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时粤绣已影响到海外
在元代,官方就设置专门的机构福建织绣提举司来管理刺绣,所以《元史》才有“成宗五年罢福建织绣提举司”的记录,别的地方则没有设置类似“织绣提举司”机构的记载。也许是没有外销的便利。
在明代,著名学者朱启钤堂在《存绣堂丝绣录》及《篡组英华》等书介绍明代的粤绣说:
铺针细于毫芒,下笔不忘规矩,其法用马尾于轮廓处施以缀绣,且每一图上必绣有所谓间道风的飞白花纹,所以成品花纹自然工整。
根据粤绣作品可以看出,它的针步短,色彩浓艳,花纹生动写实。
清代宫廷曾收藏有明代粤绣“博古围屏”等8幅,上面绣制古鼎器、玉器等95件,有的以“马尾缠作勒线,从而勾勒轮出轮廓。”
图案工整,“针眼掩藏,天衣无缝”充分显示了明代粤绣的高超技艺,明代粤绣还以国外进口的孔雀尾羽织成丝缕,绣制成服装和日用品等鑫翠夺目,富丽华贵。
明代广东的胡绣娘,为一位安徽富商绣龙袍的故事流传至今:
一位安徽的富商刘安,来到广州之后被市场吸引了,他要寻找更大的商机,希望自己发一笔大财。
有一天,刘安来到了广州的潮州,他在一条古老的街道上看到了许多人在出售粤绣。他便来到一家绣坊,看那些女红刺绣。
这家绣坊的老板娘姓胡,人称胡绣娘。她听说来了一位客人,便连忙走出来,她看到刘安用手抚摸一件龙袍的布片,那上面刚刚绣好了一条龙。
胡绣娘走过去对刘安说:“先生,你是想买粤绣,还是来看热闹。”
刘安对胡绣娘说:“我想买这一件刚刚绣好了一条龙的粤绣。”
胡绣娘一听,便不客气地说:“这是给唱戏人家做的戏装。”
刘安更加感兴趣起来,他说:“我出高价钱,你卖不卖。”
胡绣娘听后说:“你能出多少价钱?”
刘安说:“你卖多少钱?”
胡绣娘说:“你给五两银子,我就卖给你。”
刘安说:“好吧!”说着从肩上的布袋里拿出五两银子,这可把胡绣娘给惊呆了。
见了白花花的银子,胡绣娘便说:“这件龙袍还没做完,你要这一块绣片龙做什么?”
刘安说:“我们那地方刚成立了一家戏班,他们正需要美丽的戏装。”
胡绣娘说:“我既然收了你五两银子,就把这龙袍绣完给你。”
刘安摇摇头说:“不用了,如果我要龙袍就再来找你。”说完他拿起那一片粤绣就走了。
刘安如获至宝,很快回到安徽,把那片金光闪闪的粤绣拿给戏班的老板看。
戏班的老板说:“你从哪里买到的这龙袍绣片,我们正想买几套唱戏用的龙袍。”
刘安说:“我当然能买到,但价钱很贵。”
戏班的老板说:“只要能买到,价钱好说。”
刘安说:“你们要几件?”
