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失“凤雏”

三国时期有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他就是满腹经纶,谋略高深,别号凤雏的庞统庞士元。

庞统 18 岁时,特地去拜访名士司马徽。当时司马徽正坐在树上采桑叶, 庞统便坐在树下,两人从白天一直谈论到天黑。司马徽对他的才能非常钦佩。从此,庞统的名声便逐渐传播开来。到了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赤壁鏖战周瑜请庞统献连环计于曹操,大破曹兵,立下了战功,显示了他的谋略。

周瑜死后,鲁肃向孙权推荐庞统说:“庞士元谋略不减于管、乐;枢机可并于孙、吴。往日周公瑾多用其言,孔明乃深服其智。现在江南,何不重用?”孙权闻言大喜,说:“孤亦闻其名久矣。”马上传见。庞统到,孙权微微抬头,只见站在他面前的庞士元浓眉掀鼻,面黑髯短,形容古怪。非他想象中的一表人才,于是,心中不悦。继而交谈,孙权问:“平生所学,以何为主?”统答:“不必拘执。随机应变。”孙权又问:“公之才学,比公瑾如何?”统笑答:“某之所学,与公瑾不大相同。”孙权平生最器重的是周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孙权想起周瑜在赤壁之战中镇定自若、大败曹军的情形,又体味庞统之言有轻视周瑜之意,心中更加不悦。

这样一来,凭自己的感情好恶取人的孙权就婉言下了逐客令: “公且退。待有用公之时,即来相请。”庞统怀才不为孙权所用,只得

长叹一声而出。

鲁肃闻知,甚为着急。再次向孙权举荐说:“主公何不用庞士元?”孙权曰:“狂士也,用之何益!”鲁肃进一步以事实奉劝孙权:“赤壁鏖战之时,此人曾献连环策,建第一功。主公想必知之。”孙权听后,心怀成见不顾事实地说:“此乃曹操自欲钉船,未必此人之功也。吾誓不用之。”鲁肃一贯得到孙权的赏识,而此时举荐庞统被拒,也无可奈何,只好作书奉荐, 让庞统事主刘备。

孙权以貌取人,感情用事,轻率固执,使东吴失去了一位难得的人才。孙权这一重大失误,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由于他的第一印象产生的“首因效应”不够好,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思维定势,依据偏见看人,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