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为后世崇奉的医圣祠

285年,张仲景去世了,遗体被后人运回故乡安葬。后来,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人们在河南南阳城东温凉河畔的仲景墓处修建了医圣祠。

医圣祠是一组具有汉代艺术风格的建筑群,后经明清多次扩建,博大雄浑,巍峨壮观。

医圣祠坐北朝南,占地约17亩,位于中轴线的建筑有大门、照壁、仲景雕像、纪念碑亭、山门、冢墓、过殿、正殿。两则有双阙,古代医学家塑像群,东碑碣廊、西画像廊、春台亭、秋风阁、仁术馆、仲圣堂、智圆斋、寿膳堂和东西偏殿等。

在医圣祠大门前,有一对高大雄伟的子母阙耸立在大门的左右,门阙既可登高望远,又是权威的象征,阙身下面镶嵌着一对彩绘的朱雀,西南而立,展翅欲飞,象征着方位和吉祥。

大门为仿汉建筑,在朱漆大门的正上方镶嵌着笔法苍劲,雄浑有力的“医圣祠”3个大字,在宏伟壮丽的金黄色琉璃瓦的映衬下,熠熠生辉,更显庄严肃穆。

大门上装饰着重约300斤的青铜“辅首衔环”,是世界上最大的辅首衔环,象征着雄伟和威严。辅首是安装在大门上衔门环的一种底座,它是我国传统的大门装饰,又称门辅。

传说辅首是龙的第九个儿子,性好静,警觉性极高,善于严把门户。辅首所衔之环为门环,原来的作用是客人来访敲门之用,后来演变为一种装饰性建筑,象征着威仪。

门庭内是一块巨大的大理石照壁,长宽各3.5米,极为罕见。照壁的正面刻写的是医圣《张仲景传》,生动地描述了张仲景光辉的一生和对中医事业作出的伟大贡献。在门庭两侧有一副对联:

阴阳有三,辨病还需辨证;

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

“阴阳有三”就是中医上所说的三阴三阳;“辨病还需辨证”是说要想治好病人的病,必须依照辨证论治的学说,找出病的根本原因;“医相无二”是说,医生宰相没有区别,医生治人,宰相则治国;“活国在于活人”是说,要想把国家治理好,首先要把人治好。

照壁的背面刻写的是张仲景亲自拟定的《伤寒杂病论》序,文中陈述了他走上医学道路的原因,照壁前后照映,浑然一体,使人在肃穆中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照壁之后的前祠是一座古老的四合院建筑,是医圣祠的正殿及东西偏殿,雕梁画栋,崇楼高阁,绿树翠竹,清雅密静。整个布局独具匠心,格调高雅。大殿两侧有一副格外醒目、令人深思的对联:

善德善心善行尤缘善医至善;

名山名水名胜更因名人而名。

张仲景有高尚的医德,美好的心灵和行为,更因高超的医术而被后人称颂;南阳有名山名水名胜,但更因出了张仲景这样的名人,而使南阳更加有名。

正殿有三间,中间矗立着一尊高大的张仲景塑像,睿智刚毅,坚韧恬淡,凝眉深思,表现了他的果敢追求,不慕权利,忧百姓之忧,劳百姓之劳,为民着想的高尚境界。

左右两间分别耸立着传说中的上古时代医家岐伯、战国时期著名医家扁鹊、东汉末年医学家华佗、西晋医学家王叔和、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明代著名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等十大名医的塑像。他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独具风貌,表现了医学家们为中医学发展不辞劳苦,呕心沥血的动人情景。

东西偏殿各有三间,过殿三间。西院有医圣井、荷花池、池心亭等多个建筑。亭台轩榭,玲珑俊秀,绿树有巢,风韵萧然,风光魄丽。在塑像后面,紧接着的是一座名为“百寿亭”的六角碑亭。

百寿亭内的石刻,从书圣王羲之到郑板桥,集历代书法家“寿”字石刻于一壁。最值得一提的是吴昌硕写的“寿”字,此字又“长”又“瘦”,号称“长寿”。

治疗疾病就是为了延年益寿。中医事业为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百寿亭”之“寿”意祝世人健康长寿。

