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时期圣母殿地位攀升
进入北宋后,由于早期较大规模的扩建与修缮,晋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晋祠最早的大门很小,立于晋祠的南面,因晋祠开始只是供奉唐叔虞的祠堂,所以晋祠的大门与唐叔虞祠始终保持在同一条建筑线上。后来,由于圣母殿的兴建,这一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因此,后人拆除了原来的小门,在智伯渠南岸另建了一门,由于当时的晋祠叫惠远祠,大门就叫惠远门,后来毁于明代火灾。重建后的祠门两翼是高大红土围墙,门前两只歪头咧嘴微笑的石狮蹲卧两侧。整个大门高大壮观,气势非凡,给人一种森严幽古的感觉。
相传,历史悠久的撑天柏、螺旋柏、侧生柏等古树大约也植于宋时圣母殿建好之后。撑天柏植于圣母殿北侧、后来的苗裔堂前,与闻名遐迩的齐年柏相距15米。撑天柏高大粗壮,枝干耸直,其主干分叉处支撑着向南倾侧的齐年柏。
人们多认为撑天柏树有灵,据说齐年柏倾侧时,它在主干不高不低不偏不倚的位置分生出来了一个树杈,用以支撑偃卧之齐年柏,从而保护了圣母殿,因而大家给它取名为撑天柏。撑天柏约有千年左右的树龄了。
螺旋柏栽植于圣母殿东南侧,向东北倾斜左旋,因此也称左扭柏。相传植于宋代,也有千年左右的树龄了。《晋祠志》记载:
左扭柏,肤理极细,宛若新梳髻发,整饰不少紊乱,干修而柯繁,涉青阳不增其华,历低置不减其翠。
侧生柏植于鱼沼飞梁南侧,古柏根植沼底,枝叶繁茂,是后来晋祠古树中生长最好的。传说为宋代所栽。
在北宋的元佑、绍圣年间,当时的善男信女们自发募集资金,铸造了铁人,修筑了莲花台,又称“金人台”以壮圣母殿的威仪。
关于铸造金人台的原因,有人说晋祠为晋水发源地,早年晋水水势颇大,时有水患发生,为抑水患,故镇以金神。但也有人说是为晋祠守护财库而铸。
在晋祠的中轴线上,有一条晋水的干渠智伯渠,又名海清北河。相传在春秋时期,晋国世卿智伯为了攻取赵国赵襄子的采地,引汾、晋二水灌晋阳而开凿此渠。
后人在旧渠的基础上加以修浚,成为灌溉田地的水渠。在智伯渠上的合仙桥和对越坊之间有一座砖砌的短栏方形台。
由于台上的四隅各立有铁铸武士像1尊,这4尊铁铸武士除1尊为宋代以后补铸外,其余3尊铸于宋朝,他们与真人等高,身穿盔甲,姿态威武。
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在台的中间建了一座琉璃瓦小阁,高约4米,形状新颖,小巧玲珑,色泽鲜艳,瑰丽壮观,所以取名叫“金人台”。
金人台中西北隅一尊,铸于1098年,头为1423年补铸;东北隅一尊系1913年补铸,东南隅一尊系1098年铸造,头为后来补铸。
其中西南隅一尊铁人铸工最佳,铸于1097年,姿势威武雄壮,铁质晶亮不锈,在漫长的900多年中,历经风霜雨雪,仍明亮无锈,完整无缺,其体魄之健美,造型之威武,姿态之雄壮,堪称绝品,可见当时太原地区的冶铸技术已达较高水平。
到了金朝时期,晋祠又先后增建了大钟亭与献殿等建筑物。大钟亭位于后来的西湖东畔,翰香馆北侧。钟亭悬挂万斤重的大铁钟,原为清徐集义大历寺遗物,铸于1153年。后来将此钟悬于其山门旁钟楼内。这口860年历史的大钟通高2.7米,下口径2.24米。
1168年,在圣母殿堂之东增建了献殿三间,它是供奉圣母邑姜的享堂,专为圣母子陈设祭品的场所。献殿与鱼沼飞梁、圣母殿一起被誉为晋祠的三大国宝建筑。从圣母殿越过飞梁,即是献殿。后来曾做过修葺,但基本保持了金代粗犷朴实、简洁雄宏的建筑风格。
献殿单檐歇山顶,殿高9.75米,面宽三间,明间宽4.96米,两次间宽均为3.8米,通面宽12.56米,进深四椽7.57米。殿顶布瓦黄绿色琉璃剪边,俏丽的雕花脊饰为明代修葺时添置,脊刹的盒子内仍可见明万历题记。
献殿斗拱结构疏朗,单拱五铺作。梁身简单轻巧,故能经久而不坏。整个大殿最奇异之处在于殿身上部的梁架结构。它只在椽椨横架上施驼峰、托脚承平梁架,结构极为简朴、轻巧而又坚固、耐久,给人以稳健、舒适、利落之感。
献殿与圣母殿斗拱外面不同之点只在令拱上:圣母殿用通长的挑檐枋,而献殿则用替木,还保留了较早的形制。斗拱后尾惟下昂挑起,全部偷心,第二跳跳头安梭形拱,单独的昂尾挑在平拱之下。栏额普柏枋则与圣母殿完全相同。
