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刺绣达到巧妙精微程度

明代由于官办手工业的衰落,却促进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从缺乏竞争力的官府院落手工艺品,到商业性作坊的专业化生产,再加上唐宋期间文人艺术与刺绣工艺结合的巨大影响,使刺绣技术和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并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从而使我国传统刺绣达到了巅峰时期。

在明代,出现了对后世影响非常大的几个刺绣艺术流派,如上海的顾绣、北京的京绣、开封的汴绣、山东的鲁绣等,以及被后人誉为“四大名绣”的苏绣、粤绣、湘绣和蜀绣。

明代又是我国手工艺十分发达的时代,刺绣在承继宋代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的风气,继续得到了蓬勃发展,而且更上一层楼。

明代刺绣工艺衍生出了许多绣类。刺绣原本仅以丝线为材料,但在明代开始有人尝试利用别的素材了,有了透绣、发绣、纸绣、贴绒绣、戳纱绣、平金绣等,大大扩大了刺绣艺术的范畴。

明代刺绣以洒线绣最为新颖突出。洒线绣用双股捻线计数,按方孔纱的纱孔绣制,以几何纹为主,或配以铺绒主花。

洒线绣是纳线的前身,属北方绣种,以明代皇家定陵出土的明孝靖皇后洒线绣蹙金龙百子戏女夹衣最为有名,它是用三股线、绒线、捻线、包梗线、孔雀羽线、花夹线6种线、12种针法制成,是明代刺绣的精品。

属北方绣系的还有山东鲁绣、衣线绣和辑线绣等。鲁绣是我国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的一个绣种,属我国“八大名绣”之一。曾流行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其绣品不仅有服饰用品,也有观赏性的书画艺术品。

鲁绣风格较其他绣不同,多以暗花织物作底衬,以彩色强捻双股衣线为绣线,采用齐针、缠针、打籽、滚针、擞和针、镇绣、接针等针法,选取民间喜闻乐见的人物、鸳鸯、蝴蝶和芙蓉花等内容,莲花罕为题材。

鲁绣通常以暗花绸、暗花缎或暗花绫等作绣底,用类似缝衣线的较粗加捻双股丝线作绣线进行绣制,因双股绣线和捻谓“衣线”,故鲁绣又称“衣线绣”。

衣线绣具有丝线粗、针脚长、丝理疏、色彩稳等特点,其简洁粗放的针法、苍劲浑朴的图案,与细丝艳彩的江南闺阁绣迥然有异,体现了北方民间刺绣粗犷豪放的风格。衣线绣不仅有实用的用品,也有观赏性的书画艺术品。

辑线绣是将特殊的绣线钉在织物表面进行装饰,这些绣线包括双股强捻合的衣线。有以马鬃或细铜丝、多股丝作线芯,外用彩色绒丝紧密绕裹而成的铁梗线。

有以一根较细的丝线做线芯,外用较粗的双股强捻合线盘缠,使表面呈现串珠状颗粒的龙抱柱线等。钉线一般采用同色丝线,相邻两排的钉线均匀错开。

钉线绣自唐宋后开始流行,但主要用作图案勾边和某些须蔓类线状纹样。金元时期有将绢捻成线状而平钉者,一般是直接印于服饰上,如袍之腰部,作特殊的装饰。

明代艺术绣作,在承袭宋绣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并能够推陈出新,而且有所发明。特别是明代出现了以刺绣为专业的刺绣世家和个人。

如有名的“露香园”绣,为上海顾家所创,发明绘画刺绣结合的“绣画”作品一直持续到清代。这样刺绣世家的崛起,广受社会推崇,在明末清初十分盛行。

明代刺绣始于嘉靖年间上海顾氏露香园,以绣传家,名媛辈出。传说明朝画家顾寿潜的夫人韩希孟,是一位集绘画和刺绣于一身的刺绣大家。

顾家在上海当时是名门望族,顾寿潜的曾祖父顾名世是明嘉靖进士。他住在上海露香园,据说他在此地开荒筑园,得一山石,上刻明代书法家赵孟頫手篆“露香池”3字,即取此做园名。

顾名世的孙媳就是韩希孟,是湖南人,她主工画花卉,善于刺绣,神韵生动,当时称为“韩媛绣”。其丈夫顾寿潜别号绣佛主人。

虽然韩希孟也学绘画,但她主要画的是工笔画,所画人物十分逼真。但韩希孟的画还是比不上顾寿潜的画大气,可她就是不服气。

韩希孟自从嫁到顾家,虽然和丈夫恩爱有加,而且在绘画上相互学习。但是,韩希孟是一位好强的女子,她从小就养成了独立自强的意识。在当时男女不平等的时代,韩希孟有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思想。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在绘画上超过丈夫。

