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满天下——文化之乡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安徽歙县的徽墨和歙县的歙砚、安徽泾县的宣纸、浙江善琏的湖笔、苏州桃花坞的年画、安徽萧县的书画和河南南阳的曲艺,精彩绝伦,闻名遐迩,所在地也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我国自古以农业立国,这些文化之乡的产生,源自于农业劳作,具有鲜明的农耕文明内涵。“文化之乡”反映了该地区人们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那里的人们普遍认可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
歙砚徽墨之乡——歙县
歙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北倚黄山,东邻杭州,南接千岛湖。歙县古称新安,始置于秦。北宋徽宗时期的1121年,赐名徽州。自隋末以来,歙县均为郡、州、府治所在地,为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歙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昌盛,素有“东南邹鲁”、“文化之邦”的美誉,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徽商的起源之处。歙县物产丰富,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文房四宝中的歙砚、徽墨,被授予“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等荣誉称号。
歙砚因产于歙州而得名,为我国四大名砚之一,是砚史上与端砚齐名的珍品。歙砚始于唐开元年间。据五代陶谷《情异录》记载,唐玄宗赐给宰相张文蔚等人的“龙鳞月砚”,就是歙州产的一种较为名贵的金星砚。
由于歙砚石色青莹,纹理缜密,坚润如玉,磨墨无声,深得南唐元宗李景的喜爱,故在歙州设置了砚务,并把砚工高手李少微招为砚务官,专理制砚事宜。南唐后主李煜称澄心堂纸、李廷墨、龙尾枣心砚为天下之冠,使歙砚声名益振。
五代末,江南战乱,砚坑淹没,制砚业日趋衰落。宋代,歙砚获得很大发展,歙石开采规模扩大,歙砚精品不断涌现,名色之多、雕镂之工,为诸砚之冠。
1953年歙县宋代窑藏出土17块歙砚,石质与造型各异,制作巧妙,展现了歙石精美绝伦的面貌。据砚谱记载,宋时歙石名目有眉子纹七种,外山罗纹13种,水玄金文厥状10种,各种纹色灿然烂漫。诚如宋代书法家蔡君漠所赞:
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
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
诗中将歙砚与卞和玉相媲美,认为歙石价值连城。元代以后,歙石开采时断时续,但成砚依然大量涌现,成为明清宫廷和士绅之家赏鉴流连的珍品。
歙砚的制作以雕刻艺术为中心,由选石、构思、定型、图案设计、雕刻、打磨、配制砚盒等多道工序构成,按石材纹理分为罗纹、眉纹、金星、金晕、鱼子5大类100多个品种。
砚雕分徽、粤、苏三大流派,而歙砚所属的徽派素以精细见长,所雕瓜果、鱼龙、殿阁、人物,无不神态入微。歙砚的雕琢,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一般以浮雕浅刻为主,不采用立体的镂空雕,但由于受到砖雕的影响,之间也会出现深刀雕刻。
歙砚利用深刀所琢的殿阁、人物等,手法比较细腻,层次分明,而砚池的开挖也能做到相互呼应,因而显得十分协调。宋代米芾之砚史里说:“歙石以罗纹无星者为上”,而清代唐秉钧之古砚考却说“以金星为贵”,以金星砚磨墨作书画,不易被虫蛀、发霉。
徽墨诞生在唐代末年,鼻祖是河北易水名墨工奚超父子。“安史之乱”后,奚超携全家离开家乡,流落到皖南山区的歙县。这里群山环抱,古柏参天,到处是制墨的上乘原料,于是奚氏全家就在黄山祥符寺附近安居下来,重操旧业。
他们广取黄山之松炼烟,尽汲练江水和墨,并改进了捣松、和胶、配料等技术,终于制成了“其坚如玉,其纹如犀”的佳墨,深受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赐国姓“李”于奚氏全家,封奚超为“水部员外郎”,其子廷珪为“墨务官”。
从此,李廷珪成为徽墨的创始人、一代宗师。歙县制墨业由此名噪全国,李墨也成为“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之天下之宝了。
李廷珪所制的墨,“其坚如玉,其纹如犀”。据记载,北宋书法家、文字学家徐铉,幼时曾得一锭李墨,与其弟徐锴共同研磨习字,“日写五千”,也整整用了10年。据《遁斋闲览》记载:
祥符中,治昭应宫,用廷珪墨为染饰,有贵族尝误遗一丸于池中。逾年临池饮,又坠一金器,乃令善水者取之,并得墨,光色不变,表里如新。
李墨除了配料精良,在制作时是尤重捶打砸实,故其墨耐磨耐用,能裁纸。可见,李墨之质地确实有异于常墨。
到了宋代,全国各地书院林立,科举考试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印刷术突飞猛进,出现了一个文化高潮。尤其是宋室南渡后,徽州的制墨业更是发展迅速。当时的徽州地区,制墨业已步入“家传户习”的繁荣普及阶段,仅官府每年就要向朝廷进贡“大龙凤墨千斤”,而要满足文人墨客、莘莘学子的用墨则要逾万。
