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初增建晋溪书院等建筑
明朝时期,晋祠又经历了多次重修与扩建。1371年,“惠远祠”复称“晋祠”。
明朝弘治年间,晋祠在西北部创建了瑞云阁,也称红阁,因其是供奉传说中八仙之一吕洞宾的楼阁,所以又叫“仙翁阁”。
此阁后来在1705年时重修过一次,其建筑规模基本维持了创建初始的状态。
仙翁阁坐东朝西,阁建于砖券洞之上,为两层木结构,歇山顶式。底座为砖砌券洞,东西串通,高4.4米,宽3.6米。阁上四周围廊,有勾栏可依。东面墙上砌有一神龛,西面入口有一四柱檐廊。
仙翁阁正面依墙建有木梯一架,南北两侧砖墙均券有圆形窗洞一个。在二层上,四周窗栏围绕。仙翁阁下南北两侧各有平台一个,四面围墙各开有一扇小门,里面置有石桌、石凳。外围水渠环绕,流水潺潺,松风水月,实有雅趣。
在明朝初期,我国历史上曾率军抵抗北方瓦剌入侵、取得北京保卫战全胜的忠肃公于谦,和晋祠也有很大的渊源。
于谦在山西为官期间,常游历晋祠,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借景抒情,反映人民疾苦,为民呼吁。
1440年,山西大旱,于谦亲临晋祠祈雨,并作祈雨诗一首,名为《忆晋祠风景且以致望雨之意》。或许,于谦让上天感动了,果然甘霖普降。诗道:
悬瓮山前景趣幽,邑人云是小瀛洲。
群峰环耸青螺髻,合涧中分碧玉流。
出洞神龙和雾起,凌波仙女弄珠游。
愿将一掬灵祠水,散作甘霖遍九州。
和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笔下写晋祠的情怀一样,于谦也表达的也是济世,“散作甘霖遍九州”之句,清楚地表达了他博大的济世情怀。“出洞”一句喻晋水流出后,和雾气一起奔腾。全句说:步履轻盈子,拨弄着草上的露珠游玩。
而于谦游晋祠悬瓮山所作的另一首诗《咏煤炭》,更反映了诗人的心志: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于谦是永乐年间进士,他33岁便巡抚河南山西,在他“手帕蘑菇与线香,清风两袖朝天去”进京任兵部尚书之前做了这两个省共19年的父母官。于谦以其忠勇和晋祠诗篇被后人列为“晋水七贤”之一。
在明朝中期,山西太原人王琼,号晋溪,别署双溪老人,他1484年登进士,后来成为明朝著名的军事人物。王琼历事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4个皇帝,由工部主事六品之官,直做到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一品大员。
特别是在正德年间,王琼因在执掌兵部的5年中,有特殊功勋而连进“三孤”、“三辅”。“三孤”就是“少保”、“少傅”、“少师”。“三辅”就是“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师”。5年之中,受如此“加官恩典”,在明朝历史上极其罕见。
王琼一生做了3件被人称赞的大事:治理运河3年,“敏练著称。”平定宸濠叛乱,“任人唯贤。总制西北边防,“功在边陲。”
因此,历史上称王琼和明朝的于谦以及明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为“明代三重臣”。王琼被后人列为“晋水七贤”之一,其塑像供奉于文昌阁。
王琼入仕早期曾在山西治理运河三3年,他不仅使运河的漕运得到恢复和发展,同时也起到了促进当时南北经济生产发展的作用。
相传,后来王琼祠前的两棵银杏就是他在山西为官时所植,一雄一雌,左右两棵银杏,被称为连理银杏。原取银杏树下可成才之意,这两棵银杏树叶碎如槐,树皮多裂,枝繁叶茂,生长良好,已有500多年树龄。
左侧一棵为雌银杏,开绿色花,并结果;右侧一棵为雄银杏,开黄色花,不结果。
1519年,明皇室宁王朱宸濠发动了妄图篡夺皇位的宸濠之乱。而平定这次叛乱,对当时国家的统一,保持社会安定和生产的发展,都具有进步的作用。
王琼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守仁当时既无私人关系,从未有过面交,且又属不同学派,而王琼能以贤能和正直为用人的原则任用王守仁。因此,几百年来,王琼都受到了历史上的赞扬。
1522年,王琼在兵部尚书任上被贬谪时,他已六十三岁,朝廷也曾有意让他“还籍为民”,于是他嘱咐儿子在家乡晋祠庙垣南买地构筑别墅,作为颐养之所。
1526年,别墅落成,王琼以他的号“晋溪”命名为“晋溪园”。晋溪园正好在晋祠庙垣南,由难老泉分出的鸿雁南河、鸳鸯中河和陆堡河从北、西、南三面绕园而流。
晋溪园园门东向,隔一条田间小道是一大片荷花塘,园内正厅“溪翁堂”是主厅,当年王琼同年好友吏部尚书乔宇来晋祠,曾为主厅题书“溪翁堂”匾额。
