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韩公祠的兴建与变迁

819年,刑部侍郎韩愈因为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那时候,潮州是一处相对较荒凉偏僻的蛮烟瘴地,是唐朝惩罚罪臣的流放场。

凡朝廷大员贬为地方官,一般都不过问政务,这几乎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而年过50岁的韩愈却像一个刚从基层升上来的小吏一样,在僻远的潮州实践着他治国安邦的才能。

传说,韩愈到达距离京城8000里之遥的潮州时,已经是百病缠身,其困境可想而知。但初来时的韩愈不仅被眼前美丽的风景所深深吸引,更被潮人纯朴的民风所打动。还特意在此种下了一棵从中原带来的橡木树,后来成了潮州八景之一韩祠橡木。

韩愈治潮8个月,开创了潮汕文明不老的传说,对潮汕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韩愈为民众做了许多好事,他的名字在潮汕妇孺皆知。

因此,潮汕人将他奉为神,笔架山从此改称韩山,山下的鳄溪改称韩江,他的庙祀也很早兴建起来。

据明朝《永乐大典》记载:

潮州之有祠堂,自昌黎韩公始也。公刺潮凡八月,就有袁州之除,德泽在人,久而不磨,于是邦人祠之。

潮州最早的韩文公祠,始建于999年的北宋时期,由潮州通判陈尧佐于金山麓夫子庙正室东厢辟建“韩吏部祠”。韩祠内有一通碑刻“若无韩夫子,人心尚草菜。”便是对韩愈的极高的评价。

1090年,知州王涤认为庙在刺史公堂后,民以出入为艰,所以将其迁至城南7里,改称“昌黎伯庙”,并请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作记。

苏轼欣然命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记》,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遂成天下定论。随着文章的广泛传播,潮州韩文公祠也广为人知。

1189年,潮州太守丁允元因考虑到韩愈“爱溪东山水之胜,公退之暇,时一游憩,亭下之木,所亲植也”。将韩文公祠迁到韩愈曾经亲自植橡木的地方,潮州城东韩山西麓,即潮州东郊笔架山。韩文公祠自此已有800余年的历史了。

相传,韩愈当年所植的橡木,原来就在韩文公祠前,据宋代礼部尚书王大宝《韩木赞》的描写,橡树形如华盖,遮蔽屋檐,其外皮做鱼鳞状,叶细而长,叶脉凸起,作棱角状,春夏之交开花,红白相间,甚是美丽,但花不常开。

从宋代以来,民间就传说:橡木开花的多少,可以预示当年科举考试录取率的高低。于是,祠吊先哲,木卜科名,“韩祠橡木”便成了潮州一大景观。

韩文公祠,简称韩祠。韩文公祠在元、明两代屡经修营不下20次。1887年,清代最后一次大修,后来韩祠的主体建筑,就保留着当时的形态。

但从宋代起,韩祠就被列入了潮州的祀典,潮州历朝方志,记载不断。然而韩祠毕竟是地方性的祠祀,它的建筑因而也就有了自由发挥的余地,有着其鲜明的个性。

在韩山和潮州城中间,横着一道大江。丁允元建祠时,江上已有了桥梁,交通十分方便。一出城,韩祠便在视线所及中。

韩祠建在韩山的半山腰,倚山而临水,它分成两落,前落是韩祠的主体,后落是侍郎阁,层次分明,韩祠的青绿色藏于青山绿叶之间,肃穆端庄,屋脊高峻,气势挺拔雄伟。

千余年来,韩愈一直是潮州文教的象征。在绝大多数潮州人的心目中,韩文公的地位远远高于孔夫子。韩祠的建筑,有着政教的庄严与郑重。

利用山坡天然高台建起的祠堂,必须经过寓意韩愈51岁来潮的51级台阶上攀。台阶迫使谒祠者视线上仰,祠堂数米青墙,却让人产生高楼杰阁般的感受。

在韩祠堂前有一座古书形的石雕,上面刻写了韩愈在《进学解》中的两句名言: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意思是说勤奋是事业精进的前提,深思是行为成功的保证。

韩文公祠石牌坊位于韩祠正门石甬道起端,四柱三间式白石坊上书刻着“韩文公祠”4个字。祠前有厅,厅梁上悬挂着的“三启南云”、“百世师”、“尊贤有祠”和“百代文宗”等匾。

