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灵的沉醉与神往

——谈美感

少年朋友们大概都听说过“对牛弹琴”这句成语。我国南朝僧佑的《弘明集》中讲述了这个成语故事。

很古的时候,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弹得一手好琴,远近皆知, 闻名于世。

有一天,公明仪正在屋里弹琴,他从窗户向外望去,只见一头牛正在外面草地上啃吃青草。他想弹上几支曲子给牛听听。于是,他就拨动琴弦,先弹了一支清角之操,尽管他弹得是那样的娴熟动听,可是那头牛只是低头吃草,毫无理会之意。

公明仪心里想,这支曲子太高深了,可能牛是听不懂的,怎么才能触动呢?于是,他就用琴,一会儿拨弄蚊子“嗡嗡”叫声,一会拨弄小牛犊的“哞哞”叫声。那头牛听着听着就不吃草了,它竖起了耳朵,摇着尾巴,转过身子走来走去,留心地倾听着⋯⋯

“对牛弹琴”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美学道理:审美感受能力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能力,它是人通过视觉、听觉等审美感官对美的事物或艺术的欣赏和鉴别的能力。审美感受能力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件艺术品,不管它有多么美,但对没有艺术鉴赏能力的人来说也是毫无意义的,这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尽管公明仪曲调弹得优美,但牛没有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审美感觉,自然也不会作出审美判断了。牛对公明仪弹奏的蚊子叫声和牛犊叫声所作出的反映和表示,那只是出自动物的生理本能。

美感,或审美感受,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用眼、耳观照审美对象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一种感情状态,一种精神享受。

当我们看到奇异芬芳的花卉,会觉得赏心悦目,流连不舍;当听到一支悠扬的乐曲,会感到神清气爽、心情舒畅;阅读一篇优秀小说,我们会被它曲折生动的情节和人物命运所激动、心潮起伏;一个画家,看到一片别致的景色,突出的人物或场面,立刻把它速写下来,成了创作的素材或独立的素描;一个文学家,被事物触动、引起深思,再综合平时的积累,创作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小说、剧本或诗章;一个雕刻家,得到一块石料或树根,按照它的纹理,加工成一座雕像或奔驰的骏马⋯⋯这些欣赏或创造的审美活动,都是从人的眼睛或耳朵这两种感觉器官接触审美对象开始的。

可见,美感,这是人类审美活动的首要的和基本的环节。那么,人为什么会在观照审美对象时产生美感呢?人类的审美感官是如何形成的呢?前面我们说过,这是由于人在改造自然的漫长社会实践中,人“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使大脑及眼、耳等感官的生理构造远远超出动物的水平,形成了社会人所特有的通过眼、耳对审美对象的观照而产生一定的美感感情的生理

——心理机制,从而获得了动物所不具备的审美能力。

马克思曾经指出:“不言而喻,人的眼睛跟原始的、非人的眼睛有不同的感受,人的耳朵跟原始的耳朵有不同的感受。”这种不同,并不是指生理功能上的差异。因为仅就生理功能来看,人的眼耳鼻舌等感官和动物的感官是颇类似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不如动物的感官来得灵敏,如人眼不如鹰眼看得远,人的嗅觉不如猎犬,听觉不如兔子,但动物这些感官还是原始的、低级的、人的感官却拥有了社会的和文明的特征,对此马克思说得非常深刻: “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人的感官不仅能像动物那样反映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因为人具有动物所不具有的心理结构, 具有思维、情感、意志、联想等心理活动,因此说,人的感官正是人的整个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

人的感官同一般动物的器官区别开来,成为具有社会性的人的感官,这离不开劳动实践,离不开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正是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人不仅改造了自然对象,使它们变成了人化的自然,而且也改造了人本身的自然,使人的诸种感官尤其是眼、耳等感官具有了文明的特征。

人类的审美感受过程在其直接表现形式上是一种直观,然而由于审美活动的文化特性,使得人类的审美感受具有十分复杂的因素参与其中,例如情感、想象、理解等(关于这一点,后面将分别论及)。

正像美的最初形态是同产品的实用属性混杂在一起一样,人类最初的美感也是同物质功利和生理快适混杂在一起的。如果说,在美的发展过程中, 产品的实用属性与审美属性的分离是必经的一步的话,那么反映在审美主体上,就是美感同快感的逐步分离,美感成为一种特殊的心理感受。

