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印刷术
印刷术的发明发展和外传
山西大学 邢润川
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印刷术,是我国发明的。这一发明闪烁着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辉。
印刷术出现的条件
在印刷术发明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但是,一个个字的抄写实在是麻烦得很。一部书如果要制成一百部,就要抄上一百次。如果遇着卷帙浩繁的著作,就得要抄写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抄写时还会有抄错抄漏的可能,这样对于文化的传播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读书的人越来越多,抄书既慢,数量也不多,无法满足人们对文化的要求。这就为印刷术的发明提出了客观的要求。
印章和石刻的长期使用给印刷术提供了直接的经验性的启示。印章是用反刻的文字取得正写文字的方法,不过印章一般字都很少。石刻是印章的扩大。秦国的十个石鼓是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石刻。后来,甚至有人把整本书刻在石头上,作为古代读书人的“读本”。公元四世纪左右的晋代, 发明了用纸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用事先浸湿了的坚韧薄纸铺在石碑上面,轻轻拍打,使纸透入石碑罅隙处。待纸干后,刷墨于纸上,然后把纸揭下,就成为黑底白字的拓本。这是一种从阴文正写取得正写文字的复制方法。
正是在这些条件下,雕版印刷发明了。
雕版印刷的发明
根据《隋书》和《北史》等文献的记载来看,雕版印刷发明于隋代的可能性比较大,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雕版印刷所用的版料,一般选适于雕刻的枣木、梨木。方法是先把字写在薄而透明的纸上,字面朝下贴到板上,用刀把字刻出来;然后在刻成的版上加墨,把纸张覆在版上,用刷子轻匀地揩拭,揭下来,文字就转印到纸上成为正字。
雕版印刷很早就和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发生密切联系。初刻印的书籍大多是农书、历本、医书、字帖等。大约在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 762 年)后,长安的商业中心东市已经有商家印的字帖、医书出卖。过了二十多年,民间市场上也出现了一种“印纸”,作为商人交易、纳税的凭据。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 824 年),元稹(779-831)为白居易诗集写的序文中, 说到有人拿白居易诗集的印本换取酒茶,可见当时雕版印刷的应用已经扩大到人民爱好的诗歌了。历本是农民从事耕种的必需品,因为有广泛的需要,所以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 835 年)左右四川和江苏北部一带地方民间都曾“以板印历日”(历本),拿到市场上去出卖。东川节度使冯宿认为政府的司天台还没有颁布新历,民间所印历本“已满天下”,有损皇帝的威
严和“授民以时”的权利,所以他就上书请皇帝下令禁止。文献里保存下来的这些记载说明,雕版印刷至少在这时候已经在民间相当流行了。唐代统治者尽管下令禁止民间刻印,但是,怎么也禁止不了。黄巢(?-884) 领导的农民大起义,使唐王朝政权摇摇欲坠,民间刻印的书就更多了。四川就是当时主要的刻书中心。
雕版印刷发明不久,佛教便利用它刻印了大量的佛教经典、佛像和宗教画。据记载,唐代高僧玄奘每年就用大量的纸来印佛像。现在发现最早的印刷物,有 1966 年在韩国古都庆州佛国寺释迦塔遗址出土的木刻《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是由唐代睹货逻僧人弥陀山(汉名寂友)在武则天天授二年到长安四年(公元 691 年到 704 年)在长安翻译又在长安印刷,以后传
入新罗(今朝鲜半岛)首都庆州。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 751 年)在新罗佛国寺修建释迦塔时把它藏在金铜函里藏在塔中。还有在日本和韩国发现的刻印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 770 年)的《陀罗尼经》,可能是当时的留唐学问僧在中国学到印刷术后在日本刻印的。1900 年,在甘肃敦煌千沸洞里发现一本印刷精美的《金刚经》,末尾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唐咸通九年,就是公元 868 年。这是国内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木刻印刷物。