献殿四周均无墙壁,当心间前后辟门,其余各间在敦厚的槛墙之上安直棂栅栏。当心间门扇亦为直棂栅栏门。
“献殿”两字的立额挂于殿内后檐正中,书体端庄,气势严肃,为金代原物。献殿造型、体量确为殿堂,但外观又好似一座凉亭,玲珑而稳定,整个建筑给人一种劲健爽朗之感。
献殿通往鱼沼飞梁的台基上立有宋铸铁狮子一对,躯体圆润,筋肉结实,威而不猛,和蔼可亲。
雌狮有一头披肩的卷曲长发,显得轻松自在,悠悠然与幼狮嬉戏;雄师虽然张口瞠目,然而一脸的笑意,显得憨厚可亲,更为生动的是它长发披肩,线条流畅,给人以根根发丝都在飘动之感,非常精美。这对狮子是北宋遗物,相当珍贵。
1267年,元代重修汾东王庙后,整个晋祠就逐渐形成了后来的格局。汾东王庙就是唐叔虞祠堂。据《重修汾东王庙记》记载:
迨天圣后,又复建女郎祠于水源之西,东向。
由此说明,圣母殿当时已处于了晋祠建筑的正殿位置。唐叔虞祠是晋祠中仅次于圣母殿的第二大建筑,它坐落于晋祠中轴线以外的北线名胜的中间位置,前临八角莲池,东依关帝庙,西依景宜园。
唐叔虞祠是一座独立的前后院庙宇建筑,祠门上悬挂着“唐叔虞”3字立匾。晋祠本是祭祀唐叔虞的祠堂,后来,圣母殿逐渐成为晋祠的主体建筑,而唐叔虞祠却被冷落了。后来人们看到的晋祠,是在1771年修缮和扩建的。
在唐叔虞祠山门前,有20多层台阶。唐叔虞祠的前院有享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顶为卷棚歇山式,明间前后辟门,东西两侧靠墙有14名元代泥塑乐伎,手中各持笛、三弦、琵琶等乐器,呈演奏状。
前院东西两面曲尺围廊中镶嵌着北宋的政治家吕惠卿的《留题兴安王庙》、宋代名士姜仲谦《谢雨文》、清代朱彝尊《游晋祠记》、杨二酉《晋祠两柏赋》、吴重光《晋祠杂咏》等40余块名人石刻。
正面叔虞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顶为单檐歇山式,前廊有六根圆柱,外观为重檐式样。殿内神龛中有一尊身穿蟒袍、手持玉圭的叔虞坐像。两个侍童分立两旁,神龛下又有文武二侍臣对峙而立。
神龛两旁红漆圆柱上盘绕着两条木雕蟠龙,殿内高悬清朝光绪皇帝御书“三晋遗封”和慈禧太后“勤俭训俗”两块匾额,殿外楹柱上有道光年太原县知县王炳麟撰书的楹联:
悬瓮庆灵长锡兹难老;
分圭遗后泽惠我无疆。
在大殿前廊的东西两面,分别竖有《重修汾东王庙记》和《重修唐叔虞祠记》两通石碑。后院东西两面各有面宽三间的廊房。东面廊房中陈列着一尊老大石佛头。
1267年,晋祠中的奉圣寺又重建了山门,“五开间,四架椽,设中柱一列,板门三通,总体形制与永乐宫龙虎殿近似,同属元制门庑典范”。
该山门原名景清门原属于祠,是晋祠早期山门之一,后来成为了奉圣寺的建筑。在景清门上,仅著名的楹联就有三幅,第一幅楹联写道:
山环水绕无双地;
神乐人欢第一区。
这副楹联为清朝太原晋祠南堡人杨二酉所写。联中“山环水绕”出自于《太原县志》:
晋祠有山曰悬瓮,有水曰晋水,山环水绕,号为名区。
“第一区”来自于明代浙江按察副使晋祠东庄高汝行作《修晋祠诸神庙记》中有“晋祠为晋阳第一名区”之句。
景清门第二幅楹联写道:
巍巍冠盖日纵横,景其美兮,景其淑兮,景其灵兮,晋阳混耀无双地
混混源泉时潋滟,清且涟漪,清且直猗,清且沦猗,山右声名第一区
这副楹联的作者是清末举人刘大鹏。楹联中的“冠盖”借指官吏。“混耀”有光明照耀之意。“混混”即水奔流貌。语出《孟子·离娄》:“源泉混混,不舍昼夜。”“沦”指水起微波。“山右”指山西省。
景清门第三幅楹联写道:
地为唐叔遗封,看山势西来,灯火万家资保障;
我亦晋民系念,喜汾流东去,膏腴千顷足桑麻。
这副楹联由清朝官员陈世昌,撰书于清光绪甲辰年冬月,曾先后悬挂于景清门与读书台。联中的“唐叔遗封”指的是唐叔虞封唐,以及后来又晋祠的典故。“资”是指凭借、依托。“桑麻”泛指农事。
1328年,晋祠重建了圣母殿的左配殿苗裔堂。该殿创建年代不详,坐西面东,左倚七十二圪台,右邻圣母殿,面阔三楹12米,进深11米,占地面积132平方米,悬山顶,堂前出廊。民间称苗裔堂为“奶奶庙”,或“子孙殿”,是旧时民间百姓祈求生男育女的地方。
苗裔堂内原有明代塑像22尊,后来只保存下来19尊。西墙正面中间是7位娘娘,两旁各有男侍一人;南北两面各有10尊立像,是送子鬼神,其中有8名侍女,2名男侍。
