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万类霜天竞自由

——谈审美理想

在长沙市西郊,坐落着层峦叠秀的岳麓山。南北朝刘宋时徐灵期曰:“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此山虽其为足,然而闻名古今。一

到深秋,那参天的古枫,通体艳红,满山遍野,仿佛燃烧着团团火焰,好一派壮丽的南国深秋风光。70 多年前,毛泽东、蔡和森等同志在这里领导革命群众运动,湘江之滨、岳麓之巅、爱晚亭下,就是他们相聚探求革命真理,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地方。1925 年 10 月,毛泽东同志面对壮丽的秋色,联想起芙蓉国里红旗招展的大好革命形势,心潮起伏, 挥笔写下了光辉诗章《沁园春·长沙》。这幅手迹如今已作为光辉的历史见证,篆刻在爱晚亭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此景何等壮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此志何等崇高! 从这首词中,我们不仅领略到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政治理想,同时也领略到他的崇高的审美理想。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对“美是生活”的论述中指出:美是“我们所理想和希望”的生活,即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未来生活。正因为它是人们所希望、憧憬、向往并为之奋斗的未来生活,所以它的美在人们的心目中,更具有崇高、瑰丽的色彩。

所谓审美理想,就是人们关于至善至美的理想生活、至善至美的理想人生和事物的审美评价与期望。它是人们向往追求的美的最好最高的境界。

人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通过环境教育不但使人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而且会获得一定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就是由审美观念中产生出来的关于尽善尽美生活的具体的感性形象,它不同于以抽象的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其他理想。但是,审美理想的树立又以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性认识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意识)基础为正确前提的。社会及人生的理想说到底, 是由世界观决定的,是同一定时代的阶级和社会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只要分析一下具体事例就可明白。

例如晋代诗人陶渊明在他的《桃花源记》一文中描述了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图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些人住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当一个偶然闯进桃花源的渔人同他们谈话时,才知道他们。“不知有汉”,更不用说魏晋了。陶渊明的这种审美理想, 根源于他憎恶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榨,因而通过乌托邦之国反映了农民渴望安定、生活丰足的愿望。法国 19 世纪上半叶的积极浪漫主义女作家乔治·桑也曾明确说过,她要在自己的作品中力图“把人类描绘得如我所希望的那样,如我所认为应该的那样。”她的《木工小史》、《安吉堡的磨工》、

《小法岱特》等一系列小说,描写了木匠、吉卜赛歌女、磨工、孤女、农夫、牧羊女等“下等人”的生活。这些作品也集中体现了乔治·桑也空想社会主义世界观和社会理想相关联的审美理想。

审美理想作为审美意识中的理性因素,是渗透在审美感受之中的,从而使美感不单纯是人的感觉对审美对象的机械复写,而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这就导致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不同审美爱好的审美趣味。从以下的几首赏秋诗词中,我们可以明白地看到,同样是赏秋,审美理想则是大相径庭的: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不第后赋菊》诗云: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在黄巢眼里,浩浩荡荡的起义军开进长安,犹如满城的黄花金灿耀目, 豪气冲天。不难看出,他所憧憬的至善至美的事业,就是农民革命斗争的辉煌胜利。

唐代诗人杜枚《山行》诗云: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岳麓山的爱晚亭,就是借用此诗意命名的。“霜叶红于二月花”,乃是千古名句,体现了诗人豪爽向上的审美情趣。但从全诗看,诗人眼中仍是一幅“寒山”、“孤村”的与世隔绝的幽寂恬适之景,表达的仍是封建士大夫的审美理想。

宋词人柳永《雨霖铃》词下阙云: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其词抒发的是作者仕途失意、远离佳人、前途黯淡的伤感情绪。可见作者所追求的至美的生活,无非是功名得意,儿女情长,其审美理想是格调不高的。

我们再来看毛泽东的一首《浪淘沙》: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夭,秦皇岛外打渔船。一 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全诗以浓厚的历史意识为背景,讴歌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后的社会主义

新时代,展示了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可以说,正是毛泽东青年时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远大理想,才使得他投身革命事业,与中国人民一道迎来了社会主义新天地。

上述种种审美理想,其高下优劣,不是昭然若揭了吗?