《金刚经》的形式是卷子,长约一丈六尺,由七个印张粘接而成。最前的一张扉页是释迦牟尼在祗树给孤独园说法的图,其余是《金刚经》的全文。这卷印品雕刻精美,刀法纯熟,图文浑朴凝重,印刷的墨色也浓厚匀称, 清晰显明,显然刊刻技术当时已经达到了高度熟练的程度。
国内发现的最早印刷物——唐咸通九年印造的《金刚经》。
五代时期,封建政府的文化机关大规模地刻印古代书籍,民间刻书也很盛行。当时刻书的,除开封外,现在甘肃的西部、山东的东部以及南京、福建等地方也开始刻书,而以四川、浙江一带刻的最多。到了宋代,雕版印刷更加发达,技术已经十分完善。著名刻工蒋辉就是千万个技术纯熟的刻工的突出代表。当时以杭州、福建、四川刻的书质量比较高。宋代的刻书不但多而且刻的精美讲究。宋版书是很珍贵的版本。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 971 年),张徒信在成都雕印全部《大藏经》,这是印刷史上比较早期的分量最大的一部书,费工十二年,计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 雕版达十三万块之多。由此可见,那时雕版印刷技术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以后,还出现了铜版印刷。铜版一般用来印刷钞票,这是因为铜版可以印制线条细、图案复杂的画面,印成之后,难于仿造。
雕版印刷在后来的发展中最为突出的成就,就是别开生面的彩色套印。
套色印刷是一种复杂的、高度精密的技术。比方,要印红黑两色,那就先取一块版,把需要印黑色的字精确地刻在适当的地方;另外取一块尺寸大小完全相同的版,把需要印红色的字也精确地刻在适当的地方。每一块版都不是全文。印刷的时候,先就一块版印上一种色;再把这张纸覆在另一块版上,使版框完全精密地互相吻合,再印上另一种色,一张两色的套色印刷物就完成了。假如印刷的时候粗心大意,两块版不相吻合,或者刻版的时候两块版上的字位置算得不准确,那么,印成之后,两色的字就会参差不齐,无法阅读。如果要套多种颜色,都可以照这办法去做,不过
套色越多,印刷起来越费事,所以需要极其熟练的技术。这样用各种颜色套印出来的书,如果印在洁白的纸上,真是鲜艳夺目,美不胜收!这种套印的方法,至迟在公元十四世纪的元代就已经发明了。元代的时候,中兴路(今湖北江陵)所刻《金刚经注》,就是用朱墨两色套印的,这是现存最早的套色印本。但是到明代公元十六世纪末,这方法才得以广泛流行。明代万历年间闵齐■、闪昭明、凌汝享、凌■初、凌瀛初都是擅长这种印刷术的名家。在清代,这种技术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这种套色技术结合着版画技术,便产生出光辉灿烂的套色版画。明代末年原版《十竹斋画谱》和《笺谱》就是很好的样本。一张版画呈现着各种颜色,浅深浓淡,阴阳向背,无不精细入微。有的古版画的确是艺术上的珍品。
活字印刷的诞生和发展
雕版印刷比靠手工抄写确实方便得多,一次就可以印出几百部、几千部。但是,雕版依然很费工,印一页就得刻一块版,雕印一部大书,往往需要几年工夫;雕好后的板片,还得用屋子存放;同时要想出版别的著作, 又得从头雕起。人力、物力和时间都很不经济。
宋代湖北英山布衣(平民)毕升(?-1051)生活在雕版印刷的全盛时代,他通过长期的亲身实践,在世界上首先创造了活字印刷。这种方法节省了雕版费用,缩短了出书时间,既经济,又方便,在印刷史上是一大革命,影响深远。现在盛行的铅字排印的基本原理,和最初毕升发明活字的排印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毕升这一发明,在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卷十八中留下了最可靠的记载。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 1041 年到 1048 年),毕升用胶泥刻字,一个字,一个印,用火烧硬。先预备好一块铁板,铁板上面放着松香、蜡、纸灰等,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里密密地摆满字印,满一铁框就是一板,拿到火上加热,药就熔化,用一平板把字压平。为了提高效率,用两块铁板,一板印刷,另一板又排字,这块板印完,第二板已准备好了,这样相互交替着用,印得很快。每一个单字,都有好几个印, 最常用的字更多些,以备一板里有重复的时候用。至于没有预备的偏僻生字,就临时写刻,马上烧成了用。根据毕升的试验,印三五本显不出简便, 如果印上几百本、上千本,就快得很。
清道光年间,安徽泾县有位教书先生翟金生,根据《梦溪笔谈》关于泥活字的记载,花了好多年工夫,制成了十多万个坚硬的泥活字。他用自己制的这些泥活字印过《泥版试印初编》等书。近些年来,在北京图书馆里发现了好几种用泥活字印的书。这些都证明了《梦溪笔谈》里关于毕升泥活字记载的真实性。