这一点早被聪明的顾寿潜看出来了,但他不说破,作为男子汉,他更是不能甘拜下风。因此,他拜当时的大画家董其昌为师。在董其昌指点下,顾寿潜的绘画大有长进,成为了当时的画坛新秀。

总想与丈夫一比高下的韩希孟,便去拜见董其昌,董其昌也很欣赏韩希孟的画,但是董其昌碍着顾寿潜的面子,又不能直说收韩希孟为弟子。

其实,董其昌是个非常聪明的大师,他有一双慧眼,他发现韩希孟不但工笔画画得很出色,而且有一手刺绣的绝技。他便对韩希孟指点说:“你要是能把绘画的原理应用到刺绣上,可能没人能比得上你。”

经董其昌这一指点,韩希孟是茅塞顿开。她回到家中,开始研究宋元名人的绘画,并把这些名人的绘画绣出来。一连几个月,韩希孟不出家门,她把宋元名人的画汇成了许多绣册。

顾寿潜发现韩希孟绣的《宋元名迹方册》后,感到非常新颖,便拿去给董其昌看。董其昌看后,便在绣本上题词,称赞韩希孟运针如笔,使画理与刺绣融为了一体。

顾寿潜也在绣本上题跋,记述妻子的创作过程。韩希孟得到后,复将董其昌题赞、印记和顾寿潜作跋之墨迹一一加绣,达到了诗、书、画、印、绣俱佳的境界,成为了艺林的一段佳话。

顾绣针法主要继承了宋代最完备之已成绣法,更加以变化而运用之,可谓集针法之大成。其用线主要仍多数用平线,有时亦用捻线,丝细如发,针脚平整,而所用色线种类之多,则非宋绣所能比拟。

顾绣针法同时又使用中间色线,借色与补色,绣绘并用,力求逼真原稿。又视图案所需,可以随意取材,不拘成法。真草、斗鸡尾毛,薄金、头发均可入绣别创新意。尤其利用发绣完成绘画制作,在染织史上从未见过,可以看出顾绣有极其巧妙精微之刺绣技术。

据有关资料显示,刺绣本《宋元名迹方册》后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顾家女眷的绣品,世称顾绣。后来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祖父曹寅任江宁织造时,就命绣女以顾绣为榜样。

明代刺绣工艺表现了多种特色。在用途方面,广用于社会各阶层,制作无所不有,与后来的清代绣品,成为我国历史上刺绣流行最盛的时期。

在绣艺方面,一般实用性绣品质量普遍提高,材料改进十分精良,技巧非常娴熟洗练,而且与宋代华丽的风尚有所不同,极大地推动了刺绣艺术的发展。

[旁注]

京绣 又称宫绣,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明清时期开始大为兴盛,多用于宫廷装饰、服饰,用料讲究、技术精湛、格调风雅,民间高档的宫绣大都与皇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京绣后来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点与风格,其选料精当贵重,针工巧妙得体,色彩绚丽豪华,格调高雅。

汴绣 历史悠久,素有“国宝”之称。它以绣工精致,针法细密,图案严谨,格调高雅,色彩、秀丽而著称,早在宋代就已驰名全国。汴绣以绣制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为代表作。

定陵 明十三陵之一,位于北京市昌平境内天寿山南麓。为明代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两位皇后的陵墓。建于1584年至1590年。定陵地宫是十三陵中唯一被开发的地下宫殿,是我国第一座有计划发掘的帝王陵墓。

八大名绣 在我国除了公认的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这“四大名绣”外,还有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等地方名绣,“八大名绣”没有统一的说法。

进士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多年。

赵孟頫 (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元代著名画家,著名楷书大家之一。他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曹雪芹 清代著名小说家,著名文学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10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红楼梦》前80回稿子。

江宁织造 为清代专门制造御用和官用缎匹的官办织局,丝绸产品只供皇帝和亲王大臣使用。清朝康熙皇帝6次下江南,有5次就住在江宁织造府内。

[阅读链接]

在明朝还有一位有名的刺绣家,名字叫倪仁吉,自号凝香子。她在父亲培养下,从小就爱学习,长大之后精通文史、善工书画,又擅刺绣、通晓音律,人们称为奇女子。

倪仁吉年轻时候一心一意专攻刺绣,并且喜欢绣佛像。她绣的佛像艺术水平达到了“刺绣佛像能灭去针线痕迹,观之如画。”她曾刺绣《心经》一卷,素绫为质,运用深青色丝线,若缕金切玉,妙入秋毫,其刺绣技艺亦称一绝。

对倪仁吉的绣艺,时人多有颂扬。最令人称绝的是倪仁吉的发绣,她的传世之作《发绣大士像》,神貌端庄宁静,传达了至高的精神境界和神的气质。

这是倪仁吉满怀虔诚恭敬之心和一丝不苟地精心刺绣出的大士像,是她刺绣佛像作品中最严谨和细腻的传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