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的建立
友谊建立的最基本前提是相互认识。从统计的角度看,人与人之间相识的概率是很大的,因此,建立友谊的可能性是到处都有的。
- 定势吸引
定势吸引是与吸引对象在相识前的一种吸引,它是由舆论的定势造成的。两个人根本不相识,但舆论描绘甲的许多优点或神秘处,甲对乙便很可能产生定势吸引,这种吸引的产生,除了有定势的心理控制外,也含有好奇的心理成分。《水浒传》里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白面郎君郑天寿在清风山占山为王,捉住一人,捆绑上来,正要开膛剜心,忽听那人叹道:“可惜宋江死在这里!”燕顺亲耳听得“宋江”两字,便喝住了小喽罗,盘问起来,待得知此人真是郓城县的及时雨宋江时,吃了一惊,夺过小喽罗手中的尖刀,割断绑缚宋江的麻绳。忙把自己身上的枣红缕丝袖袄脱下来,披到宋江身上,将宋江抱在中间虎皮交椅上,拉着王英、郑天寿纳头便拜。宋江为什么能对他们产生这么大的吸引力呢?并非因为宋江有什么出奇的仪表和善辩的辞令,而是宋江的仗义疏财、济困扶危名声,即舆论定势作用。
- 仪表吸引
由外表特征即仪表、体态、举止、风度及装束等唤起人们的吸引即仪态吸引。其中仪表(即面相、神态)尤其重要。在仪态吸引中,“第一印象” 起极大作用。我们看一个人“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人们凭借自己的直觉, 便可看出某个人是可交还是不可交,是憨厚还是狡诈。当然,这种直觉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人们的经历、信仰、个性与文化素养决定的。
决定仪态吸引的另一要素是举止、风度。一个人在生人面前举止或鄙俗、或猥琐或粗鲁、或做作,都影响他对人们的吸引力。
决定仪态吸引的第三要素是服装、打扮。穿着太呆板,掩盖了个性,便缺少吸引力。而过分的修饰,歪曲个性的服装,同样降低吸引力。所谓“淡装浓抹总相宜”就是说要掌握服饰、打扮的“度”,不够这个“度”不足以显示个性,超过了一个“度”又损害了个性的表露。
仪表吸引的三要素当中,面相神态是根本,装束打扮是枝叶,而举止风度是风韵。
- 个性吸引
这是由吸引者的气质、性格、能力、兴趣乃至理想、信念、世界观与事业心决定了的吸引类别。显然,这比单凭舆论的定势和仪态的吸引要深得多了。
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羽、张飞尽管性格差异大,但刘的稳健持重,关的血气方刚,张的暴烈莽撞,却恰成互补,更重要的是重建汉室的共同信念, 使他们一拍即合,这种个性吸引,才使他们结为牢固的“三兄弟”的关系。
- 交往吸引
单凭定势吸引未必使你与吸引对象结为朋友,只凭仪态吸引,也往往在看破吸引对象的“金玉其外”“败絮其内”后,很快离异,只有建立在个性吸引之上的交往吸引才有可能使人们结下友谊。
所谓交往吸引,即在交往过程中,吸引对象的品格,主要是高度的和他互酬所形成的吸引力。
这比个性吸引又深了一层。个性能吸引你,未必能在与你的交往中配合得默契,他性格开朗,爱好广泛,但你较怪僻,人家未必与你构成融洽的感情互酬。即使你同样开朗、兴趣广泛,但你不一定对他有强烈的吸引力,这样,这就不会对你施行利他互酬,于是,在交往中他便不能唤起你对他的“交往互酬”。
可以看出,从定势吸引、仪表吸引到个性吸引进而到交往吸引,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
人际间一旦建立了强烈的交往吸引,便达到“亲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