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人范成大及其祠堂
范成大是吴郡,即江苏省苏州人。他的父亲范雩1123年中进士,后任秘书省正字和秘书郎等职;他的母亲蔡氏是北宋著名书法家蔡襄的孙女。因此,范成大自幼年时期就受到良好的教育,遍阅经史,善为文章。
范成大17岁时,曾应诏赴礼部献赋颂。次年,父亲病故,家境日益贫寒,由于为衣食奔走和抚养弟妹,直到妹妹出嫁后,他才重操学业,专意科举。所以他后来有“若有一廛供闭户,肯将篾舫换柴扉”之叹。
此后,范成大在昆山荐严寺随乐备学习,并加入了他们的诗社。当时,还是少年的范成大便写出了“莫把江山夸北客,冷烟寒水更荒凉”的名句,对于南宋统治者向金朝使节炫耀半壁江山的无耻行为,他给予了尖锐的批评。
范成大早年所作文、赋《馆娃宫赋》、《论日力国力人力疏》和《论邦本疏》等代表作大都篇章短小,语言平实,很少用典,在当时都享有盛名。如《馆娃宫赋》借吴王夫差信用奸佞、残害忠良、沉溺声色之事暗讽时事,一时传诵。
1154年,范成大中进士后,先任徽州司户参军,后被召入京,任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历任馆职,仕途上比较顺利。
1166年,范成大升吏部员外郎,因谏官上书指责他被越级提升,他被免职还乡。1169年,范成大被召入朝,任礼部员外郎,年底升起居舍人。
1170年,宋孝宗赵昚令范成大为特使,赴金国改变接纳金国诏书礼仪和索取河南“陵寝”事。在金主面前,他“词气慷慨”,“全节而归”,维护了宋廷的威信,为朝野所称道。
后来,金世宗复书允许宋孝宗奉迁陵寝,同意归还宋钦宗梓宫。同年9月,范成大归来,并写成使金日记《揽辔录》和著名的72首纪事诗。
范成大兴趣广泛,他的《揽辔录》记述出使金国时的所见所闻,具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如《胭脂井》和《合江亭》等,都是借描写山川形胜,抒发爱国情怀的佳作。
范成大在当时属于主战派人物,因此,他在出使金国时所写的72首七绝诗,更是集中地表现了他的爱国思想,如: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女僮流汗逐毡并,云在淮乡有父兄。
屠婢杀奴官不问,大书黥面罚犹轻。
平地孤城寇若林,两公犹解障妖侵。
大梁襟带洪河险,谁遣神州陆地沉?
这些诗篇通过题咏沦陷区的山川古迹,谴责了宋朝统治者的昏庸误国,为中原父老传达了盼望收复失地的心声,有的诗篇还记载了金国贵族统治下的人民的悲惨遭遇。
范成大回朝后,深得孝宗的器重和信任。此后,他由中书舍人,官至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他在南宋诗人中最为显达。
范成大赴任桂林和离蜀归乡时所作的《骖鸾录》、《吴船录》,记述山川形胜,风土人情,考订传闻,转述异事,不仅可资考证,游记色彩也很浓厚,其诗境界开阔、诗藻华赡,以清峻瑰丽为特色,五言诗尤为突出。
《桂海虞衡志》所记载的桂林岩洞、器具、饮食、物产和民俗史料,对研究广西地方史和西南民族史尤为珍贵。
其中,关于鸟兽、花果、草木、虫鱼的记载,和他晚年所作的《菊谱》、《梅谱》一样,也是自然科学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所著《吴郡志》,是我国最早的具有正式规模的地方志之一,历来都为历史学家所重视。
范成大在地方为官时,或尽力铲除弊端、整顿军备,或救灾赈济、兴修水利,为减轻农民负担、解除士兵疾苦作了努力。与此相应,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183年,范成大58岁时因病辞归,此后10年,他隐居故乡苏州石湖,建有石湖别墅,自号“石湖居士”。他与南宋著名诗人尤袤、杨万里和陆游齐名,号称“中兴四大诗人”。
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张籍等诗人和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
范成大的诗,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1186年,范成大在石湖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是他一生田园诗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他同时还是著名的词作家。
著有《石湖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揽辔录》、《骖鸾录》、《吴船录》、《吴郡志》等著作传世。
此外,范成大在书法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南宋文学家岳珂在《宝真斋法书赞》中称范成大的书法:
笔劲体遒,可广可狭。
明代文坛领袖王世贞也称赞范成大的书法:
书法出入眉山、豫章间,有米颠笔,圆熟遒丽,生意郁然。
范成大与南宋著名书法家张孝祥并称为南宋前期的两大书法名家。
范成大的作品在南宋时期就有显著影响,到了清初则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之说。“剑南”代指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而“石湖”则代指范成大。
1193年,范成大病逝于石湖。
范成大的石湖别墅历年久远,早已湮没。据文献《横溪录》记载,卢师邵先生曾在此建范文穆公祠,祠堂三间面阳,其眉揭昆山旧额“石湖书院”。另据文献《石湖志》记载:
公后见东宫曰石湖已拜宸翰,有‘寿栎堂’愿得宝书,太子书三大字赐之。
“寿栎堂”系1518年监察御史卢雍为纪念范成大而建,此时范成大已去世325年。内有御碑亭,置御碑“石湖”两字石刻,中有“赐成大”3个小字。碑的下方为范成大自叙,共471字。
1520年,明代御史卢雍在石湖茶磨山北、行春桥南重建并更名为“范文穆公祠”。次年,他将范成大手书《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摹刻石碑,嵌于祠壁。
1612年,明代参议范允临重建了范文穆公祠。1639年,明崇祯时的巡抚张国对祠庙进行了修缮。
到了清乾隆年间,宫廷画家、苏州人徐杨所作《盛世滋长图》对当时的范文穆公祠全貌进行了描绘,依山临湖,规模宏大。
1798年,清翰林院编修范来宗对范文穆公祠做了修缮。廊上有范来宗记,清代文学家吴锡麒书“重修石湖范文穆公祠记”石刻4通。廊间另有“天镜阁记”石碑2通,由清代官员任兆炯撰,清代书法家王文治书。
后来,同治年间对范文穆公祠进行了重修。修复一新的范成大祠背山面湖,东向,有祠门、享堂两进,左右以廊相连,中为庭院。
祠门额“范文穆公祠”,面阔三间,硬山顶。享堂面阔三间,硬山顶。堂内悬“寿栎堂”匾,有范成大塑像。两旁有对联:
万里记吴船蜀山巴水经过处;
千秋崇庙祀行春串月感怀时。
在殿堂的正中塑有范成大坐像,身穿宋服,手执书卷,神态凝思。祠壁嵌7通石碑,为范成大所书的《四时田园杂咏六十首》。左右壁间嵌明代石刻田园诗碑7通,诗、书、刻俱佳,堪称珍品。
[旁注]
蔡襄(1012年~1067年),字君谟,宋朝官至杭州府事。死后被追封为礼部侍郎。蔡襄主持建造了我国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蔡襄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
吴王夫差 本名姬夫差,春秋吴国末代国君。经过历年的战争,在公元前482年,夺得霸主地位。但由于连年的兴师动众,造成国力空虚,后被越军乘虚而入,吴国灭亡于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自刎。
宋孝宗(1127年~1194年),名赵昚,南宋最杰出的皇帝,在位27年。他在位期间,平反岳飞冤狱,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在内政上,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加强集权,重视农业生产。宋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史称“乾淳之治”。
《吴郡志》 又作《吴门志》,即南宋平江府志,为北宋文学家范成大的地方志名作。共50卷,分沿革、分野、户口税租、土贡和风俗等39门。艺文未列专门,而是将有关内容分附各门之下,此法后人多有仿效。
陆游(1125年~1210年),南宋诗人,曾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他创作的诗歌很多,存有9000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岳珂(1183年~1243年),南宋文学家,南宋著名抗金英雄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岳珂著述甚富,著有《吁天辩诬》、《天定录》等书,结集为《金佗粹编》。又著有《桯史》15卷、《玉楮集》8卷、《棠湖诗稿》1卷、《续东几诗余》、《小戴记集解》(稿佚)、《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1卷等。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他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官至显谟阁直学士。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传世。《全宋词》辑录其223首词。
卢雍 明武宗正德年间进士,授监察御史。1518年,他做监察御史时巡抚四川,很有德政,后晋升四川提学副使,还未到任便去世了。他著有《古园集》。
吴锡麒(1746年~1818年),清代文学家。他曾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后升国子监祭酒。他生性耿直,不趋权贵,但名著公卿间。著有《有正味斋集》73卷、《有正味斋文续集》、《有正味斋尺牍》、《有正味斋曲》、《有正味斋南北曲》、《有正味斋诗》、《有正味斋诗集》和《有正味斋赋稿》等。
[阅读链接]
南宋时期,南宋与金划淮河为界,并以“侄儿”的身份卑事金国。后来,宋孝宗皇帝决心废除使臣向金国皇帝跪拜受书这一耻辱性的礼仪。1170年,宋孝宗决定派使臣前往金国,求赵宋皇室陵墓所在的河南巩、洛之地,并重议两国交换国书的礼仪。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竟无一人敢奉命北上。因为,大臣们都清楚,南宋当时想以“祈请”的方式收拾失去的河山与尊严,不啻于痴人说梦,就连宋孝宗本人也知道,此行不但没啥胜算,还凶多吉少。
后来,范成大抱着必死的决心挺身而出。临行前,宋孝宗惊诧地对他说:“朕不败盟发兵,何至害卿!啮雪餐氊,理或有之。”
尽管范成大在金国几乎被害,但最终还是用实际行动,捍卫了南宋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