韩祠的主体建筑,总面积600多平方米。祠门上有石匾古隶书“韩文公之祠”。韩词正面墙用水磨青砖砌成,砖缝不见灰沙,五间两进,面宽18.7米、祠内分前、后二进,带左右庑廊。

头进门厅,是封火山墙,后进筑在比前进高出几米的台基上,是韩文公祠正殿,三开间大堂,总进深31.8米,穿斗式屋架,均施博古瓦脊,大殿居中供奉韩愈塑像,两旁是侍童张千和李万。

祠内石柱镌刻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写的一副楹联:

辟佛累千言,雪冷蓝关,从此儒风开海峤;

到潮才八月,潮平鳄渚,于今香火遍瀛洲。

上联说他到潮州的缘由及到潮之后使读书的风气遍及海滨。下联说他到潮州只做了8个月官,但逐除鳄鱼,功德无量,历代都没有忘记他。

四壁环生历代碑刻40通,记载着韩祠的历史和韩愈治潮业绩以及颂扬韩祠的诗文。

祠内有一通“功不在禹下”的碑文,出自韩文公自己的文章。在古代他认为治人的思想比治水还艰难,用此称赞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传播儒家思想的功绩不比大禹治水低,但后人反过来引用他的话来赞颂他。

韩愈来潮州之后就像古代大禹一样,率领民众疏导韩江,因为当时的韩江叫恶溪,不仅有鳄鱼,而且洪灾肆虐,民众为逃避洪涝灾害而远走他乡,韩愈带头开水渠修水利的创举为后来潮州历代官员带了一个好头,他们都以韩文公为楷模。

“功不在禹下”还有更深一层的含意,那就是:不管是自然界的还是思想界的,关键在于疏导而不能一味地堵塞。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儒家的大师们包括韩愈在内,他们的功绩确实不在治洪水的大禹之下。

位于韩祠左边的是侍郎亭,亭前置韩愈半身石刻胸像。据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潮州太守王汉之《金城山记》记载,侍郎亭应为韩愈所建,因韩愈被贬潮州之前官拜刑部侍郎,故潮人呼之为“侍郎亭”。

据有关记载,该亭历宋、元、明、清各朝,均修葺过。清嘉庆年间郑昌时撰《韩江闻见录》中有《侍郎亭》诗,并注“亭在韩祠左”。

[旁注]

《永乐大典》 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初名《文献大成》,是我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这一古代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是一部集大成的旷世大典。

刺史 我国古代职官,汉初,汉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时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的主要职责是巡行郡县。

王大宝(1094年~1170年),又名王元龟、二龟、二王,宋朝名臣。早年被选入太学读书,成为南宋时期岭南唯一的榜眼。后来,他受历代皇帝赏识,官至右谏议大夫。王大宝力主抗金,收复失地,著有《诗书易解》。

侍郎 我国古代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朝廷的近侍。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

穿斗式 或称“串逗”式,木构架的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一般这种木构架的形式在我国南方的许多地区广泛应用。

苏轼(1037年~1101年),又名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一代儒家宗师孔子的地位,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郑昌时 又名郑重晖、郑平阶,清朝嘉庆、道光时人,他自幼聪敏、读书过目成诵,文采尤为出众。他曾受聘主持东隅义塾,官至幕府,著有《说隅》、《开方考》、《岂闲居士吟稿》和《韩江闻见录》等。

[阅读链接]

相传,唐朝时潮州韩江生长着一种鳄鱼,经常吞食人畜,是当地的一大公害。韩愈到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祭鳄鱼。他在恶溪北边亲自宣读自己所写的《鳄鱼文》,并将一猪一羊投入江中。

据史书记载,当时几乎全城百姓都前往观看,场面庄严肃穆,现场鸦雀无声,所以潮州有句俗话叫“静过祭鳄”。说也奇怪,韩愈祭鳄鱼的第二天江水尽涸,于是鳄害从此消失了。

后来,为了纪念韩愈祭鳄鱼的功绩,后人便在韩愈祭鳄鱼的地方修建了一座祭鳄台,并在祭鳄台中树起了一通石碑,刻上《鳄鱼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