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千仞——山西晋祠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西南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背山靠水,古木参天,殿宇宏大。

晋祠始建于北魏以前,为纪念周代分封的晋国开国国君唐叔虞而建。1500多年以来,我国古代的许多王朝都曾对晋祠进行维修或扩建。晋祠是我国著名的古典祠庙园林建筑,影响深远。

晋祠中的周柏、唐槐和圣母殿的宋代彩塑以及难老泉被誉为“晋祠三绝”,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北魏前为奉祀叔虞而建祠

相传,在西周时期,周武王姬发之妃邑姜怀孕的时候,梦见天帝说:“我给你的儿子命名为虞,将来在唐地兴国立业,那里是参宿的分野,叫他在那里养育自己的子孙”。

说来也巧,在当时的山西南部的翼城、曲沃和绛县之间,确实有一个殷商曾封的小国“唐”,依山枕水,美丽富饶。

胎儿出生后,手上果然有个“虞”字,于是邑姜给他起名“虞”,他就是周朝晋国的始祖唐叔虞,其母邑姜因之被后世尊为“天圣”。

唐叔虞,姓姬,名虞,是周武王的幼子,周成王姬诵的同母弟弟,他也是韩姓血缘的祖先。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姬诵年幼,便由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摄政。周公灭掉殷商封国唐后,就遵照邑姜的意愿把唐封给了叔虞。

公元前1054年,周都镐京举行了盛大的册封仪式。在典礼上,周成王封赠叔虞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之甲、沽洗之钟等名贵的器物,并赐叔虞怀姓九宗、职官五正等异姓贵族人口帮助他去组织新政权。

同时,周成王“命以唐诰而封于夏墟,启以夏正,疆以戎索”。所谓“启以夏正,疆以戎索”就是周成王和周公给叔虞所规定的施政纲领,准许叔虞因地制宜,从唐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戎法去治理戎人。

叔虞先被封到山西境内的唐国,所以他就以唐为氏,被称为唐叔虞,这块古老的土地也因而成为了后来晋国的发祥之地。

唐国当时地处夏人的故墟,四周遍布戎狄部落,一场叛乱刚刚平定,局势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

叔虞来到唐都山西翼城后,按照“启以夏正、疆以戎索”的既定国策,励精图治,鼓励民众发展农牧业生产,兴修水利,使唐国民众逐步过上了安定、富足的生活。

唐国附近原有的许多戎狄部落也先后归附了他。唐国的疆土日渐扩大,这为后来晋国的国泰民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叔虞之子燮父继位后,迁都于晋水之旁,因境内有晋水,便改国号为晋,这就是晋国历史的开始,也是后来山西简称“晋”的由来,因山西太原在晋水之北,而水之北谓阳,因此当时的太原被改称为“晋阳”。

“启以夏正,疆以戎索”的方针成为晋国后世治国的传统政策,对后来的晋国乃至韩、赵、魏三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三晋文化体系。

在三晋政治思想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正统宗法观念比较淡薄,使晋国政治具有尚贤、尚法、尚公的特色,使韩、赵、魏成为三晋早期法家的策源地;三晋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和宽容博大的特色,能够不断融合周边文化以发展壮大自己等,都同“启以夏正,疆以戎索”的方针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

公元前842年,周都“国人”暴动,周厉王逃奔于彘,即山西霍州市,于公元前841年开始了“共和行政”,称共和元年,这是我国有明确纪年的开始,也是晋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作为晋国立国创业的始祖和三晋文化的开创者,唐叔虞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因此他得到了后人的传颂。人们为了奉祀他,就在他曾经的封地上建了一座“唐叔虞祠”,也就是后来的“晋祠”。

晋祠所处的悬瓮山麓,背负悬山,面临汾水,依山就势,利用山坡之高下,分层设置,在山间高地上充分地向外借景,依地势的显露,山势的起伏,构成了晋祠周围壮丽巍峨的景观。

晋祠的始建年代没有明确记载,因此无法确定晋祠到底建于何时。但在祠区内有20余棵上千年的古树,尤其是齐年柏和长龄柏两棵周柏,树龄都有2000多年,植于西周时期,它们见证了晋祠古老悠久的历史。

长龄柏位于晋祠内后来的东岳祠西南隅,树高17米,树围5.1米,主干直径1.6米,苍古突兀,节骨嶙峋,乔枝耸干,根如铜铸,森梢若矛,虬枝盘铁,其形各异,多类禽兽,半枯半荣,宛若团鹏。人们多称该树枝干形态具“十二生肖”像。

齐年柏在晋祠内后来的苗裔堂前,树身向南倾斜,与地面成45度角,头枕撑天柏,形若卧龙,所以俗称“卧龙柏”,或“古柏齐年”,为“晋祠八景”之一。

齐年柏与难老泉、宋塑侍女像合称“晋祠三绝”。齐年柏树高17.4米,树围5.5米,主干直径1.8米,苍劲挺拔,龙蟠虬屈,翠影婆娑。

齐年柏偃卧的主干下方,有一个巴掌大的椭圆形树洞,里面有一个树节,很像一只眼睛,俗称“龙眼”,一向被世人认为是晋祠内的神圣之物。

因此历代文人墨客题咏不绝,尤以后来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诗句和清代书法家傅山的“晋源之柏第一章”题词,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总之,“唐叔虞祠”始建于北魏以前,因为最早关于晋祠的记载,就始见于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所著的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郦道元曾在书中写道:

悬瓮之山,晋水出焉,昔智伯之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

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于晋川之中最为胜处。

《魏书·地形志》记载:

晋阳西南有悬瓮山,一名龙山,晋水所出,东入汾,有晋王祠。

由此可见,北魏时期的晋祠已经祠、堂、飞梁都具备了,也就是说早在1500年前,晋祠在晋阳就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了。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

北齐天保年间,文宣皇帝高洋将晋阳定为陪都,又在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进行了一次大的扩建。晋祠的难老泉亭、善利泉亭、八角莲池、雨花寺、上生寺、等,都是这个时期的建筑。

晋祠坐北朝南,山门三楹,门外台阶高耸。院中设享堂,将祠宇隔为前后两进。大殿的神龛内,唐叔虞像端坐正中,身穿蟒袍,手执玉圭,神采奕奕,相貌堂堂。神龛内左右各有一侍童待召,神台下文臣武将对峙而立。

难老泉俗称南海眼,位居水母楼前,是晋水的主要源头,因其水温恒定而清澈如碧玉,常年不息,所以有人便摘取《鲁颂》中“永锡难老”的锦句命名其为“难老泉”。相传,从难老泉分流出来的四股水,曾在晋祠一带形成水磨碾108盘。

难老泉有“晋阳第一泉”之称,泉水自悬瓮山底岩层涌出,潜流10多米,从水塘西岸半壁的石雕龙口注入溏中,看似白练飞舞,听如鸣琴合奏,构成晋祠八景之一的“难老泉声”,此景为晋祠胜景的精华所在,也是晋祠八景”之最。

难老泉上建有“难老亭”,高9米,为八角攒尖顶,形圆顶锐,宛如瓮盖,周空而中虚,共六楹,淳朴潇洒。泉口设木槛,护人陨落。泉亭下端清潭西壁半腰间,有汉白玉雕成的龙头,泉水由此向东喷水,泻入下方清潭。

清潭又名金沙滩,也叫“石塘”,在晋祠中的圣母殿南面,面积约100平方米。于后来宋嘉年间筑塘,中横石堰,开凿有10孔,北七南三,东连人字堰,西竖分水石塔。潭水清澈见底,游鱼历历可数,水中草藻,四季常青。

后来唐代诗人李白游历晋祠时,曾浮舟于晋水源头,欣然作诗,讴歌晋水“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泻翠娥”。

北宋的著名文学家范仲淹也赞美此泉“千家灌禾稻,满目江南田。”“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

难老泉亭虽然不大,但荟萃了众多名联匾额,其中以后来明末清初的著名书法家傅山所书、悬于亭内最高处的“难老”竖匾最负盛名,用笔苍劲洗练,颇具神韵,被誉为“神奇之笔”,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此外,亭内还有刘汇的“晋阳第一泉”、杨一阳的“奕世长清”等三块匾。

善利泉又名北海眼,也是晋水的源泉之一,但水流微小,不及难老泉的1/10。善利泉位于唐叔虞祠西南隅,朝阳洞东面,静怡园南面。泉水从山底断层岩中淌出,一年四季,水温如常,泉流如玉,晶莹剔透,游鱼细石,清洌可视。

善利泉水分流暗溪与八角莲池两个方向。善利泉的上边建有“善利泉亭”,为八角攒尖式,面积72平方米。善利泉亭内“善利”一匾,典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八角莲池又名放生池,位于唐叔虞祠前。其形八角,约半亩大,周绕矮砖栏。善利泉水自西北入,鱼沼水自西南入,东有浅水口通北河。

八角池中植莲,一向被人们所赞赏,有“莲池映月”之称,为晋祠内八景之一。池中所植睡莲,花分红、白两色,花期很长,每当日暮便将开放的花瓣合拢如蓓蕾状;日出便又渐次开放,且朵朵均挺出于碧绿的翠叶之上。夜间如有碧月照临,清波翠浪,蟾光倒映,更觉分外增辉。

雨花寺庙位于晋祠西部,坐北朝南,由正殿、配殿、东西厢房、山门及钟鼓楼组成。正殿三楹,砖木结构,歇山式建筑,塑有佛像三尊,塑工颇佳。配殿齐全,左右配殿各三,左安关帝,右安观音,东配殿奉二郎神,西配殿祀土地神,韦驮小殿在庭中。东西厢房各五间,硬山式砖木结构。

雨花寺的山门左右为钟鼓楼,门前有石狮一对。寺庙前沿为高阔平台,呈方形,围以汉白玉栏杆。四周苍松翠柏,绿树掩映。此寺先后于明清时期进行了修缮,寺庙的山门悬挂有清代著名书法家柯璜的题匾“妙法庄严”。

