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国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重要内涵,是发 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保证
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
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①对于进行文化批判与价值重构的社会主义文化来说,邓小平同志这一科学论断,无疑是我们实现中国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理论指南。
文化也有其传统,有其源流,我们不可能脱离文化,我们不可能脱离文化传统。文化既具有历时性,又具有共时性。我们必须继承传统文化,同时又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以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发展我们民族的社会主义文艺。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毛泽东同志说:“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绝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中国现实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实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①正是在毛泽东同志这一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我国人民实现了近现代历史上中华民族文化的第二次创造性转化。
80 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进入了近现代史上我国文化的第三次创造性转化的历史阶段。正是在这样一个社会急剧变革的条件下,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文化、文艺思想,形成了邓小平文化、文艺思想。
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所以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①了解历史是为了继承历史,创造新的历史;以教育人民,特别是教育青年,以保证我们民族文化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获得精神的推动力。邓小平同志指出:“所有文艺工作者,都应当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艺术技巧中一切好的东西,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完美的艺术形式。”② 对邓小平同志上述两段论述予以全面理解,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继承古代文化、文艺的“好的东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新文艺。
必须认识,文化意识作为社会机体的内在尺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社会发展的方向。文化自觉是一个社会健全发展的重要前提。当然,健全的文化意识的发展是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但是社会条件却十分重要。一般说来,一个社会的开放程度和文化交流程度越正常和自觉,人们就越能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获得更多的文化信息,从而更有效地在文化的比较中对自己
①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58 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 2 卷,第 707—708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05—206 页。
② 《邓小平文选》(1975—1982 年),第 184 页。
旧有文化中的不合理性进行鉴别和改造,以增强新文化的内涵。我们正处在我国历史的改革开放时期。历史为我们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提供了最好的时代机遇。从文化背景来看,我国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有着多重文化背景,特别是西方近代文化、西方现代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一来,文化批判和价值甄别就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在走向工业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既维护和发展我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又使广大群众拥有一种走向未来的现代文化意识,这仍然是一个艰深的时代课题。事实证明,文化价值导向的紊乱必然给我们现代化步伐造成阻抑,一些西方文明发展中糟粕的东西,往往贴上现代化的标签被引进,而许多封建迷信腐朽的东西也可能死灰复燃, 污染着我们的社会环境。对于这种种错误倾向,邓小平同志都予以了深刻批判。他一再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地清除精神污染,坚定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在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问题上,我们必须防止和反对两种错误观点与态度:
一种是民族虚无主义态度,将传统文化贬得一无是处,全盘否定,一概拒斥。这种自我切断民族文化生命之河,抛弃民族文化价值之源的错误观点与做法,只能导致精神的无所依归,行为的缺乏文化价值取向,从而丧失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对此,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和批判。
一种是文化上的国粹主义,抱住传统不放,固步自封,封闭保守,阻塞异质文化交流的渠道。实践已经证明,这种文化上的国粹主义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建立民族新文化是背道而驰的。
邓小平同志曾经多次指出:“要继续批判和反对封建主义在党内外思想政治方面的种种残余影响,并继续制定和完善各种符合于社会主义原则的制度和法律来清除这些影响。”①既要尊重历史,又要批判和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才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态度。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在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伟大事业中,责无旁贷的任务之一就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① 《邓小平文选》(1975—1982 年),第 32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