毕升也曾经试制过木活字,但是他发现木头的纹理疏密不同,沾水后有伸胀性,排出版来高低不平,此外又容易和药物相粘,取下不便,所以他只好改用胶泥制活字。
到了元代,农学家王祯创制木活字成功,他还发明了转轮排字架,用简单的机械,增加排字的效率。关于他制木活字的方法和印刷经验,在他所著的《农书》中有详细的说明。
王祯所创制木活字的办法是,先从官定韵书中挑选可用的字,分韵写成字样。此外常用字如“之”、“乎”、“者”、“也”以及数目等,各分一类。把字样糊在板上雕刻。字和字之间稍微隔开,雕成以后,用细齿小锯把字一个个锯下,成为四方形。再拿小裁刀四面修理,使得每个活字都合乎标准,大小高低相同。印的时候把活字排进木制的盔盘里,削竹片夹起来。字满以后,用小木块塞紧,右边安置界栏,用木栓拴住,不让再动摇。如果有高低不平,随字形用小竹片垫好,让字体平稳。然后刷墨付印。刷墨用棕刷顺界行竖刷,不可横刷,印的时候也是这样。贮存活字用轻质木料做成类似圆桌面的大轮盘,直径大约七尺,轮轴高约三尺。轮盘上铺圆形竹制的框子,活字按韵分别放在里面。每韵每字都依次编好号码。同时准备两架轮盘,一架放选出可用的字,一架放普通常用的字。另有两本册子,把活字依照轮盘上号码次序登录。排版的时候一人从册子上叫号码,另一人坐在两架轮盘之间,依所叫号码,从轮盘上取下活字,放进盔盘。因为轮盘可以旋转自如,所以摘字的人只要坐在中间,“左右俱可推转摘字”。王祯自己说:“以人寻字则难,以字就人则易。此转轮之法, 不劳力而坐致,字数取讫,又可铺还韵内,两得便也。”元成宗大德二年(公元 1298 年),他曾经用这种方法试印一部六万多字的《旌德县志》,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就印成了一百部,印刷又快,质量又好。他的排字、印刷方法在印刷史上也是一次重大革新。
王祯以后,木活字印书一直在我国流行。明清两代更加盛行。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 1773 年),清政府曾经用枣木刻成二十五万三千五百多个大小活字,先后印成《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一百三十八种,计二千三百多卷。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书。
活字印刷的另一发展,是用金属材料制成活字。王祯还提到,近世有人用锡做活字,这应当算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但由于锡不容易受墨, 印刷常遭失败,所以未能推广。到明孝宗弘治年间(公元 1488 年到 1505 年),铜活字正式流行于江苏无锡、苏州、南京一带。我国用铜活字印书, 工程最大的要算印刷清代的百科全书《古今图书集成》了。
印刷术的外传
我国是印刷术的发源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印刷术,都是在我国印刷术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唐代的雕刻印本书传到日本,公元八世纪后期,日本的木板《陀罗尼经》完成。大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或者略早,雕版印刷术传到埃及。公元十三世纪,欧洲人来中国多取道于波斯,就是今天的伊朗。波斯当时已经熟悉了中国的印刷术,并且曾经用来印造纸币。波斯实际成了当时中国印刷术西传的中转站。公元十四世纪末,欧洲才出现用木板雕刻的纸牌、圣像和学生用的拉丁文课本。
我国最初的木活字印刷术,大约在公元十四世纪传到朝鲜、日本。具有聪明才智的朝鲜人民在吸取我国传去的木活字经验基础上,发扬光大, 最早创制了铜活字,对世界印刷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公元十五世纪后, 朝鲜铜活字印刷又对我国印刷术产生影响。
元代的木活字印刷术,在我国少数民族中间也有流传。维吾尔族人民,
按照维吾尔文字拼音特点,制成单字,不是字母的活字。这很可能是世界拼音文字中出现的最早活字。以后,我国的活字印刷术经由新疆到波斯、埃及,传入欧洲。公元 1450 年前后,德国谷登堡(约 1394—1468)受中国活字印刷的影响,用铅、锡、锑的合金初步制成了欧洲拼音文字的活字, 用来印刷书籍。
印刷术传到欧洲后,改变了原来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为欧洲的科学从中世纪漫长黑夜之后突飞猛进发展,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马克思在 1863 年一月二十八日给恩格斯的信里认为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①由此可知,印刷术的发明意义是多么重大。
① 徐光启极重视农田水利,并且编译了《泰西水法》,在我国已有的水利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吸取了西方的一些进步方法。