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 鞋
翻开中国的历史,在 40 年以前,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的儿女们大多是穿着草鞋,为何当时的草鞋会在我国有如此的繁盛时期呢?这或许是因为草鞋经济并穿着方便、轻巧吧!从 1945 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到 1978 年的改革开放以来,草鞋的作用已渐渐发生了变化,到现在,它已经作为一件工艺品被人所喜爱了。
那么草鞋为何有如此魅力!它到底是怎样做成的呢?
草鞋!顾名思义是用草做成的,是的,但那草必须是糯谷稻草,并用木槌子槌它,使之柔软,去掉除稻杆之外的杂物,这些准备好后,就算是有了开始,接着,用手把稻杆搓成一条长并有双根“稻杆”的稻杆绳,不过此根绳的长短必须是脚长的 4 倍多一点,其直径大约为 1.5cm,在此根稻杆绳的绳头处打一个死结,尽量使结的线端留少,而后将此根“环绳”拉直,并且又反折回来,这样以后就形成了一种有“四根线”的场面了,一边有两个“绳头”,一边只有一个绳头,再使两个“绳头”中的一个稍为长点,而后用另
一根较短的麻绳,将两“绳头”处圈圈绕起,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环,称之为“鞋鼻子”,因为这“鞋鼻子”是用来穿“鞋带”的,所以环不必太大。
如果是专门从事制草鞋的人家,还有一张“草鞋凳”,打草鞋的人坐在草鞋凳的一边,草鞋凳的另一边是有钉子的,就把草鞋的“鞋鼻子”扣在那某一钉子上,使之固定牢,绳子的另一边绑在腰间的绳子上,一切就绪以后就可以进行打草鞋底的前部分了,接着便用准备好的一根草绳,从任何一方位绕着四根,一根上一根下,隔根穿绕,因为是鞋头,所以不必太大,大约绕上那么三四行,再逐渐地往中间添加些布条什么的,使中上部的粗,使脚掌穿起此鞋时有舒服之感,再如果加的是布条的话,草鞋就更增柔软之感。编到接近足弓处时可稍微压缩成窄点儿,然后继续编那么三四行,等快编到脚后跟处时,再使用同样的加些布条的方法进行对鞋跟的加宽,就这样一直快到后跟尖时,再逐渐减少所加的布条,就这样鞋后跟也成了一个椭圆型, 到最后时,就形成了中间的那两根长并且有一个弧的状态,再用绳一拉到最后的一个绳头就空余出来,就可以成为脚后跟穿鞋带之处了,为了使草鞋不至于脱脚,所以还必需在足弓处也加上两个环,当然那两个环分别是一侧一个,只要把拿来编的绳子稍为放松点就行了,不过编草鞋是必须编紧的,否则的话,草鞋可就要散架了。就这样草鞋总算是打成了,最后就剩下绑鞋带这个活了,鞋带可就必须用有点儿粗的布条来编,因为这鞋带如果太窄的话就嵌进肉里,可就不舒服了。把布条拿来也搓好后,把它对折,将只有一个绳头处从鞋底里边的鞋鼻子穿到鞋外边去,形成一个环,再将两个绳头处穿过那个环拉紧,就有两个绳头是灵活的了,抽出其中一个绳头穿过鞋底侧的某一环绕一圈。再穿过鞋侧另一环再绕一圈,最后穿到鞋后跟那一环就行了。再另一个绳头亦是如此,只不过是先绕另一侧的一环罢了,再在脚后跟那环处两绳头打个结,就这样草鞋总算是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