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书中关于“飞碟”的记载

《资治通鉴》中的记载。1.西汉成帝建始元年(公元前 32 年)“八月, 有两月相承,晨见东方。”早晨能在东方出现的物体,决不会是月亮,何况有两个月亮,更不可能,它的形状像是互相托承的弯月,决不会是自然星体。

2.西晋惠帝永宁元年(公元 301 年)“四月,五星互经天,纵横无常”。

古代五星通指金木水火土星。这 5 颗有可能靠在一起(指从地球上望去), 但决不会一道飞过天空,而且路线纵横无常。可见这是大批出现的发光体事件。

地方志中的记载。《山西通志》述:明嘉靖七年(公元 1528 年)“十月十二日,太原流星陨,光烛地有声,坠而复起,入斗口,至日出方灭”。前半截说的是陨星,不足为奇,但接着“坠而复起”。一直升到北斗七星的头部,就不能不引人注意了。陨石不能复起,能复起者,非得有一种能挣脱地球引力、可自由飞行的力量不可,而飞碟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飞行自如。

《二十四史》中的记载。北宋《新唐书·五行志》记述:开元五年(公元 717 年),“谭州灾,延烧州署,州人见有物,赤而暾暾飞来,旋即火发。是年衡州灾,延烧三百余家。州人见有物大如瓮,赤如烛笼,所至火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