整个园子依山环水,秀润幽雅。明南京吏部尚书刘龙在赠王琼的诗中有“门前鸥鹭寻常客,镜里菱荷次第花”之佳句。
1528年,西北边事紧急,70岁的王琼被朝廷重新启用,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提督陕西军务,总制三边。
年已古稀的王琼率大军穿越西北走廊,进驻嘉峪关,为安定边防驰骋于西北疆场整整4年,西北“边境益靖”。
同时,王琼总结了历代边境宁边的得失,并搜集了所有条例、奏疏和图舆,编著了《西番事迹》和《北边事迹》各一卷。
1531年,王琼回京再任吏部尚书。1532年,74岁的王琼病逝于京城任所。明世宗朱厚熜追赠他“太师”,谥“恭襄”,其长子王朝立扶灵柩口籍,葬于蒙山脚下,就是后来的太原晋源王家坟,礼部尚书霍韬撰神道碑。王琼逝世后,他的长子王朝立遵父遗命改晋溪园为“晋溪书院”。
晋溪书院院内有讲堂及诸生攻读住宿的斋舍,并设有斋长,管理斋务,考核诸生勤惰。书院延聘甚有名望的学者教学。讲堂悬有《白鹿洞书院教条》和《程董二先生学则》两匾。
当时来书院攻读的学子为数甚众,至清代更盛。学员除王氏家族子弟外,还有本县及邻县士子。由于书院的院舍宽敞,设备完善,明、清时太原县知县课试本县士子,曾借用书院房舍为考场。
晋溪书院先后有近万名士子在此攻读,有不少名士学者至书院讲学,书院培育了众多知名士子。清代大考据学家阎若璩曾在书院讲学。
晋溪书院从1532年兴办,办学将近300年。直至1826年,太原知县在县城修建了官办“晋溪书院”并“醵金为师生膏火资”,晋溪书院才开始衰落。
当时,在晋溪书院内还建有太原王氏祠堂由“子乔祠”和“太原堂”两部分组成,配以南北厢房数十间。太原王氏的祖祠子乔祠,是晋溪书院的主体建筑。
晋溪书院占地面积21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27平方米。其中“子乔祠”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太原堂”建筑面积120平方米。
太原王氏祠堂全部建筑古朴典雅,景致清雅,与晋祠古老的建筑群浑然一体。殿宇厅廊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院内配有海内外王氏捐赠、由国内外名家书写的名匾16块,名联7副。
1533年,明世宗朱厚熜下诏在晋溪书院西侧、难老泉南建专祠“王琼祠”奉祀王琼。
“王琼祠”坐西朝东。面阔三间,殿堂周围绿树苍翠,阶下银杏两棵,左雄右雌,浓荫宏深。檐额“山高水长”,殿内神龛供奉王琼塑像,两侧有6尊侍者彩塑。
留山园在晋祠西南角,南邻十方奉圣禅寺,西接花房,北傍留山湖,东通浮屠院。园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小巧精致,别有情趣。
园四周筑墙,开有各种图案的漏窗。园内叠黄石假山,松柏榆槐及各种花草点缀其间,筑有紫藤长廊。西南隅假山之上建有“伴云亭”,平面云形,四角攒尖顶,亭上梁柱不施砍伐雕琢,也不施彩画,自然古朴而具野趣。
留山园对面西北隅另外建有一座亭子叫“留山亭”,朱柱重彩,平面六角形,圆形攒尖顶。两亭之间,筑一小池,清水一泓,池中筑有假山且设喷泉,睡莲植其中。
每逢春夏,园中杂花盛开,蜂蝶往来其间;树木荫茂,众鸟相鸣其上。
留山园内宝塔铃铎,叮咚悦耳,寺中钟声,声声悠扬,置身其间,恍如仙境。秋可赏莲,冬可观雪。正门影壁上有大型砖刻,刻有清代书法家杨二酉撰书的《柏月山房记》共166个大字,字为行书,圆润俊逸,堪称佳品,为晋祠三大名刻之一。
1533年,在圣母殿的南侧修建了台骀庙,此庙为汾神之庙,也叫“汾水川祠”。据说,台骀是古时金天氏的后裔,继承父业治水有功,成绩卓著,得到颛顼的嘉奖。后人思其“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之功,尊其为汾神,并建庙奉祀。
台骀庙由明代户部主事高汝行出资建造,后经高氏子孙屡次修葺。台骀庙庙坐西向东,面宽3间,进深4间,前廊深1.25米,悬山顶,素瓦,雕花绿琉璃脊。
从晋祠的总体布局来看,为圣母殿的右配殿。殿内塑台骀神像,气象肃然,为明代木刻。左面为土地神像,右面为五道神像。庙前有明堂,周设短栏。
1548年,晋祠创建了伴桐亭,又名读书台,位于半山间,坐西向东,南连吕祖阁,北接三台阁。亭内壁间有诗词刻石。站在亭前,风景历历,令人流连忘返。之后,嘉靖年间知县龚仲敏又在晋祠兴建了一座流碧榭。
流碧榭位于览胜坊的东面,横跨智伯渠上,因其形若舒翼而飞的白鹤,所以又名“白鹤亭”,也称“水亭”,或“水兰亭”。在晋祠的白鹤亭有一楹联:
一沟瓜蔓水;
十里稻花风。
此联集清代诗人吴雯的诗句而成,将晋水与稻区灌溉水系比作一条瓜蔓,分布均匀,天然生成,寓意深长。当然,晋祠的著名楹联还有很多,这些楹联与景观相映生辉,使人流连忘返。
[旁注]