正面7位娘娘是苗裔堂的主人,她们分别是催生娘娘、送生娘娘、乳母娘娘、子孙娘娘、引蒙娘娘、痘疹娘娘和斑疹娘娘。
古代时,娘娘们的神案上摆放着许多泥娃娃,有男有女,有胖有瘦,有俊有丑,各不相同。迷信认为,谁家生男生女,均由这几位娘娘主宰的,因此,想要孩子的妇女都到苗裔堂来上香许愿,请娘娘赐予子女。
据说临走时怀揣一个理想的泥娃娃,回去之后自会灵验,但为了防止泥娃娃被抱光,规定抱走的泥娃娃都要送回来。
后于1511年再次重修苗裔堂,殿内彩塑神像7尊,皆妇人装饰,左右列送子孙神像,均为明代所塑。堂内悬“赞化育”横匾一面,笔力圆润遒劲,若朔风厉水,清波漪涟,系清朝太原晋祠南堡人杨二酉的得意之作。堂门挂楹联一副,以喻子孙兴旺发达:
圣泽流芳,椒衍瓜绵时锡瑞
钟灵毓秀,凤毛麟角永呈祥
[旁注]
莲台 又叫“莲花台”,是佛菩萨结跏趺坐时下面的那个莲座。莲座有着表法的意义: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表示没有众生的烦恼,也就没有佛法传播的因缘,修行佛法,才能解脱烦恼生死问题。
春秋时期 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属于东周的一段时期。在春秋时期,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金代女真 兴于今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及长白山地区。1115年,女真领袖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大金。金建国后,展开灭辽之战。金灭辽后,与北宋遂成敌国。后于1127年灭北宋。女真在灭辽和北宋后,与南宋长期对峙。并对南宋发动大规模战争,但以失败告终。金朝后期,受到蒙古帝国军队的不断打击,终于亡国。
吕惠卿(1032年~1111年),北宋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变法期间的第二号人物。他在变法中分十分活跃,富有建树,后来官至参知政事。
光绪(1871年~1908年),名爱新觉罗·载湉,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岁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慈安崩逝后由慈禧一宫独裁,他直到18岁时亲政,实际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后来,光绪帝启用康有为和梁启超等进行了维新变法,但最终因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而失败。
杨二酉(1705年~1780年),清朝官员。曾于1739年任巡视台湾监察御史,是一位勤于职守、直谏敢言、曾颇受乾隆皇帝青睐的骨鲠之臣,官终至兵科掌印给事中,后被诬陷返乡。此后,他在山西老家研究与保护晋祠,颇有成果。
高汝行 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后奉旨监察河南、山东粮运,随后升为户部侍郎。之后负责监督淮河、扬州漕运,后外派为广平府知府、庐州府知府、浙江按察使司副使,巡视海道。被诬陷返乡。
陈世昌(1777年~1823年),清朝官吏,他在山西做官时,为官勤勉、清廉,百姓极其赞服。陈世昌学问优长,精于诗文,著有《亲雅堂读文集》传世。
[阅读链接]
传说,有一年夏天,气候特别炎热,晋祠里身披铁甲的西南隅的铁人忍受不了炎热的痛苦,便独自去汾河边玩,忽见从上游不远沿岸边驶下一条小船,铁人便赶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对岸。
后来,船家认出了他是晋祠的铁人,就急忙找了一些乡亲,把铁人抬回金人台。
圣母知道后,勒令手下将领,把铁人的脚趾上连砍三刀,表示对铁人不服从戒律的惩罚,因此后来的铁人脚上一直有连砍三刀的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