道:

巨兽百寻,是为曼延。神仙崔巍,欻从背见。熊虎升而拿攫,猨狖超而高援。怪兽陆梁,大雀踆踆。白象行孕,垂鼻辚囷。海鳞变而成龙,状蜿蜿以蝹蝹。含利,化为仙车。骊驾四鹿,芝盖九葩。蟾蜍与龟,水人弄蛇。奇幻倏忽,易貌分形。

文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有关场合模仿各种动物欢欣起舞的戏剧场面。汉代《曼延之戏》显得很有层次,但是每一种表演之间又没有当然的逻辑关系。首先,一只熊和一只虎在巍峨的山中相遇,它们一见面就互相搏斗起来。

然后是一群猿猴跳跃追逐、登高攀援情形,很快一只怪兽又出现了,它把大雀吓得缩首缩尾,东躲西藏。紧接着出现的倒是和平景象,大白象带着小白象漫步缓行,大白象甩着大鼻子,小白象边走边悠闲地喝水。

接着表演进入了高潮,也就是鱼龙相变。当大鱼忽然变成了长龙以后,它开始蜿蜒舞动起来了,给人以惊喜和美的享受。然而,变化还没有到此结束。一只含利兽,一开一合地张着嘴,转眼之间变成了一辆驾着四匹鹿的仙车,车上有美丽的华盖。蟾蜍、大龟紧接着相继出场。

因此,《曼延之戏》不仅有奇形怪兽,而且还加上了“易貌分形”的幻术表演。从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也就是《曼延之戏》中巨大的假形表演,是一种事先规划好的表演。

《东海黄公》也是汉代乐舞中非常著名的一出节目,这个节目在晋代学者葛洪所著的《西京杂记》中有比较仔细的记载,原文是:

余所知有鞠道龙善为幻术,向余说古时事:有东海黄公,少时为术能制御蛇虎,佩赤金刀,以绛缯束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

及衰老,气力赢惫,饮酒过度,不能复行其术。秦未有白虎见于东海,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

三辅人俗用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抵之戏焉。

山东临沂汉画像砖中有表现《东海黄公》故事的一幅图,画像中黄公头戴面具,执刀而立,并且徒手抓住老虎的一条后腿,使其欲逃不得。老虎回头向黄公做张口怒吼之状,也颇为传神。

《东海黄公》表现出人虎搏斗的戏剧场面,但它不像一般的百戏那样,由两个演员上场竞技,以强弱决定输赢,而是根据特定的人物故事演出的一段情节。戏里人物的造型、冲突的情境、胜负的结局都是预先规定好的,其间还有举刀祝祷、人虎相搏等舞蹈化的动作。

它突破了古代倡优即兴随意的逗乐与讽刺表演,把“戏”的几种因素初步融合起来,为后来的“戏剧”的形成奠定了初步基础。因而,它带有一定的戏剧因素。

从《东海黄公》开始,人们开始将杂技、杂耍、乐舞等多种表演手段融合起来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这就诞生了对“戏”的有意编排。因此,《东海黄公》常常被看做是我国剧本史的发端作品。

对“戏”的有意安排是剧本产生的思想基础,它以代言体方式为主,进行故事情节的安排。它是演员进行表演的文本基础。

唐代时,汉代的百戏有了新名称,叫“杂剧”,也泛指诸如杂技等各色节目。“杂”指繁杂,“百”是形容多;“戏”和“剧”的意思相仿。

到了宋代,“杂剧”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表演形式的专称,它通常分为三段:第一段称为“艳段”,表演内容为日常生活中的熟事,作为正式部分的引子。

第二段是主要部分,是表演故事、说唱或舞蹈;第三段叫散段,也叫杂扮、杂旺、技和,表演滑稽、调笑,或间有杂技。三段内容各异,互不连贯。

南宋时,杂剧流传到南方,并在东南沿海地区发育成熟起来,它出现了一些变化,演唱形式灵活多变,声音轻柔婉转,最早出现在浙江温州,称为“温州杂剧”“永嘉戏曲”,也称戏文、南词、南曲戏文,后人为区别于北曲杂剧,简称为南戏。

在元代时,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科举制度还没有恢复,失意的文人和民间艺人合作,创作了很多反映现实生活,具有艺术价值的以及适于在舞台演出的戏剧作品,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对杂剧的兴盛起了推进作用。他们的创作在我国戏曲史、小说史上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培育了一大批戏曲、小说作家。

元初到元大德年间,元杂剧发展至鼎盛时期,元大都以及各地的杂剧演出非常活跃,作家辈出,名作如林,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单刀会》,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等优秀作品。

关汉卿一生创作了60多本杂剧。元末明初杂剧作家贾仲明在《录鬼簿》中称关汉卿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关汉卿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关汉卿写了很多名传后世的剧本,在作品中塑造出众多而又鲜明的艺术形象,在《窦娥冤》、《拜月亭》、《望江亭》等剧里,出色的心理描写打开了作品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扉,成为他塑造主要人物形象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段。

元杂剧的极大繁荣,为明清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明清时期,杂剧之名渐渐由戏曲之名所取代。这个时期,戏曲已经成为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明清时期,诞生了很多戏曲剧种,比如明传奇、昆曲、徽剧、京剧、豫剧等。明传奇在形式上承继南戏体制,且更加完备。一个剧本大都只有30出左右,常分为上、下两部分。作家还特别注意结构的紧凑和科浑的穿插。

明代传奇的音乐也是采取曲牌联套的形式,但比南戏有所发展,一折戏中不再限于一个宫调。曲牌的多少,也取决于剧情的需要。另外,所有登场的角色都可以演唱。

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他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包括人们喜爱的《牡丹亭》。

随着各种戏曲的蓬勃发展,各种剧本也不断产生。

剧本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

近现代,剧本已经是一门独立的文学形式了,它成为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需要根据剧本进行演出。

【旁注】

《书经》 即《尚书》,又称《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皇室文献,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公之于众的皇家文档”、“解密的皇家卷宗”之意。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汉文帝(前202年~前157年)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当时百姓富裕,天下小康。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合称为“文景之治”。

《西京杂记》 古代笔记小说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该书记述了西汉时期的杂史,既有历史也有许多遗闻轶事。“昭君出塞”、“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都源出于此。

科举制度 我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也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即1906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京剧 又称平剧、京戏、国剧,是我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1790年起,徽剧艺人与其他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牡丹亭》 明朝剧作家汤显祖戏剧代表作。《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剧中歌颂了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揭露、批判了宋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是对封建思想、文化专制的一次有力冲击。

【阅读链接】

关汉卿因为编演《窦娥冤》剧本得罪了官府,官府要捉拿他治罪。关汉卿得知消息后,连夜逃走。途中,关汉卿遇到了几名捕快。

捕头问:“你是干什么的?”

关汉卿顺口答道:“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统领千军。”

捕头见他如此伶俐,出口成章,便问道:“你是关汉卿。”

捕头本来爱看戏,特别爱看关汉卿编演的戏。知道眼前这人便是关汉卿。捉他吧,于心不忍,不捉吧,500两赏银便没了。

关汉卿看透了他的心思,便顺口吟道:“台上莫漫夸,纵做到厚爵高官,得意无非俄顷事;眼前何足算,且看他抛盔卸甲,下场还是普通人。”

这副对联打动了捕头,他便对另几名捕快说:“放这个人去吧,这人是个疯子。”

关汉卿就这样脱了险,他将这段经历写进了剧本里,使这段千古笑谈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