北宋宣和年间的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时,“徽墨”之名便正式诞生,后来迅速风靡南宋都城临安,“徽墨”遂成了墨的代名词,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宋代徽州的制墨业“流派纷呈,名工辈出”。黟县的张遇、歙州的潘谷、新安的吴滋等等,都是当时徽州制墨业的著名人物。
元代制墨业远不如宋代,徽墨业也处于一个低谷。元代墨工中,比较著名的有朱万初、陶得和、潘云谷等人。明代徽墨业恢复发展。
明代以南京为陪都,徽州属“京畿”,经济、文化教育得以发展,尤其是科举考试走向鼎盛后,使徽墨业的生产不仅得以恢复,而且得到迅速的发展。据明末麻三衡的《墨志》记载,明代徽州墨工就有120多位名家,产品除供应国内,还远销日本、东南亚。
明代徽墨的配方及制作工艺,大多已定制并公开。松烟、油烟并举;“桐油烟”、“漆烟”被广泛采用;徽墨普遍加入麝香、冰片、金箔等十几种贵重原料,使墨的质地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明代的徽墨大家中,当数歙县的程大约,世称“墨妖”。他既讲究墨的配方,又注重墨印的雕刻以及墨品的设计、装潢,并有《程氏墨苑》行世。其弟程君芳也制墨,是明万历间的高手。其墨印大多出自徽派著名刻工黄璘、黄应泰之手,因而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徽墨发展到清代,先后出现了“四大家”,即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他们都是徽墨业中的一代翘楚。
曹素功,1655年秀才,1667年开始顶承吴叔大的铺子,并将吴的“玄粟斋”改为“艺粟斋”。相传清康熙帝南巡时,曹素功献的佳墨颇得赏识,康熙特赐“紫玉光”,一时名声大振,紫玉光成了曹墨的第一品牌。
汪近圣以制集锦墨著称,“其雕镂之工,装式之巧,无不备美”,更以他的次子汪惟高应诏入清内务府教习制墨而名声大振。
汪节庵,墨肆名“函璞斋”,设在岩寺。清乾隆中期崭露头角,为清乾隆、嘉庆年间徽州制墨业的名家。
汪节庵墨品常被一些高官大吏选作贡品,有“江南大吏,多献方物。入选之墨,必用汪氏”之说。其名墨有“兰陵氏书画墨”、“新安大好山水”、“青麟髓”等。
胡开文,字柱臣,号在丰,著名徽商,徽墨行家,“胡开文”墨业创始人,清代乾隆时制墨名手。
胡开文先于休宁、屯溪两处开设“胡开文墨店”,后来迅猛发展,又先后在歙县、扬州、杭州、上海、汉口、长沙、九江、安庆、南京等地,或设分店,或开新店,其经营范围几覆盖大江南北,至此徽州制墨业呈胡开文一枝独秀之势。后代均沿用此老字号。
胡开文不仅是徽墨业中集大成的一家,同时又是把徽墨推向世界的第一家。
[旁注]
黄山 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曾对黄山的秀丽这样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后被当地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米芾(1051年~1107年)自署姓名米或为芊,芾或为黻。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因个性怪异,举止癫狂,人称“米癫”。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宫”。善诗,工书画,精鉴别。代表作品有《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珊瑚帖》、《蜀素帖》等。
徐铉(916年~991年)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潘谷 宋元祐歙县人,一生制墨,所制“松梵”、“狻猊”等被誉为“墨中神品”。宋徽宗御藏之极品宝墨“八松烟”,皆出自潘谷之手。潘谷不但精于制墨,而且善于辨墨,凡墨只要经过他手一摸,便知精粗。
秀才 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公元前107年,汉武帝下诏求“有茂材异能”者,“茂”本作“秀”。东汉避光武帝刘秀讳,改作“茂”。举秀才始此。
[阅读链接]
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徽墨便形成了歙、休、婺三大派。歙派产品端庄儒雅,烟细胶清,重香料、重包装。其代表人物为罗小华、程君房等。休派的产品则雅俗共赏,墨品华丽精致,多套墨、丛墨,墨面重彩饰,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其代表人物为汪中山、邵格之等。婺派所制墨品价格低廉,深受百姓与学子的欢迎。其代表人物主要为詹姓墨工,其中有詹华山、詹文生等。
三大派在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各以自己的优势,分摊了墨业市场的份额,各得其所,共同发展并垄断了全国的墨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