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十鉴

一鉴——“知人识物”。要成就大的功业,必须发现、任用贤能之士。首先要“发现”人才。《管子》首篇说,“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

二鉴——“千金买骨”。据《战车策·燕策》记载,战国时燕国的中兴之王昭王虚心求贤,谋臣郭隗对他说:“臣闻古之君子,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日:‘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怒日:“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日:‘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利?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燕昭王“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士争趋燕”。

三鉴——“善任分工”。柳宗元精辟的散文《梓人传》中叙述说:有一个“匠人”求役于官府主人,其本职是木匠,却只用尺替绳墨,而没有刀锯斧之类。主人问其所能,他回答说:“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 其实,这位“匠人”家里的床断了一条腿,自己却不会修。然而“京兆尹” 要修饰官府。这位“匠人”集中了“众工”,有的执斧,有的拿刀锯,都环伺于左右听他呼唤。柳宗元深深感叹道:“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其体要者欤。”自此,《梓人传》转入正意:“佐天子相天下”,从上层到下级,任官用人,也须如此之法。

四鉴——“用人如器”。“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李世民)刘向在《说苑·杂言篇》中曾讲名士“甘茂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日:‘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何为王者说乎?’甘茂日:‘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甘茂接着对船夫说:“骏马一日能行千里,把它放到宫室捕鼠,还不如小猫;著名铸剑家干将做的利剑。木匠用它做活,还不及斧子。“今特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茂矣!”

五鉴——“亦在御之”。怎样对待有缺点、毛病的人呢?《汉书》中的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说:“能致千里的良马,往往有奔驰之长,又有不驯服甚至踢人的毛病;能建功业的志士,往往有改革济世的才干,又有不同流俗或恃才傲特而为世人讥论的“缺欠”。看来,有超脱气质、不循轨辙的千里良马和落拓不羁、不遵礼俗的非常之人,全在于贤主的慧眼识别,英明驾驭。”

六鉴——“文人相善”。曹丕在《典论·论文》直言“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终成患害。论文例举了班固轻贬与自己相匹的文学家傅毅和建安七子相互仰服的反正事迹。所谓文人相善,主要表现于见贤思齐,见贤提举,奖掖后辈,以事业为重,东汉末年,邺下文人集团的形成、建安文学之兴盛,与文士之间的友善相和有关。一方面,有曹氏父子开创局面,赞助提携;另一方面,建安七子“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 咸以自骋骥碌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七鉴——“去仇容人”。治国用才得有器量,得能容人,捐弃前嫌而任之。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先前与其兄公子纠争夺齐国君位时,名臣鲍叔牙事桓公,管仲事公子纠。及桓公立,公子纠死,管仲为桓公囚禁。鲍叔深知管仲之才,向桓公力荐,桓公不忌管仲事公子纠、并曾箭射过自己的前仇, 既用之,又委以相位。管仲得用,竭尺忠智。“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唐太宗李世民起用曾经“常劝太子建成早除秦王” 的仇臣魏征;春秋时期晋臣祁奚告老退休,举荐自己的分人解狐;曹操赦用为袁绍写过讨曹檄文而使曹操十分忿恨的陈琳,等等。历来为人所称许。

八鉴——“近贤避佞”,诸葛亮上表后主刘禅,一再劝诫“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所以倾颓也”。《资治通鉴·唐纪十》中说:“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欧阳修在《朋党论》中直言:“朋党之说,自古有人,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宋代的苏洵明鉴古事,他的《管仲论》中说,管仲相桓公,“终其身齐国富强, 诸侯不敢叛”,可是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三奸弄权,桓公死于政乱。文章最后叹道:“萧何且死,兴曹参以自代,大臣用心,固宜如此也。”“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复有贤者。而后来可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九鉴——“不计贫贱”,自古士多出于贫贱,“蓬户瓮牖”,“绳枢之家”、“氓隶之人”及“迁徒之徒”当中,都不乏“茂材异等”之辈。这些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逆境中“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所以大器非凡。古来不在其位而深谋远虑、见解奇崛的“鄙野”之人,为数不少。十鉴——“广泛擢拔”汉人贾谊的《过秦论》,开篇即追述秦孝公的雄

才大略,“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秦孝

公和穆公一样,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的,首先是天下的人才。所以, 前有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之士,后有商鞅之辈,只要具有翰韬武略、改革治乱的才干,秦公则尽行擢拔起用,遂成霸业之本。孟尝君, 有所谓“良客三千”之说。但是,这些“食客”,很少尸禄素餐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