八仙 指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众说不一。后来,明代小说家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八仙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和曹国舅。
北京保卫战 又称“京师保卫战”。1449年,明朝军队在兵部尚书于谦领导下,将蒙古瓦剌首领也先所率攻打北京的大军击退的战争。于谦和主战派官员领导和组织的京师保卫战,取得了胜利。
范仲淹(989年~1052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他在宋仁宗亲政后,担任右司谏一职,并参与“庆历新政”,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十项改革建议。他不但推动了以应天为首的州县办学,还为戍边御敌做出过巨大贡献。
吏部尚书 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是吏部的最高长官,为中央六部尚书之首。通常称为天官、冢宰或太宰。
漕运 是我国封建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主要指利用河道和海道调运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我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经水路解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运,多用山路或人畜驮运,故合称“转漕”或“漕辇”。
王守仁(1472年~1529年),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封侯爵。非但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和心学大成者。
明世宗(1507年~1566年),名朱厚熜,明朝皇帝,在位45年。他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但后期崇信道教,并痴迷于炼丹,致使后来发生了企图谋杀他的“壬寅宫变”,此后他就不再理政了。
阎若璩(1638年~1704年),清初著名学者,汉学或考据学发轫之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精通经史,而且“于地理尤精审,凡山川、形势、州郡沿革,了若指掌”。他所著《四书阎若璩释地》、《四书释地续》、《四书释地又续》、《四书释地余论》诸书,被后人称为历史地理学中的佳作。
攒尖 是我国古建筑中屋顶的一种结构形式。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依其平面有圆形攒尖、三角攒尖、四角攒尖、八角攒尖。也有单檐和重檐之分。多见于亭、阁和塔式建筑。
颛顼(公元前2514年~公元前2437年),我国历史传说人物中的五帝之一。相传,颛顼是黄帝的孙子,15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就是后来的河北高阳,故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他20岁时即被立为帝。
悬山顶 即悬山式屋顶,宋朝时称“不厦两头造”,清朝称“悬山”、“挑山”,又名“出山”,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在古代,其等级上低于庑殿顶和歇山顶,仅高于硬山顶,是民间建筑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吴雯(1644年~1704年),清代诗人,与清代思想家、书法家傅山有“北傅南吴”或“二征君”之说。他足迹几遍天下,书法堪为大家,其诗清挺生新,自露天真,著有《莲洋集》。
[阅读链接]
在晋祠建筑中有个留山园。关于“留山”之名的来历,有一个广为人知的传说。
相传,在明朝嘉靖、万历和清朝康熙年间,悬瓮山曾向晋祠庙前移动数步。
有一天,乡民又看见山正在向前移动,便赶紧禀报了县令。县令得报,便赶紧带了猪、羊等祭品前往祷祀,山才终于停止了移动。
县令便在巨石之上题下了“留山”两字,并在此址筑亭起名“留山亭”。
后来,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傅山曾在留山亭檐额题“留山”和“山可留乎?不留则溜,谓之留山,其然其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