从我国古代对于音乐的“乐”这个事物概念的演变,就可以看出美感同快感的分离是它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的殷代,音乐的“乐”与快乐的“乐”是同一个字,就其形状说来,甲骨文写作(前),金文写作(中)。

《说文解字》解释:“(后)小言之曰喜,大言之曰乐,独言之曰喜,众言之日乐。乐者出于人心,布之于管乐也。”可见,“乐”之本意包含着快乐的意思。随着人们音乐生活的丰富,人们从听觉上欣赏音乐的能力也逐渐提高,而渐渐把欣赏音乐的美感同一般快感区别开来。《左传》中曾记载吴公子季札在鲁请观周乐的故事。乐师们为他演唱了风、雅、颂各种类型的作品, 他能根据各种乐的不同特点,对其作出不同的审美评价。他评价《邶》、《鄘》、

《卫》说:“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他评价《齐》说:“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他评价《豳》说:“美哉,沨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这些评价已涉及到音乐本身的刚柔、强弱、曲直,远不限于感官的快乐了。

三、心灵的沉醉与神往 - 图1

人类的美感同一般快感的分离过程,同婴儿情绪的分化颇有些类似。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结果,新生婴儿在一至十天内,只有两种明显的情绪反映,

一种是由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引起的愉快,一种是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引起的不愉快。过了三个月,两种情绪又分化出欲求、喜悦、厌恶、忿急、惊骇、烦闷等六种情绪反映,尽管有些是很不明显的。此后,才有对美色、美音的情感反映产生。

这里我们可以从理论上将美感与快感的区别作一概括:

首先,美感始终与人类的许多复杂的文化意识及观念相联系,而快感仅仅是某种生理上的舒适。托尔斯泰在听了柴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乐后说: “我仿佛听到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我们在听了贝多芬的《合唱交响曲》, 会体味出一种伟大的人道主义感召力,这些都是与人的文化观念相联系的审美感受。

其次,快感涉及欲念但诉诸本能,而美感涉及欲念但诉诸理性。快感中的欲念利害一般是明显的、赤裸裸的、单纯的,而美感中所涉及的欲念和利害则是极为朦胧的、隐蔽的和多义的。如从快感的角度说,喝一杯酒和抽一支烟带来的快适是一样的,没有什么本质不同。但在审美观照下,普通的情感欲念却升华成为高尚的审美体验。

再次,美感是个别经验感受,因此它是封闭的、难以传递的,审美必须每个人亲自体验。而快感则是普遍经验,快感是可以传递的,是可以得到共同的认可的。我们常说一百个人读《红楼梦》就有一百部《红楼梦》,说的就是美感的个性差异,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特定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会从中感受到独特的审美情趣。

在论述了美感的发生、美感与一般快感的区别之后,我们有必要就美感本身的基本特性作一系统考察,从而较全面地了解美感。

美感的特性大体上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愉悦性。美感的愉悦性乃是指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受到审美对象的刺激时所产生的愉快、喜悦、舒畅、满足与陶醉。诚如俄国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美感的主要特征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快感。”审美愉悦是全部身心(感官、思想、情感、兴趣等)通力合作的结果。在审美活动中, 美感的愉悦性具有种种复杂的情状,它具有渗透性、间歇性、选择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所谓渗透性,是说审美愉悦并不停止在感官直觉阶段,而是进一步向心灵深处渗透。这种渗透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的。它不仅要感知,而且要感受、感动;不仅要喜形于色,而且要震荡于胸臆。

所谓间歇性,指人在审美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刺激,审美主体大脑神经常处于兴奋的愉悦状态。但这种美的刺激不能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一年365 日,让你天天去读《红楼梦》,你一定会感到厌倦。这就要求人们按照美感的间歇性特点,隔一定时间再去欣赏。当你积累了一定的审美经验,再去欣赏时,就可能强化审美愉悦感,并从中获得新的美感。

审美愉悦还呈现出选择性特点。同样是爱花,有的喜欢牡丹,有的喜欢杜鹃,有的爱蒲公英,有的爱紫罗兰,有的爱海棠,有的爱秋菊;同时欣赏戏剧,有的爱京剧,有的爱昆曲。有的喜欢越剧,有的喜看黄梅戏。这反映了主体对审美对象的选择性。人们对于一些市美对象在情感上具有一定的偏爱和喜好,这是主体在长欺的实践中对于特定的审美对象所逐渐凝成的审美兴味和情趣。

