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充分发挥文艺的认识功能
文艺具有认识功能。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讲话《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中就曾提出,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文艺工作者应当“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对待历史,认识现实”。这就明确地向我们指出了文艺的教育功能和认识功能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
我国传统文论对文艺的认识功能一向十分重视。孔子在谈到《诗经》时就明确地表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所谓“观”,一般解释为“观风俗之盛衰”, 考察、观察风俗的变化,由此而认识时代与社会。至于“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则是指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与了解。在孔子的伦理教化的文学观念中, 他同样突出了文学的认识价值。
马克思主义文论对文艺的认识价值,更是提高到无产阶级革命的高度来认识。恩格斯在高度评价巴尔扎克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时指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在这幅图画的四周,他汇集了法国社会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①列宁在分析与评价托尔斯泰时曾经认为:“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所以国内外那些偏偏想把他学说中最弱的一面变成一种教义的‘托尔斯泰主义者’是十分可怜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的时候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列宁因此得出结论“从这个角度来看,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民在我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的镜子。”②从这个总的评价出发,列宁进一步指出:“俄国工人阶级研究列夫·托尔斯泰的艺术作品,会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敌人;而全体俄国人民分析托尔斯泰的学说,一定会了解他们本身的弱点在什么地方,由于这些弱点他们不能把自己的解放事业进行到底,为了前进,应该了解这些。”①
必须指出,文艺的认识功能来自文艺自身的规律与特征,来自文艺对生活的真实的描写和反映;但这种真实,已经不再是生活的本来状态,而是经过了艺术加工的艺术的真实。
何其芳曾经指出:“文学描写的对象是异常广泛和复杂的人类生活(包括和人类生活有密切联系的自然界),作家们的生活经历和个人爱好又各不相同,再加上文学的不同样式(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等)各有各的特点。”他因此认为包括文学在内的文艺与科学、与其它意识形态是迎然有别的。换言之,当我们谈到文学的认识功能时,应该清醒地看到,无论在创作的对象上,在创作的主体上还是创作的形式上,文艺与科学有着很大的差异。科学总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而文艺的对象则几乎是凡与人有联系的都被摄入审美视野。文艺又与哲学不同,虽然哲学的研究对象也极广泛;但哲学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隼》第 4 卷,第 463 页。
② 《列宁全集》第 2 卷,第 372 页。
① 《列宁全集》第 16 卷,第 352—353 页。
运用的主要是抽象思维,而文艺则更多地诉之于形象思维。对于科学研究、哲学研究来说,冷静、客观的理性思考往往排斥情感、情绪的介入,而文艺工作者则可以说很难离开情感、情绪,审美意识总是与审美情感交融、渗透、整合为一的。一般科学与学科以理性的方式掌握世界,而文艺却是以审美的方式去审视与把握世界。从文艺本身来说,由于艺术门类的各种各样,它们各自的认识功能无论在对象、表现方式与效果上都很不相同。例如音乐,这种诉诸声音的时间艺术,往往具有极强的抽象性,这在器乐中尤其如此,而声乐则可能略好一些。从文学来说,如何其芳所说,各种不同的文学样式, 它们认识价值也存在着强弱多少的差异。
何其芳认为“文学的根本任务是教人认识生活”。他的这一观点当然明显受到俄国民主主义美学家的影响;但他接着又指出:“如果一个作品只是在里面重复⋯⋯一些不成问题的常识,并不能在读者面前展开新颖的生活背景,揭示出生活的秘密,那还有什么文学所需求的思想性和教育作用呢?” 在他看来,文学必须为读者提供常识之外的“新颖的生活背景”,“揭示出生活的秘密”。无疑,这个观点是接近文艺的规律与特征的。
必须充分发挥文艺的认识功能,但这只能是以审美的方式实现,这就是我们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