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芒鞋踏遍陇头云

— —谈人类对美的探索

美的金苹果是诱人的。

正因为诱人,在美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美学家关于美的探索足迹。让我们先看一下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在《大希庇亚斯篇》中记述的苏格拉底同希庇亚斯关于美的一次对话。

希庇亚斯是古希腊的诡辩家,以向人专门传授诡辩为职业。有一次他遇见了苏格拉底,就自夸起他的名声如何大,文章如何美,并宣称他的文章就要公开朗诵了,还纠缠着苏格拉底去听他的文章朗诵。

苏格拉底是当时古希腊有名的大哲学家,知识渊博,智慧而善辩。他很讨厌这个庸俗浅薄的人,本想立即走开。但又灵机一动,心想不妨借此机会暴露一下这个诡辩家的嘴脸,于是就说:“只要老天允许,你朗诵大作时, 我一定来恭听。不过谈到文章的美丑,我倒要向您请教,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苏格拉底假惜在一次讨论中,别人曾向自己提出过此问题,但由于自己笨拙,而没能做出圆满的回答。

希庇亚斯无知而傲慢,他很自得地说:“这个问题小得很,小得不足道。”还不知天高地厚地说,“比这个难得多的问题,我都可以教你怎样应战,教你可以把一切反驳者都不放在眼里。”

苏格拉底装作很高兴:“哈,老天,您的话真开心!您既然答应了,我就尽我的能力扮演我的论敌,向您提出问题。首先要问您美本身是什么?”希庇亚斯有些忘乎所以,摆出一副教训人的架势说:“我来告诉他什么

是美,叫他无法反驳。什么是美,你记清楚,美就是一位漂亮小姐。”

真叫人哭笑不得。可是,苏格拉底却装出很赞同的样子说:“我敢发誓, 您回答得真美妙!可是我的论敌会问,凡是真正美的东西,是否有一个美本身存在,才叫那些东西美呢?我回答他说,一个漂亮的小姐的美,就是使一切东西成其为美的。您以为如何?”

希庇亚斯很傲慢地说:“他敢否认那年轻小姐的美吗?”

苏格拉底进一步以论敌的口吻提出问题:“那么一匹漂亮的母马不也是美的?一个美的竖琴不也是美的?一个美的汤罐不也是美的吗?”

希庇亚斯有些招架不住,却装出不屑回答的样子:“这太不像话了,怎么敢在正经谈话时提出这些不三不四的东西?一定是个粗俗汉!”但是,他无法否定,只得嘟嚷着说。“不过总不如一位年轻小姐美。”

苏格拉底穷追不舍:“最美的小姐比起女神不也是丑的吗?” 希庇亚斯像泄了气的皮球,只得低头说:“无可反驳。”

苏格拉底说:“您回答的是什么东西可美可丑。但是我问的是美的本身, 这美本身把它的特质传给一件东西时,才使那件东西成其为美,您以为这美本身就是一个年轻小姐,一匹马,或一架竖琴吗?”

希庇亚斯搔首抓耳,突然又眼放亮光,神气起来:“如果他问的是那个, 回答再容易不过了。他一定是个傻瓜,对美完全是个门外汉。那种美不是别的,就是黄金。凡是东西加上它,得到它的点缀,就显得美了。”

“可是大雕刻家菲狄阿雕刻女神雅典娜用的却不是黄金,而是象牙和云石?”苏格拉底又提出了问题。

希庇亚斯只得说:“如果用得恰当,当然也可说是美。” “要煮好蔬菜,哪个最恰当?是美人呢,还是汤罐?”苏格拉底又问。希庇亚斯又暴跳起来:“这是什么话?简直没受过教育!”但他又不得

不承认汤罐是恰当的和美的。

美人和黄金是美的定义都被否定了。在进一步的论辩中,苏格拉底完全掌握了主动,使希庇亚斯完全陷于被动,只能附和招架。苏格拉底还自己提出定义,如“美是有用的”、“美是由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美是有益处的”等,逐一加以分析否定。最后苏格拉底感慨地对希庇亚斯说:我在同您的讨论中。得到了同个益处,那就是更深切地了解了一句谚语:“美是难的。”

这篇对话,是柏拉图早期的作品。对话个苏格拉底的观点体现了柏拉图对美的看法。其中所提出的一些问题,都是美学中的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的探索的程度和进程。对话中虽然对美是“恰当的”、“有用的”、“有益的”、“视觉和听觉的快感”等提法进行的否定, 理由也并不充分,只是一些思维逻辑上的诡辩。这些问题直至今天,也仍在思考之中,并有其合理的成分。但柏拉图“美是难的”的结论,从一个侧面确实道出了人类对美的定义的探索的漫长而又艰难的道路。

对美的探索,源远流长。

在西方古希腊,早于柏拉图的著名美学家、数学家华达哥拉斯及其学派, 认为美是数的比例关系,是“对称”、“和谐”,是杂多的统一。稍后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美是“对立的统一”。柏拉图之后的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美是“体积的大小和秩序”。他们多是从物体的形式中去寻找美。这一派也影响到后来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18 世纪英国美学家荷迦兹,乃至德国

的莱辛、康德。达·芬奇强调“比例”,荷迦兹看重“曲线”。就是现在也仍有人认为美在于形式。

与上述相对应的还有另一派观点,就是侧重从内在精神上探求美。公元前 4 世纪的德漠克利特认为美是人的内在品质,柏拉图则认为美是“理念”, 是一种对天国的回忆;古罗马的奥古斯丁认为美在上帝。意大利的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美的三要素是:完整、和谐、鲜明,而神是一切事物的协调和鲜明的原因。