审美愉悦还是复杂多样的。它不仅有喜悦,也还有悲伤。美是无限丰富

的,因而美感也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崇高美、滑稽美、阳刚美、柔性美、悲剧美、喜剧美等,都可以带给人审美的喜悦和愉快。

第二,直觉性。具有直觉性这是美感的又一个特点。在审美活动中人们往往有这样的体会,无论是眺望远处连绵起伏、若隐若现的群山,还是近看绿叶扶疏、花朵娇丽的草木,无论是仰观半露云外的山颠宝塔,还是俯视清澈可见的池底游鱼,或是玩赏一些巧夺天工、玲拢剔透的工艺珍品、静观一些风格隽永、诗意盎然的摄影及绘画,都会情不自禁地从心底腾升起一种感觉:真美!人们在获得这种美感之前,并没有经过逻辑的思考、推理和判断。人们几乎是直觉地判断一个人长得美不美,一支乐曲动听不动听,或者一幅画画得美不美。若问美在哪里,有时甚至可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美感的直觉性根源于审美对象的形象性,美的内涵总是由不同的声音、色彩、线条等因素组成的。而这些声、色、线都可以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它们不仅使人的感官产生相应的官能感受,而且它们的物质结构可以和人们的心理结构产生某种对应关系,从而引起心理上的共鸣。质言之,美的对象可以直接唤起人们心理上喜、怒、哀、乐的情绪反映,而这往往是不假思索的。

但是,切不可将这种审美感受的直觉性看成是超社会、超理性的,因为人类的审美直觉,毕竟不同于婴儿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直觉”,它是在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大量生活经验和理性思维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一定历史文化修养的人,是不可能直觉到各种艺术形式的美的。

第三,功利性。功利性也是审美感受的重要特征,中国古典美学的传统也是承认和重视功利性的,孔子讲“《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写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这里, 孔子也强调并肯定了《诗经》的美感功利性。

在文明的社会形态中,美的感觉是与许多复杂的观念相联系的。审美的功利性因此集中表现为一种社会的功利性,功利目的往往影响着人们对美的欣赏和鉴别,功利观点甚至可能使人们对同一事物作出截然相反的判断。美感不是超自然、超社会的,它总是离不开主体的,总是特定审美者的美感。而特定的审美者总是离不开特定的时代、社会、民族和阶级的,它总要受到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传统和道德习俗等方面的影响。总之,每一时代由于其时代精神的不同,文艺作品的思想倾向和情绪色彩往往体现着一定的价值取向和理想模式。

但是,也应该指出,每一具体的审美个体在具体的审美活动时,往往并不带有什么明确的个人实用目的。欣赏一幅画,聆听一支乐曲,看一场戏曲演出,并不带有什么明确的实用目的,这又表明美感在个体身上又表现着与功利观念离异的一面。由此便引出一个问题:既然个人在审美时的态度是非功利的、非实用的,为什么产生的美感却含有社会功利因素呢?这除了由于美感能够赏心悦目之外,还由于美的对象同一定时代的人们的价值取向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社会观念必然潜移默化地渗透于人们的审美直觉之中。人的审美能力并非是大生的,而是人类长朗遗传、进化和发展而来的,是在社会、历史文化的薰陶卜发展起来的,是社会文明的表现,它不但能够直觉美的外部形态,而且能够直觉美的对象所蕴含的社会内容,审美个体只有借助于直觉和形象思维,才能实现个人的审美非功利性与美感的社会功利性的统审美愉悦性、审美直觉性和审美功利性,这是我们上面概括的美感三个主要

的特性。须说明的是,这三个特性并非是美感特性的全部。现实审美过程中人们的审美感受是丰富多彩的,内涵也将是丰富多彩的,这有赖人们在具体的审美实践中去亲自体验和把握。但无论美感的特性有多少,它总是指向一个最核心的目标,这就是审美主体心灵的自由,审美是自由的象征,人们在审美情感投入的刹那,便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现实的优愁与烦恼,艰辛与磨难,都被抛之一旁,心灵自由自在地做一次美的畅游,这是一种心灵的沉醉与神往,是一种人生的高峰体验,是一种人格的开拓⋯⋯

美感的内涵是无穷无尽的,它永远向丰富的文化心理素质的人们敞开大门。在下面的几章中,我们还将进一步就审美感受的心理要素作一剖析,以期对美感问题有更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