在院内两侧的东西长廊,各长约百米,镶嵌着《张仲景组画》、《历代名医评赞》和《历代名医画像》等石刻200余幅。

东长廊镶嵌的是《张仲景组画》石刻百余幅,以汉代画像石刻的艺术再现了张仲景当年下荆襄、登桐柏、赴京洛、涉三湘,“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终成“万世医宗”的辉煌一生。

与张仲景同时代的“神医”华佗,称颂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此真活人书也”;唐代著名医学家“药王”孙思邈称颂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特有神功”;

西长廊为医圣林,镌刻着自上古时期的伏羲以来至明清历代名医117幅石刻画像,画像造型逼真,刻工精细,堪称艺术精品,记载着他们的生平及主要医学成就。这些出类拔萃的医药学家,不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贡献,而且在世界医学史上也占有显著地位。

在长廊后面,是一座高大宏伟的朱红色三孔拱形山门。山门东侧建有春台亭,西侧建有秋风阁,为张仲景探讨医术和著书立说之处。

在医圣祠山门后的后祠是医圣张仲景长眠的墓地,墓前建有汉代风格的拜殿和墓亭前后攀连,各种拜谒祭祀活动均在此进行。拜殿和墓亭结为一体,给人们清雅肃穆之感。仲景墓亭东西两侧建有行方斋、智圆斋、仁术馆和广济馆等。

在张仲景墓前有1639年南阳府丞张三异重修陵墓时所立石碑,高8尺,上书“东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之墓”。

张仲景墓为正方形大理石墓基,呈俯斗形,汉砖砌成,四角镶嵌有石刻羊头,代表吉祥如意,墓顶的莲花座,象征张仲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医德医风。张仲景墓花墙环绕,凉亭盖顶,庄严肃穆。

在医圣祠的大殿内,陈列着《伤寒杂病论》的各种版本及国内外医界同仁捐赠的文献资料。东西偏殿内珍藏着修复医圣祠时出土的珍贵文物,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医圣祠的“三宝:东汉针灸陶人、东晋墓碑和绝版书籍《伤寒杂病论》。

东汉针灸陶人身高24厘米,胸宽7厘米。陶人造型质朴,浑身遍布排列成行的针灸穴位,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比宋代针灸学家王唯一主持设计的针灸铜人要早将近1000年,其艺术价值也很高。

东晋张仲景墓碑立于330年,距医圣张仲景去世有111年,碑文雄伟潇洒,线条流畅细腻,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白云阁藏本木刻版《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第四十六代孙张绍神所珍藏,几经辗转,才得以保存。后代医学家称这套木刻版为善版、珍版、绝版。

[旁注]

门阙 是塔楼状建筑,置于道路两旁作为城市、宫殿、坛庙、关隘、官署、陵墓等入口的标志。外观大体分为阙座、阙身与阙檐三部分。阙身依数量有单出、双出与三出,形体多带有较大收分。阙檐有一、二、三层之别。檐下多以斜撑或斗拱支承,又是重点装饰所在。

三阴三阳 出自《素问·阴阳离合论》等篇。为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和太阴的总称。《伤寒论》用以命名外感热病的6个阶段及其相关证候。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明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800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27年编成《本草纲目》,该书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另著有《濒湖脉学》。

孙思邈(581年~682年),唐代著名的医师与道士,是我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王唯一 又名王惟德,宋代针灸学家。1023年,他奉命编修针灸书,于1026年编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后由朝廷颁行。1029年设计并主持铸造了针灸铜人两具,铜人的躯体、脏腑可合可分,体表刻有针灸穴位名,用于教学和考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阅读链接]

传说,张仲景病入膏肓时,长沙来人看望他说,想让他百年之后在长沙安身,但南阳人却不干了,双方就争吵了起来。

当时,张仲景就说:“吃过长沙水,不忘长沙父老情;生于南阳地,不忘家乡养育恩。我死以后,你们就抬着我的棺材从南阳往长沙走,灵绳在什么地方断了,就把我埋葬在那里好了”。

那年冬天,张仲景去世了。当送葬的队伍走到张仲景当年为大家舍“祛寒娇耳汤”的地方时,棺绳忽然断了。

于是大家就地打墓和下棺,并在坟前修建了一座庙,这就是后来的医圣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