人类在对美的探索中,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开始从审美对象转到审美活动的主体方面的把握上。17 世纪荷兰的哲学家斯宾诺莎曾认为美是对象作用于神经所感到的快适;英国著名哲学家休谟强调:“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快感与痛感不只是美与丑所必有的随从, 而且也是美与丑的真正本质。”英国美学家博克进一步认为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上述各种观点对近代的审美心理学派有很大影响:德国立普斯的“移情说”,瑞士布洛的“心理距离说”, 都是强调主观情感的。美国的桑塔耶纳认为美是“客观的快感”、意大利克罗齐认为美是“直觉”,“是成功的表现”,也都是从心理感受着眼的。

在美的探索中,也有人企图使内容与形式、理性与感性的对立统一起来, 这方面的主要代表就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他一方面承认美是形式的,另一方面又认为“美是道德精神的象征”。康德把前者称为“纯粹美”, 把后者称为“依存美”;沿着康德的思路,歌德和席勒也认为形式和内容、感性和理性要统一。著名美学家黑格尔在这方面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提出的美的定义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但是他的“理念”是一种“精神理念”,因此他所致力的统一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

我们再看一下中国对美的探索。

中华民族的审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其独到的魅力。中国美学思想萌芽于西周末期,奠基于春秋战国时代。在当时百家争鸣的文化环境中,各种美学思想争奇斗艳,观点各异。后经漫长的审美实践,形成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和以禅宗为主导思想的佛教美学的三大源流。

儒家美学对美的探索,是建立在仁义之道的哲学基础上的。孔子强调唯有遵守仁义之道,在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中才能获得自由,进入美的境界, 即所谓“仁乐合一”的境界。为此,孔子主张艺术作品要情理兼备,“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把审美情感控制在适当的度之内。审美活动还要趋向“善” 的目标,即“尽美”又“尽善”;审美还要做到“文质彬彬”,即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沿着孔子的思路,孟子、董仲舒、朱熹等思想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使儒家美学逐渐成为中国美学的主流。

道家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该派以“道”作为宇宙的终极始因,把体验“道”作为人类审美的最高境界。在他们看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所以人要超越现实的存在去“观于天地”,去“原天地之灵”、“身于物化”、“与物为春”。心灵只有达到与天地为一体的境界,就能在审美活动中感悟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成若缺”、“大巧若拙”的各种类的形态。庄子更强调要将审美意象与主体审美人格的自由联系起来,《庄子》中那击水三千、海运万里,翼若垂天之云的鲲鹏,那树于无何有之乡的大树,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

的真人,都是这种审美人格的体现。这种审美理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后来美学的发展。

禅宗美学将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儒家、道家思想)相结合,独树一帜。该派强调“心”是世界的本源,“一切法皆从心生”,唯有个体的心灵才能感受万物的实在性。因此,美从心生,审美活动必须充分调动主体的心理能动性,远离杂念,“注心一境”,以佛祖的“大智”(般若)去观照万事万物,则就能洞若神明,“朗如秋月,皎若明镜”,刹那间体察到宇宙人生之谜,体悟到真如佛性之所在,达到绝对的审美境界。很明显,禅宗美学带有强烈的非理性唯心成分,但是也应看到,禅宗美学强调的这种宇宙—

—人生一体的境界,的确与审美境界有相通之处。在现实的艺术和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可于刹那间进入主客合一的境界,这种审美境界,实属审美境界中的较高层次。

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在后来的发展进程中,互相补充和借鉴, 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审美大传统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上面我们就中国和外国美学家对美的探索作了宏观的把握,从中可以看出,中外历代美学家尽个人的特长和智慧,从各个角度对美进行了探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迄今为止,关于美的内涵仍在不断的探索之中,诚如我们在前面所讲的,人类的生活领域有多大,则审美天地也就有多大。生活在进步、在发展和深化,人类的审美意识也必然要随之深化和进步。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既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揭示了科学的发展规律,也给人类的审美实践活动指明了科学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辩证法为武器,通过社会实践,把对象世界与人的活动统一起来,从“人化的自然”,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角度探究美的本质和规律,这就为人们的审美实践廓清了众多疑团,克服了一些弊端,使对美的探索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开辟了新天地,展示了新的前景。

马克思主义美学特别强调要从人类的能动社会实践中去把握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

(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 50-51 页)人的活动不仅是有目的的,而且是自由的,富有创造性的。唯因人的这种自由性创造性,人类在创造对象世界的同时,也使一个崭新的审美世界在自己手中诞生。

显然,揭示和把握人的历史活动,是打开美的奥秘的钥匙,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最富魅力的原因所在。

由此我们不禁想起中国古代的一首禅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春天在哪里?春意在哪里?它就在大千世界的一草一木之中,而这春意的感受又需人的心灵的激发。美何尝不是这样?美永远属于哪些热爱生活、热爱自由的人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实践、执着的审美探索,才有了人类审美之树的长青不衰,枝繁叶茂。由此我们也会感到,人类对美的本质和规律的探索所处的纷争局面,并不奇怪,因为美之谜面向人的未来,永远是充

满活力的。美普遍地存在于自然、生活和艺术之中,人类所积累的丰富的知识,人类社会生活所开拓的宽广的文化视野,尤其是人类对美的探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必将为人类进一步的审美实践打下深厚坚实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只要不懈地努力,定能取得新的收获,并摘取美学王冠上的宝石。

美需要探索,也许美并不是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