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 牛
牛在我国饲养的历史非常久远。据考证,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发掘出牛的骨髂。这说明牛在新石器时代已被我国人民利用了。牛作为役畜开始于黄帝时代,西周时已用牛耕地,到春秋时有了铁制农具,因而牛在农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繁育工作也就发展起来。春秋时魏国人宁戚总结了当时牛的鉴定技术,写了一本《相牛经》,对我国牛的改良起了很大的作用。
牛的一般饲养管理:在一年中,由于自然条件的不断变化,对牛的饲养管理也随之而有所改变。一般分为两个时期,即舍饲期和放牧期。
①舍饲期的饲养管理:舍饲期是指冬季在室内饲养。农民的经验是“寒露霜降牛入屋,清明谷雨牛出屋”。约有半年时间在室内饲养。这时首先要贮备足够的优质干草,保证冬季牛群不缺饲草;其次是检修牛舍、食槽、尿沟等,使门窗开关自如,墙壁无缝隙。清理积肥场,平整运动场,锅灶、水缸、铡刀、刨刷等用具准备齐全;第三注意从放牧到舍饲过渡期的饲养管理, 使牛群逐渐习惯。同时对牛体健康进行一次检查,对老弱病牛要集中饲喂。对有皮肤病的牛要单独饲养;第四要注意饲料的品质及饲喂的方法。饲料种类要多样化,切短拌匀,定时定量,饲喂顺序一经决定就不再变动。饲草要少喂勤添,饮水要足,严冬时应喂井水。第五要加强牛舍和牛体的卫生管理, 舍内要保持温暖干燥,垫草要勤换勤晒,保持清洁干燥。晴天将牛放在运动场上自由活动。每天给牛刷洗 1~2 次,可保持牛体清洁,并能促进血液循环。常与牛接近,可使牛的性格驯良,便于管理。
②放牧期的饲养管理,这主要是指夏季青草季节。南方农业区只有零星放牧,比较简单,主要在过渡期(由舍饲转为放牧)要注意逐步更换饲草。最初放牧时间要短,由每天 2~3 小时逐步延长,直到整天放牧,约经半个月左右。在早上饥饿和雨天,不宜在豆科草地放牧,以防膨胀病。炎夏时宜早晚放牧、中午休息。中午要避免太阳直晒,以防中暑。晚上水牛宜在塘中过夜,以免蚊蝇骚扰。
乳用牛的泌乳期的饲养管理:乳牛的饲养管理,应根据乳牛在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给予合理的饲养管理。
①乳牛产犊的最初几天,乳腺和循环系统的机能活动不正常,乳房有时水肿。为了使水肿很快消失,一方面增加挤乳次数(每次不可挤干),挤乳量宜逐日增加,到第五天可全部挤出。每次挤乳前必须热敷乳房并按摩,使乳房逐渐变软。另一方面采取限饲措施,即在产后三天内只喂干草,视水肿消失情况逐步增加精料,直到产乳量达到应有的标准。如乳房无水肿现象, 身体健康,且食欲旺盛,则可提早恢复日粮标准。
②泌乳牛对饲料的需求,应根据维持它一定体重和健康需要量,加上它的产乳量和乳的不同成分的需要量而定。实践证明,如供给优质豆料干草, 对体重 500 公斤以上产乳盛期母牛,日给干草 8~10 公斤,每产乳 1 公斤, 给多汁饲料 2~3 公斤,每产乳 3~5 公斤,给 1 公斤混合精料较为恰当。同时应另给钙、磷、食盐及维生素 A 和 D 等物质。充分供给清洁饮水。
一般乳牛在产后 40 天左右达到泌乳高峰。如饲养管理得当,高峰期可维持 2~3 个月,能有效地提高产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