戏班的老板说:“我们要10件,以后人多了再要。”
刘安说:“我过几个月就给你们送来。”
刘安拿了戏班老板的定金,就又回到了广州。他又找到了胡绣娘,这一次他要定做10件龙袍。
胡绣娘本来做的龙袍是戏装。从此,胡绣娘的绣坊就专做戏装。胡绣娘绣制龙袍戏装的事,很快传遍了广州,因此,就有许多绣坊也改做戏装。
这个故事说明了当时粤绣的繁荣,据记载当时,广州潮汕妇女多勤纺织,女子到了十一二岁,其家中便为她们准备嫁衣,家家户户都会纺织刺绣。
由于当时粤剧和粤曲的繁荣,粤绣又增加了粤剧戏服的新品种。当时广州状元坊制作的戏装已享誉国内,连宫廷戏班也慕名前来定制。
1514年,葡萄牙人在广州购得龙袍绣片回国,得到国王厚赏广绣之名遂传至欧洲,绣品从此输出国外。
明代以前的广东刺绣除了提交贡品外,虽然仍在不断地演变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是处于自产、自用的较为封闭的自然状态。
到了明代,特别是明中期以后,才产生了质的飞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得益于海外贸易。如葡萄牙人传教士克罗兹曾于1556年,在广州逗留几个星期,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回忆录》中他说道,在广州的街道上,市民们来来往往,人数众多。这里有富庶的原料,很多手工业工人都为出口贸易而工作,出口的产品也是丰富多彩的,有用彩色丝线盘曲地绣在鞋面上的绣花鞋、彩漆绘画盒、硬木家具如写字台、桌、椅、木雕的床、镀金的铜盘、瓷器等,都是绝妙的艺术品。广州的主要街道比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街道还要宽阔。
海外贸易为传统工艺品提供了广阔的商品交易市场,使得原本主要为自用的刺绣品,被开发利用为可以营利的出口商品,为了适应需求,产量的增加必然导致生产规模的扩大。
此外,通过海外贸易、商品交流,开阔了广东刺绣工人的视野,促进了刺绣技术的提升。如明末时期的著名学者屈大均对此作过这样的记载:
夷人剪天鹅细管,杂以机丝为之,其制巧丽,以色大红者为上。有冬夏二种,雨洒不湿,谓之雨纱、雨缎。粤人得其法,以土鹅管或以绒物,品既下,价亦因之。
一日琐袱,出哈烈国,亦乌毛所成。纹如纨绮,其大红者贵。然服之身重不便,粤人仿为之,似素纺绢而白起云,殊不逮也。
又有以孔雀毛织为线缕,以绣补子及云肩袖口,金翠夺目,亦可爱。其毛多买于番舶,毛日珠毛,盖孔雀之尾也。每屏尾价一金,屏者一孔雀之尾也,以其尾开如锦屏,故日屏。
后来在广州东山出土的明代正德年间戴缙墓的随葬品中,发现了金银线绣补子。可见,技术的提升,不仅适应外销的需要,而且也增加了内销产品的品种,提升了内销产品的质量。
此时的广东刺绣已有质的飞跃,不再是以自产自销的较为封闭的自然状态为主的经营模式,而是开始走向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产销分离的经营模式。
当时,广绣的绣品通过广州口岸主要输往欧洲。广绣的独特风格也因此得以确立,甚至还影响海到外。
大致在明末时期,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英国曾“创建刺绣同业公会,专门绣制高档华丽的服饰,生产模式与广州相似,上等匠师也多是男工,刺绣用的丝绸、丝线也从中国直接运进。
后来在国王查理士一世倡导下,种植桑树,发展养蚕业和丝织业,从而使英国的丝绸业和刺绣工艺,在中国的影响下发展起来”。
[旁注]
《博古围屏》 指明代粤绣《博古围屏》8幅,素绫缎,每幅高6尺8寸5分,宽1尺5寸,摹绘古鼎彝器,绣有95种物品,8幅围屏“铺针细于毫芒,下针不忘规矩,器之弇侈,纹之隐显,以马尾缠绒作勒线,从而勾勒之,轮廓花纹,自然工整。
古鼎 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玉器 玉,在我国是美石的同义语,我国是一个玉石之国。古人视玉为宝,把珍贵的玉石称为宝玉。玉器是指用玉石雕刻成的器物。玉器包含古玉,自雕琢成器算起100年以上的玉器称为古玉或古玉器。
粤剧 地方戏曲,原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的表演艺术。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广州话。
宫廷 是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为了显示皇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统领天下的威严,古代宫廷的设计、建筑都特别追求雄伟壮观和富丽华贵。古代宫廷的设计,一般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后面是帝王、后妃们居住的地方。
屈大均 (1630年—1696年),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广东番禺人。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阅读链接]
收藏于我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幅明代博古粤绣,极为珍贵。该博古图轴,为博古题材内容挂屏,博古题材类粤绣是广绣传统刺绣。
图中绣有古物12件,从上至下错落有致排列。幅中山水及桌面大理石纹,皆绣后添绘。铺针细密,自然工整。唯古琴及下方古瓶座之绣线皆已腐蚀不全。
这件绣品为已出版广绣,是图录中年代最早的一件,之后的广绣中博古题材类不断出现,成为广绣传统题材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