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这个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的个性、品德最初并无好坏之分,它有向任何一个方面发展的可能性。个体的人格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每个阶段都要完成个体人格发展的某些特定任务。但是,个体在人格发展过程的每个阶段中,都要受社会文化的制约,因而个体在每个发展阶段上都具有某些普遍性的问题。在每个发展阶段中,不同的个体因所完成的发展任务不同, 将形成性质不同的行为模式。每个个体将按发展阶段的顺序展开,前一阶段的发展情况对后一阶段的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第一阶段,信任与不信任阶段。**信任感与不信任感的体验对个体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艾里克森指出:“人类婴儿为了有识别地体验信任,必须有相当大程度的不信任的体验。”当婴儿企图接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时,他与照料者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如果他感觉到照料者对自己的态度始终一致,他便可以信赖和预见照料者的行为;相反,当他觉察到照料者不可信赖和预见时,则会产生一种不信任感。

**第二阶段,自主与羞怯、疑虑阶段。**儿童在一岁半以后,由于生理上 的不断成熟,已经能够自立,并开始参加一些初步的交往活动时,儿童的自主性逐渐增强。但同时儿童也开始体验到来自他人和社会的期待和压力,因而羞怯、疑虑也逐渐增强。

**第三阶段,首创与内疚的阶段。**儿童在 3 岁至 6 岁期间,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行为的主动性(首创性)便逐步形成,由此推动他完成新的任务。同时,由于这时的儿童在各方面的活动能力有限,因而又将产生一定的内疚感。

**第四阶段,勤奋与自卑阶段。**儿童在 6 岁左右,开始从事学习活动。由于自身的逐步成熟,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新要求,儿童在生活中勤奋学习将变得重要起来。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遇到困难、失败和挑战,儿童的自卑感也逐渐增强。

**第五阶段,同一性和角色混乱阶段。**个体进入青年期以后,便开始建立一种新的自我同一感,包括认同和自居作用。具有自我同一感的青年会不断地通过自己的行为产生自我肯定和自我实际的积极意向;而不具有自我同一感的青年则不会有正确的自我意识,甚至错误地扮演角色,造成角色混乱。

**第六阶段,亲密与孤独阶段。**在成年早期,个体往往有些过分地全神贯注于自己,十分关注镜像自我和自身的前途。这与成年早期亲密性任务不相容,而产生了孤独感。

**第七阶段,繁殖与停滞阶段。**这里的繁殖,一方面指生育后代,另一方面包括通过活动创造事物和思想。个体进入成年期后,与异性建立了一定的亲密性,开始关心下一代的养育。即使个体不能生育,也会关心和指导下一代,也能达到繁殖感。而未能产生繁殖感的个体,结果将是人格的停滞与贫乏。

**第八阶段,自我整合和失望阶段。**进入老年期后,个体逐渐接受死亡, 因而较多地留恋和回顾自己的一生。面对自己漫漫的生活道路,想到自己曾有过无数未能如愿的理想,便产生较多的失望感。但又由于饱经风霜,有着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当个体面临失望时,又常常会进行自我整合,肯定自己的一生,弥补失望之感。

这个理论详细地探讨了个体与社会文化生活的矛盾冲突在个体人格发展各阶段中的作用,并将人格发展的研究扩展到整个生命的全过程。同时,这个理论十分强调人格发展阶段的顺序不变性,每个个体都将经过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并且强调了前阶段对后阶段的影响。这就告诉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应采取系统的科学的培养措施,对个体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正确完善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和提高,都是十分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