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刺绣向美术化方向发展
元代刺绣的观赏性制作虽然远不及宋代,但也继承了宋代写实的绣理风格。入主中原后的元人,在全国各地广设绣局和罗局,刺绣的审美和功用,越来越趋向美术化。
元代统治者信奉喇嘛教,刺绣除了作一般的服饰点缀外,更多的则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被用于制作佛像、经卷、幡幢、僧帽等。
在西藏布达拉宫保存的元代《刺绣密集金刚像》,就表现了具有鲜明的装饰风格。佛教题材的出现,始自隋唐,主要图案是宝相花。宋绣独尚名人书画,偶有佛像绣品。
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推崇藏传佛教,于是,中原拜佛信教之风盛行开来。例如有一刺绣的韦驮像,是元代的绣品,这件刺绣长31厘米,宽27厘米,是仿宋绣风格的局部绣制。
这件作品所用线色丰富,为历代刺绣藏品所罕见,绣工精细,人物脸部绣制细腻逼真传神,物件、飘带,火焰绣制简单而不粗糙。衣着盔甲用色丰富,棱角块面分界清晰用色用线恰到好处,将人物英武、飘逸以及威严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山东元代李裕庵墓出土的绣品,除了各种针法外,还发现了贴绫的做法。它是在一条裙带上绣出梅花,花瓣是采用加贴绸料并加以缀绣的做法,富有立体感。
然而,各地绣局仍沿着宋人的路子,刺绣名人书画或花卉写生,其技术远不如宋人。在明代的《清秘藏》中谈道:
元人用线稍粗,落针不密,间用墨描眉目,不复宋人精工矣!
可见,元代的刺绣工艺较之宋代没有多大进步。在元代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画家赵孟頫的妻子管仲姬。
传说在元朝的时候,有一位高僧中峰禅师,想在寺庙里绣一幅观音像,供人敬仰。他去过几个绣坊,看了刺绣的样品总不满意。他为这件事一直闷闷不乐。
在当年,他出家的时候曾经给佛祖许下愿,要在有生之年,让人绣一幅举世无双的观世音像,供奉在庙宇里。可总是未能了愿。
这时,中峰禅师身边的一位和尚向他介绍大画家赵孟頫之妻管仲姬。管仲姬28岁时嫁给了比她大8岁的赵孟頫。后来,赵孟頫被朝廷提拔为翰林,加封为魏国公,管仲姬也被加封为魏国夫人。
管仲姬擅画墨梅、兰、竹,又工山水、佛像、诗文书法,有运笔成风之誉。
管仲姬曾奉旨写《千字文》、《金刚经》等,多至数十幅。著有《墨竹谱》、《水竹图卷》、《秋深帖》、《山楼绣佛图》、《长明庵图》等。
管仲姬更会刺绣,曾绣有《山楼绣佛图》、《长明庵图》,在当时很有名气。听说管仲姬不但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刺绣能手,中峰禅师准备到赵府求见。
这一天,管仲姬听说是中峰禅师到来,便请他到屋里吃茶。中峰禅师说明来意,管仲姬听后说:“我虽然绣过许多的楼阁花鸟,但从未绣过师傅说的不同一般的观世音像。”
中峰禅师听后说:“看来我是无法还这个愿了。”说完连连叹气。
管仲姬见此情景,便说:“师傅如果相信我,我一定想办法给你绣出不同凡响的观世音像。”
中峰禅师听后说:“我相信夫人一定能绣出不同凡响的观世音像。”说完中峰禅师便离开了赵府。
中峰禅师走后,管仲姬便来到绣房,她开始按照观世音的图画去绣。3天后,她便把观世音的面孔绣好了,可还是不能表现出中峰禅师所说观世音那不凡的气度。
管仲姬苦苦思考着,用什么样方式才能表现出来呢,想着想着她便睡着了。
在梦中,有一个仙姑来到她的面前说:“夫人,我知道你为了绣观世音的像而发愁,我给你献上一计,要想让观世音菩萨具有亲和力而又与众不同,就要用秀发去表现。我把自己的头发剪下,你绣上去就行了。”
管仲姬听后非常高兴,连忙感谢仙姑。这时她突然醒来,原来是做了一个梦。她抬头向桌子上一看,果然有一缕秀发放在那里。她非常奇怪,但仙姑却不见踪影。
管仲姬想这是仙姑显灵给她送来秀发。于是,她便用这一缕仙姑的秀发,绣在观世音头上。果然,观世音的形象顿时生辉了。
当管仲姬把用仙姑发丝绣好的观世音像,拿给中峰禅师看时,中峰禅师看到此像轴为发绣、丝绣结合的最佳作品。
在绫地上用套针、滚针等技法绣出了一手持佛珠、赤足而立的观音像。其中披肩而飘的黑发用发丝绣成。
中峰禅师连连夸赞,后世对管仲姬的绣品也极为推崇,对后世绣品影响极大。
[旁注]
中原 是一个地域概念,是指以河南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古代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古人常将“中国”、“中土”、“中州”用作中原的同义语。中原地域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有所蔓延。
喇嘛教 又称为藏传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喇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藏传佛教是以大乘佛教为主,其下又可分成密教与显教传承。
忽必烈 (1215年~1294年),孛儿只斤氏,蒙古族。元朝首任皇帝,称元世祖。元朝创建者,军事家、政治家。成吉思汗之孙、拖雷4子。蒙哥汗弟。1260年,忽必烈成为蒙古帝国大汗。1260年至1294年在位。
管仲姬 (1262年~1319年),本名管道升,一字瑶姬,元代著名的女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她所写行楷与赵孟頫颇相似,所书《璇玑图诗》笔法工绝。精于诗。尤擅画墨竹梅兰。晴竹新篁,为其首创。
《千字文》 就是由1000字组成的韵文。是南朝梁武帝时期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1000个字编纂成文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千字文》。
绫 斜纹地上起斜纹花的我国传统丝织物。是在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始产于汉代以前,盛于唐、宋。绫光滑柔软,质地轻薄,用于书画装裱,制作衬衫、睡衣等。
《金刚经》 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传入我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6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
[阅读链接]
传说中峰禅师许愿,要用刺绣制作一个观世音菩萨像挂在墙上,他听说大书画家赵孟頫之妻管仲姬是刺绣能手,就到赵府求见。
管仲姬一心想为佛门做件善事,就一口答应下来。管仲姬在准备刺绣时,发现绣一个立体观世音菩萨像是很难的。
赵孟頫知道后,就对妻子说:“让刺绣具有立体感又有何难,我告诉你一个方法一定成功。”
管仲姬听后说:“你有什么方法,快说出来。”
管仲姬听后顿时眉开眼笑了。原来赵孟頫告诉管仲姬方法是“贴绫的做法”,就是在绢上先绣出观世音身形、眼睛、鼻子、嘴巴、手掌等部位,再采用加贴绸料并加以缀绣的做法。
管仲姬采用赵孟頫说的“贴绫的做法”,果然,刺绣出来的观世音像就像是走出画布一样,十分富有立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