上生寺位于晋祠的南部,距德隐斋约100米处。寺前有寺楼河经过,河水清澈见底,常有鱼儿在水中嬉戏。正殿三楹,中奉佛像,西僧舍三椽,庭中有韦驮佛小殿。院内有四棵高大挺拔的松柏,直插云霄。照壁上砖刻对联一副:

现清净身,半壁云山皆佳镜;

饶广长舌,四围流水尽潮音。

经过北齐扩建后,晋祠的规模更胜于北魏了。当时,著名文人祖鸿勋曾写了篇《晋祠记》赞述晋祠的山光水色和亭台楼阁。

569年,因为佛教盛行,北齐后主高纬下诏将晋祠改名为“大崇皇寺”。

[旁注]

周朝 分“西周、东周”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丰京,成王时期营建洛邑;西周末年,周平王姬宜臼从镐京东迁洛邑后,史称东周。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

周公 为周代的爵位,得爵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因其封地在周今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也是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周公吐哺”即说周公旦。其言论散见于《尚书》等著作。

戎狄 戎和狄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或更北和西北地区,是先秦时对我国北方、西北等地少数民族的统称。所谓东方是夷,南方是蛮,西方是戎,北方是狄,都是泛指除华夏族以外的民族。

三晋 古称唐国,自古为晋南承东启西之咽喉要地。西周周成王封叔虞于此,所处为山西南部的翼城,后世改称“晋”,又因三晋之地大部在山西,“三晋”就成了山西的别称。

周厉王 本名姬胡,在位37年,他横征暴敛,并剥夺一些贵族的权力,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因此招致了贵族和平民的不满。后来,曾臣服于周的东南淮夷不堪承受压榨,也奋起反抗。公元前841年发生国人暴动,周厉王仓皇而逃,后于公元前828年死于彘,就是后来的山西霍县。

悬瓮山 在山西太原的晋祠西边,因“山腹有巨石如瓮形”而得名,又名“汲瓮山”,或“结绌山”。据《山海经》记载:”悬瓮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其兽多闾麋,晋水出焉。”

晋祠八景 指晋祠内的八大著名景观,它们是望川晴晓、仙阁云梯、石洞茶烟、莲池映月、古柏齐年、胜瀛四照、难老泉声和双桥挂雪。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北宋著名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别号“六一居士”,常以“庐陵欧阳修”自称。他的主要著作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他奉诏与学者宋祁编撰史学著作《新唐书》和他自己独家编纂的《新五代史》。后人将其与唐代大诗人韩愈、柳宗元和北宋文学家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北魏 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封建王朝,又称后魏、拓跋魏或元魏。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北魏时期,佛教兴起并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和民族融合。

陪都 是指因政治、地理原因或其他政治军事形势的原因,朝廷或国家在正式首都之外选择特定地理位置所建立的辅助性首都。我国古代存在着普遍性的“陪都现象”,最早出现于殷商时期,但比较正规的陪都始于西周。西周都城在镐京,陪都在洛阳。

《鲁颂》 是《诗经》中《颂》的一部分,共4篇:《駉》歌颂鲁公养马众多,注意国家长远利益的诗;《有駜》颂祷鲁公和群臣宴会饮酒的乐歌;《泮水》是一首赞美鲁公战胜淮夷以后,在泮宫祝捷庆功,宴请宾客的诗歌;《閟宫》是歌颂鲁僖公能兴祖业、复疆土和建新庙的诗。

李白(701年~762年),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老子》 又称《道德经》,《道德真经》、《五千言》或《老子五千文》,传说是我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81章。是我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山门 指祠堂或寺院正面的楼门,因古时的祠庙多居山林而得名。后世造于平地、市井中的祠庙,也泛称山门。一般来说,山门有象征“三解脱门”的“空门”、“无相门”和“无作门”,所以又称“三门”。后来的祠庙仅有一门,也称为三门。

韦驮 又名韦驮天,本是婆罗门的天神,后来被佛教吸收为护法诸天之一。在我国寺院通常将他安置在天王大殿弥勒菩萨之后,面对着释迦牟尼佛像。

高纬(556年~577年),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五位皇帝,他热爱文学,但言语涩讷,无志度,不喜见朝士。信巫觋,祈祷不加节制。加之他好奢侈,大起宫殿,他在位期间朝政败坏。后来,北齐被北周灭亡,他被北周封为温国公。

[阅读链接]

相传,有一天,周成王逗幼小的叔虞玩耍,他把一片桐叶剪成了一个似玉娃娃的形状,对唐叔虞说:“把这玉娃娃给你,封你去将来做唐国诸侯!”

周成王本是一句玩笑话,岂料史官史佚立认了真,并以“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为由即请周成王选择吉日立姬虞为唐侯。

周成王无奈,便答应了下来。公元前841年,周成王平定唐国叛乱后,果真封姬虞于唐国,建都于今翼城县城15千米处的唐城村。这就是历史上“剪桐封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