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之乡——绍兴

黄酒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源于我国,唯我国有之,可称独树一帜。黄酒产地较广,品种较多,著名的有绍兴加饭酒、福建老酒、江西九江封缸酒、江苏丹阳封缸酒等。但是,最能够代表我国黄酒特色的,首推绍兴酒。正因为如此,绍兴被誉为“中国黄酒之乡”。

绍兴黄酒是我国一种营养丰富的低酒度饮料,她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瑰宝,素有“液体面包”的美称。绍兴酒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时的《吕氏春秋》记载起,历史文献中绍兴酒的芳名屡有出现。

最早以绍兴地名作为地方名酒之名的当推南朝梁元帝萧绎所著的《金缕子》,书中提到“银瓯一枚,贮山阴甜酒”,其中山阴甜酒中的山阴即绍兴。

晋代嵇含所著笔记《南方草木状》中第一次提到了“女酒”,也可知道当时酿酒已普及到家庭中。嵇含为今上余人,此“女酒”即后来声誉鹊起的“花雕酒”的前身。唐代的绍兴酒,其名气不及当时的浙江乌程的若下酒,但不像若下酒在宋以后便销声匿迹。

在唐代,绍兴酒以其独特的地方魅力,仍然吸引着无数地名人墨客、名人志士,“酒八仙”之首的贺知章、“诗仙”李白等都曾在越地留下了不少对越酒的吟咏和高歌。

绍兴酒到宋代才真正定名,宋以前绍兴一直是越国越州的都城,州治,下辖会稽、山阴等郡县,到1131年南宋皇帝赵构以“绍万世之宏休,兴百王之不绪”之义,改年号为绍兴元年。当时越州官吏军民僧道士联合上表,乞赐府额。赵构即升越州为绍兴府,取“承继前业,振兴昌盛”之意,绍兴之名由此而来。

由于绍兴酒业的兴盛,各种酒名也在这一时期大量出现,如“竹叶青”、“瑞露酒”、“蓬莱春”、“堂中春”等。

明清时期,可算得上绍兴酒发展的第一高峰,不但花色品种繁多,而且质量上乘,确立了我国黄酒之冠的地位。

当时绍兴生产的酒就直呼绍兴,到了不用加“酒”字的地步,特别是清代设立于绍兴城内的沈永和酿坊,以独创的“善酿酒”享誉海内外,康熙年间的“越酒行天下”之说即是当时盛况的最好写照。

清末,绍兴酒声誉远播中外,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云集信记”酒坊的绍兴酒获得金奖。

绍兴酒之所以闻名于海内外,主要在于其优良的品质。清代诗人、散文家袁枚《随园食单》中赞美:

绍兴酒如清官廉吏,不参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长留人间,阅尽世故而其质愈厚。

清代中期的烹饪书《调鼎集》中,把绍兴酒与其他地方酒相比认为:

像天下酒,有灰者甚多,饮之令人发渴,而绍酒独无;天下酒甜者居多,饮之令人体中满闷,而绍酒之性芳香醇烈,走而不守,故嗜之者为上品,非私评也。

《调鼎集》还对绍兴酒的品质作了“味甘、色清、气香、力醇之上品唯陈绍兴酒为第一”的概括。可见,绍兴酒的色香味格已在酒类中独领风骚。

绍兴黄酒品种甚多,著名的有元红酒、加饭酒、花雕酒、善酿酒、香雪酒等。花雕酒又名“女儿酒”,说起这个名字,还有一个故事呢!

从前,绍兴有个裁缝师傅,娶了妻子就想要儿子。一天,他发现妻子怀孕了,高兴极了,兴冲冲地赶回家去,酿了几坛酒,准备得子时款待亲朋好友。不料,他妻子生了个女儿。

当时,社会上的人都重男轻女,裁缝师傅也不例外,他气恼万分,就将几坛酒埋在后院桂花树底下了。光阴似箭,女儿长大成人,生得聪明伶俐,居然把裁缝的手艺都学得非常精通,还习得一手好绣花,裁缝店的生意也因此越来越旺。

裁缝觉得这个女儿还真不错,于是决定把她嫁给了自己最得意的徒弟,高高兴兴地给女儿办婚事。成亲之日,摆酒请客,裁缝师傅喝酒喝得很高兴,忽然想起了十几年前埋在桂花树底下的几坛酒,便挖出来请客。

结果,一打开酒坛,香气扑鼻,色浓味醇,极为好喝。于是,大家就把这种酒叫为“女儿酒”,又名“女儿红”。

此后,隔壁邻居,远远近近的人家生了女儿时,就酿酒埋藏,嫁女时就掘酒请客,形成了风俗。后来,连生男孩子时,也依照着酿酒、埋酒,盼儿子中状元时庆贺饮用,所以,这酒又叫“状元红”。

“女儿红”、“状元红”都是经过长期储藏的陈年老酒。这酒实在太香太好喝了,因此,人们都把这种酒当名贵的礼品来赠送了。

[旁注]

《吕氏春秋》 亦称《吕览》,是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们共同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天下前夕。《吕氏春秋》共有12纪、8览、6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儒、道思想为主,并融合进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

嵇含(公元262年~306年)字君道,自号亳丘子,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及植物学家,谯国铚县人。著名作品有五言诗《登高》、《悦晴》、《伉俪》。虽然《隋书·经籍志》录有《嵇含集》10卷,但已佚失。此外,著有《南方草木状》一书。

李白(701年~762年)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对唐代中期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时期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与士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补遗》、《随园食单》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善酿酒 又名“双套酒”,它色泽深黄清亮,香气特盛,酒度适中,口味甜美。由沈永和酿坊于1890年始创,该酿坊的母子酱油非常有名,工人师傅从中受到启发,试以酱油代水的母子酱油原理来酿制绍兴酒,以提高酒的品质并取得成功。

[阅读链接]

浓浓的黄酒中渗透着无数名人趣事美谈,最令人称道的当属“曲水流觞”这一千古风雅酒会。

东晋永和年间的353年,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42人在会稽兰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会,曲水流觞,即兴赋诗。王羲之更是乘着酒兴写下名震千古之《兰亭集序》。传说王羲之后来多次书写都不能达到原来的境界,不仅表明艺术珍品需在天人合一的环境下造就,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酒的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