毫无疑问,审美理想是以社会理想(政治理想、人生理想)为前提的。当审美理想与进步的世界观和社会理想联系在一起时,就能在不同程度上正确反映生活中的美与丑。也只有这样的审美理想才能造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风尚,它以审美倾向性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人们去发掘、创造、欣赏、爱护生活中真正美的事物和艺术,升华着人们的精神境界,纯洁着人的心灵,推动着、鼓舞着人们为更加美好的事物、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社会而同各种丑恶作斗争。这佯,审美意识就由精神力量转化成了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像我国唐代在李(白)杜(甫)文章、昭陵石刻、盛唐音乐、敦煌壁画上表现出来的雄浑阔大、激浊清扬的魄力和风格,无疑传达了雄才大略的唐代统治者和人民群众激昂向上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它既是盛唐高度发达的政治经济状况的产物,反过来又有力地促进了唐代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高度繁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那通过热烈的世俗生活图景、健康有力的人体造型集中体现出来的审美理想和趣味,同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社会理想相一致,但又不同于理论宣传直接诉诸人的思维,而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不知不觉地征服人心,造成了一代人新的爱好、新的情趣、新的要求、新的风尚,在反对封建教会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进步斗争

中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那么,走向 21 世纪的新中国青少年,面对着改革开放、实现祖国现代化的历史时刻,又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审美理想,培养什么样的审美情趣呢?应该在我们的社会中弘扬一种什么样的审美风尚呢?

当我们去探求这个答案时,应该首先将目光投向我们的现实生活,投向火热的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在这里,我们看到祖国大好河山的锦绣风光, 看到千姿百态的自然景物,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图景,看到党和人民的英雄业绩,看到共产主义的光辉远景⋯⋯这一切,必然会经由眼耳感官, 在我们的大脑中留下印象,经过思维加工制作的工夫,形成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美的事物的初步认识——这便是社会主义的审美意识。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进一步培养我们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是十分必须的。这是因为,我们的审美意识总是同一定的理性认识和道德意识联系在一起的,在生活和艺术中把什么看成是美的,什么看成是丑的,什么引起美感,什么引起反感,能否对那些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事件作出正确的审美评价, 这都反映出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和道德意识。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美的事物、美的文艺作品固然是大量存在的和大量涌现的,但是,许多以内容取胜的审美对象,并不像自然美或以形式取胜的事物一样,人们凭直观就能判定其美丑,而必须对其所蕴含的真或假、善或恶的内容作出考察之后才能判定其审美性质和美学价值。你将什么看作真与善,将什么看作假与恶,又是取决于你的立场、观点及道德观念的;我们如果仅仅停留在对生活的直观和感性认识上,那么,尽管由于接触社会主义的客观社会存在而会在审美意识中产生一定的积极因素,但在审美意识的整体上,却尚未达到审美意识的自觉;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而不能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甚至可能将那些落后、低级、腐朽的剥削阶级、封建专制的东西当成是美的。

由此可见,要具有正确的审美意识,就必须具有先进的理性认识和道德意识,一句话,必须具有先进的世界观和社会理想,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理想。审美意识只有与这样的理性认识、道德意识和社会理想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判断和评价审美对象, 才能形成正确的、高尚的审美理想,使那种完整的、具体的感性形象具有科学的内涵、道德的光辉。

一般说来,审美意识总是由于有了相应的审美存在而产生的。在生活中, 那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自然美以其各种各样的形态直接诉诸我们的视听感官,会锻炼我们的美感能力,如巍巍的崇山峻岭,滔滔的长江大河,茫茫的广原大漠,淡淡的杏花疏雨、盈盈的秋水纤芦,这些或优美、或崇高的事物, 或者使人心生崇仰,或者使人意气风发,或者使人神清气爽。而那些普遍渗透于社会生活的社会美,如激烈的社会冲突,悲欢离合的人间纠葛、七情六欲的感情波澜,以及深邃的智慧、无私的心灵、坚贞的爱情、忠诚的友谊、艰巨的斗争、壮烈的献身等行为,又会启迪着人们的思想、陶冶着人们的品格,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在这样的审美实践中,人们会逐渐形成一定的审美趣味,再加上通过社会和家庭的各种渠道所接受的道德观念、审美观念,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出一定的审美理想。在这种自发地形成一定审美理想的

过程中,如果主体的认识能力比较强,道德高尚,文化素养又深厚,那他的审美理想也会比较高级和正确。

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事实证明,一

个人崇高的审美理想的建立,也非常有助于崇高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操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我们全社会真正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以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努力吧,年轻的朋友,至美的理想境界在向你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